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pdf(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报业经营从新闻纸开始对中国报业来说,2006 年是个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年份。一方面,面对新媒体的竞争, 报纸广告增长率持续下滑,报业利润整体滑坡,另一方面,占报纸成本近 70%的新闻纸价格却从 2005 年年中的每吨 5500 元左右, 降至 2006 年年中的 4500 元左右, 下降近千元。这一降价周期至今仍在持续。如此长时期、大幅度的价格持续下跌,在我国新闻纸产销史上并不多见。中国报纸目前每年需消耗 300 多万吨新闻纸, 理论上, 仅此一项,2006 年中国报业就节省近 20 亿元成本。假设一个大型报业集团全年用纸 5 万吨, 同时其所采用的新闻纸有三分之二来自于
2、降价幅度最大的大型纸厂,再扣除价格分阶段下降的因素, 其全年因纸张降价而节省的成本就达 2000-3000 万元,换句话说,由此直接带来了近 3000万元的账面利润。新闻纸价格上次进入人们视野是在2004年, 与2006年相反, 2004年全年,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全年上涨近800 元,吃掉报业利润近十亿。今天的中国报业面对更复杂的市场形势, 大多数报业集团正在力图使其发展模式从粗犷型转为集约型。 这一背景下,从战略层面重新审视作为原材料的纸张供应, 并由此实现对包括纸张、油墨等在内的上游产品的价值链管理,显得极为现实和重要。第 1 页 共 6 页新闻纸降价背后是纸业重新洗牌在很多人看来,20
3、06 年,新闻纸价格的下跌起初正常,继而不可理解,再后来简直疯狂。2006 年上半年,当前生产新闻纸最重要的原料美废(即从美国进口的废报纸)价格持续下行,加上人民币升值带来的红利,新闻纸生产企业成本下降。然而从 2006 年下半年开始,美废价格回升,时至今日,其每吨价格已上升了 40-50 美元,然而成品新闻纸的价格仍在下跌。大部分业内人士认为,供需矛盾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报业进入调整期,报纸有意控制发行规模,增张扩版减少,对纸张的需求增长有限,同时,众多新闻纸生产企业大规模扩大产能。根据各纸厂的数据统计,2007 年,中国新闻纸产能将达 460 万吨,而需求量仅有330-340 万吨
4、。有意思的是,即使在新闻纸明显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各纸厂仍不惜余力扩大产能。 在各纸厂的生产计划中,华泰 2006 年新闻纸产量 80 万吨,2007 年计划产量 120 万吨;晨鸣 2006 年新闻纸产量 30 万吨,2007 年计划产量 80 万吨,一些中小纸厂同样计划在 2007 年内将新闻纸产量翻一番。新闻纸生产行业是典型的规模型行业, 产能大小决定其竞争力高低。 这一轮产能扩张, 正是新闻纸生产企业试图重新整合市场的讯号。除了数十家年产量在 5 万吨以上、规模较大的新闻纸生产厂之外, 我国还有数百家小型新闻纸生产厂。 过去一年新闻纸价格下跌, 质量较好的大厂纸与质量相对较差的小厂纸价格
5、迅速接近。2005 年中,大厂纸与小厂纸平均每吨价格相差 1200 元,到了 2006 年底,这个价差第 2 页 共 6 页只有 350 元左右。可以预见, 新闻纸生产业将形成数个巨头控制市场的垄断或类垄断形态。一旦新闻纸生产企业完成市场洗牌, 其对报业的议价能力将大为增强。 对报社来说, 应对新闻纸价格变化, 不但是短期策略问题,更是长期战略问题。报纸应对策略分析对此次新闻纸价格变化,各报采取的应对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引入招标机制。2006 年 9 月, 人民日报在新闻纸采购中首次引入招标机制。 共有 5 家新闻纸生产商中标。 此前, 人民日报一直采取“竞争性谈判”的方式采购新闻纸。
6、 招标已成为众多报社和报业集团进行新闻纸采购时的首选。 2. 增加招标次数,缩短合同周期。 南方日报2006 年分两次进行招标,缩短了合同期。 解放军报则按季度一年分四次进行招标。 解放军报还规定,根据市场变化的情况,实际交易价格可在合同价格的基础上浮动 5%。 解放日报则在 2005 年就实行了一年定量四次定价的采购方式,当年因此节省成本1500 万元。 3. 联合采购。2006 年, 人民日报在进行招标的同时实现了与环球时报 经济日报小范围的联合采购。这一联合采购甚至影响了北京市场的新闻纸价格,使北京整体的新闻纸价格有所降低。对报社来说, 以上各种方式不同程度实现了降低采购成本的初衷,使报
7、社享受到纸张降价带来的实惠。 但必须看到,这些措施大多是在新闻纸价格下跌、明显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实行的, 它们能够降低报社第 3 页 共 6 页短期内的采购成本,却未必都能使报社规避纸张采购中的长期风险。就招标而言,它的好处在于公开、透明,并能在一定条件下节省成本。但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作为招标的成果,合同、尤其是合同约定价格的严肃性却有极大的问题。与普通商品不同,新闻纸生产和消费具有单一性: 纸厂的新闻纸生产设备很难转产其他类型纸; 报社必须从专业新闻纸厂商处购买纸张。此外,新闻纸价格一直呈波浪形变动,且变动幅度较大,一次波浪变动幅度往往达到 15%以上。由于市场价格多变及供货商相对单一, 使
8、合同约定的价格往往成为一纸空文。一旦市场价格变化过大, 无论是报社还是纸厂都会要求对价格进行重新核定。基于这种考虑,不少报社甚至在合同中不列明价格,而是根据市场情况协商确定。 这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招标的意义。在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 招标固然可以节省一定成本, 但一旦供求关系发生变化,报社很难指望依据合同获得稳定、低价的供应。2004 年,一些老牌新闻纸生产厂商停产,市场供应在基本持平的情况下略显不足,由于正值报纸扩版高峰,加之很多报社库存不足,供需失衡被迅速放大,一些厂商立即要求抬高价格,否则停止对报社的纸张供应。这种情况下,在许多报社开始大规模新闻纸招标采购的同时, 一些报社重新回到议标或
9、协商的传统采购方式中。从简单买卖关系到价值链管理第 4 页 共 6 页面对纸张市场的动荡变化,我们需要更长远的眼光。根本上,报社经营者需要从简单的买卖关系中脱离开, 从管理供应链、打造价值链的角度重新思考。从这个高度审视纸张市场,以及新闻纸价格下跌背后的新一轮市场整合。从价值链的视角来看,企业是一个与上下游紧密联系的单位, 要树立竞争优势,需要对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实施有效规划和控制,将核心企业与客户、分销商、供应商、服务商连成一个完整的网链结构,形成一个具有竞争力的战略联盟。价值链分析法要求报业集团深化其与上游供应商的关系, 管理甚至整合供应商资源, 共同为读者服务。
10、实现这种整合有诸多方式,北京青年报介入新闻纸代理销售是纵向整合的典型。此外,与供应商深入合作, 实现信息流、 资金流、 价值流的规划和控制也是方式之一。在中小纸厂逐渐淡出舞台,纸业整合在所难免的情况下, 这种规划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方面,2006 年出现的“联合采购”值得一提。除了人民日报等报纸在 2006 年实现新闻纸小规模“联合采购”之外,在华东,由华东报协牵头,浙江 13 家报纸为核心,正筹划成立一个联合体。这一联合体如若成功,将初步形成 16-17 万吨的采购规模,浙江绝大多数报社将通过这一联合体采购新闻纸。 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印务中心副主任郑松才说, 这一联合体的组织架构,甚至相关
11、条文规定都已拟好,原计划 2007 年 1 月步入实施阶段,后由于引发争议而搁置。“但这只是暂时的,联合采购一定会实施。”郑松第 5 页 共 6 页才说。成立采购联合体首先可以解决价格问题, 把分散的采购集中起来取得价格优势。其次,这可消除各报间可能存在的猜忌心理。 2004年新闻纸价格持续上涨,全国各报因沟通不畅疯狂扩大库存, 推波助澜的后果非常严重。再次, 这还可以平衡纸张价格,使其免于过度波动。“联合采购实现后,将是整个联合体与纸厂谈判, 可以用集体的力量监督纸厂执行合同。我们可以稳定纸厂新闻纸的价格。 ”郑松才说,“价格变化前要开会,要向联合体报告、要和报社协商。联合体也会监督报社,比如不允许恶意拖欠纸款等。 报社和纸厂的高层领导可就非常具体的问题面对面交流。”华东报协探索的意义并不仅在于节省纸张采购成本。 实质上,它将使报社与新闻纸生产商的关系更为稳定。 任何一方违反协议都将承担极高的成本,报社与上游供应商间的信息沟通更加有效、 常规和制度化。报社之间则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这正是报社实现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尝试。第 6 页 共 6 页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