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pdf
《2022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pdf(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1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中山市古镇高级中学朱小凤摘要:信息技术教学中,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但在具体教学中,很多信息技术教师都有所困惑,在“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教师该做些什么。本文从“任务驱动”教学的概念、教师角色的转换、“任务驱动”教学过程,重点从教学过程的四个环节分别探讨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2、关键词: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主导作用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 “任务驱动”教学法已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上起主导作用,但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很多一线教师都有困惑。一、什么是“任务驱动”教学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
3、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起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中起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教师的角色转换。“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加以引导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方法中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和积累的老套路,不再按照教学内容的从易到难的顺序,而是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驱动来进行教学,完
4、成教学任务。所以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三、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任务驱动教学一般分为四个环节:很多的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只要教师布置了任务,让学生去自主合作完成任务就行了,这样信息技术课变成了自学操作课,出现了“放羊式”教学的课堂现象。下面本人分别从这四个教学环节谈谈教师的主导作用。四、任务教学各环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创设情境形成任务分析讨论明确方向自主合作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建构意义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5、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3 页 - - - - - - - - - 信息技术“任务驱动”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2 (一)“创设情境形成任务”阶段,教师起主导作用。“任务驱动”是一种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教师在这环节中起主导作用。教师在创设任务时有两种方式:(1)教师创设,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学习难点,学生学习水平创设任务。这种任务创设的方式是当前课堂教学中任务提出的主要方式。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创设
6、,教师起引导作用。一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出任务。情境创设是任务驱动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需要教师创设出富有启发性和感染力的情境,让学生在这一情境中思维激宕起来,自然地引出任务。二是教师设计出开放度较高的任务,由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设计自己的任务。教师设计的任务要符合几个特点:(1)整体性:即对任务要有规划,使任务具有整体性。任务是教学目标的细化,教师要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是完整的一件事。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2) 整合性:即“任务”要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用其他学科的学习内容作为任务创
7、设的资源, 任务的目的在于学习信息技术。第二:将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解决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整合时要注意坚持为信息技术为本。(3)层次性:即考虑到学生的差异,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同一学习内容,任务要有层次性。可设计成基本的任务(强制性任务)、提高性任务(开放性任务,带有一定技巧)、创造性任务(综合性,创造性的任务),做到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4)真实性和趣味性:任务应当是学生感兴趣的,要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让学生在密切联系学习、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的真实情境中去完成。这样,学生才能充分调动起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地去学习。任务的设计要有意义和深度,要利于探究,能使学生学习时有“事”可做
8、,能够创新。(二)“分析讨论明确方向”阶段,教师起引导作用。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的“任务驱动”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的、有目的地获取学习材料来实现。新课程标准也强调,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创设情境形成任务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讨论任务的方案、明确任务的方向,而不是无事可做。具体做法是:(1)教师不要急于去讲解应该怎么做,或立即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逐步理清问题,明确目标,弄清任务。(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2022 任务 驱动 教学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