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及试题剖析.doc
《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及试题剖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及试题剖析.doc(4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大学地理科学专业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及试题剖析【精品文档】第 42 页气象学与气候学期末考试要点及试题*教学要点及试题: 绪 论重点: 1.气象学、气候学、天气学的概念及所研究对象2. 本学科与其他部门地理、区域地理学的关系一. 选择题: 1.( )是气象学的研究范围 a.风 b.雨 c.冷却 d.台风 e.雪 f.龙卷 g.蒸发 2.( )是天气学的研究范围 a.霜 b.台风 c.凝结 d.龙卷 e.温度 3.气象学与气候学的关系是( ) a.气候学包含气象学 b.气象学是气候学的基础 c.气象学和气候学是独立的二、填空题:.气象学是研究发生
2、于( )中的一切( )和( )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用( )表示。 2.天气学是研究( )不同的区域内所发生的( )的( )及( )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 )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 3.天气是指在某一地区,( )或( )内大气中的( )和天气现象的综合。 4.气候学是研究地球上的( )、( )、( )规律的科学,以( )为研究对象。 5.气候是指在( )、( )、( )和( )长时间相互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 )的综合。 6.气象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天气学是气候学的( )基础,气候学是( )和( )的综合。三.问答题: 1.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和联系? 2.本学科在实际中有哪些
3、方面的应用? 3.根据以前学过的专业课和日常生活讲述一、二个有关气象或气候应用的小例子。第一章 大气概述重点: 1. 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 对流层、平流层的特点及成因 # 1 - 1 大气的组成要求: 1.熟练掌握干洁空气的概念、成分及作用2. 掌握大气中的水汽、固体杂质的来源及分布3. 理解固体杂质、液体微粒的作用一.填空题:1.大气中物质的存在有三种形态,即( )、( )、( )2.地面90km的范围中大气的组成是( )、( )、( )。3.大气是( )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 ),此外还有含量不定的( )、( )微粒。4.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 )、( )的大气。其含量占整个
4、大气的( )%, 主要成分是( 、 、 ),占干空气的( )%;次要成分是( 、 、 、 、 ),占干空气的( )%。5.90km以下大气的分子量是( ),90km以上大气主要成分是( 、 )。6.氧来源于水的离解,其方程式是( );光合作用的方程式是( )臭氧分解的方程式是( )。7.大气中的氧参与有机物的( )、( )、( )过程。8.CO2在大气中的含量比为( )%,主要集中于( )km以下,具有( )分布特点。参与植物的( )作用,能吸收( )和( )的长波辐射。9.O3的作用是( ),使大气增暖,另一个作用就是( )。10.大气中的水汽量随高度而( ),随纬度而( )。11.水汽是大
5、气中唯一具有( )变化的气体,可以吸收来自于地表的( )辐射,可以放出( )辐射。12.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主要集中于( )。并具有( )分布特点,其作用是( )和( )。13.液体微粒是指悬浮于大气中的( )、( )和( )等水汽凝结物。二.选择题:1.0 - 90km范围内,大气是由( )组成的 a.干洁空气 b.O2 c.CO2 d.水汽 e.杂质与微粒 f.杂质 2.干空气是指不包含( )的大气。 a.水汽 b.杂质 c.惰性气体 d.液体微粒 3.干空气占整个空气质量的( )%。 a.99.97 b.99.96 c.99.98 d.99.994.90km以上,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 a.
6、臭氧 b.氮 c.氧 d.氩5.( ) 可以产生大气中的氧。 a.离子交换 b.光合作用 c.闪电 d.水的电解 6.氮的作用是( ) a.参与有机物的分解 b.缓解氧化 c.吸收长波辐射 d.肥料 7.臭氧在( )km处量最多 a.20 - 30 b.20 - 25 c.15 - 25 8.大气中的固体杂质作用是( ) a.破坏能见度 b.减弱地面长波辐射 c.水汽的凝结核心9.( )可以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 a.臭氧 b.水汽 c.二氧化碳 d.固体杂质 e.氮和氧三.判断并改错:1.大气底层臭氧量少,是因为氧原子少。 ( )2.大气中的气体由于临界温压高,因此都以气体形态存在。( )3.大
7、气中的水汽其容积变化范围是0 - 4% ( )四.简答题:1.二氧化碳的来源及作用2.臭氧在高空中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作用3.水汽在大气中的作用五.作图题:臭氧在大气中的分布曲线# 1 - 2 大气的垂直结构要求:1. 熟练掌握大气垂直方向的五个分层,温度分布特点及原因2. 理解大气高度的划分一.填空题:1.在( )、( )mmhg条件下,( )%的大气集中距地面( )km以下的层次中,离地( )km的大气中质量仅占( )%,大气中的( )和( )随高度而逐渐变小。2.气象学规定在大气中有( )出现的最大高度,称为( ),其高度为( )km。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高度为( )km。3.在垂直方向上
8、根据大气( )、( )、( )和( )将大气分为( )个层次。4.对流层的上界因纬度而不同,低纬( ),高纬( );又因季节而不同,夏季( ),冬季( )。在本层中集中了( )大气,( )水汽。5.对流层中的平均温度递减率为( )/100m。6.在对流层中按( )和( )分为三层。最下层称为( ),范围是( )km。7.( )层又称电离层,具有( )的能力。二.选择题:1.物理上界的高度是( )km。 a.2000 b.1000 c.1200 d.3000 - 40002.密度法规定的大气上界的电子浓度是( )个/cm3 ,质点浓度是( )个/cm3,高度是( ) km。 a.10 - 102
9、 b.102 - 10 3 c.103 - 104 a.1 b.2 c.3 a.2000 b.3000 c.2000 - 3000 3.大气的垂直分层根据( ) a.大气温度 b.水汽 c.大气成分 d.垂直运动状况 4.对流层在低纬的上界高度是( )km a.13 - 14 b.15 - 16 c.17 - 18 5.在对流层中,因( )而分( )层 a.气温 b.气流 c.天气现象 d.水汽分布 a.3 b.2 c.4 6.对流层中( )层是天气预报的重要层次 a.1 b.2 c.3 d.4 7.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 ) a.臭氧多 b.氮、氧分子多 c.空气运动快 8.中间层温度随
10、高度而( ),原因是( ) a.降低 b.升度 c.不变 a.臭氧 b.氮、氧分子 c.太阳辐射 9.在中间层的( )km处,仅白天出现一个电离D层 a.60 - 70 b.60 - 80 c.60 - 90 10.( )层具有无线电波的反射能力 a.中间层 b.平流层 c.暖层 d.散逸层 11.在大气的垂直五层中,有( )个层次温度随高度而升高 a. 2 b.3 c.4 12.( )层中偶尔会出现贝母云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三.判断并改错:1.对流层上界高度随季节而有变化,夏季低,冬季高。 ( )2.对流层中温度、湿度分布不均是因为地表性质不同而产生的 ( )3 在
11、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大约2km的层次中有一个温度随高度升高变小或不变的过渡层。 4平流层中水汽、尘埃含量少,是因为此层远离地表。 ( )5中间层又称高空对流层,有时能观测到夜光云。 ( )四.问答题:1.在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变化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2.在对流层中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有何特点?为什么?3.在对流层中空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4.平流层中温度随高度有何变化特点?为什么?5.在平流层中空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6.平流层中为什么水汽、尘埃含量少?7.中间层温度随高度分布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8.暖层中温度的分布特点是什么?为什么?9.暖层中空气处于什么状态?为什么?10.为什
12、么低纬对流层顶高度高,而高纬对流层顶高度低?五.作图题: 画出大气垂直结构中温度随高度的变化曲线 # 1 - 3大气的基本物理特性要求: 1. 熟练掌握各主要气象要素的定义、单位及公式2. 掌握干空气、湿空气的状态方程3.能利用仪器准确测定主要的气象要素一.填充题: 1.表示大气状态的物理量,称为( )2.气压的大小主要决定于( )3.在气象学上,气压的单位是( )、( )、( )4.1mb = ( )达因/cm2 = ( )帕5.标准大气压是指在( )的海平面上,温度为( )时,所测到的水银柱的为高度为( )的大气压强。5.1mmhg = ( )mb,1mb = ( )mmhg6.气温表示大
13、气( )程度的物理量,单位有( )、( )和( )7.气温高低的实质就是( )8.摄氏温标与华氏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9.华氏温标与摄氏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10.摄氏温标与绝对温标换算的表达式是( )11.湿度是指表示大气( )程度的物理量12.绝对湿度的单位是( )和( )13.比湿的表达式是( )14.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的( )和同温度下的( )的百分比,表达式是( )15.饱和差的表达式是( )16.在表示空气湿度的物理量中,其中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物理量有( ),表示空气距离饱和程度的物理量有( ) 17.气流运动的物理量是( ),地面风用( )表示,高空风用( )表示,NNE表
14、示( )风,SSW( )风18.空气的状态用( 、 、 、 )表示1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是( )20.干空气状态方程的表达式是( )二.选择题:1.1个标准大气压 = ( )mb a.1000 b.1013 c.1013.52.水汽的比气体常数(Rw = 1.608Rd)比干空气( ) a.小 b.相等 c.大三.是非题:1.相对湿度数值愈小,表示当时空气饱和程度愈远 ( )2.在气压不变的情况下,Td只与空气中的水汽含水量量有关 ( ) 3.露点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的多少,其值愈高水汽量愈多 ( ) 4.大气中是产生蒸发,还是凝结,主要取决于空气的含水量 ( ) 5.大气中水汽凝结量的多少,
15、主要决定于空气是否饱和 ( )第二章 大气的热能和温度重点: 1. 太阳辐射及太阳常数2. 干绝热直减率和湿绝热直减率3. 全球水平气温的分布特点4. 如何判别大气稳定度难点:1. 大气稳定度能量的判别2. 乱流逆温的形成过程 # 2 - 1 太阳辐射要求:1 熟练掌握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光谱、太阳常数的概念,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的特点,影响直接辐射的因素2 掌握太阳辐射的波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及影响因素一.填空题:1.太阳表面的温度为( ),地球每年从太阳上获得( )的热量,仅为太阳热量的( )。2.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只要温度在( )以上,都在不停地以( )的形式向
16、外放射能量,这种传递能量的方式称为( )。3.电磁波的范围是( ),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 ),太阳辐射的波长是( ),它包括部分( )、全部( )和部分( ),属于( )辐射。4.地面和大气辐射的波长为( ),属于长波辐射。5.物体的、a、P之间关系是( ),分别代表物体的( 、 、 )能力。6.太阳辐射最大放射能力所对应的波长是( ),属于( )光,太阳辐射能量最多的是( ),其次是( ),再其次是( )。7.任一地点单位面积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是( ),大气上界的太阳常数是( )。8.进入大气的太阳辐射有三种被削弱的方式( 、 、 )9.大气层中主要的吸收物质是( 、 、 、 、 ),且具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地理 科学 专业 气象学 气候学 期末考试 复习 要点 试题 剖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