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doc
《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中药炮制学重点知识【精品文档】第 21 页中药炮制学复习总结一、中药炮制的含义。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二、中药炮制学的含义。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三、我国古代三部炮制专著的名称、成书年代及作者雷公炮炙论南北朝刘宋时代 雷 炮炙大法明代 缪希雍 修事指南清代 张仲岩四、炮制的历代称谓。 炮制的历代称谓有炮炙、修治、修事、修制、合和、合药、制药、治制、制造。五、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包括哪些方面?炮制对四气五
2、味的影响反制:栀子苦寒之性甚强,经过辛温的姜汁制后,能降低苦寒之性,以免伤中,即所谓以热制寒。 从制:以辛热的酒制仙茅,增强了仙茅的温肾壮阳作用。改变药物性味,扩大药物用途:生地甘寒,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作用,制成熟地后,转为甘温之品,具有滋阴补血的功效。一者性寒、主清,一者性温、主补。炮制对升降浮沉的影响酒炒升,姜汁散,醋炒敛,盐水炒则下行炮制对归经的影响心:童便、朱砂 肝:醋、鳖鱼 脾胃:姜、米、麦麸、土 肺:蜂蜜、姜汁 胃:盐、黑豆汁、羊脂油 炮制对药物毒性的影响毒的概念:早期的“毒药”通常是药物的总称所谓“毒”主要是指药物的偏性后世医药著作中所称“毒”则是具有一定毒性和副作用的药物,
3、用之不当,可导致中毒,与现代“毒“的概念是一致的。六、中药炮制的目的,各举2例说明。消除或降低药物毒性或副作用。如乌头生品毒大,外用,水浸、蒸煮后降毒,供内服;巴豆去油制霜,降毒,缓和药性。转变或缓和药物的性能。由寒转温,如生地黄与地黄;由温转凉,如天南星与制南星;缓和药性,如麻黄与蜜麻黄;产生新疗效,如生石膏与煅石膏。增强药物疗效。如羊脂炙淫羊藿可以增强补肾壮阳;醋制延胡索可以增强活血止痛。改变或增强药物作用的趋向。如酒制升提大黄生用治下焦实热,酒炙引药上行,清上焦实热;莱菔子生用升散,涌吐风痰,炒制后主降,降气化痰,消食除胀。改变药物作用等部位或增强对某部位的作用。醋制入肝,如柴胡、香附醋
4、炙引药入肝;盐制入肾,如小茴香、砂仁盐制引药入肾。便于调剂和制剂。体长的药材紫苏、藿香;个大的药材葛根、乌药;质地坚硬的药材羚羊角、珍珠、磁石、自然铜、龟甲、鳖甲。洁净药物,利于贮藏保管。药材常见杂质或非药用部位:根及根茎类泥沙、杂药、芦头、木心、毛茸等;树皮类苔藓、栓皮;矿石类泥土、沙石。利于服用。清炒鸡内金;麸炒僵蚕;酒炙乌梢蛇。七、中药常用的炮制辅料,各种炮制辅料的作用及炮制作用,适用于炮制哪些药物。(1)液体辅料酒。作用: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矫味矫臭。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矫味矫臭作用。适用于黄芩、黄连、大黄、白芍、续断、当归、白花蛇、乌梢蛇。醋。作用:引药入肝,理气、止血
5、、行水、消肿、解毒、散瘀。炮制作用:增强疗效,助溶,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延胡索、甘遂、商陆、大戟、芫花、莪术、香附、柴胡。蜂蜜。作用:调和药性。炮制作用:增强疗效,缓和药性,解毒,矫味矫臭。适用于甘草、麻黄、紫菀、百部、马兜铃、白前、枇杷叶、款冬花、百合、桂枝。食盐水。作用:强筋骨,软坚散结,清热,凉血,解毒,防腐,矫味。炮制作用:引药入肾,增强疗效,缓和药性。适用于杜仲、巴戟天、小茴香、橘核、车前子、砂仁、菟丝子。生姜汁。作用:发表,散寒,温中,止呕,开痰,解毒。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寒性,增强疗效。适用于厚朴、竹茹、草果、半夏、黄连。甘草汁。作用: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
6、。炮制作用:缓和药性,降低毒性。适用于远志、半夏、吴茱萸。黑豆汁。作用:活血,利水,祛风,解毒,滋补肝肾。炮制作用:增效,解毒。适用于何首乌。米泔水。作用:益气,除烦,止渴,解毒。炮制作用:清热凉血,利尿和中,吸附油脂。适用于苍术、白术。胆汁。作用:清肝明目,利胆通肠,解毒消肿。炮制作用:降低毒性,缓和燥性,增强疗效。适用于胆南星。麻油。作用:清热,润燥,生肌。炮制作用:酥脆体质,降低毒性。适用于马钱子、地龙。(2)固体辅料稻米。作用: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止渴,止泻痢。炮制作用:增效降毒。适用于党参、斑蝥、红娘子。麦麸。作用:和中益脾。炮制作用:增效,缓和燥性,消除腥臭气味,附加判断指征。
7、适用于枳壳、枳实、僵蚕、苍术、白术。白矾。作用:解毒,祛痰杀虫,收敛燥湿,防腐。炮制作用:降低毒性,防腐烂,增强疗效。适用于半夏、天南星。豆腐。作用: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炮制作用:降毒,吸附,去除污垢。适用于藤黄、珍珠、硫黄。土。作用:温中和胃,止血,止呕,涩肠止泻。炮制作用:增效,降低刺激性,吸附,中间传热体。适用于白术、当归、山药。蛤粉。作用清热,利湿,化痰,软坚。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适用于阿胶。滑石粉。作用:利尿,清热,解暑。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增效,吸附。适用于刺猬皮、鱼嘌胶。河砂。炮制作用:作中间传热体使药受热均匀。适用于穿山甲、
8、骨碎补、狗脊、龟甲、鳖甲、马钱子。朱砂。作用:镇惊,安神,解毒。炮制作用:适用于麦冬、茯苓、茯神、远志。八、简述中药炮制的分类方法及具体内容。(1)雷公炮炙十七法:炮监搏炙煨炒 煅炼制度飞伏 镑摋煞曝露炮:即将药物埋在灰火中,“炮”到焦黑。现代的“炮”即用炒法。监:是对药物进行焚烧、烘烤之意。搏:是以火烧物,使之干燥爆裂。此法常用于具有硬壳果实类药材的炮制。炙:即药物加液体辅料后,用文火炒干,或边炒边加液体辅料,直至炒干。煨:即将药物埋在尚有余烬的灰火中缓慢令熟的意思。炒:同“炒”法,将药放入容器内置于火上加热,使之达到所需的程度。煅:将药物在火上煅烧的方法。炼:是指将药物长时间用火烧制,其含
9、义比较广泛,如炼丹、炼蜜。制:为制药物之偏性,使之就范的泛称。度:炙度量药物大小、长短、厚薄、范围等。飞:指“研飞”或“水飞”。伏:一般指的是“伏火”,即药物按一定程序于火中处理,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制,达到一定的要求。镑:是利用一只多刃的刀具,将坚韧的药物刮削成极薄的片,以利调剂和制剂。摋:打击、切割之意,使药材碎碎。煞:即晒。曝:指在强烈的阳光下暴晒。露:指药物不加遮盖地日夜曝露之,即所谓“日晒夜露”。(2)三类分类法:火制、水制、水火共制。(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 净制、切制、炮炙。(中国药典(3)五类分类法: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制法。(4)药用部位分类法:宋代局方把炮制依据药物来
10、源属性的金、石、草、木、水、火、果分类。(5)工艺与辅料相结合分类法九、中药炮制的起源与哪几方面关系较为密切。(1)中药炮制是随着中药的发现和应用而开始产生的;(2)火的应用、加工处理药物,形成中药炮制的雏形;(3)酒的发明与应用,丰富了用药经验并补引用于炮制药物,从而产生了辅料制法,充实了药物炮制的内容;(4)陶器的发明与应用,极大丰富和拓展了炮制的内容。十、简述中药常用的炮制方法及分类,各种炮制方法的炮制目的,基本操作方法及适用的药物。炒法1、炒法: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容器内,加辅料或不加辅料,用不同的火力连续加热,并不断翻动至一定程度的方法。2、步骤:放锅(平放或斜放)热锅投药(适宜)
11、翻炒(均匀)出锅(迅速)一、清炒法目的:增强疗效如炒王不留行、紫苏子、牛蒡子等;焦麦芽、焦山楂等。降低毒性或副作用如莱菔子、瓜蒌仁、苍耳子等。缓和药性如葶苈子、牵牛子等。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如地榆、大蓟、荆芥、牡丹皮等。保证疗效、利于贮存如槐米、苦杏仁等。有些药物炒制后还可以除去水分,杀死微生物或虫卵,从而利于贮存。1、炒黄:药物净制或切制后,置热锅内,用文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表面黄色或较原色加深、或发泡鼓起、或种皮破裂、或爆花、或溢出香气等的方法。2、炒焦: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中火或武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呈焦黄或焦褐色,内部颜色加深(多为黄或深黄色),并有焦香气。3、炒炭:将净制
12、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热容器内,用武火或中火加热,炒至药物表面焦黑色或焦褐色,内部棕黄色或棕褐色。 根据炒法的操作及加辅料炒与否,可分为清炒法(单炒法)和加辅料炒法(合炒法)。清炒法有根据加热程度不同分为炒焦、炒黄和炒炭。加辅料炒根据所加辅料分为麦麸炒、米炒、土炒、滑石粉炒、蛤蚧粉炒、砂炒等法。二、加辅料炒法目的:降低毒性,缓和药性,增强疗效和矫臭矫味等。同时,某些辅料具有中间传热作用,能使药物受热均匀,炒后的饮片色泽一致,外观质量好。1、麸炒(每100kg药物,用麦麸1015kg)目的:增强疗效如山药、白术等。缓和药性如枳实、苍术等。矫臭矫味如僵蚕等。操作方法:先用中火或武火將锅烧热,再将麦麸均
13、匀撒入热锅中,至起烟时投入药物,快速均匀翻动并适当控制火力,炒至药物表面呈黄色或深黄色时取出,筛去麦麸,放凉。2、米炒(每100kg药物,用米20kg,最好湿米)目的:增强药物的健脾止泻作用,如党参。降低药物的毒性,如红娘子、斑蝥。矫正不良气味,如昆虫类药物。操作方法:(1)先將锅烧热,加入定量的米,用中火炒至冒烟时,投入药物,拌炒至一定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2)先將锅烧热,撒上浸湿的米,使其平贴锅上,用中火加热炒至米冒烟时投入药物,轻轻翻动米上的药物,至所需要程度取出,筛去米,放凉。(3)米与药物同时下锅。(4)米与药物同时下锅,加盖熏。3、土炒(每100kg药物,用土粉2025kg。
14、可用灶心土、或黄土、赤石脂等)目的:灶心土味辛性温,能温中燥湿,止呕,止泻。故常用来炮制健脾止泻的药物,如山药等。操作方法:將灶心土研成细粉,置于锅内,用中火加热,炒至土呈灵活状态时投入净药物,翻炒至药物表面均匀挂上一层土粉,并透出香气时,取出,筛去土粉,放凉。4、砂炒(砂的用量以能掩盖所加药物为度)目的:增强疗效,便于调剂和制剂,如狗脊、穿山甲等。降低毒性,如马钱子等。便于去毛,如骨碎补等。矫臭矫味,如鸡内金、脐带等。操作方法:取制过的砂放锅内,用武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投入药物,不断用砂掩埋、翻动,至质地酥脆或鼓起,外表呈黄色或较原色加深,取出,筛去砂,放凉。或趁热投入醋中略浸,取出干燥即得。
15、5、蛤粉炒(每100kg药物,用蛤粉3050kg。适于炒制胶类药物。)目的: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调剂和制剂。降低药物的滋腻性,矫正不良气味。可增强药物的疗效。操作方法:將研细过筛后的蛤粉置热锅内,中火加热至蛤粉滑利易翻动时减小火力,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不断沿锅底轻翻烫炒至膨胀鼓起内部疏松时取出,筛去蛤粉,放凉。6、滑石粉炒(每100kg药物,用滑石粉4050kg)目的:使药物质地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如象皮、黄狗肾等。降低药物毒性及矫正不良气味。如刺猬皮、水蛭等。操作方法:將滑石粉置热锅内,用中火加热至灵活状态时,投入经加工处理后的药物,不断翻动,至药物酥脆或鼓起或颜色加深时取出,筛去滑石
16、粉,放凉。炙法将净选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液体辅料拌炒,使辅料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的炮制方法成为炙法。1、酒炙法(一般每100kg药物,用黄酒1020kg。也有用白酒的。)目的:改变药性,引药上行,如大黄、黄连、黄柏等。增强活血通络作用,如当归、川芎、桑枝等。矫臭去味,如乌梢蛇、蕲蛇、紫河车等。操作方法:(1)先拌酒后炒药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与一定量的酒拌匀,稍闷润,待酒被吸尽后,置炒制容置器内,用文火炒干,取出晾凉。此法适用于质地坚实的根及根茎类药物,如黄连、川芎、白芍等。(2)先炒药后加酒 先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加热炒至一定程度,再喷洒一定量的酒炒干,取出晾凉。此法
17、多用于质地疏松的药物,如五灵脂。 酒炙法的操作方法,一般多采用第一种方法,因第二种方法不易使酒渗入药物内部,;加热翻炒时,酒易迅速被挥发,所发一般少用,只有个别药物用此法。2、醋炙法(一般每100kg药物,用米醋2030kg,最多不超过50kg)目的:引药入肝,增强活血止痛的作用,如乳香、柴胡等。降低毒性,缓和药性的作用,如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矫臭矫味,如五灵脂、乳香、没药等。操作方法:(1)先拌醋后炒药 将净制或切制后的药物,加入一定量的米醋拌匀,稍闷润,待醋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摊凉或晾干,筛去碎屑。此法能使醋渗入药物内部,一般需醋炙的药物均可采用此法。如甘
18、遂、商陆、柴胡、三棱、芫花等。(2)先炒药后加醋 先将净选后的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炒至表面熔化发亮(树脂类),或炒至表面颜色改变,有腥气溢出时,喷洒一定量米醋,炒至微干,出锅后继续翻动,摊开晾干。此法多用于树脂类、动物粪便药物。如乳香、没药、五灵脂等。 醋炙法常用的是米醋,以存放陈久者为好。3、盐炙法(用量通常是每100kg药物,用食盐2kg,水的用量一般以食盐的45倍为宜)目的:引药下行,增强疗效一般补肾药如杜仲、巴戟天、韭菜子等盐炙后能增强补肝肾的作用。小茴香、橘核、荔枝核等药,盐炙后可增强疗疝止痛的功效。车前子等药,盐炙后可增强泄热利尿的作用。益智仁等药,盐炙后则可增强缩小便和固精作用。
19、 增强滋阴降火作用如知母、黄柏等药,用盐炙可起协同作用,增强滋阴降火、清热凉血的功效。 缓和药物辛燥之性 如补骨脂、益智仁等药辛温而燥,容易伤阴,盐炙后可拮抗辛燥之性,并能增强补肾固精的功效。操作方法:(1)先拌盐水后炒 将食盐加适量清水溶化,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待盐水被吸尽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2)先炒药后加盐水 先将药物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到一定程度,再喷淋盐水,炒干,取出晾凉。含粘液质较多的药物一般均用此法。4、姜炙法(一般每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干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目的:1制其寒性,增强和胃止呕作用 如黄连姜炙可制其
20、过于苦寒之性,免伤脾阳,并增强止呕作用。姜炙竹茹则可增强降逆止呕的功效。2缓和副作用,增强疗效 如厚朴对咽喉有一定的刺听话性,姜炙可缓和其刺激性,并增强温中化湿除胀的功效。操作方法: 将药物与一定量的姜汁拌匀,放置闷润,使姜汁逐渐渗入药物内部,然后置炒制容器内,用文火炒至一定程度,取出晾凉。或者将药物与姜汁拌匀,待姜汁被吸尽后,进行干燥。【附】 姜汤煮:将鲜姜切片煎汤,加入药物煮2小时,待姜汁基本被吸尽,取出,进行切片,干燥。 生姜的用量一般为100kg药物,用生姜10kg。若无生姜,可用于姜煎汁,用量为生姜的三分之一。姜汁的制备方法: (1)捣汁 将生姜洗净宜容器内捣烂,加适量水,压榨取汁,
21、残渣再加水共捣,再压榨取汁,如此反复23次,合并姜汁,备用。 (2)煮汁 取净生姜片,置锅内,加适量水煮,过滤,残渣再加水煮,又过滤,合并两次滤液,知当浓缩,取出备用。5、蜜炙法(炼蜜的含水量控制在1013为宜,通常每100kg药物,用炼蜜30kg,炒至不粘手)目的:1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 如百部、冬花、紫菀、枇杷叶等药,蜜炙后均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故有“蜜炙甘缓而润肺”之说。2增强补脾益气的作用 如黄芪、甘草、党参等药,蜜炙能起协同作用,增强其补中益气的功效。3缓和药性 如麻黄发汗作用较猛,蜜炙后能缓解其发汗力,并可增强其止咳平喘的功效。4矫味和消除副作用 如马兜铃,其味苦劣,对胃有一定刺激
22、性。蜜炙除能增强其本身的止咳作用外,还能矫味,以免引起呕吐。操作方法:1先拌蜜后炒 先取一定量的炼蜜,加适量开水衡释,与药物拌匀,放置闷润,使蜜逐渐渗入药物组织内部,然后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2先炒药后加蜜 先将药物置锅内,用文火炒至颜色加深时,再加入一定量的炼蜜,迅速翻动,使蜜与药物拌匀,炒至不粘手时,取出摊晾,凉后及时收贮。 一般药物都用第一种方法炮制。但有的药物质地致密,蜜不易被吸收,这时就应采用第二种方法处理,先除去部分水分,并使质地略变酥脆,则蜜就较易被吸收。 炼蜜的用量视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质地疏松、纤维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大;质地坚实,粘性较强
23、,油分较多的药物用蜜量宜小。通常为药物每100kg,用炼蜜25kg。6、油炙法(油炙法所用的辅料包括植物油和动物脂习称动物油 两类。常用的有麻油芝麻油、羊脂油。此外,菜油、酥油亦可采用。)油炙目的1增强疗效 如淫羊霍,用羊脂油炙后能增强温肾助阳作用。2利于粉碎 如豹骨、三七、蛤蚧,经油炸或涂酥后,能使其质地酥脆,易于粉碎。油炙的操作方法油炙通常有三种操作方法,即油炒、油炸和油脂涂酥烘烤。1油炒 先将羊脂切碎,置锅内加热,炼油去渣,然后取药物与羊脂油拌匀,用文火炒至油被洗净被吸尽,药物表面呈油亮时取出,摊开晾凉。2油炸 取植物油,倒入锅内加热,至沸腾时,倾入药物,用文火炸至一定程度,取出,沥去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药 炮制 重点 知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