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学课件3.pd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ok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学课件3.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ok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学课件3.pdf(6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章 交通调查和分析第三章 交通调查和分析 主讲:陈红 教授 本章大纲 n3.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n3.2 交通量调查目的、内容与方法 n3.3 行车车速与密度的调查 n3.4 行车时间与延误调查 n3.5 其他交通调查简介 一、交通调查的目的与意义一、交通调查的目的与意义 n为了科学研究和道路规划建设管理的需要,人 们用客观的手段,测定道路交通流以及与其有 关现象的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了解与掌握交 通流的规律。以便向交通城建规划与环保以及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提供改善、优化道路交通的 实际参考资料和数据。 3.1 3.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
2、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n n 1 1、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流要素调查、交通流要素调查 n交通量、车速、密度以及车头间距,占有率等。 n n 2 2、交通需求调查、交通需求调查、交通需求调查、交通需求调查 n土地利用、交通生成等,OD、出行调查 n n 3 3、交通事故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事故调查 n事故发生次数、伤亡、性质等 n n 4 4、交通环境调查、交通环境调查、交通环境调查、交通环境调查 n噪声、废气、振动等。 二、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二、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 3.1 3.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
3、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三、交通调查的基本要求三、交通调查的基本要求 n1、交通调查总是在对应于某些条件下进行的, 这些条件在调查中必须予以注明。 n2、不论何种调查目的或使用何种调查分析方 法,都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切忌主观臆断, 甚至弄虚作假。 n3、调查人员要有较好的素质,包括技术水平、 分析能力、工作态度。要有广泛的协作和良好 的组织。 3.1 3.1 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交通调查的意义、内容及要求 n1、在某一地点作周期调查,了解交通的组成、分布,掌握交通量随时间 推移的变化规律,据此可预测交通量及
4、其发展趋势预测交通量及其发展趋势。 n2、为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道路规划、建设及交通营运管理与控制,提供交通流量流向、车 速、延误、停车等数据。 n3、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交通量为道路几何设计及交通控制设计提供依据交通量 。通过事前、事后 的交通量调查,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评价道路服务水平与交通管理措施的效果 。 n4、在交通研究中通过交通量调查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掌握交通实态与变化的规律。 n5、用于推算道路通行能力、预测与计算事故率及道路运输成本和效益 等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制定交通政策法规与科学理论研究提供基础数
5、据 。 一、交通量调查目的一、交通量调查目的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1.区域交通量调查 以掌握某一区域的交通量的大小及变化为目的,在区域内各不同 路段及不同交叉口处进行的交通调查。 n2.小区边界线交通量调查 对客货业务繁忙地区,如特定经济区、城市及城市圈等汽车交通 量的调查。 n3. 查核线调查 调查是以河流丘陵铁道及地物边界线或其他人为设立的检查线 为分界线,两侧区域互相来往穿过检查线的交通量。 n4.特定地点或专项交通量调查 为满足交通管理与信号控制的需要而在特定地点进行的交通量 调查,为城市出交通量调查、公共交通调查、综合交通调查、事故 调查等。
6、二、交通量调查的种类二、交通量调查的种类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1.确定调查地点 n2.选择调查时间 n3.选用调查方法 l)人工观测法 2)试验车移动调查法 3)车辆感应器测定法 4)仪器自动计测法(l)气压式 (2)地磁式 (3)电磁式, (4)超声 波式 (5)红外线式 5)摄影法 三、交通量调查方法三、交通量调查方法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1)人工计数法)人工计数法 手动分车型计数器手动分车型计数器 手动分车型计数器手动分车型计数器手动分车型计数器手动分车型计数器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
7、通量调查 适用进行难以用机械技术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调查的资料适用进行难以用机械技术或其他自动化手段调查的资料 2)机械记录法)机械记录法 n气/液压管 n电接触 n光电检测器 n雷达检测器 n磁性检测器 n感应线圈 n超声波 n红外 n电容式 n其他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3)浮动车法)浮动车法 n驾驶实验车在测试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速驾驶实验车在测试区间内与区间大部分车辆均衡的速 度反复行驶测定,实验车内坐调查人员度反复行驶测定,实验车内坐调查人员34人,在试验人,在试验 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记测如车行驶过程中分别记测如下下数数据:据: n逆测定方向行驶
8、时对向的会车数量; n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 n顺测定方向行驶时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n试验车通过测试区间所需时间(min)(往返);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A B E W 3)浮动车法)浮动车法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ca ca c tt YX q + + = c q a X c Y a t c t 路段待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单向),辆/min; 测试车逆测定方向行驶时,朝测试车对向行驶(即顺测定方向)的 来车数,辆; 测试车在待测定方向上行驶时,超越测试车的车辆数减去被测试车 超越的车辆数(即相对测试车
9、顺测定方向上的交通量),辆; 测试车与待测定车流方向反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测试车顺待测定车流方向行驶时的行驶时间,min。 3)浮动车法)浮动车法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平均行程时间 c c cc q Y tt= 60= c c t l v 平均车速 3)浮动车法)浮动车法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 n 优点:优点:优点:优点: n可用较少人力测定较长区间内的平均通过交通 量,并可在测定交通量的同时求取区间速度与 密度。 n n 缺点缺点缺点缺点(局限性) n仅适应于短时间测量。 4)录)录像像法法 3.2 3.
10、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是是一种一种具有高具有高分分辨率彩色影象辨率彩色影象 侦侦查和查和变焦镜头变焦镜头的的监视系统。监视系统。以以简简 单单的的设设定、定、配置配置, 和和视频压缩为特色。视频压缩为特色。 工工作原理是结合视频图象作原理是结合视频图象和和电脑电脑化化 模式识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别技术,通过视频视频录录像像和计和计 算算机机模仿模仿人人眼功能眼功能,模拟各模拟各种种检检测测 器器来获取各来获取各种交通种交通信息。信息。 系统由摄像系统由摄像机、通机、通信系统信系统和中和中央央 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组成。 5视频观视频观测测仪仪 微型摄像 单路径的网络通信
11、 能源检测器枪眼通信 瞬时保护设备 24VAC的电压线 路 能源提供 微型视频线路 超级通信重放线路 视频输出设备 当地线路电压 铜电缆 保险设施 通过控制中心单路径 网络通信进入上游内 置的设备 来自远离中心的下游的 单一网络通信设备 当地网络通信 在交通控制中心或想要运行视频检测系统的其他地点安装仪器设备 编辑视频检测系统(包括:大小、方向和位置以检测精度等) 通过视频显示装置实时检测 数据采集,视频输出数据(包括:流量、占有率、速度、车辆类型以及其他特 定时间段上的交通数据) 数据处理 分析并得出结论 四四、调查、调查时时间间 n1、常常用调查用调查时时间间 n24h(周一周五任一天,周
12、二周四最佳) n16h(6:0022:00) n12h(7:0019:00) n高峰交通量 n周末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四四、调查、调查时时间间 n2、注注意事意事项项 n应避开特殊活动和节日 n异常气候条件。 n特殊交通管制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五五、调查方、调查方案案 n1、调查方、调查方案设案设计计 n确定调查内容; n确定调查时间、时段、地点; n选择计数方式、设计调查表格; n确定数据处理方法; n实施。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五五、调查方、调查方案案 n2、公路公路交通量
13、调查交通量调查 n每类道路上设十个控制性观测站; n所有公路路段都设普查性观测站 n3、城市道路城市道路交通量交通量观观测测 n控制性观测对通常调查的交通量数据进行 必要的控制; n普查性观测用于估算整个道路网的日平均 交通量。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六六、交、交叉口叉口流量流流量流向向调查调查 n1、交、交叉口叉口流量流流量流向观向观测测 n原理和方法同路段交通量观测; n通常在高峰时段观测; n车型分类、车道分别记、人流、车流 n观测数据的校验。 n2、交、交叉口观叉口观测测点点的的布置布置 n常规十字交叉口; n环形交叉口(“环岛”、“转盘”)。 3.
14、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1.绘制交通流量图 n2.绘制交通量变化图 n3.交叉口交通流量图 n4.计算交通量特定参数 n5.交通量中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七七、交通数、交通数据据的分析的分析应应用用 网络交通流量图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图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在交通流中不同车型的车辆由于其占有的 空间与时间的不同,同一车道的通过数量也 不同,而在交通运营中常常需要将其换算成 某种单一车型的数量 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
15、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不同类型车辆的换算 1.0 1.5 0.5 2.0 0.1 载货汽车、大客车、重型载货汽车拖拉机 带挂车的载货汽车,大平板车 小汽车、吉普车、摩托车、人力车(架子车) 兽力车 自行车 换算系数车辆种类 2.0 2.0 2.5 1.5 1.4 1.6 1.0 1.0 1.0 路段上换算系数 环形交叉口换算系数 信号交叉口换算系数 其 它 汽 车普 通 汽 车小 汽 车车型 交通部的研究成果中推荐的换算标准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中的换算标准 3.2 3.2 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交通量调查 n一、速度调查目的(一、速度调查目的(P45)
16、 n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 n三、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三、调查数据的分析与应用 3.3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 1.1.地点地点速度速度地点地点速度速度. . n1)调查调查地点地点与与时时间的间的选择选择 n正常路段、无其他干扰; n观测者避免对车辆产生影响; n天气良好、交通状况正常时进行,避免恶劣天气; n2)调查调查抽样抽样与与样样本量的本量的确确定定 n100辆以上; n避免一些常见错误; 3.3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二、速度调查
17、的主要方法 1.1.地点地点速度速度地点地点速度速度. . n3)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n人工测定法 v=s/t,注注意意点应点应考虑考虑观观测测者者的基本反的基本反应时应时间需要间需要 n自动测速法 车辆检测器 使用测速仪器测定速度(雷达测速仪) 光电管 摄影测量 3.3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二、速度调查的主要方法 2.2.区间速度区间速度区间速度区间速度 n1)调查的区间与调查的区间与时时间的间的选择选择 n2)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n车辆牌号对照法 n浮动车观测法 n跟车法 3.3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n该该方法的方法的优缺点优缺
18、点 n优点:优点:可同可同时时测测得得行程速度与流量,内行程速度与流量,内业业工工作作 量量小;小; n缺点:缺点:道路道路沿途沿途有有交交叉口叉口、或交、或交叉口叉口间间距短距短、 交通流交通流不稳不稳定定等情况等情况下下不宜采不宜采用,用,另另,观观测测精精 度度低低 浮动车浮动车观观测法测法优缺点优缺点 (一一)地点地点速度实测数速度实测数据据分析分析处处理理 1. 绘制速度分布图与分布表 2.统计处理 n1)车速平均值及其均方差 n2)统计分布中的特定车速(中位、均值等) n3)计算其他统计量 (二二)区间速度实测数区间速度实测数据据的分析的分析处处理理 一般除计算平均车速和均方差外,
19、有时要绘制运 行时间表和时间距离曲线,以供交通运营及交 通管理控制部门使用。 3.3 3.3 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车速调查 三、调查数三、调查数据据的分析与的分析与应应用用 1.调查目的 在交通管理与控制中经常需要使用 2.调查的必要性 研究交通流理论的重要基础数据 划分服务水平的依据 分析瓶颈交通 高速公路管制 3.密度调查方法 1)密度调查的时段与区间的长度 2)调查方法 (1)出入量法(2)摄影法 第四节 密度调查第四节 密度调查 AB BA AB L tQtQtE L tE tK )()()()( )( 0 + = )( 0 tE 一、出入量法 =q + a b 式中:q从t0到t
20、1时刻通过B处的车辆数; a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 b超越试验车的车量数。 1出入出入量法的基本量法的基本原理原理 2适用适用条件条件:适用于高速公路上立交之间无出入交通的路段。 二、地面高处摄影法 三、航空摄影观测法 四、道路占有率的检测和调查 (1)时间占有率:单位观测时间内车辆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 时间与所观测时间的百分比。 (2)空间占有率:单位观测长度内,车辆总长度与观测路段 长度的百分比。 1000 1 1 = Ln K K n i i 第五节 行车延误调查第五节 行车延误调查 n一、延误的基本概念 n二、延误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n三、延误资料的应用 n四、路段延误的调查方法 n五
21、、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 一、延误的基本概念一、延误的基本概念 n行车行车时时间间:指汽车沿一定路线在实际交通条件下从一处到达另 一处所需的总时间(含停车和延误)。 n延误延误:由于交通摩阻和交通管制引起的行程时间损失(以s或 min表示) n延误产生延误产生的的原原因因:(1)基本延误主要是由信号、停车标志、让路 标志及平交道口等原因造成的。(2)运行延误是因受其他车辆或 行人干扰而产生的。 1.行车行车时时间、间、延误延误及及延误产生延误产生的的原原因因 n固固定定延误延误:又称基本延误。指由交通控制装置、交通标志等引起的延误。与交 通流状态和交通干扰无关,主要发生在交叉路口。 如交通标志、
22、停车和让路标 志、铁道路口等都会引起固定延误。 n停停车车延误延误:指刹住车轮和车停止不动的时间,等于停车时间。 n行驶行驶延误延误:行驶时间与计算时间之差。计算时间相应于不拥挤车流的路线上, 以平均车速通过调查路线计算的。 n排队延误排队延误:为排队排队时时间间和以畅行车速通过排队排队路路段段的时间之差。 n引引道道延误延误:为引引道时道时间间和以畅行车速通过引引道道延误延误段段的时间之差。 n运运行行延误延误:由各种交通组成部分之间相互干扰而引起的延误。 n延误延误率率:车辆通过单位长度路段的实际运行时间与车辆在理想条件下通过该路 段所需时间(标准运行时间)之差值。延误率可以反映出单位长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ok 长安大学交通工程学课件3 长安 大学 交通 工程学 课件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