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精品文档】第 1 页水文水资源专业实 验 讲 义李 泉长安大学水文水资源实验室前 言水文地质学基础实验实习讲义是根据水文地质学基础教学大纲要求和紧密联系现用教材内容并结合兄弟院校同类专业教学资料编写的。它适用于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环境工程、土木工程、资源勘查、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本讲义由两大部分组成, 其中实验部分包括松散岩石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测定; 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和毛细水上升高度测定。同时配备有各相应实验的多媒体影视教学光盘。使学生实验前能够进一步熟悉和了解整个过程, 避免了实验操作的盲目性; 实习部分包括编制潜水
2、等水位线图及水位埋藏深度图、编制承压水等水压线图、水化学分析资料整理、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规律和读水文地质图。所有实习中除介绍了各种图件和资料的编制、整理、分析和判读方法外, 还附有结合生产、科研实践相应的练习题, 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水文抛质基本概念、图件信息和科学工作的认识, 培养其动手能力。本实验实习讲义是在多年教学实验经验基础上,征求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教研室多位长期从事本课程教学的主讲教师的意见, 最后由曹继星高级工程师和刘金峰副教授总结编写的。其中难免有不妥之处, 届时恳请广大师生读者予以批评指正。 编者 2004.9目 录实验(实习)规则实验部分实验一 岩石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测定
3、0实验二 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0实验三 砂土的毛细上升高度的测定卡明斯基管观测法5实验四 粘性土的毛细上升高度的测定卡明斯基毛细仪法0实验五 计算机模拟地下水流动演示0实 习 部 分实习一 编制潜水等水位线图5实习二 编制承压水等水压线图0实习三 达西定律的物理实质及其应用0实习四 水化学分析资料整理0实习五 岩溶及岩溶水的发育规律0实习六 读水文地质图0实验(实习)规则1实验(实习)前必须认真预习,明确目的、要求,了解内容、步骤及有关原理、方法。2实验(实习)中听从教师指导。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积极思考,主动讨论,培养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实验(实习)结束后,按要求整理好仪器和
4、样品。实事求是地整理原始资料,按时完成并提交实验(实习)报告。实 验 部 分实验一 岩石容水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测定岩石空隙既是地下水的储存场所,又是地下水的运动通道。因此岩石的空隙性决定着地下水的储存、运动及分布特点,所以研究地下水首先要测定地岩石的空隙性与水分存储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水理性质。一、实验目的1加深理解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概念。2熟练掌握实验室测定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熟悉给水度仪并对仪器进行标定。2测定三种松散岩石试样的孔隙度、给水度和持水度。三、实验仪器和用品1给水度仪(图1-1)。2十二指肠减压器,或大号吸耳球,用以抽吸气体。3量筒(25m
5、l)和胶头滴管。4松散岩石试样:砾石(粒径为510mm,大小均匀,磨圆好);砂(粒径为0.45mm0.6mm);砂砾混合样(指把上述砂样完全充填进砾石样的孔隙中得到的一种新试样)。四、实验室准备工作1标定透水石的负压值透水石是用一定直径的砂质颗粒均匀胶结成的多孔板。透水石的负压值是指在气、液、固三相介质界面上形成的弯液面产生的附加表面压强。标定方法如下:首先,饱和透水石并使试样筒底部漏斗充满水(最好用去气水,即通过加热或蒸馏的方法去掉水中部分气体后的水)。具体做法是:将试样筒与底部漏斗一起从开关a处卸下(见图1-1),浸没于水中并倒置,将漏斗管口与十二指肠减压器抽气管连接,抽气使透水石饱水,底
6、部漏斗全充满水。用弹簧夹在水中封闭底部漏斗管,倒转试样筒,将装有水(可以不满)的试样筒放回支架。同时打开a、b 两开关,在两管口同时流水的情况下连接塑料管。关闭a、b 开关,倒去试样筒中剩余的水,将A 滴定管液面调至零刻度,并与透水石底面水平。图1-1 给水度仪装置图 图1-2 退水时给水度仪安置示意图 1装样筛;2筛板;3试样筒; 1H 为三通管液面到透水石第面的距离;4透水石; 5固定连接板; 2三通管液面6试样筒底部漏斗;7弹簧夹;8硬塑料管;9滴管;10三通管第二步,测定透水石的负压值。打开a、b 开关,缓慢降低A 滴定管,同时注意观测其液面的变化。当滴定管液面突然上升时,立刻关闭b
7、开关。此时滴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高度就是透水石的负压值。反复测定几次,选其中最小数值(指绝对值)作为实验仪器所采用的负压值。2标定试样筒的容积将试样筒装满水,用量筒或滴定管测出所装水的体积即为试样筒的容积。五、实验步骤1连接:将试样筒与滴定管装满水,同时打开a、b 两开关,在两管口同时流水的情况下连接塑料管。关闭a、b 开关,倒去试样筒中剩余的水。2检查:试样筒与滴定管连接之后,检查仪器底部漏斗是否有气泡,如有气泡先要参照实验室准备工作中第1 点进行排气,然后重复第1 步。3装样:装样前,将A 滴定管液面调到零刻度,关闭a、b 开关,用干布把试样筒内壁擦干(注意不要将干布接触透水石)。装砾石
8、样和砂样时,不用安装装样筛,直接将试样逐次倒入试样筒并轻振试样筒以保证试样密实,直至与试样筒口平齐。装砂砾混合样时,先按上述方法把砾石装满,再安装装样筛,将砂样从装样筛中漏入,直至完全充填砾石样孔隙。4测定孔隙度适当抬高滴定管,使其液面略高于试样筒口。打开a、b 开关(同时用手表计时),用b 开关控制进水速度。试样饱水后立即关闭b 开关。记下A 滴定管进水量及饱水累计时间,填入附表一。进水量(体积)与试样筒容积之比就是这种试样的孔隙度。5测定给水度将A 滴定管加满水并装上三通管。用胶头滴管调整三通管液面(如图12)。将B滴定管初始刻度调至100m1 处。同时降低A、B 滴定管后,打开b 开关,
9、使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沿三通管进入B 滴定管。退水过程中,三通管液面到透水石底面的距离不得大于透水石的选用负压值。退水终止后,将退水量和累计退水时间记入表1。退水量(体积)与试样体积之比就是试样的给水度。6重复上述3、4、5 步骤,测定另两种试样的孔隙度和给水度(也可以分组测定不同试样,各组交换实验记录)。六、实验成果1完成实验报告表(附表一)。2回答下列问题:(1)从试样中退出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退水结束后,试样中保留的水是什么形式的水?(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比较松散岩石的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与粒径和分选的关系。实验一 实验报告表仪器编号:式样体积:透水石选用负压值:cm3试样名称粒 径(m
10、m )进 水 量(mL)累计饱水时间(min)退 水 量(mL)累计退水时 间(min)孔隙度(%)给水度(%)给水度(%)备 注报 告 人 班 号 组 号 同 组 成 员 实 验 日 期 年 月 日实验二 岩石渗透系数的实验室测定渗透是地下水流经多孔介质的一种运动形式。渗透系数是表征多孔岩石透水性能和与地下水运动有关的物理状态的一个参数,它是研究有关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渗透时的重要水理性质指标,也是进行各种水文地质计算的重要参数。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野外测定方法抽水、渗水、压水等试验;室内测定方法达尔西仪、戚姆仪、卡明斯基管等试验方法。野外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能够比较客观的反映当时实际,精确度较
11、高,但成本也较高。室内测定渗透系数的方法是选择野外一些代表点,取扰动土样,然后在室内用仪器进行试验,由于扰动土样与实际土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所测定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也存在着差距。但是实验参数精读要求与工程要求相对应,我们无论做什么项目都有方案比选,但工程对精读要求不高时,室内测定成为我们的首选,因为它的成本较低适合用于这样的工程或了解地区岩石的渗透能力等项目。一、实验目的1验证达西定律。2岩石渗透系数K是地下水运动的重要参数,掌握渗透系数的室内测定方法。3了解野外实地中K值的测定方法。二、实验原理地下水在含水层中呈层流状态运动时,单位时间通过过水断面面积的流量为:Q=KI,式中Q通过岩石(土)
12、的水量(厘米3/秒);K岩石的渗透系数(厘米/秒);岩石的过水断面面积(厘米2);I水力坡度(Ih/L,h为水位差,反映在戚姆仪上就是指两个相邻测压观测管之间的度数之差,L为渗透距离,反映在戚姆仪上就是指两个测压孔之间的距离L10厘米)。实验时可通过量桶量取一分钟的水量得到Q,过水断面面积可测的,水力坡度I可通过实验得出,从而得出渗透系数Kt最后换算得出K10。三、实验设备1戚姆仪:外部是金属圆筒,底部密封,在高出筒底2-5厘米处设有固定在筒壁上的金属网及纱网。金属圆筒侧壁有三个测压孔,每两个的间距为10厘米,通过乳胶管连接测压孔和测压板上的玻璃管。根据测压板上刻度读取玻璃管中的水头高度。在测
13、压孔对侧的上部有溢水孔,下部有出水孔(在装样时作为供水孔与供水管相连接)。2供水瓶:注意出水口处的密封,学生装好水后不要让学生再来回搬动,防止渗水或密封口破裂,当供水瓶不出水时打开瓶盖。3量桶两个,500ml和200ml.4水桶两个,一个用来接溢水孔流出的长流水就是指当供水管改为从上部供水时要保证溢水孔流出的水不能停,而且水流不能过快;另一个水桶用来接调节管流出的水。5其它:秒表、直尺、捣棒、吸耳球、管夹、温度计等。测定渗透系数时的装置图1试样;2进水开关;3出水管;4测压管;5仪器架;6排气口四、实验步骤1检查设备连接:实验开始以前首先检查仪器设备是否齐全,并检查各管路连接是否接妥。将调节管
14、与供水管连接,由仪器底部充水至纱网处,关闭止水夹。2填装土样:(1)将土样装入金属园筒内的纱网上,每装2-3厘米时,均用捣棒轻轻捣实,使其尽量接近天然状态下的结构。如果样品中含粘性土较多,应在纱网上加铺一层粗砂厚约2厘米,防止实验时细料流失。 (2)每层土样装好捣实厚后,都要缓慢的打开管夹,使水由仪器底部向上渗透,让土样逐渐侵湿饱和出现水膜,注意水面不要高出土样顶面,饱和后关闭管夹再装下一层。 (3)如此分层装入土样并饱和,直至土样刚超过上部测压孔2厘米为止,然后在土样上部放一层厚约1-2厘米的砾石层作为反滤层,以防止供水时冲刷土样,待最后一层土样饱和后,继续使水位缓缓上升至溢水孔,但有水溢出
15、时关闭止水夹。 (4)静置数分钟后,检查各测压管水头是否齐平,如不齐平说明土样中或测压管处有气泡需排出,各测压管内水位相差在12毫米为准。 (5)提高调节管使其高于溢水孔,然后将调节管与供水管分开,并将供水管置于金属筒内,打开止水夹使水由上部注入金属圆筒。 (6)降低调节管口,使其位于土样上部三分之一处,造成水位差,水即渗过土样,经调节管流出。在渗流过程中应调节供水管夹,使供水管流量略多于渗出水量,保证溢水孔始终有水流出,并保持长水位。调节管一直要有水流出,出水口要固定,只是通过滑杆调节出水口高度,使水缓慢均匀的流处。 (7)测压管水位稳定后(5秒钟内测压管水位变动不超过0.5毫米),记录测压
16、管水位(读弯液面下缘,估读到0.1厘米)。开动秒表,同时用量筒接取1分钟渗透的水量,调节管口不开没入水中。 (8)测定进水与出水的水温,取平均值。 (9)再次渗透:降低调节管管口至土样中部及下部三分之一处,以改变水力坡度,重复以上观测,共调节三次水头同时观测三次并做记录完成以下的表格。注意:(1)实验过程中要及时排除气泡。(2)为使渗透流速水力梯度( I )曲线的测点分布均匀,流量(或水头差)的变化要控制合适。Q五、记录及计算1 做出Q-I的关系图I2渗透系数计算(1) Kt= (2) 计算水温在100C时的渗透系数K10K10= 式中:K10 水温在100C时砂土的渗透系数;Kt 室温下的水
17、温t 0C时砂土的渗透系数;10 水温在10 0C时砂土的动力粘滞系数;t 室温下的水温t 0C时砂土的动力粘滞系数。动力粘滞系数可根据下面的普阿杰里表查出:T0CT0CT0CT0C00.017880.0139160.0111240.009310.017290.0135170.0108250.009120.0167100.0131180.0105260.008930.0162110.0127190.0103270.008740.0157120.0124200.0101280.008550.0152130.0120210.0099290.008360.0147140.0117220.009730
18、0.008170.0143150.0114230.00953.根据实验完成下面的表格戚姆仪内径d= cm渗透土柱断面面积 cm测压管间距L cm试验次数时间T秒(t)水量Wcm3流量Qcm3/t渗流速度cm/t测压管水位cm水位差cm水力坡度水温t0C渗透系数Kt cm3/t渗透系数K10 cm3/t平均渗透系数abca-bb-c平均值IIIIII六、误差分析七、思考题1为什么要在测压管水位稳定后测定流量?2讨论三种试样的 I 曲线是否符合达西定律?试分析其原因。3将达西仪平放或斜放进行实验时,其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4比较不同试样的K 值,分析影响渗透系数K 值的因素。实验三 砂土的毛细上升
19、高度的测定卡明斯基管观测法土的毛细上升高度是水在土的孔隙中因毛细作用而上升的最大高度。土的毛细现象是由于岩石分子和水分子之间的引力以及水分子之间表面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土中毛细上升高度与速度的主要因素有:土的颗粒成分、孔隙度、结构、水温、矿化度、水化学成分、粘滞度及土的电化学性质等。一实验目的:对土的毛细上升高度的研究,目的在于提供盐碱土壤改良、公路及铁路路基、基础工程的设计资料或借以判断地下水对于灌溉的影响及冰冻作用的危害程度等。二实验原理:一般颗粒粒级粗的毛细上升得快,颗粒细的上升得慢,但颗粒粗的毛细上升高度不如颗粒细的毛细上升高度大。不同大小粒粗的岩石毛细水上升的高度和时间的经验值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学基础 水文地质学 基础 实验 实习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