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画》教案设计.doc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画》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画》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关于阅读的教学目标指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要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画这首诗诗句对仗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配有一幅意境典雅的水墨画。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重在借助插图引发学生想象,在想象和交流中感知文本内容,在反复诵读和体验中感知文本意境,进而感受文本语言的特点和魅力。识字是一年级的教学重点。在本课的识字教学中,教师重点通过用偏旁归类、熟字换偏旁、找反义词等识字方法,让识字与阅读、看图、想象、游戏融合,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让识字变得更轻松,更有实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带有反义词的头饰。2.一幅山水画(画上题写
2、着画这首诗)。3.制作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朗读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观察图画,引入诗句1.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精美的山水画。(出示山水画)2.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小朋友,你们看到了什么?学生按照从上到下、从远到近的顺序说一说画面上的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山、水、花、鸟”)3.引导学生发现画上的谜语诗,老师读这首谜语诗,引导学生猜猜谜底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体会诗中所描绘的画面。设计意图:由看画引入古诗,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3、。在读诗看画中初步认识事物和生字,把读诗、学字引入活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二、初读古诗,合作识字1.学生自读古诗,把不认识的字用铅笔标出来,借助拼音读正确。2.同桌互读生字,相互指出读得不正确的字音,同桌互相教一教。3.同桌配合读诗句:以同桌为一小组,两人分行读诗句,其他同学评价,及时纠正字音。4.考查同桌合作学习情况。5.齐读古诗。设计意图:本环节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出初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三、多种方法,识记生字1.用“加一加”的方法识字。(1)出示“远辶元”,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2)古诗中还有两个字和“远”很像,引导学生自己读一读古诗,找一找,用
4、“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还辶不;近辶斤。(3)相机指导学生认识新部首“辶”。(4)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远、近”:在教室里,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近?哪些同学离老师比较远?哪些同学离自己最近?哪些同学离自己最远?(5)齐读第一、二句古诗,想一想哪些字还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听口斤;色巴)2.结合“远近”教学反义词。(引导学生利用反义词来识字)(1)指名读古诗,在诗句中找出意思相反的词,读一读。(2)联系生活理解“有无”:老师的手上有一片漂亮的羽毛,老师一吹,咦,羽毛呢?没有了可以用“无”来表示。 边做“对口令”游戏边做动作表演“来”和“去”, 清晰地理解反义词的意思。(3)演一演,说
5、一说:“来去”。(4)认读反义词:有无;来去;远近。(5)游戏:找朋友(带上反义词的头饰)。老师说一个词,同学们来说出它的反义词,看看谁先找到朋友。(6)把这三组反义词送回古诗中,我们再读一读古诗。3.游戏:“找不同”。出示“无天”,“色爸”,指导学生找找它们的不同,在反馈过程中认识斜刀头。 斜刀头()不叫“色字头”。4.认识生字“声”。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记住它的,分享自己的识记方法,并给这个字组词。5.复习巩固。(1)齐读生字,跳读生字。(2)学生自主读生字卡。教师指导学生读一读桌子上的生字卡片,把读对的生字宝宝轻轻送回家。(3)读古诗。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了多种方法识记汉字,创设丰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