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下科学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三下科学复习提纲.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人教版三下科学复习提纲【精品文档】第 5 页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1、绿色开花植物就是从(一粒种子)成长为(一株植物)。2、不同的植物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3、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的新生命的。4、一粒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mng)发(f)、长成一棵植物,这棵植物又能结出许多种子,植物的物种就是这样不断繁(fn)衍(yn)的。2、种植我们的植物1、播种前,挑选那些饱(bo)满(mn)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 选种 2、种植植物是
2、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多项工作。3、观察植物,我们可以用 记录表 ,也可以用 文字 、图片 记录,还可以写 观察日记 。3、我们先看到了根1、种子萌(mng)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很快)。2、根的生长方向与种子放置的方向 无关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土壤中的 水分 和 矿物质 ,满足植物 生长 的需要,还能将植物 固定 在土壤中。4、植物的根的作用: 1、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2、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5、P8种植植物试管中的水会减少,说明根能 吸收水分 。6、P8种植植物实验时,为什么在试管中的水面上滴些植物油?答:
3、防止水分蒸(zhng)发(f)。4、种子变成了幼苗1、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 水 ,还需要 养料。2、经过科学家多年的研究,发现多数植物能自己制造食物养料,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3、植物叶在茎上的分布(叶子平展、在植株上交叉生长)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4、植物怎样自己制造养料?答: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在制造养料的同时,它还会释放出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5、植物生长所需的食物是从哪来的?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哪些作用?答: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答:1、制造植物
4、所需的养料2、释放动物和人呼吸所需的氧气。6、光合作用:绿色植物中的 叶绿体 能够利用光把 二氧化碳 和 水 转化成养料,并释放出 氧气 来。 阳光 二氧化碳+水 氧气+养料7、罩子里空气不流通,小老鼠被憋(bi)死吗?为什么? 答:小老鼠不会被憋(bi)死。因为植物会制造氧气,为小老鼠的呼吸提供了条件;而小老鼠呼出的气体也为植物提供了二氧化碳。它们之间相互依存,保持了相对的平衡,所以小老鼠不会被憋死。5、茎越长越高1、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不同)。2、植物的茎具有支(zh)撑(chng)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
5、物质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6、开花了,结果了1、花的结构:花包括花萼()(萼片)、花瓣、雄蕊(ru)、雌(c)蕊(ru)等部分。(从外到内)2、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即雌(c)蕊(ru))发育而成的。果实中有种子。3、到了植物开花期间,植株有什么变化?(增长缓慢直至停止)4、凤仙花的果实是什么样的?(椭(tu)圆(yun)形,由绿色变成黄色)7、我们的大丰收1、植物在它们的生命过程中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fn)殖(zh))、(衰(shui)老(lo))直至(死亡)的过程。2、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种子萌(mn
6、g)发(f)(发芽期)、幼苗生长(幼苗期)、营养生长(营养生长旺盛期)、开花结果(开花结果期)。3、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植物不断发生变化,会发育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器官。4、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资料库1、茎的本质特征是(茎上都有节)。叶都是生长在节上的,判断看不到节的植物上的节。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1、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1、蚕卵形状及大小近似圆形,中心处是凹(o)下去的;看上去很像小米粒。颜色紫(z)黑色(刚产下的蚕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成淡红色、浅褐(h)色,再经34天变成灰绿色或紫黑色)。2、蚕的生命是从 卵(lun) 开始的,一个(蚕卵)就
7、是一个(生命)。小蚕是从卵里孵(f)出来的,刚从卵里孵(f)出来的小蚕叫 蚁(y)蚕(cn) 。3、蚕的食物是 桑(sng)叶(y) 。(小蚕爱吃桑叶)4、小蚕的生活条件:适宜的气温、适宜的湿度、食物、安全卫生的场所。2、蚕的生长变化1、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 蜕(tu)皮(p) 。蚕的一生一共要蜕 6 次皮。蚕在它的幼虫阶段(蚁蚕到吐丝结茧(jin)),要蜕 四 次皮。蚕每蜕一次皮,其生长就进入一个新的龄期。5、蚕蜕皮前,蚕不吃食物,头部昂(ng)起(q),不再运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眠(min)”。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眠(min)性是蚕的遗传性状,受环境的影
8、响。6、蚕身体结构:蚕长大了,它的身体就会由黑色变成白色,长圆筒形,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分为头、胸、腹三部分组成。蚕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呼吸用的气门。头部较小,扁圆形;两侧分布着6只黑(hi)褐(h)色(s)的单眼;下方有咀(j)嚼(ju)式口器;下唇(chn)中间有一个小孔为吐丝孔。胸部有3个环节,每个环节的腹面有一对足,共有三对胸足,能够把持桑叶帮助进食;腹部有10个环节,第3、4、5、6节各有一对腹足,共有四对腹足,能够使身体前进;第10节有一对尾足,可以和腹足附(f)着(zho)在物体上;第8节背面有一突起,叫尾角。3、蚕变了新模样1、把茧剪开后,茧内有什么?答:蚕吐完丝后蜕(tu)下来的
9、皮,蛹。2、蛹什么样?答:纺(fng)锤(chu)形,外皮黄褐(h)色,硬。一节一节的,一端粗,一端尖,粗的一端是头。长出了复眼和触角、翅(ch)。3、蚕茧什么样?答:椭(tu)圆(yun)形,白色或黄色,和红(hng)枣(zo)差不多大小。4、怎样把蚕茧上的丝抽出来?答:把蚕茧放在热水中浸(jn)泡(po)一下,用竹(zh)签(qin)把丝头挑出来,将丝一圈圈绕在纸板上。4、蛹变成了什么1、蚕蛹经过1015天,会变成蚕(cn)蛾()。2、蚕蛾是蚕的成虫,分雌(c)蛾()和雄(xing)蛾()。雌蛾和雄蛾交配后,雌蛾产卵繁(fn)殖(zh)后代。3、蚕蛾什么样?答:很像平常见的飞蛾,全身披着白
10、色鳞(ln)毛,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呈小球状,长有鼓(g)起的一对复眼和羽状的触角,口器退化,不进食。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ch)。但翅较小,只会振动不会飞。4、雌蛾和雄蛾有什么区别? 雌蛾:体大 触角灰色 翅(ch)短小 爬行慢 雄蛾:体小 触角黑色 翅大 爬行较快 翅(ch)膀(bng)振动飞快5、交配后雄蛾即死,雌蛾产卵后也会死。一只雌蛾一次大约产400500粒卵。刚产下的卵是黄色的,过几天慢慢变成紫黑色。6、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上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具有这些特征的就是昆虫。(有的有翅有的没有翅翅退(tu)化(hu))5、蚕的生命周期1、蚕的一生是不断生长变化
11、的,要经历蚕卵蚕(幼虫)蛹蚕蛾(成虫)四个不同形态的变化阶段。2、蚕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这一过程称为蚕的生命周期。3、蚕的生命周期大约为56天。6、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1、动物都有生命周期,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2、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变态 。 蚕、蜻(qng)蜓(tng) 变态 蝴蝶 青蛙、蟾(chn)蜍(ch)动物 鱼 不变态熊猫、马、羊、狗 鸡、鸭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1、温度和温度计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温度 ,通常用 摄(sh)氏(sh)度(d) ()表示。物体的温度可以用温度计测
12、量。2、温度计由由玻璃管、玻璃泡、刻度组成。3、25摄氏度写作: 25 0摄氏度写作:0零下8摄氏度写作:8 零下30摄氏度写作:30 4、(如图)读数方法:先找到0,0上的从0往上数,0下的从0往下数。2、测量水的温度1、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2、测量水温的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将温度计下端浸(jn)入(r)水中,不能碰(png)到(do)容器的底和壁(b)。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ch)平(png)。 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对一个物体来说,温度下降,说明物体的 热量减少 ;温度 上升 ,说明物体的 热量增加 。3、水结冰
13、了1、“水在什么温度时结冰” 实验给杯子外面裹(gu)一块干毛巾是为了(保温)。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是为了(盐融化时可以吸收周围冰的热量,从而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2、当环境温度低于0时,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到完全结成冰。3、水最低温度是0,最高温度是100;冰高温度是0。4、冰融(rng)化(hu)了1、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的温度升到0时,开始融(rng)化(hu)。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水从固态变成液态。5、水珠从哪里来1、如图:装有冰块的玻璃杯外壁出现水珠,水珠从哪里来的?答:玻璃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
14、气遇到冷杯壁凝(nng)结(ji)成的。2、夏天没开封的冰棍包装袋外面出现水珠,水珠从哪里来? 答:包装袋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包装袋凝结成的。6、水和水蒸气1、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做蒸发。由于水蒸气的微粒太小,我们无法看见。2、如图:实验说明了什么?(一个钢(gng)勺(sho)中有水,给其中一个钢勺加热) 说明:加热能加快水的蒸发。3、水在什么情况下蒸发得快:(1)温度越高,水蒸发得越快。(2)空气越干(gn)燥(zo),水蒸发得越快。 (3)有风吹,水蒸发得越快。 热水4、实验:在装有热水的小杯子上倒(do)扣(ku)一个大杯子(如图) 现象:罩(zho)着(zhe)的大玻璃杯内壁上有
15、许多小水珠 说明:从水里蒸发出来的蒸汽遇到较冷的玻璃杯就会冷却下来,变成人们看得见的水滴。5、空气中的水蒸气冷却变成看得见的水滴,这种现象叫做凝(nng)结(ji)。7、水的三态变化1、温度是是物体发生状态变化的原因。2、水在自然界有不同形态,有时是液态(如:水、云、雾、雨、露),有时是固态(如:霜、雪、冰),有时是气态(如:水蒸气)。3、水的三态变化(循环)图:放热放热放热吸热吸热吸热气态固态液态资料库1、已知的大多数物质,在温度或压力变化到一定程度时都会发生状态的变化。2、大约在159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ji)利(l)略(lu)发明了世界第一只温度计。英国医生阿()尔(r)伯(b)特(t
16、)发明了体温计。体温计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间(量程),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是1。3、体温计特点: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第四单磁(c)铁(ti)1、我们知道的磁铁1、你知道哪些物体上有磁铁?冰箱门、扬声器(喇(l)叭(ba))、耳机、电话、麦克风(话筒)等。2、磁铁根据它的形状,分别有什么名字?条形磁铁 槽(co)形(xng)磁铁等 圆形磁铁 蹄(t)形(xng)磁铁 方形磁铁 环形磁铁3、辨(bin)认(rn)铁制物品用什么方法最可靠?(用磁铁吸)2、磁铁有磁性磁铁能吸铁的性质叫磁性。 磁铁隔(g)着(zhe)一些物体也能吸铁。3、磁铁的两极1、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分叫磁极。磁铁有两个磁极。2
17、、两个磁极接近,有时相互排(pi)斥(ch),有时相(xing)互(h)吸引。同(tong)极(j)相(xing)斥(ch),异(y)级(j)相(xing)吸(x)4、磁极的相互作用1、把一块条形磁铁横着悬挂起来,使它能在水平方向自由转动,当它静止下来时,总是指着南北方向。2、我们把指北的磁极叫北极(N表示),把指南的磁极叫南极(S表示)。3、我们把两个相同的磁极叫同极,不相同的磁极叫异极。4、当两块磁铁相互靠近时,会有几种情况发生?同(tong)极(j)相(xing)斥(ch),异(y)级(j)相(xing)吸(x)5、各种形状磁铁的两极位置:S N S N S N N S S N N S
18、5、磁力大小会变化吗1、在一块磁铁上吸上一块磁铁,磁铁的磁力变大。把两个或多个磁铁吸在一起时,磁力会变大。即吸在一起的磁铁越多,磁力越大。2、把相互排斥的两个磁铁结合在一起,磁力会变小。6、指南针1、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y)器(q)。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2、指南针的历史:2000多年前,人们把天然磁石制成勺形,放在一个光(gung)滑(hu)的铜盘上,铜盘上刻着方向,轻轻转动勺子,当它停止转动后勺(sho)柄(bng)总是指向南方,人们称它为“司南”。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针。900多年前,人们知道了使铁片、钢针变成磁铁的方法,制作出了灵(lng)巧(qio)的指南鱼和水
19、浮式指南针。后来人们又把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罗盘的定方向的仪器。3、司南的勺子为什么放在光滑的铜盘上?答:磁铁不吸引铜,勺子能灵活转动。4、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7、做一个指南针1、人们很早就发现,铁钉、钢针被磁石接触或摩擦后,有时会具有磁性,还发现同样用磁石摩擦,钢针比铁钉、铁片具有的磁性强一些。人们逐(zh)渐(jin)掌握了用摩擦的方法制造小磁铁。2、磁铁有哪些性质? 磁铁能吸铁;磁铁隔(g)着一些物体也能吸铁;磁铁能指示南北;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3、要制作一个指南针,需要什么材料?答:一块磁铁,一个钢针。用手指按住钢针的尖端,用磁铁的磁极在钢针上沿一个方向摩擦,重复20-30次。4、你有办法知道自制指南针的南北极?答:把它悬挂起来,等它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把它粘在一小块泡沫塑料上,放到水里,当它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指北的一端是北极。资料库1、磁铁为什么能指示南北? 地球本身就是一块巨大的有磁性的物体,也有南北两极。能与指南针的两极相互作用,让指南针总是指向南北。2、磁(c)悬(xun)浮(f)列(li)车(ch)就是利用相同磁极相互排斥的磁力悬浮起来的。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