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7篇.docx
《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7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7篇.docx(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7篇关于数学说课稿小学汇总7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说课稿小学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1 各位领导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小数的性质,本课时是青岛版教材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蛋的世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信息窗二第二课时的内容,是在学生对小数和分数有了初步认识并且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深入学习小数有关知识的开始。学好这部分知识可以为今后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等规律性
2、较强的知识打下一个比较好的铺垫。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和对教材内容理解、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通过猜想、验证以及比较、归纳等活动,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2、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具、学具准备: 直尺、正方形纸片,多媒体课件 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数学学习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
3、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活动为主体。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 2、体现规律形成的全过程。教学中,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猜测、操作、验证,发现、分析、归纳和巩固运用。 3、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中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以超市购物的
4、话题引入,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关于小数大小比较的问题,引导学生猜测“铅笔和橡皮,哪一个贵?”,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复习上课时的内容,而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使学生切身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为主动探究新知识聚集动力。 二、猜想验证,探究性质 本环节我设计以下几个层次: 1、小组合作,初步感知在猜测0.9=0.90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质疑:你的猜想正确吗?小组合作,选择喜欢的工具,通过量一量,涂一涂,验证自己的猜想。然后让学生“观察等号左右两边的小数,你有什么发现吗?”(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独立思考,然后小组内交流)(引导出小数的末尾有没有0,小数的大小一
5、样。) 这样设计把问题放到小组中,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参与活动,以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平等相处,提出自己的看法,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大胆动手量一量、涂一涂进行验证,培养学生敢于表达见解的精神,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举例验证,总结性质初步验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质疑“我们的猜想是不是对所有的小数都适用?”,组织学生进行举例,然后小组合作验证,全班交流,最后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你有什么发现?”,通过交流,总结板书: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板书课题:小数的性质)这样,让学生在初步发现规律之后,举例验证,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不仅让学
6、生初步学会了举例验证的方法,而且体现了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 本环节意在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学习,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初步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 3、利用性质,体会价值 本环节设计让学生初步应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化简改写,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题目,在这个过程中,设置关键性问题“这个0可以去掉吗?”“怎样把5改写成三位小数呢?”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13.040中间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把5变成小数后为什么要在它的右下角加上小数点”,为学生提供充足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7、,体会小数性质的价值。 三、练习反馈,巩固内化 本环节设计三个层次的题目,包括基本题,综合题和拓展题。基本题的设计面向全体,使每个学生都能巩固基本的方法和技能,综合题关注差异,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拓展题关注发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四、总结质疑,自我提高 让学生交流学习的收获,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并在自评与互评的反思中提高。 基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为了突出重点,为学生掌握知识和记忆打下坚实的基础,板书如下: 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大小不变。 以上是我对这一课时的教学设想,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注重引导学生沿着“实例猜想验证总结应用”
8、的轨迹去探索、去发现,使学生体验探索、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策略和方法。我相信学生能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此节课的教学内容,基本达到教学目标。说课完毕,欢迎指正,谢谢!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2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77页内容 二、教材分析 中括号一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了解小括号意义,会用小括号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创设了游戏,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具体操作,体会中括号的意义,中括号的运算顺序。在丰富体验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认识运算顺序打下知识基础。 三、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新知识有较强的求知欲望,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并且每个同学都有一些动手操作的经验和合
9、作学习的基础,这对他们学好中括号一课的内容有很大帮助。 四、教学策略 1、教学方式: 为了突破中括号在学生头脑中抽象性,我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方式,通过小组互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深刻体验中括号的意义 2、学习方式: 建立和形成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是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本节课我们采用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五、评价方式 新理念强调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学生探究学习活动中,评价伴随着学习活动的始
10、终,使学生在自我评价、生生互评、师生互评中,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六、教学流程 本节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们针对本节课,设计了四个教学流程 (一)好奇中创造 授课伊始,通过几个数字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的数字符号游戏,通过小括号引出本节课的中括号这一情节巧妙地不流痕迹的引入新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热情,激发了学习兴趣,为顺利传授新课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二)讨论中理解 360(12+6)5 360(12+6)5 通过学生的计算,发现了相同的数字,相同的符号,因为有了小括号和中括号,所以运算顺序不一样了,计算的结果也就不一样了在学生动手动脑
11、亲自体验的过程中,理解了中括号的在运算过程中的作用 (三)尝试中规范 我们有时在计算中会遇到比较大的数,有的计算比较复杂,那就需要我们有步骤、有层次地把它算出来,怎么办? 2403(177) 脱式计算怎么做?学生自己动手试一试!在教师巡视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错误和学生一起改正错误,规范中括号在混合运算时的解答过程 (四)质疑中发展 120(8+4)2400(51-46)8 120(8+4)2400(51-46)8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两组共四道算式,看看在有中括号和没有中括号的情况下,算式发生了哪些改变?进一步体会中括号的作用 课堂是学生和教师生命的历程,师生本是相依为命的。相得益彰当是理想境界。如
12、果教师能促成这种理想境界的达成,那么教师当然是成功的、能干的、快乐的。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操作,引导学生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通过让学生观察“曲”与“直”的转化,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思想。 3、通过小组会议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圆与转化后的图形的联系。 教具、学具:剪刀、图片,圆片4等份64等份的拼图对比挂图。 教学过程: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回忆一下平面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13、(小黑板出示推导图形及公式) 4、小结:我们总是把新的图形经过剪、拼“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面积公式的。(板书:转化) 5、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面积相等吗?(板书:等积) 6、(出示图形):这是什么图形?圆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板书:曲) 7、那些圆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呢?它的面积计算公式该怎样推导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数学说课稿小学篇4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第一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例4(两个商(积)之和(差)的混合运算)。例4的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积商之和(差)的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进一步
14、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混合运算顺序,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2、本课的教学目标:新课程指出:要确立包含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体系。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用小括号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策略。 (2)、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3)、通过思考、自主探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探索精神、协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的习惯。
15、 3、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求科学、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方案必须建立在学生的基础之上。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并结合解决问题教学的特点,我认为教学中成功的关健在于: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1、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激发探索知识的愿望。 不同发展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存在差异,处于同一阶段的不同学生在认
16、知水平、认知风格和发展趋势上也存在着差异。人的智力结构是多元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计算,有的人擅长逻辑思维,这就是学生的实际。教学要越贴近学生的实际,就越需要学生自己来探索知识,包括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感受算理与算法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并适时调动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比较方法的正确与否,简单与否。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 2、坚持面向全体,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标准要求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我将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得
17、,都有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设计练习也注意坡度,既有基本练习,也有发展性练习,尽最大的努力体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空间、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得重要方式。转变老师的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易于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并体会学习的乐趣。 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一个从具体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并用多种数学语言分析它,用数学方法解决它,从中获得相关的知识与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
18、习惯和应用数学的意识,感受教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较为全面的体验与理解。 三、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第四个环节:小结质疑、自我评价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同学们还记得“冰雪天地游乐场”吗?前两天我们曾去过滑冰区,也到过滑雪区,在那里探索过不少的数学问题。今天咱们到冰雕区走一走,一起去研究一下冰雕区里的数学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冰雕区的场景) 你从图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这里给出的信息是:冰雕区上午有游客180
19、位,下午有270位,每30位游客需要一名保洁员。)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学生有可能提出的问题有:冰雕区上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下午需要多少名保洁员?冰雕区今天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多少人?冰雕区下午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 (对于前面的几个一步计算的问题在学生边提出问题的时候边请其他学生解决,最后的一个问题需要好几步才能解决,那我们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好吗?)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探究规律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了学习的心理高潮。) 第二个环节: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这是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自主解决问题的中心环节。在这一环节,教师根
20、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结构的特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材料信息,留足思维的时空,组织学生通过有目的的观察、交流、讨论等方法,自主解决问题,主动建构自己的认识结构。 通过怎样解决“下午要比上午多几名保洁员?”这个问题呢? 同学们能不能通过算式把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表示出来呢?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写出算式。这时候教师通过巡视找出不同的解决方法,请学生上来板书算式,出现的算式可能是: (1)27030=9(2)27030-18030(3)(270-180)30(4)270-180=90 18030=6=9-6=90309030=3 9-6=3=3=3 然后请板书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也可以请其他的学
21、生来猜猜这位同学的思考过程。 比较2和3两个算式:这两个算式的不同?请学生具体解释一下270-180为什么要用括号?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计算的步数也是不同的。 (再请学生分别说说这两个算式的计算过程,每一步的含义。) 更多相关的小学数学说课稿推荐: 小学数学说课稿秒的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角的度量 小学数学说课稿分数的初步认识 小学数学说课稿求比一个数多几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面试说课稿长方体和立方体的认识 小结:括号是用来改变运算顺序的。当你列出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与实际需要的运算顺序不相符时,就用括号来改变运算顺序。比如(擦去(270-180)30中的括号)这样的算式
22、中先算什么?按照混合运算顺序的规定是不能先算270-180的,要想先算这部分就要用括号把这一步括起来。这个算式才正确表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教师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阐述自己得出的结论探究过程及疑难问题。然后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组织、引导学生通过个体发言、小组讨论、辩论等多种形式进行辨析评价,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稳定和完善。) 第三环节:多层训练、拓展创新 此环节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教师挖掘并提供创新素材:设计有针对性、代表性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让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数学 说课稿 小学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