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汇编 .pdf
《2022年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汇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汇编 .pdf(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0 推荐枫叶红了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环境,关注自然变化、主动探究环境变化原因的良好生活习惯。了解植物生长变化规律与季节气候的关系。初步学习不停的探究自然规律的方法。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欣赏秋天的美景或描写秋天的美文、古诗、词语,让学生为秋天而赞叹,产生走进秋天的欲望。提出探究主题:枫叶为什么在秋天会变红?追根溯源探究枫叶变红的原因学生猜想枫叶变红的原因,鼓励学生多角度思维,肯定其积极的一面。明确研究方法:怎样才能知道枫叶为什么会变红?用什么办法去研究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枫叶变红的原因探究。讨论交流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通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枫叶变红固然
2、是有其自身的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气候变化的原因。农业生产与气候的关系了解二十四节气的产生,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注意对这些现象进行观察与记录,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成果,比如“二十四气歌”。交流关于“二十四气歌”的认识,充分感知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小组展示自己搜集到的资料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调查报告。展示常见农作物的播种时间与收获时间。通过对比认识到自然生物界的多样性,同时了解本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哪些。环保在行动感受现代科技,古代劳动人民只能因时因地的种植农作物,农业生产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而今天,我们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和收获。问题:你能列举哪些人们应对恶劣天气
3、的举措?学生举例绿色延长线考察一种常见作物的耕时并亲自种植,进一步了解该作物的生长与季节的关系。2、大雁南飞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1 页,共 13 页 - - - - - - - - - 一、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不同性质和程度的影响,增强忧患意识, 对影响环境的行为采取审慎的态度,重视维护物种的生存环境和生存权利,关爱自然,尊重生命。了解人类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在发展的过程中减少乃至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知道本地区主要环境问
4、题的表现和原因。探究动物大规模迁徙的原因,了解人类活动对他们产生的影响。二、教学过程生活在线引导学生谈一谈某些动物在秋天的异常举动,如大雁南飞、白鹭迁徙、松鼠收藏松果、 黑熊大量进食等,通过这些例子丰富学生的认识。追根溯源提出探究主题, 通过了解几种典型的动物在特殊的季节的迁徙实例,提出“动物为什么要离开自己的家园?的问题。学生通过讨论,对比分析课前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归纳总结。其实他们都是为了积极主动地去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如大雁南飞是为了去寻找温暖的南方有丰富的食物,课件,动物对环境变化是非常敏感的,某个地方的环境不适宜他们生活了,他们就会选择逃避或者消失。环保在行动启发
5、学生思考:为了保护动物,给他们营造一个温馨的家园,我们人类应该怎样做?讨论交流,概括总结。教师适时表扬学生的做法,并鼓励能够做到的,激发学生将想法落实到行动上。展示一些保护环境后带来良好效应的事例绿色延长线学生分组调查不同地点动物的变化情况。通过分析调查,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保护环境、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更不是所有人都能自觉地去保护环境、保护动物, 许多无知的人和目光短浅的人正在有意无意、或多或少的破坏环境,伤害动物,我们要为建设我们美好的家园而奋斗!4、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民族团结。(情感目标)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
6、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2 页,共 13 页 - - - - - - - - - 2、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差异,探究这些差异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理解和尊重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能力目标)3、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认知目标)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歌曲)播放MP4 下载歌曲: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傣族孔雀舞曲、梦里水乡部分开头和中间。(学生比较熟悉)师:这些歌曲歌唱的是哪些地方?生答。师:你从歌曲中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生:思念、热爱、赞美家乡师小结: 这些歌曲虽然歌唱的
7、是不同地区人们的生活,但都表达了赞美家乡、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引入)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有着壮丽多姿的山河,下面我们将随着本课一同欣赏祖国的几处风景及民俗。(一)自主学习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填写学案第一题,补充表格。(见附页学案)自读课文,边读边写,同桌合作。师提出要求:(1) 边读边填写,同桌合作,可以1 人找,一人填写(2) 注意画斜线格不填(3) 如遇难题,组内讨论。(二)合作交流小组学生汇报:(师:请同学们把表格内容读一读,谁愿意读。)1、生一行一行汇报。生个别依次汇报四个地区的填写情况。2、“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傣
8、族风情”、“江南水乡”师板书(1) 师生共同订正部分:(师:有谁的意见不一样,请在补充订正一下好吗?)生 1:“黄土高原”气候环境不会填写。生 2:覆盖厚厚的黄土层,气候干燥。师:你是怎样知道的?生 2:“看课本插图。”(2) 师一行一行读表格,可以知道各个地方的物产和风俗。3、生一列一列汇报。师:除了一行一行读外,还可以怎样读。生:一列一列地读表格。(生依次读出来)(1) 生读第一列,四个地区的地理位置及范围,引导学生在中国地形图上指出大致范围。师小结:从北到南,从西向东。(2) 生读第二列。师:说一说气候,环境与什么有关?生:地理位置(3) 生依次读一读适宜的动、植物及交通工具、及特有风俗
9、。师:通过比较你发现了什么?生:各地区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适宜的物产不同,风俗习惯不同。师:这说明了什么?生 1:(沉默)生 2:(沉默)师:引导虽然各地有很多不同,但是人们都不放弃,植物的生长、动物生存生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们在自己的土地上播种收获,快乐的生活着。(全体师生掌声鼓励)4、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读课文,用表格统计的形式学习了全课内容,以后我们也可以用画表格的方法自学。(三)精讲点拨分读课文,精读部分内容。(见学案第二题)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10、- - - - 第 3 页,共 13 页 - - - - - - - - - (1)再读“青藏高原”师:边读边回答学案第二题生:读书师:提一个小小的要求,注意不动笔墨不读书,在书上用笔勾勾画画,标记也是读书的好方法。(2)学生回答,集体订正(个别回答)师:注意读好题目要求。(3)师:小结,同学们读书都读得非常仔细。以后我们可以一边读书,一边给自己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简单的可以从书上找到答案,如遇疑难,可以想办法解决。如:查资料、交流等。用提问题的方法自读课文后3 部分。2、分读学习课文第二部分“黄土高原”。师:课文中有许多精美的图画,让我们边看彩图,边浏览课本文字边欣赏。(1)层层梯田
11、,绿油油的庄稼多美啊啊!(第一幅图)(2)人们住在窑洞里,冬暖夏凉。(第二幅图)(3)层层梯田怎么变得千沟万壑了?是什么原因?请问同学们赶快想办法还它一个碧水青山吧?(第三幅图)生答:植树、造林、种草皮。师小结:我们可以一边看彩图,以便理解文字,图文对照也是读书的好方法。(四)有效训练1、师: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到这里,我们不仅对祖国的四个地方熟悉了一下,还用不同方法领略了“高原人家”“黄土高原”这两处风景民俗。2、师:如果你还有什么疑难,请用自己的方式解决好吗?3、学生做学案第三题,连连看,生汇报。4、总结收获(1)谈一谈自己的收获。(2)师:我们知道不同地方因为位置环境不同,生产生活
12、方式不同,风俗习惯也不同,但是各族人民和睦相处,脚踏一方土, 畅饮一江水, 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设着家园,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三、引出作业师:你还知道哪些地区的哪些风俗习惯?生答。师:向人们介绍家乡的风俗习惯,让其了解我们家乡得美,抓住一个方面写一篇小短文。5、消失的土地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使学生初步了解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及特点;2. 了解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理解其形成的主要原因;3. 记住我国耕地、林地和草地等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理解我国土地资源地区差异的成因;4.从生活实例出发,认识我国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理解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重要性。【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读图、用图
13、的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我国土地资源分布差异的教学,学会运用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3. 通过调查家乡土地资源状况的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让学生明白土地是立国之本,培养学生树立合理用地、节约用地和保护耕地的观念;2. 通过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教学,增强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土地资源观、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和各类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2. 难点:土地资源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对策。【教学过程】导入一、土地资源的利用教师朗读小诗土地,同时展示一组图片。问:为什
14、么说土地是过去的一切,也是将来的全部?回答:因为土地是山川之根,土地是万物之本。问:从刚才的图片中你都看到了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参考教材图 “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4 页,共 13 页 - - - - - - - - - 活动:请同学们分成六个大组,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来讨论下列问题:1.平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2.高原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3.山地以哪种土地利用类型为主?为什么?除了上述三种土地利用类型以外还有哪
15、些土地利用类型?分小组讨论:回答:略读图提问: 请同学们读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看看我国大约有几种土地利用类型?小结: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问: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类型多种多样,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哪些有利条件?读图提问: 请同学们读图“部分国家人均耕地的比较”和图“我国土地利用类型的构成”,并阅读“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匮乏”思考下列问题:(1)哪些属于可利用的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多少()?其中所占比例最少的是哪两种土地利用类型?(2)难于利用的土地主要有哪些?(3)概括一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的分布”图并回答:略回答:为多种经营、
16、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小结:从同学们的概括来看,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是:土地类型多种多样;我国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低,难利用的土地比重大,改造后可以利用的土地资源不多,即后备土地资源不足。合作学习:请同学们同桌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材的“活动”的内容(联系前面已学的中国地形、气候等知识,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简要评价我国土地资源的优劣。)小结:我国土地资源绝对数量大,人均数量少, 对发展农业是一种不利因素,我们应想方设法提高土地利用率;我国山地的比重大,山地一般不利于农耕,利用不当容易引起水土流失,交通运输也比较困难,但林、矿资源丰富;如何合理开发山地,保护耕地,增加林地,是我国土地资源开
17、发利用面临的问题之一;而土地类型多种多样,又为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土地资源分不均承转:我们了解了我国土地资源的现状,知道了我国土地资源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那么我国的耕地、林地和草地又是如何分布的呢?读图指导: 请同学们读图 “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和第二章中的我国地形图、我国降水量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图、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思考以下问题:(1)我国的耕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在作物的品种上南北方有什么区别?(2)我国的草原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草原自东向西是如何变化的?(3
18、)我国的林地在干湿地区的划分上是如何分布的?在地形上又是如何分布的?教师指导学生读图,寻找答案。读图并思考,回答问题: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的高原和山地以及青藏高原区。草地的类型与产草量由东向西随着降水量的减少而变化。林地主要集中在东北、西南区和边疆地区以及东南部的山地。回答:北方土地资源丰富但是水资源不足,而南方水资源丰富却土地资源不足。讨论解决的办法:略小结:略读图提问:(1)请同学们读图“我国北方和南方水土资源的比较”,分析一下我国南方和北方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问题上存在什么问题?(
19、水与土的矛盾)(2)你认为这种矛盾将如何解决?三、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合作学习:请前后桌的两个同学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活动”内容承转:耕地、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如果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士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请同学们看景观图“土地资源的利用”中为同学们提供的三幅照片,并阅读其文字说明(请三位同学阅读)补充资料:据了解,仅 2003 年北京市新征土地就达到6000 多公顷,这其中住宅用地占50。看图并阅读材料:说一说:土地资源破坏现象。谈意见:略问:你还听到或看到哪些类似的现象?请你补充。这些问题大都是由于人
20、为原因造成的,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如何做?请同学们听听示意图中不同人士的说法,然后谈谈你自己的意见。活动:阅读示意图的三幅漫画“小鸟的悲哀”、“小草的哀求”、“飞来的山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谈谈你的看法。讲授:针对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国家制定政策法令,如土地管理法、 草原法、 森林法等,并且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要求公民遵守国家的法令,违者要追究责任, 受到处罚。为此国家还将每年的6 月 25 日定为全国土地日。阅读:“全国土地日”征集土地日主题辞活动:为迎接今年的土地日的到来,请同学们商量一下,能否为今年的土地日确定宣传主题?总结:土地资源是
21、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虽然土地资源是可更新资源,但是它又是有限的资源,一旦破坏很难恢复,而且我国又是一个有12 亿的人口的名师资料总结 - - -精品资料欢迎下载 - - - - - - - - - - - - - - - - - - 名师精心整理 - - - - - - - 第 5 页,共 13 页 - - - - - - - - - 国家,要解决这些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我们应在“土地日”时积极宣传我们的国策,要“十分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作业设计:请同学们以“珍惜土地资源,我们应该怎么办?”为题办一期黑板报。6、湖泊变小了教学目
22、标意识到应该保护湖泊,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意识到人类对环境的改变会影响自身的生活。知道湖泊变小的主要原因。善于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的差异和变化;能够通过采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理解湖泊的状况二、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湖泊是我国饮用水的重要来源,兼有防洪、 航运、发电特别是维系流域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湖泊的生态状况, 直接关系流域居民的生产生活和健康安全,关系区域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罗布泊,如今是黄沙滚滚的无垠大漠。而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上世纪30 年代见到的罗布泊却是水草丰美,他在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8 年一书中这样赞誉:“罗布泊像座仙湖, 水面像镜子一样我乘舟而行不远处几只野鸭在湖面上玩耍
23、,鱼鸥及其他小鸟欢娱地歌唱着”仅仅40 多年后,由于人类过度引水,浩瀚的罗布泊迅速缩小,最终完全消失。罗布泊的故事似乎已经遥远,但2007 年 5 月的太湖蓝藻事件,让人们突然强烈地意识到湖泊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而现实。如今的太湖, 已经无力支撑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人口剧增所带来的超负荷的压力。(二) 探究湖泊变小的原因不仅是太湖,位于中东部人口密集区的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等湖泊的生态系统也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坏。湖泊面积萎缩,功能逐渐退化,水质遭受污染,湿地日趋减少。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江河湖泊70被污染, 75的湖泊出现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不少湖泊已经不复存在。星罗棋布的众多湖泊,滋养了一个个鱼米
24、之乡,孕育了绵延不绝的灿烂文化,但是,在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却面临着被污染甚至消亡的命运。忧虑一 :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对环境资源竭泽而渔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导致湖泊不堪污染重负, 严重影响了民生湖泊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只索取不保护的发展却给湖泊带来致命伤。太湖就是最典型的例子。面积达2400 多平方公里的太湖不仅为江苏、上海提供了日常饮用水,也带来了太湖流域的繁荣,这块面积仅占全国0.4、人口 3的土地,创造了占全国GDP 的 10、财政收入16的奇迹。然而奇迹的背后却是整个湖泊水环境的恶化。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副所长秦伯强指出,经济高速度发展、工业污染强度增加、 农业面源
25、污染扩大、生活污水直接入湖和围网养殖规模压减不力是造成太湖水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当遍布在太湖周边的几万家纺织印染、化工制造、 食品加工等重污染企业在为 GDP 的增长贡献数字的时候,蓝藻也在急剧积累并最终引发一场震动社会的水危机。高原明珠滇池孕育了昆明这座美丽的春城。“四围香稻, 万顷晴沙, 九夏芙蓉, 三春杨柳” ,那是昆明的骄傲。 然而当城市人口迅猛增长,人们开始围湖造田、 在湖边建起大量工厂之后,滇池面积在逐渐缩小,湖水水质逐渐恶化,成为继太湖、 巢湖之后中国污染最为严重的高原湖泊。“洞庭天下水。” 曾经浩浩汤汤的洞庭湖,由于人们对其 “先淤后围,先围后垦”,导致湖面进一步缩小, 八百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2年小学五年级环境教育教案汇编 2022 小学 年级 环境 教育 教案 汇编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