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分析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析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分析化学C课程教学大纲【精品文档】第 8 页分析化学C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分析化学C课程英文名称Analytical Chemistry, C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艺、应化、材料、生工、食品、质量、酿酒、制药等理工科各专业开课学期第3学期总 学 时32总 学 分2先修课程无机化学、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实验、大学物理并修课程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简介分析化学是工科院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等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法、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理解
2、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处理和误差分析。同时与分析化学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具备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化学分析与检测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建议教材李慎新, 卢燕, 向珍等. 分析化学 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4. 参考书1 华东理工大学等分析化学教研组编. 分析化学(第六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2 武汉大学编. 分析化学(第五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3 华中师范大学编. 分析化学(第四版)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4 李龙泉, 朱
3、玉瑞, 金谷等. 定量化学分析(第二版) M.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5. 5 分析化学手册(第一分册和第二分册) M.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二、课程目标1、掌握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理解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处理和误差分析;2、与分析化学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具备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化学分析与检测的初步能力;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三、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课程目标教学
4、目标毕业要求1:知识结构1-1 掌握专业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课程目标1目标1:掌握酸碱滴定、沉淀滴定、重量分析、氧化还原滴定、配位滴定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理解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处理和误差分析。目标2:与分析化学实验相结合,使学生初步建立起严格的“量”的概念;具备化学实验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化学分析与检测的初步能力。目标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毕业要求2:能力结构2-1 能够将数学、物理和化学等自然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课程目标1、2、32-2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基本原
5、理分析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取有效结论的能力。课程目标1、2、32-3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专业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和解释数据,得到合理的结论。课程目标1、2、3毕业要求3:素质结构3-1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专业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课程目标43-2 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生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课程目标3、4四、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内容(一)绪论与滴定分析概述1、基本要求了解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明确本课程的学习要求,熟悉分析方法的分类法、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滴定分析的基本计算。2、主要内容:滴定分
6、析基本概念;滴定分析法分类;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计算。3、重点与难点重点:滴定分析基本概念、滴定分析法分类、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滴定分析计算。4、作业或报告作业1:滴定分析计算34题。(二)误差和数据处理1、基本要求熟悉误差产生原因、分类及消除方法;了解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理解测定值的准确度与精密度概念及其表征;熟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掌握有效数字及其修约规则。2、主要内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特点;准确度与精密度的表示:误差、偏差、标准偏差的计算;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关系;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
7、可疑值的取舍;有限次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有效数字及其修约和运算规则。3、重点与难点(1) 重点: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产生原因、特点;误差、偏差、标准偏差的计算;可疑值的取舍;有限次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有效数字及其修约规则。(2) 难点:随机误差的分布;有限次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4、作业或报告作业2:误差和偏差12题,可疑值的取舍与有限次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23题,有效数字修约和运算12题(三)酸碱滴定法1、基本要求掌握溶液中酸碱平衡关系及有关组分浓度、分布系数的计算;熟悉酸碱滴定的基本原理,强酸、强碱相互滴定和强碱滴定弱酸的滴定曲线,滴定突跃pH值的计算;理解酸碱指示剂指示原理;熟悉指示剂的选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分析化学C 分析化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