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2022年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pdf(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在我们的教学中,不难遇到这些问题:学生在校中表现良好,但有家中去是一个“伸手派”, 不但是生活方面依赖家长,甚至是作业也是依赖家长,要家长辅导下才去完成,不肯动脑。 我曾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说:他的儿子每次家庭作业不会自己完成,想问一问在校听课表现。接完电话后,我把这个学生找来,把昨天讲授的知识的同步作业再次给他做,结果他三下五除二,很快就完成了。 我问他昨晚在家的作业为什么不会做?他支支吾吾地说:平时我爸妈都会辅导我做,有了他们的辅导,我就不用绞尽脑汁了当今时下,我们不但要注重学生在校表现,还得注重学生在家中, 在社会中的表现。学校教育、
2、 家庭教育、 社会教育都被认为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主渠道,是构成当今教育的三部曲,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尤其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切配合、积极协作、 相互支持、 形成合力, 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所以,在广泛推行注重素质教育的同时,构建起家庭、 学校协同教育的格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但是在现实中,家庭与学校教育之间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家校协同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一)家庭教育的误区1、 “学校全权制” ,家庭教育意识淡薄。有些家长缺少家庭教育观念,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有的父母认为病要大夫看,孩子要老师教,所以孩
3、子一旦上学,就把教育子女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这些家长认为教育主要是学校的事情,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家长只要配合老师,管好孩子的吃、穿、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可以了,而没有认识到家庭、学校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合作关系。这些家长一般不会热心参与对其子女的教育,相反还会把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看作是学校在推卸责任,是学校教育无能的表现。2、 “代理家长”代理家庭教育有些家长因为忙事业忙工作,或因为自身的局限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就把教育子女的事情让位于爷爷、奶奶等“隔代人”,因而出现了很多“代理家长” 。于是,爷爷、奶奶这些长辈们的晚年生活就围绕着孩子而进行了。他们以孩子为“重
4、心” 、 “中心”、 “轴心”。 “吃什么”、 “穿什么”、 “用什么”时时刻刻牵动着长辈们的心。长辈们那“特别的爱”,使得孩子普遍缺乏生活经验,自我服务能力差;热衷于自我为中心,缺乏责任感。孩子许多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就在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中滋生。家长常常感叹,在子女面前,教育“无从下手”、 “伤脑筋”。3、过于注重智力培养,忽视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有些家长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也非常愿意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中来,愿意和学校老师交流,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首先关注的仅仅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而且有些家长对孩子学习成绩的重视已经陷入“病态”,比如为了让孩子上升几个名次,买参考书、 布置额外作业、请家教、报
5、各种补习班牺牲孩子的休息时间,孩子成绩稍有波动便给孩子施加压力等等。这样的家长虽然在学习上和老师的交流相当多, 对子女的教育也相当重视,但是这种交流、合作显然是偏颇的,仅仅局限在对孩子的智育上,殊不知,除了智力因素外,非智力因素对于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这种家校协同教育就不够协调、和谐了。4、 家长无形中形成与学校教育的对立关系有些家长在品德培养上能与学校、老师交流,这本是件好事, 但是这种交流大多停留在孩子守纪方面,如孩子上课是否听讲、 做小动作啦、孩子听话不听话啦,调不调皮啦等等, 其实这种所谓的品德方面的交流仍是为孩子学习上的情况寻找原因, 并不是作为独立的孩子的
6、品德培养来进行的。因此, 学校与家庭在孩子品德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4 页 - - - - - - - - - 培养方面存在着许多对立的现象,比如学校里老师教“不打人,不吵架”,家里家长却教孩子“当今社会,人就要凶,别人骂你一句,你就骂他两句”;学校老师教育孩子助人为乐,家里家长教“不关你的事,别管”。如此现象并不少见。5、 缺乏对孩子的尊重有的家长过度张显家长的权威,对孩子缺少尊重, 孩子犯了错误,不由分说, 打骂算作是教育,从不给孩子解释机会
7、,更有甚者,一个不顺心就对孩子又骂又打。有的家长虽不打骂,但是孩子的一切事务都横加干涉,从不给孩子留设一分空间,就拿选报兴趣小组而言,孩子的兴趣在图画,而家长偏要孩子学乐器,这样的现象也很多。(二)学校与家庭教育的不协调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在学校教育这种特定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身心的发展。但学生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不同特殊素质的人。年龄越大,这一特点越突出。这种主观能动性表现在学生具有个人的爱好、 兴趣、追求, 学习成绩也就有高有低,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经常被“请家长”,学校希望通过家长来协助对孩子的教育,而家长则往往是痛打孩子
8、一顿了事。老师叫家长来学校好像都是为了告状。老师向家长告学生状的事,在我们周围并不少见。时常听见我们的老师对学生说,你再不认真学习或再不好好表现,就把你的家长叫来。言外之意,是让家长将学生领回家,教训一番。 尤其是在明令禁止教师体罚学生的今天,有些教师更是喜欢使用这种方法。 这样做也许对学生起到一时的教育和震撼作用,但长此以往, 必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 产生不良后果。 它不仅拉大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削弱了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 不利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结合,更妨碍了学生与其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这些都说明家校双方沟通、交流的缺乏,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中的种种差异已经造成了现有家校合作关系
9、严重的不协调、不统一,甚至容易使家、校教育的作用力相互抵消,以至于产生冲突。三、如何促进家庭、学校协同教育(一)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开展1、举办家长学校,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1)以机制为依托,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管理。学校建立由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年级组长、班主任、家长委员会代表组成的家长学校管理网络,形成一个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家长学校工作网络,在这样的机制依托中, 学校开展的家庭教育工作得到保障,每学期初制定家长学校计划时,家长学校工作小组全体成员一同商议,群策群力,使家长学校工作更趋民主化、规范化。家长学校* 常组织工作由德育处落实实施,全权负责, 对学校
10、的一些重大活动进行组织与协调。在家庭教育工作中,倡导“三边互动”的原则,即老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家长与老师之间都应有不断的对话,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与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2)依托各方力量,办好家长学校学校要重视家长学校这块教育主阵地的建设。首先成立家长学校领导机构家长委员会,做到定期召开家长委员会会议,通报学校工作计划及取得的成绩、 听取家长委员会成员的合理化建议等。依托家长委员会,组织专题研讨,为家校沟通、 亲子沟通提供平台。同时从家庭教育的视角,与家长们一起思考如何提高教育的有效性。为加强教育的效果,一方面学校要求教师访问学生家庭,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如何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 2022 如何 家庭教育 学校 教育 同步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