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教程.ppt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上海财经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教程.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财经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教程.ppt(1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上海财经大学微观经上海财经大学微观经济学经典教程济学经典教程第一篇 导言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I)第三篇 供给与需求()第四篇 公共部门经济学第五篇 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第六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七篇 长期中的实际经济第八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九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3章 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三、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四、人们如何相互交易五、整体经济如何运行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 第一篇 导言Economics 什么是西方经济学?什么是西方经济学? 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一、西方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国际金
2、融国际贸易凯恩斯货币主义福利经济供给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学数理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基本经济理论基本经济理论经济学流派经济学流派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 国际经济学国际经济学 第1章 经济学十大原理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二、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经济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的矛盾,即资源的最优配置。盾,即资源的最优配置。 1. 经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1) 资源资源 a. 自然资源自然资源 b. 劳动劳动 c. 资本品资本品 d. 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 2)经济资源和自由资源)经济资源和自由资源 a. 经济资源经
3、济资源 b. 自由资源自由资源 3)经济资源的有限性)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4)经济资源的替代性)经济资源的替代性2. 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人类欲望的无限性 1) 欲望(欲望(Wants) 2) 欲望的差异性欲望的差异性 3) 欲望的无限性欲望的无限性3. 稀缺(稀缺(Scarcity) 1) 稀缺的定义稀缺的定义 2) 稀缺的不可避免性稀缺的不可避免性 1). 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 即即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经济资源的最优配置 2). 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研究西方经济学的现实意义 3). 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西方经济学的思想体系和研究方法 4.
4、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人们如何作出决策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征。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征。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征。原理二: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微小的增量调整。原理四: 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四、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计划经济:由政府高度集中地决策配置资
5、源 的经济。混合经济:由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有效结合的经济。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 一个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五、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 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生产率:一个工人一小时所生产的物品和劳务量。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菲利普斯曲线: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一、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二、 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三、 为什
6、么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第2章 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一、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1.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的观察假设的作用经济模型2.我们的第一个模型:循环流向图循环流向图: 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循环流向图企业家庭物品与劳务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劳动、土地资本、企业家生产 投入出售 物品劳务购买物品 劳务工资、租金、利息、利润收入支出收益3.我们的第二个模型: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 表示一个经济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所能生产的产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电脑产量0汽车产量2000700A2200600C300010004000
7、BD生产可能性边界的位移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他们在市场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二、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实证表述:企图描述世界什么的观点。规范表述:企图描述世界应该如何运行的观点。2.华盛顿的经济学家三、为什么经济学家意见分歧1.科学判断的不同2.价值观的不同3.感觉与现实出 发 吧 !LETS GET GOING !一、一个现代经济语寓言二、比较优势原理三、比较优势的应用第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第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一、一个现代经济寓言1.生产可能性 设农民和牧牛人每
8、人每周工作40小时种土豆,养牛或两者的结合上。农民用10小时生产1磅土豆,20小时生产1磅肉。牧牛人用8小时生产1磅土豆,1小时生产1磅牛肉。 n农民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牧牛人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牛肉(磅)0土豆(磅)24 A12牛肉(磅)0土豆(磅)405B202.52.专业化与贸易设牧牛人用3磅牛肉与农民交换1磅土豆。贸易增加了农民的消费 贸易增加了牧牛人的消费AABB2 3 40123021202.5 3 5牛肉(磅)土豆(磅)牛肉(磅)土豆(磅)40二、比较优势原理1.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根据生产率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2.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牛肉和土豆的机会成本(1磅的机会成本)牛肉(根据放弃
9、的土豆)土豆(根据放弃的牛肉)农民 2 1/2牧牛人 1/8 8根据机会成本比较一种物品的生产者。比较优势: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3.比较优势与贸易三、比较优势的应用1.泰格尔.伍兹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2.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5章 弹性及其应用第6章 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一、 市场与竞争二、 需 求三、 供 给四、 供给与需求的结合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第二篇 供给与需求(I):市场如何运行第4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一、市场与竞争1.竞争市场市场: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竞争市场: 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
10、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2.竞争:完全及其他二、需 求需求量: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量。1.什么决定个人需求的数量价格 收入 相关物品的价格 嗜好 预期A)需求定理: 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 品价格上升,该物品需求量减少的观点。B)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C)低挡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D)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增加的两种物品。E)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减少的两种物品。2.需求表与需求曲线A)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凯瑟琳的冰激凌需求表价格(P)
11、0.50 1.00 1.50 2.00 2.50 3.00需求量(Q) 10 8 6 4 2 0单位: 个/美元凯瑟琳的冰激凌需求曲线B)需求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P0Q0.501.001.502.002.503.00108642DQd=12 4PC)需求函数Qd = f(P)3.其他条件相同 指除了正在研究的变量之外,所有相关变量都保持不变。4.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个人与市场的冰激凌需求表 (单位:个/美元)价格(P)凯的需求量Qk 尼的需求量QN 市场需求量Q0.50 10 6 16 1.00 8 5 131.50 6 4 102.00 4 3 7 2.50 2 2
12、 43.00 0 1 1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P0Q凯瑟琳的需求 + 尼古拉的需求 = 市场的需求DkP0QP0Q2.0043DN71.008513D5.需求曲线的移动A)需求曲线表示在其他所有决定需求的因素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物品需求量的变动;表现为点沿着需求曲线的位移。 B)除了物品的价格之外,其他决定需求的因素中(收入、相关物品价格、嗜好、预期和买者数量)的一种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如需求增加,则需求曲线右移,反之左移。P0QP0Q0 aDP1Q1bP0QD0P0D1D2三、供 给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量。1.什么决定个人供给的数量价格 相关物品价格 投
13、入成本 技术 预期 卖者数量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的观点。2.供给表与供给曲线A)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本的凯瑟凌供给表 (单位:个/美元)价格(P) 0.50 1.00 1.50 2.00 2.50 3.00供给量(Q) 0 1 2 3 4 5B)供给曲线: 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P0Q0.501.0011.5022.0032.5043.005SC)供给函数Qs=f(P)Qs=-1+2P3.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A的供给 + B的供给 = 市场供给P0QSaP0QSbP0QP0Q0Q0Q0+Q0P1Q1Q1Q
14、1+Q1S4.供给曲线的移动A)供给曲线表示在其他所有决定供给的因素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物品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点沿着供给曲线的位移。B)除了物品的价格之外,其他决定供给的因素中(投入成本、相关物品价格、技术、预期和卖者数量)的一种变动会引起供给曲线的移动;如供给增加,则供给曲线右移,反之左移。P0QSP0Q0P1Q1P0QS0P0S1S2四、供给与需求的结合1. 均 衡均衡:供给和需求达到了平衡的状态。均衡价格:使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价格。均衡数量:当价格调整到供给与需求平衡时的供给量与需求量。Qd=19-6PQs=-5+6PPe=2Qe=7P0QDQd=19-6PSQs=-5
15、+6PE72.00非均衡的市场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的状态。p0QDSE72.002.50a4b10过剩( 超额供给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的状态。(超额需求)P0QSDE72.001.50c4d10短 缺供求定理: 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求平衡的观点。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1) 确定该事件是移动供给曲线还是需求曲线(或两者都移动)。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3.需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需求变动引起了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4.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 供给变动引起了均衡价格反方向的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的变动。5.供求变动对均衡的
16、影响市场均衡的变动市场均衡的变动1.需求曲线的位移需求曲线的位移 2.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曲线的位移S0D1D0D2E1E0E2P2P0P10 P0P1P20 S1S0S2D0E2E0E1PPQ1Q0Q2QQ1Q0Q2Q3.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1) D, S: D=S, DS, DS, DS, DS, DS)S3(D1 ,富有弹性。Ed =1,单位弹性。Ed 1, 缺乏弹性。Ed =0,完全没有弹性。Ed =1Ed 1Ed =0Ed0PQARBQ=f(P)6.需求曲线的斜率和弹性 Ed = Q P P QP0 a b c0PQ P0a b caD0D10QP0PQ 7.需求曲
17、线的变化需求曲线的变化Ed=0EdEd = 1Q0PQ0P0 8.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额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额(总收益总收益) 1)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那么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总额;反那么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之亦然。P0P1PQ0 Q1Q0ABC2) 如果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如果是缺乏弹性的,那么提高价格,才能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才能增加销售总额,反之亦然。P0P10PQ1 Q0QDBAC二、其他需求弹性1.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Income elasticity of demand) 1)定义:需求量的变化
18、对消费者收入变)定义:需求量的变化对消费者收入变化的敏感性程度。化的敏感性程度。 Qd = f(I) 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2)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公式)需求收入弹性系数公式3)弹性系数)弹性系数EI 与商品的关系与商品的关系 a. 正常商品正常商品 (EI0) b. 低档商品低档商品 (EI0) c. 中性商品中性商品 (EI=0或或0)EIQ I I Q dQ I dI QQ ( I0 + I1 )I ( Q0+ Q1)2.需求的交叉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 (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 1
19、)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商品)定义: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价格变化的反应敏感程度。 QA = f(PB) 2) 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公式需求的交叉弹性系数公式EC=QA PBPB QA dQA PBdPB QAQA (PB0+PB1)PB (QA0+QA1) 3) 交叉弹性系数交叉弹性系数EC与商品间的关系与商品间的关系 a. 互补商品互补商品 (EC0) c. 不相关商品不相关商品 (EC=0)0PAQAP0 Q1 Q0 Q2D1D0D2(EC0)(EC=0)(EC0)(以B商品的价格上升为例) 三、供给弹性三、供给弹性(Elasticity of suppl
20、yElasticity of supply) 1.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定义: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供给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的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相对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 QS= f (P) 2. 供给弹性系数公式供给弹性系数公式ES=Q PP Q dQ PdP QQ (P0+P1)P (Q0+Q1) 3. 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供给弹性的几何表示方法ES =RARBA 0 QB R B 0 A QR PPSS4 . 供给曲线的变化供给曲线的变化S1S2S30QP0PQ四、供给,需求和弹性的三种运用1.农业的好消息能是农民的坏消息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海财经大学 微观经济学 经典 教程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