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关于成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黑龙江关于成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关于成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5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泓域咨询/黑龙江关于成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黑龙江关于成立光纤预制棒生产加工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报告摘要说明光纤预制棒就是用于拉光纤的玻璃特种预制大棒,是光纤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在光纤产业链中,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所占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之比为7:2:1。xxx有限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220.0万元,占公司股份75%;B公司出资4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5%。xxx有限公司以光纤预制棒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
2、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xxx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5996.7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87.41万元,占总投资的78.69%;流动资金3409.30万元,占总投资的21.31%。根据规划,xxx有限公司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28615.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513.11万元,税金及附加288.18万元,利润总额6101.89万元,利税总额7231.71万元,税后净利润4576.42万元,纳税总额2655.29万元,投资利润率38.14%,投资利税率45.21%,投资回报率28.61%,全部投资回收期5.00年,提供就业职位554
3、个。2015年以来伴随国内光纤光缆的紧缺,国内光纤光缆厂商加速了光纤预制棒的扩产,但由于光棒对于良率要求较高、爬坡速度慢,整体扩张速率低于行业预期。同时海外也仅有康宁开始有选择的进行光棒产能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17-2022年,全球光棒整体扩产速度维持在12%左右。第一章 总论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一)公司名称xxx有限公司(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二)注册资金公司注册资金:1630.0万元人民币。(三)股权结构xxx有限公司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科技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1220.0万元,占公司股份75%;B公
4、司出资410.0万元,占公司股份25%。(四)法人代表陆xx(五)注册地址某产业集聚区(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黑龙江省,简称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哈尔滨,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部,北、东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西部与内蒙古相邻,南部与吉林省接壤,是中国最北端以及陆地最东端的省级行政区,介于东经1211113505,北纬43265333之间,总面积47.3万平方千米,居全国第6位。边境线长2981.26千米。黑龙江省地貌特征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地势大致呈西北、北部和东南部高,东北、西南部低,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地跨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绥芬河四大水系,属寒温带与温带大陆性季
5、风气候。黑龙江省位于东北亚区域腹地,是亚洲与太平洋地区陆路通往俄罗斯和欧洲大陆的重要通道,中国沿边开放的重要窗口。2019年,黑龙江省下辖12个地级市、1个地区,共54个市辖区、22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常住总人口3751.3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13612.7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182.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615.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815.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23.4:26.6:50.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6183元。(六)主要经营范围以光纤预制棒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七)公司简介xxx有限公司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公司一直秉承“坚持原
6、创,追求领先”的经营理念,不断创造令客户惊喜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建立了基础设施较为先进的技术中心,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自主研发、技术合作和引进消化吸收等多种途径,不断推动产品技术升级。公司主导产品质量和生产工艺居国内领先水平,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有限公司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根据规划,依托某产业集聚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光纤预制棒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2015年以来伴随国内光纤光缆的紧缺,国内光纤光
7、缆厂商加速了光纤预制棒的扩产,但由于光棒对于良率要求较高、爬坡速度慢,整体扩张速率低于行业预期。同时海外也仅有康宁开始有选择的进行光棒产能提升,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预测,2017-2022年,全球光棒整体扩产速度维持在12%左右。2010年之后,中国光纤厂商通过海外合作大力发展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全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已从2010年的1080吨扩展到2015年5000吨左右,预计2017-2018全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可达到6000吨,满足超过80%的光纤生产需求。考虑到光纤预制棒是光纤制造的主要成本所在,摆脱进口依赖后,光纤厂商能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进而提升其整体利率水平。第二章 公司组建背景分析
8、一、光纤预制棒项目背景分析光纤预制棒就是用于拉光纤的玻璃特种预制大棒,是光纤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在光纤产业链中,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所占整个产业链的利润之比为7:2:1。2014年,全球光纤预制棒产能为1.3万吨,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和中国(三国产能合计占比高达85.2%)。其中,中国以39.8%的占比位居全球第一。中国除了是光纤预制棒生产大国,还是消费大国。2014年,中国光纤预制棒的需求量为6,639吨,占全球需求总量的60.9%。受技术限制,2010年之前中国光纤预制棒需求的70%以上依靠进口。近几年,随着国内主流厂商自主研发能力的提升,中国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2014年中国光
9、纤预制棒的自给率已经从2007年的20.0%增长至64.4%。全球光纤预制棒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2014年前5大制造商(包含中国厂商1家、美国厂商2家、日本厂商2家)市场份额合计为59.4%。二、光纤预制棒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2015年以来伴随国内光纤光缆的紧缺,国内光纤光缆厂商加速了光纤预制棒的扩产,但由于光棒对于良率要求较高、爬坡速度慢,整体扩张速率低于行业预期。同时海外也仅有康宁开始有选择的进行光棒产能提升,2017-2022年,全球光棒整体扩产速度维持在12%左右。5G网络建设对光纤光缆需求的提升将带动光棒需求的快速提升,5G的需求量决定在接下来的5年中全球光棒产能的供需情况。同时非洲、
10、东南亚、南美等新兴地区需求的提升(增速15%)也有可能加剧光棒紧张的影响。目前国内的光纤光缆厂商光纤预制棒和光纤产量基本达到预定产能,光纤预制棒产能利用率超过90%,而且依旧未实现光棒完全自给。根据目前国内主要光棒生产企业的扩产情况,产能扩充低于年初市场预期;不考虑光纤出口情况下,2017年规划光棒产量国内市场自给缺口19%、2018年国内市场自给缺口2%;但是受制于光棒制造工艺特点,使用PVCD法的长飞、亨通等厂商2017年产能扩张释放相对较平缓(德国赫尔斯产能有限),而使用VAD法的中天科技产能跃升相对预期较快。国内光纤供求持续紧张,光纤价格在2014年后进入上升通道。国内光棒产能供给制约
11、,以及FTTH、4G部署等大幅拉动光纤需求,从集采价格看,17年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将招标价格分别提升至62元/芯公里和60元/芯公里,而移动在最新的招标中未限价,但价格高位坚挺、供求紧张的局面持续存在。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从促进产业发展看,民营企业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促进转型升级等方面力度很大,成效很好。据统计,我国65%的专利、75%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是由民营企业完成的。从吸纳就业看,民营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是就业的主要承载主体。全国工商联统计,城镇就业中,民营经济的占比超过了80%,而新增就业贡献率超过了90%。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鼓励和
12、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对各地、各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提出了十条要求,包括清理规范现有针对民营企业和民间资本的准入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资金等公共资源对民营企业同等对待、支持民营企业充分利用新型金融工具,等等。这一系列的措施,目的是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要按照中央部署,把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并与时俱进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狠下功夫,以促进技术变革、提升
13、产业链条为重点,持续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着力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采取有力措施,尽快改变比重下滑趋势,努力建设制造强国。第三章 市场营销一、光纤预制棒行业分析2013年以前,光纤预制棒生产技术一直被国外垄断。自国家开始对进口于欧美和日本的光纤预制棒发起反倾销后,国外企业纷纷寻求与国内企业合作的方式以继续开拓中国市场,从而也使得我国部分光纤光缆企业开始从国外企业中引进光纤预制棒制造工艺。随着国家在“宽带中国”、“全光网络”的不断实施,对从事光纤预制棒研发的企业的支持力度也不断加大,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光纤光缆企业已经初步掌握了光纤预制棒“PVCD+RIC/ODD”生产技术。然而
14、从光纤预制棒的整体制造工艺上来看,不仅有棒本身的制造技术,还有更加复杂的OVD技术。因此,从技术的完整度上来看,我国离完全掌握光纤预制棒生产技术还有一段距离。截至2016年国内厂商的光纤预制棒产能为6677吨,自给能力为70%;预计到2017年将达到9000吨,按照1吨光棒大概拉3万芯公里光纤计算,这9000吨能够满足27000万芯公里的光纤产能,而前6大光纤厂商的光纤产能是20300万芯公里,加上其他企业预计光纤总产能在25000万芯公里左右。也就是说到2017年,国内企业的光纤预制棒产能已经到位,基本能够达到自用,甚至有部分外销。从需求端来看,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光纤预制棒消费国,2014年
15、消费量达到6639吨,占全球的比重为60.9%;截止到2016年底,中国光纤预制棒需求量为7630吨,同比增长了6.8%。我国光纤光缆企业早已超过100家,而正真掌握光纤预制棒生产工艺的企业寥寥数家,这些大型企业的光纤预制棒自给自足能力较强。但对于更多的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具备光纤预制棒生产能力和工艺技术,更多的是从国外进口,光纤成本高昂。目前,我国光纤预制棒生产仍以国内的几个较大的光纤光缆公司为主,而各大企业在光纤预制棒的研发以及生产方面都是各自为政,产业的聚集度较低,从而导致我国光纤预制棒行业整体的竞争力与国外相比较低。截至2016年底,我国前六大光纤企业光棒产能共5200吨,预计到2017
16、年底达到8150吨,即使其他企业的产能保持零增长,到2017年我国光纤预制棒总产能也会达到9627吨。光纤光缆光棒目前广泛服务于当前的网络时代,长距离的主干传输、光纤到户以及未来5G应用,都会在接下来的10年间推动光纤光缆光棒的向前发展。2016年全球光纤光缆市场增长率在11%左右,作为全球最大的光纤光缆市场,中国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增长率超过全球其他所有地区的市场,增长率达到57%。而三大运营商的需求增长也达到50%以上。未来几年还会持续的增长,主要原因在于宽带升级所带来的光纤需求增长。据观察,当前光纤光缆需求量主要由光纤到户建设拉动,但是光纤到户建设存在时间节点,目前有些国家光纤到户建
17、设已经趋于饱和,光纤需求量开始下降。尽管这种情况在中国未来几年不会发生,但是随着国内主要城市相继完成光改,光纤光缆需求量增速放缓将不可避免,因而可能会对未来光纤光缆产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未来几年,中国光缆以及光棒产量仍会保持较快速度进行增长,预计到2022年,中国光缆产量将会达到9.02亿芯千米,光棒产量将会达到1.31万吨。二、光纤预制棒市场分析预测2010年之后,中国光纤厂商通过海外合作大力发展光纤预制棒的生产能力。全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已从2010年的1080吨扩展到2015年5000吨左右,预计2017-2018全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可达到6000吨,满足超过80%的光纤生产需求。考虑到光纤预
18、制棒是光纤制造的主要成本所在,摆脱进口依赖后,光纤厂商能进一步降低原材料成本,进而提升其整体利率水平。据相关报告统计显示,2010年以来,美国、欧盟、日本、中国以及其它亚洲国家光纤预制棒的需求量占全球光纤预制棒总需求量的比例均在98%左右,是全球光纤预制棒最主要的消费国家(地区)。而除中国以外,全球其它主要光纤预制棒消费市场需求量处于相对较低甚至负增长的水平,产能严重过剩。2010年-2013年期间,美国光纤预制棒需求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550吨下降至2013年的1480吨,累计降幅接近5%。美国光纤预制棒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的比例也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23.36%下降至
19、2013年预计的14.61%,累计下降近9个百分点。而且美国国内光纤预制棒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的状态,过剩产能逐年增长。2010年-2013年期间,日本光纤预制棒需求量也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950吨下降至2013年的900吨,累计降幅为5.26%。日本光纤预制棒需求量占全球需求量的比例也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4.32%下降至2013年的8.89%,累计下降5.43个百分点。而且日本国内光纤预制棒处于严重供过于求的状态,过剩产能也是逐年大幅增长。2010年以来,尽管欧盟市场光纤预制棒需求量在逐渐增长,但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比例仅维持在6%-8%左右的较低水平,而且2010年-2
20、013年期间,欧盟占全球光纤预制棒总需求量的比例由8.14%降至6.71%,处于下降趋势。而且,2010年-2013年期间,欧盟地区光纤预制棒也是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因此,短期内欧盟市场基本没有吸收其它国家(地区)进口产品的能力,欧盟仍将扮演光纤预制棒净出口的角色。就其它亚洲国家而言,尽管其光纤预制棒需求量在逐渐增长,但同时其产能也在逐年增长,产能与需求量之间的差额由2010年的95吨减少至2013年的45吨,基本上仅依靠自身的产能就可以满足需求。而且,其它亚洲国家光纤预制棒需求量总体处于较低水平,2010年-2013年期间,其需求量占全球光纤预制棒总需求量的比例基本上保持在8%左右的水平
21、,对于日本和美国严重过剩的产能吸收能力非常有限。2010年-2013年期间,日本、美国光纤预制棒产能均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日本光纤预制棒产能从2010年的245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3100吨,而同期美国光纤预制棒的产能则同样从225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2700吨,而两国合计的光纤预制棒产能则从2010年的470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5800吨,产能累计增长了1100吨。两国光纤预制棒的合计产能占同期全球总产能的一半左右,全球第一。两国光纤预制棒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2010年以来,日本、美国单个国家以及两国合计光纤预制棒的产能呈持续大幅增长趋势,其中日本光纤预制棒的产能从2010
22、年的245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3100吨,产能累计增长了650吨;美国光纤预制棒的产能从2010年的225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2700吨,产能累计增长了450吨,两国合计的光纤预制棒产能从2010年的4700吨持续增长到2013年的5800吨,产能累计增长了1100吨。而相对于两国持续大幅增加的产能,两国光纤预制棒的国内需求量相反总体呈下降趋势,日本需求量从2010年的950吨下降至2013年的900吨,美国需求量从2010年的1550吨下降至2013年的1480吨,两国合计的需求量从2010年的2500吨下降至2013年的2380吨,累计下降120吨,导致两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
23、的产能持续大幅增长。2010年,日本、美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分别为1500吨和700吨,两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合计为2200吨。2013年,日本、美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将分别增加到2200吨和1220吨,相比2010年分别增加了700吨和520,两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的合计产能增加到3420吨,相比2010年增加了1220吨。与此同时,两国光纤预制棒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占总产能的比例也持续增长。2010年,日本、美国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占其产能的比例分别为61.22%和31.11%,两国合计占比为46.81%。2013年,日本、美国需依赖出口的产能占其产能的比例分别上升为7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黑龙江 关于 成立 光纤 预制 生产 出产 加工 公司 可行性 分析 报告 讲演 呈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