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doc(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精品文档】第 4 页读后感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联想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在马克思年轻时代总结自己的思想和弄清思考的问题而写的一个未完成的手稿,也是他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初步探索。在此篇文章中,马克思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尽管手稿在一些问题的表述中还留有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痕迹,但是手稿第一次从生产劳动实践的观点来阐述美和美感的起源,为美学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光辉起点。手稿的发表,引起了西方人研究马克思主义转向,不断从
2、政治学和经济学转向哲学,促使了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主要是由三个笔记组成:一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 是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把“现代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是马克思的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1844 经济学 哲学 手稿 读后感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