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9篇.docx
《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9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9篇关于初中地理教案锦集9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初中地理教案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地理教案篇1 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把学生日常生活中最为关注的天气状况作为切入点,诱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天气状况的描述。接着介绍天气和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要求学生说出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天气与气候是日常接触较多,但有时又不太注意区分的两个概念,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 2本节核心内容是区别天气和气候;功能和价值:学习了本节课后能阅读天气预报和卫星云图。 学情分析
2、 天气是七年级学生认识较深刻的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这种认识是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的,要让学生进一步总结和归纳出天气特点,天气和我们之间的关系,掌握未来天气的信息,更好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建立起对大气的理性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看图讨论培养分析和比较的能力,区分出天气与气候的不同。天气是描述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气候是长时段的大气状况;天气是多变的,气候是相对稳定的。 2、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运用知识的能力,知道了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后,要求在日常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在认识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后,要学会收看天气预报,看懂简单的城市天气预报图。 3、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天气预报图和卫星云图的能
3、力。 过程与方法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图联系实际培养比较、分析、概括能力。并通过学生播报天气预报,让学生体验做天气预报员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让学生发现问题、师生探究解决问题,引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习地理的兴趣,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通过记录天气预报(课后观察),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3、通过师生互动,构建一种民主、平等、交往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 2、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学会收看天气预报。 难点: 1、
4、区别“天气”与“气候”。 2、记住常用的天气符号 教学过程 一、天气与气候 教师活动:出示图片:让学生判断这些是什么自然现象 学生活动:说出图片中几种天气的概况 引出天气的概念:天气是短时间的阴晴冷热风雨等的大气状况。是指一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可以用阴、晴、冷、热,风力大、小等来描述。 教师活动:举出身边的例子,提问天气的特点是什么? 学生活动:说出天气是多变的,不稳定的。 教师活动:什么是气候,举出实例让学生总结 学生活动:说出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教师活动:小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列表总结:区别: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 气
5、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学生活动:练习: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 (风和日丽天气;四季如春气候;清明时节雨纷纷气候;东边日出西边雨天气。) 引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生答略)。你去过海南吗?(生答略)。那你怎么知道我需要带单衣去呢?(生答略)。恩,是热带,气候四季炎热。我打算1月1日出发去海南,在去之前,我买好了车票,准备好了必需品,还要关注一下什么?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生答略)。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那么,天气是怎样预测
6、出来的呢?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教师活动:展示卫星云图。 讲解:气象卫星从太空不同的位置对地球表面进行拍摄,大量的观测数据通过卫星传回地面工作站,通过计算机处理,再合成精美的云图照片。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
7、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
8、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提问:卫星云图照片中,我们看到有些地方呈白色,有些地方呈绿色,而另一些地方却呈蓝色等等。那么这些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 学生活动:试回答出卫星云图上不同颜色的含义。 小结:白色:代表云雨区,白色程度越浓,代表降水量越大。 绿色:代表陆地,有绿色的地区,说明该地区晴。 蓝色:代表的是海洋。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知道气象站是怎样分析和预测天气的 引入:我们在收看天气预报时常常看到天气预报图上有很多的符号,这些符号代表什么意思?出示图片,请学生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学生活动:把全班分为四组以竞赛形式回答出常用天气符号的意义。并能把天气中的变化用语言表达出来。
9、 教师活动:表示风的符号比较特殊,不仅有大小,还有方位。讲解风的表示方法。 风向:指风吹来的方向。 画有风尾或者风旗的一方即为风向 风级的表示方法: 1、一道风尾为2级 2、一个风旗为8级 学生活动:判断出图片中的符号分别代表风的方向和级数。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让学生一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预报天气。 (可先给学生放一段天气预报的视屏) 生活动:讲解全国各大城市的天气预报。(注意在预报过程中要按纬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以及天气变化怎样表达等) 教师活动: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一谈学习的收获。 初中地理教案篇2 一、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教导
10、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要求: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充分认识到自己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断提高自己全面的素质。 2、认真学习、领会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在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注意培养学生的各种地理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
11、基本方法、地理思维能力、地理探究能力,同时掌握好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3、以教材中的“活动”部分内容为突破口,深入研究课堂教学模式,继承以往教学活动的长处,并不断深化、创新、拓展,形成多种多样的符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4、注意建立过程式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发展,给在实施新课程中的每一位学生建立成绩档案,用来记录该学生的地理学习情况,作好整理工作。 5、将新课程教学实验研究进行反思,整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想,将自己在这些年的教学工作中的好的做法,符合课程改革的理念的课堂教学或实践活动进行总结、提炼,继续发扬光大,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写成教案、活动案例、论文、实验报告
12、等,积累经验,验证新课程标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三、本学期世界地理的教学目标是: 1.使学生知道有关世界海陆分布、气候和海洋的基础知识,以及世界人口、人种和国家等概况。 2.使学生知道世界各大洲概况和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初步掌握学习区域地理的基本方法。 3.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地图了解世界各地地理事物的分布,初步学会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和地理事象的内在联系,从而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学会画简单的世界、大洲、国家的地理略图,学会阅读地理景观图和地理统计图表。 4.使学生懂得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上,必须共同保护环境;初步知道世界 一些国家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方面的经
13、验和问题;增强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外开放意识,培养全球观念。 四、具体实施 1教学中要改变传统地理课程重知识轻方法、重结论轻过程的观念。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和自身经验出发,观察、发现、了解和研究生活中的地理,并善于在生活中学习和运用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关心现代社会的发展,关注世界的变化,树立科学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要将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作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以千姿百态的地理事象、千差万别的地理空间、千变万化的地理演化过程。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深远影响,促进地理学习的革命,为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地理创造良好的环境。 4.
14、初一每个班级都有个别学习习惯较差的学生,这些学生他们或者自身努力但学习比较困难,或者智商不低但学习不努力,或者对老师的教育有反感情绪,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对这类学生给予特别的关照,生活中要关爱他们,学习中要特别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要从基础抓起,从良好的学习习惯抓起,不放弃每一位学生。 5、教学活动应该是由教学内 容、学生、教师、教学环境整合而成的系统,不仅要重视学生学习的结果,更应注重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的经历和经验,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设、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
15、成的统一。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强调地理同生活实际的联系,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引导学生把课堂中的地理知识和方法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去。 初中地理教案篇3 课标要求 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臧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在地图上识记秦岭淮河线的位置 2、根据已学的知识,说明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3、运用地图指出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位置。 4、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组内的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通过必答和抢答的形式,调动学
16、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我国辽阔的美好河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教学方法利用多媒体的辅助工具,启发引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 学习方法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学准备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由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的这句话提出为什么?从而引出秦岭淮河一线这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一、秦岭淮河的位置 (一)认识秦岭淮河的位置设计了以下4个问题: 1、根据地图请你说说秦岭的走向? 2、淮河的流向是自至。 3、目前淮河的河水大部分经注入东海。 4、图上填注秦岭淮河经过的
17、省级行政区 5、判断下列,位于秦岭淮河线以南的有哪些? A、湖北B、山东C、江西D、山西E、河北F、浙江 (第1、2题为读图基础题;第3题为知识拓展题;第4、5题既复习了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又为进一步明确位置奠定基础) (二)、介绍秦岭和淮河 1、介绍秦岭:学生看景观图并阅读课文材料 2、介绍淮河:学生在阅读材料后,完成下列问题 A、黄河夺淮入海是怎么回事?黄河水改道淮河,流入海洋 B、黄河夺淮入海后,淮河成为“害河”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黄河携带的泥沙,沉积在淮河的河道中,使淮河水流不畅 二、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从复习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图、温度带的分布、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干湿地区的分布、水
18、资源的分布,加深对秦岭淮河线地理意义的理解。(0、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半湿润区和湿润区的分界线。) 2、课本P76活动 3、课本P77活动 1955年1月发生强寒潮时,秦岭北侧的西安最低气温为-20.6,秦岭南侧的安康最低气温为-7.6。请你解释两地气温差异的形成原因?(由于秦岭的阻挡,冷空气的影响,在秦岭南侧减弱。) 4、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竞赛) 秦岭淮河一线南北的差异(拓展) 综上所述:秦岭与淮河是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课本P77) 三、四大地理区域(课本P78
19、活动) 看一看下列山脉是哪些地区的分界线。并用线连接起来。 阴山第二阶梯与第三级阶梯 太行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 秦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 课本P79活动根据课本阅读材料,用直线将下列地理事物合理地连接起来。 沙漠广布 东南半壁农耕为主 牧业为主 西北半壁人口众多 四、课堂小结及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教案篇4 教材分析 1、教材是我国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章的第一节,教材设计能使学生比较充分地了解日本这一东亚岛国的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教材先对日本地理条件进行了分析,使学生了解日本的位置、地形、文化等方面的特点,进而达到理解日本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成功之处,即“加工贸易经济”这一经济发展的方式,
20、并以此作为我们的借鉴。 3、本节教材另设阅读、图表、活动等,在说明日本地形和组成,经济发展方式,扩展学生知识面,使学生更好更全面地把握日本文化,经济状况等方面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获取知识的乐趣,从而开阔了视野,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学情分析 农村学生视野相对狭窄,但对日本这个国家并不陌生,只是对日本的地理特征缺乏感性认识,因此学生对这节课应该存有较大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日本的自然环境,了解地震和防震的相关知识 (2)结合日本的国情,分析其发达的加工贸易经济的发展特点,使学生能够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并分析其原因 (3)能举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初中 地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