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共9套).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共9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复习试卷(共9套).doc(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20分)149的平方根是() A 7 B 7 C 7 D 2下列各式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3 +的相反数是() A B + C D +4估计的值在()之间 A 1与2之间 B 2与3之间 C 3与4之间 D 4与5之间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构成数轴 B 坐标原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C x轴上的点必是纵坐标为0,横坐标不为0 D 坐标为(3,4)与(4,3)表示同一个点6下列图形中,由ABCD,能使1=2成立的是() A B C D 7已知:如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直线L1L2的是() A 1=3 B 4=
2、5 C 2+4=180 D 2=38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个数有()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一定互相平行; 有一条公共边的角叫邻补角;内错角相等 对顶角相等;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A 0个 B 1个 C 2个 D 3个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点P(2,1)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长度得到点P的坐标是() A (2,4) B (1,5) C (1,3) D (5,5)10如图ab,M、N分别在a、b上,P为两平行线间一点,那么1+2+3=() A 180 B 270 C 360 D 540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11在下列说法中:0.09是0.81
3、的平方根;9的平方根是3;(5)2的算术平方根是5;是一个负数;0的相反数和倒数都是0;=2;已知a是实数,则=|a|;全体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正确的是(填序号)12在下列各数中,无理数有个,0,0.5757757775(相邻两个5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13|3|的值为;比较大小:;已知=4.098,=1.902,则=14三条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如图所示,AOD的对顶角是,FOB的对顶角是,EOB的邻补角是15如图,DEF是由ABC经过平移得到的,若C=80,A=33,则EDF=1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5)在第象限点A在x轴上,位于原点的右侧,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
4、,则此点的坐标为;点B在y轴上,位于原点的下方,距离坐标原点5个单位长度,则此点的坐标为17把命题“对顶角相等”改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18如图,计划把河水引到水池A中,先作ABCD,垂足为B,然后沿AB开渠,能使所开的渠道最短,这样设计的依据是19如图,折叠宽度相等的长方形纸条,若1=65,则2=20如图,ABCD,1=60,FG平分EFD,则2=度三、解答题(50分)21求下列各式的值:(1)(2)22求下列x的值(1)3x3=81 (2)(x1)2=423完成下面推理过程:如图,已知1=2,B=C,可推得ABCD理由如下:1=2(已知),且1=CGD(),2=CGD(等量代换)CEBF
5、()=C()又B=C(已知),=B(等量代换)ABCD()24已知:如图,ADE=B,DEC=115求C的度数25(11分)(2015春五华区校级期中)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2)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ABC,在图中画出ABC变化位置,并写出A、B、C的坐标(3)求出SABC26已知,求a+bc的平方根27已知,如图,CDAB,GFAB,B=ADE,试说明1=2【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卷上
6、)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是( )ABCD2计算的结果是( )A2B2C2D43能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B有理数C无理数D实数4如图,给出了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的方法,其依据是( )A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5估计的值( )A在3到4之间B在4到5之间C在5到6之间D在6到7之间6方程组的解为,则“代表的两个数分别为( )A5,2B1,3C2,3D4,27把点(2,3)先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的点的坐标是( )A(5,1)B(1,5)C(5,5)D(1,1)8若点P是第
7、二象限内的点,且点P到x轴的距离是4,到y轴的距离是3,则点P的坐标是( )A(4,3)B(4,3)C(3,4)D(3,4)9以下方程中,是二元一次方程的是( )A8xy=yBxy=3C3x+2y=3zDy=10为保护生态环境,陕西省某县响应国家“退耕还林”号召,将某一部分耕地改为林地,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共有180平方千米,耕地面积是林地面积的25%,为求改变后林地面积和耕地面积各多少平方千米设改变后耕地面积x平方千米,林地地面积y平方千米,根据题意,列出如下四个方程组,其中正确的是( )ABCD11在实数:3.14159,2+,3.212212221(相邻两个1之间2的个数逐次加1)
8、,4.,中,无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12若点P为直线l外一点,点A、B、C为直线l上的不同的点,其中PA=3,PB=4,PC=5,那么点P到直线l的距离是( )A小于3B3C大于或等于3D小于或等于313二元一次方程3a+b=9在正整数范围内的解的个数是( )A0B1C2D314如图是一块矩形ABCD的场地,AB=102m,AD=51m,从A、B两处入口中的路宽都为1m,两小路汇合处路宽为2m,其余部分种植草坪,则草坪的面积为( )A5050m2B4900m2C5000m2D4998m215如图,数轴上表示1、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点B若点A是BC的中点,则点C所表示的数为( )A
9、BCD二、解答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75分)16解方程组:17计算18解方程:2(x3)232=019如图所示,已知ABDC,AE平分BAD,CD与AE相交于点F,CFE=E试说明ADBC完成推理过程:ABDC(已知)1=CFE(_)AE平分BAD(已知)1=2 (角平分线的定义)CFE=E(已知)2=_(等量代换)ADBC (_)2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三点的坐标分别为:(6,6)、(3,0)、(0,3)(1)画出ABC,它的面积为_;(2)在ABC中,点C经过平移后的对应点C(5,4),将ABC作同样的平移得到ABC,画出平移后的ABC,并写出A、B的坐标;(3)点P(3,m)为
10、ABC内一点,将点P向右平移4个单位后,再向下平移6个单位得到点Q(n,3),则m=_,n=_21李欣同学昨天在文具店买了2本笔记本和4支多用笔,共花了14元;王凯以同样的价格买了2本笔记本和3支多用笔,共花了12元;问笔记本和多用笔的单价各是多少元?22已知F=G,FEC+ADC=180,试判断ADBC吗?为什么?23低碳生活的理念已逐步被人们接受据相关资料统计:一个人平均一年节约的用电,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18kg;一个人平均一年少买的衣服,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约6kg甲、乙两校分别对本校师生提出“节约用电”、“少买衣服”的倡议2013年两校响应本校倡议的人数共60人,因此而减排二氧化碳总量
11、为600kg(1)2013年两校响应本校倡议的人数分别是多少?(2)2013年到,甲校响应本校倡议的人数每年增加相同的数量;2015乙校响应本校倡议的人数比2014增长了50%,且2014年乙校响应本校倡议的人数是甲校响应本校倡议人数的2倍多8;两校响应本校倡议的总人数比2014年两校响应本校倡议的总人数多100人求2014年两校响应本校倡议减排二氧化碳的总量24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A(m,0),B(n,0)且m、n满足|m+2|+=0,现同时将点A,B分别向上平移3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分别得到点A,B的对应点C,D,连接AC,BD,CD(1)求点C,D的坐
12、标及四边形OBDC的面积;(2)如图2,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在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的值是否发生变化,并说明理由(3)在四边形OBDC内是否存在一点P,连接PO,PB,PC,PD,使SPCD=SPBD;SPOB:SPOC=5:6,若存在这样一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七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各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A B C D 2ABC的三条边长分别是a、b、c,则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A a+b=c B a+bc C
13、a+bc D a2+b2=c23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两组对边分别相等;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线相等以上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4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64的立方根是4 B 没有立方根 C 立方根等于本身的数是0 D =5已知a、b、c是三角形的三边长,如果满足(a6)2+=0,则三角形的形状是() A 底与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B 等边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D 直角三角形6如图,在菱形ABCD中,ABC=60,AC=4,则BD的长为() A B C D 87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A += B 2+=2 C = D =2820
14、02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数学大会会标取材于我国古代数学家赵爽的勾股圆方图,它是由四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的一个大正方形(如图),如果大正方形的面积是13,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为a,较长的直角边为b,那么(a+b)2的值为() A 13 B 19 C 25 D 1699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中,AB=3cm,BC=4cm,CD=12cm,DA=13cm,且ABC=90,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是() A 84cm2 B 36cm2 C cm2 D 无法确定10如图,正方形ABCD中,点E在BC的延长线上,AE平分DAC,则下列结论:(1)E=22.5;(2
15、)AFC=112.5;(3)ACE=135;(4)AC=CE;(5)AD:CE=1:其中正确的有() A 5个 B 4个 C 3个 D 2个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1分)11计算:=12在直角三角形ABC中,C=90,BC=12,CA=5,AB=13平行四边形ABCD中,A=50,AB=30cm,则B=,DC=cm14如果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15菱形ABCD中,A=60,对角线BD长为7cm,则此菱形周长cm16矩形纸片ABCD中,AB=3cm,BC=4cm,现将纸片折叠压平,使A与C重合,设折痕为EF,则重叠部分AEF的面积等于17如图,等腰RtABC的直角边长为32,
16、从直角顶点A作斜边BC的垂线交BC于D1,再从D1作D1D2AC交AC于D2,再从D2作D2D3BC交BC于D3,则AD1+D2D3+D4D5+D6D7+D8D9=;D1D2+D3D4+D5D6+D7D8+D9D10=三、解答题(8道大题,共69分)18计算:+19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AC上的两点,并且AE=CF,求证: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20若干本书分给某班同学,如果每人6本则余18本,如果每人7本则缺24本,这个班有多少人?书有多少本?21ABC中,AC=8,BC=6,在ABE中,DE为AB边上的高,DE=12,SABE=60,求C的度数22先化简,再
17、求值:,其中,23已知:ABC中,CD平分ACB交AB于D,DEAC交BC于E,DFBC交AC于F求证:四边形DECF是菱形24(10分)(2008十堰)如图,把一张矩形的纸ABCD沿对角线BD折叠,使点C落在点E处,BE与AD交于点F(1)求证:ABFEDF;(2)若将折叠的图形恢复原状,点F与BC边上的点M正好重合,连接DM,试判断四边形BMDF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5(13分)(2014春浠水县校级期中)已知矩形ABCD和点P,当点P在BC上任一位置(如图(1)所示)时,易证得结论:PA2+PC2=PB2+PD2,请你探究:当点P分别在图(2)、图(3)中的位置时,PA2、PB2、PC2和
18、PD2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你写出对上述两种情况的探究结论,并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七年级下册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已知ab,则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Aa+5b+5B3a3bC5a5bD216的平方根是( )A4B8C4D不存在3不等式2x60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 D4已知下列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互补的角就是平角;互补的两个角一定是一个锐角,另一个为钝角;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3个B2个C1个D0个5已知:如图,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七年 级数 下册 期中 复习 试卷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