《2022年如何处理我们冲动的情绪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如何处理我们冲动的情绪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这个充满分离气息的六月里,师生间,即使平时是怒目而视,或者视而不见,这个季节,更多的也是不舍,是付出,是期待,是祝福。那么,我们来谈谈师生关系吧。关键词:师生冲突情绪管理毕业设计看过很多师生冲突的事例,大多无外乎老师年轻气盛、学生血气方刚, 于是针尖对麦芒。如果采用强制的惩罚手段,最后学生的负面情绪很有可能越积越多,仇视、抵触、放弃自己等负面行为都有可能出现。而对于班主任而言,有时在学生这样的情绪包围下,也很难从容淡定,会沮丧、失望、丧失自信,最终走向恶性循环。如何才能在调整自我情绪、交流方法中,逐步走向成熟呢?一、找到冲突的本质“黄老师好! 我班上有个孩子多次旷课,我整理了几份材料给您,看能
2、不能给他个处分。 ”一位年轻班主任进来递给我写得满满的几张纸。班主任是个心直口快的姑娘,工作认真负责, 但之前也有反映她说话做事有些不近人情,让学生、家长有些受不了。这次提交材料来,估计是忍受不了这个孩子了,希望借此压制一下他。于理来说,给个处分也是可以的。当我们面临学生问题打算有所行动时,我们要思考这孩子主要是品质问题,还是心理问题?处分对他而言,会让他在约束和压力中认识到错误,还是会让他更加消极或者崩溃?不同性质的问题,解决思路会有些不同。道德问题的解决重在价值观的重塑和行为的纠偏,心理问题重在心理疏导和满足需要。如果是心理方面问题比较突出,用处分的方式去教育,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是最合
3、适的,特别是这个案例中,发生冲突在前。对于这样心理问题突出的孩子,处分能否起到教育的作用?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们一定要先做一些预估。而且不管是否处分,师生以后要继续相处,双方都得做些调整才行。对待师生冲突引发的违纪问题,首先要对学生行为的性质进行区分和考量。很多时候,成年人被冲撞,特别是教师的权威一旦被挑战,往往会马上针对孩子的行为做出道德评判。而实际上,很多过激行为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心理需求。青春期的孩子,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剧变期,伴随着个体意识的不断加强,如果他们的烦恼、需求、期待等,得不到倾听、疏导、理解或认同,各种负面情绪就会不断滋长、纠缠,有的表现为压抑、贬低自我,有的则一有机会就和
4、教师针尖对麦芒,表现出过激的言行,无所顾忌地挑战权威。二、分析行动的方向对待师生冲突引发的违纪问题,处理需要极为谨慎。冒冒失失地下个处分,一定会带来一些隐患的!这件事情从反馈看,家长似乎有纵容、包庇之嫌。但如果站在家长的立场上看,孩子是因为师生冲突问题发生的旷课行为,没有缓解冲突而单纯计旷课给处分,家长会很难接受;而且作为监护人的家长确实做了说明请了假,要完全以旷课论处还真很难立足。我想,如果家长坚持说请了假不能算旷课,这个处分就缺乏立足点了。而且,如果家长没有和老师立场一致,即便处分了,效果也不会好。在处理未成年人的事情中,决不能忽视家长的态度和影响力。有的家长是包庇纵容,但有的家长是有心无
5、力。此时,不如和家长主动对个话,把孩子的现状、你的考虑、学校的规则都反馈一下,也了解一下家长的心态和观点。在处分问题上,要让家长理解是站在教育孩子立场上的一种手段,而不是一种简单的罚责。这一步至关重要,特别是之前认为家长有包庇行为的话,班主任会很排斥和这样的家长对话。 如果没有这一步,任何惩罚都会很容易被家长误解为对孩子的“报复”,会让家校师生的裂痕越来越大。一旦班主任认同了这种沟通的目的,在和家长沟通时,班主任就会不自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6、 页 - - - - - - - - - 地调整自己的态度和认识。当双方心平气和达成一致了,教育才有可能产生效果。三、借助外力,寻找缓冲如果,我们因为冲动而做出一个错误的决定,不妨请同事做个缓冲。此案例中,班主任希望我和这个孩子谈谈。这是个眉清目秀的男生,我翻动着手上的材料对他说:“学校注意到你最近有一些不合校规的行为表现,所以, 要求班主任提交了一些你的情况, 并请班主任通知你来面谈。”我有意把材料说成是学校要求班主任提交的,一是可以避免孩子对班主任的抵触心理加剧,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一点威慑作用,说明这件事学校已经关注并介入,学生不可能一点都不重视了。他略有一点紧张。我首先没有批评他旷课,而
7、是说: “听说是上课和老师发生了冲突,然后没来上课。到底是为什么呢?”他说: “是我脾气不好。 ”这个回答很让我惊讶和欣慰。一般发生师生冲突后,特别是自己可能面临惩罚时,出于自我保护的需要,很多孩子的第一表现往往是先指责老师,倾诉自己有多么的难堪或难受。但他首先就说是自己的原因,可见还是比较理性的啊。“哦,那平时和爸妈、同学相处怎么样呢?”他没有谈发生冲突的具体原因,我也先不去刨根究底,而是先了解一下他和其他人相处的情况再做分析。“平时和爸妈也会顶嘴、吵架,和同学也有一点。”他老老实实地说。原来, 是一个心里不算糊涂但很难控制自己情绪的孩子。我笑着说:“原来你也知道自己脾气不太好啊! 据我了解
8、,你的班主任也是个心直口快的性格,难怪你们经常会发生碰撞呢!”我有意地说了一下我对班主任性格的了解,其实也是希望他认识到和不同的人相处,要了解对方的性格,不能只依着自己的性子来。“但是,因为情绪问题,就冲出去干脆课都不上了,这已经是旷课行为了啊!”我翻出学校的违纪条例给他看。他低下了头。“本来按照学校的违纪条例,旷课14 节以上,应给予警告处分。”我很严肃地告诉他,顿了一下,接着说, “但是,你的班主任对你很关心,告诉我你现在进入高三了,而且还在准备特长考试,她想保护你,不希望你因此背上处分的包袱,所以,特别提请学校能给你次机会。 ”我想,听到这样的反馈,这孩子以后和老师间会不会多了一些温情呢
9、。“从刚才和你交流的情况看,我觉得你应该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孩子,但是在情绪控制上还不够成熟,相信你只要能加强这方面的认识,会有所改变。所以,学校也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今天主要是对你进行诫勉谈话,暂不给予你正式行文的警告处分。但希望你能真正认识到错误, 不要再犯。”我很慎重地对他说了这样一段话。孩子抬头看着我,眼神里流露出感激,认真地点了点头。因为是第一次见面,我没有再多说, 给了他一份校规: “请你今晚回去后在家长指导下认真地学习校规。另外,关于如何与他人沟通,如何进一步完善自我的个性发展、规范自我的行为,我希望你能再多一些思考,写下来,和家长聊聊,明天拿给我看看,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交流。” 这
10、是希望他能更认真地学习学校的各项规则,加强规则意识。 同时,希望借助文字,让他能更真实地面对自己、表达自己,也能让老师、家长更了解他的内心,找到继续跟进教育的思路。他接过了文件,临走时对我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您!老师! ”得到尊重的孩子,也会慢慢懂得尊重他人,或许这只是一时的表象,但我相信内心融冰后的孩子,一样能激情成长。四、不断强化学生立场对学生进行诫勉谈话,加强情绪调适和行为约束,固然可以缓解矛盾。但要真正解决问题,协调好师生关系,避免师生冲突再次发生,关键在于班主任强化学生立场,并积极发挥教育的主导作用。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11、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3 页 - - - - - - - - - 在这个案例中,班主任最初提交处分时,有着比较强烈的管理立场或者教师立场,更多是希望借处分威慑学生,让学生能够“听话”,服从管理。但随着处理问题的推进,在为什么师生间会频发冲突,针对这样个性化的学生如何沟通和引导等方面,开始更深入地思考和反思,也获得了更多的正向感悟。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班主任将更懂得要克制冲动。学生是未成年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发展有待完善的人,是需要引导和教育的人。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作为成年人的班主任, 和学生交往、 对话时, 面对可能
12、的冲突,自然会少一些意气用事,多一些理性克制,也会懂得要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或言语,尽可能避免师生冲突的发生。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班主任将更善于 “读懂学生” 。 他沉默, 或许是认为无人理解;他暴怒,或许是因为自我保护;他挑战权威,或许是因为他急于表现自己的独特;他做出一些看似怪异的举动,或许是因为他希望引人注目, 每一个外显行为的背后,总有一些情感的需求和内心的渴望,只有站在学生立场上,我们才能更多地读懂孩子的内心,走进学生内心。只有先解决情绪问题,行为的纠偏才有可能。站在学生发展的立场上,班主任将更能主动完善人际沟通方式。有效的沟通讲求真诚在心、技巧在手,比如美国马歇尔?卢森堡博士提出的
13、“非暴力沟通”方式,就非常值得班主任们了解和学习。非暴力沟通模式强调“四要素”的灵活运用,即“不带评价的观察体会感受理解需要提出请求”。 前面在和班主任以及学生交流时,我就尝试运用了这种沟通技巧。它能帮助我们用不带伤害的方式化解人际间的冲突,建立更和谐的生命体验。好的沟通,建立在真诚地交流之上;好的沟通技巧,将成为打开爱与理解的密码。站在学生发展立场上,班主任将更能抛开顾虑,主动借助第三方力量解决矛盾。比如不再担忧家长或者学校行政管理人员质疑、指责自己的工作,而是立足于如何更好地了解、帮助学生,主动寻求家长支持,获得学校管理层的帮助,共同开展教育。教育需要爱与智慧。面对师生冲突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班主任只有站在关爱学生、保护学生、促进学生成长的立场上,加强专业性思考,区分学生行为的性质,才能真正让我们减少冲动,及时有效地与家长进行沟通,谨慎合理地实施教育惩戒,并在日常管理中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最终促成积极的教育效果,也才能获得令人愉悦、充满前行力量的教育体验。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3 页,共 3 页 - - - - - - - - -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