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3《口耳目》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3《口耳目》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3《口耳目》教案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3口耳目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看图识字,引导学生认识身体部位。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一幅含有生字的图画,画面展示了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对应的5个生字都是他们熟悉的身体部位名称。第二部分提供了与身体部位有关的两句俗语,呈现生字“站、坐”,并以两幅京剧人物形象,让学生形象地感知坐、立的规范,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本教学设计根据“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采用游戏激趣、图文结合、合作互助等方法引导学生感知字理。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的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生字卡片。学生准备:生字卡片。课时安
2、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设疑:(课件出示一个没有眼睛、嘴巴、耳朵的人物画像)这个人身上好像少了点儿什么?2激趣:哦,他的眼睛、嘴巴、耳朵竟调皮地跑到了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互动活动:师生共同活动,拼贴器官。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而且对人体五官的感知也不是零起点。通过拼图游戏导入新课,极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二、图文结合,识记生字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在说话中正音。1课件出示“口、耳、目、手、足”的象形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
3、说一说自己的发现。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1)课件出示“目、足”的图片,对照图画和象形文字,猜猜它们是哪两个生字。(2)引导学生展开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猜出来的。(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指导。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组词。(5)图文对照,读一读。注意指导“手”的读音。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演变
4、图。小组合作,商议用合适的识字方法来识记生字。(2)汇报交流,教师巡视,点拨指导。口: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能用“口水”说一句话一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耳: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用一用。“耳”耳熟、耳朵等,能用“木耳”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手: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能用“手”字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3)图文对照,读一读。设计意图:很多东西学生是不能理解的,而过多
5、的讲解更会让学生迷茫。因此,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用一张图片、一个象形字,引出一个生字,学生容易接受得多。三、课件演示,指导书写1课件出示田字格,引导学生复习横中线、竖中线、左上格、右上格、左下格、右下格。2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笔画“横折”。3学生观察,先用手指练习书空,再在本子上练习书写。4教师范写生字“目”和“耳”,要注意强调中间两横间要留有距离。5学生一边观察一边书空,然后在书中描红练写。6教师点评。设计意图:书写汉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例字的好习惯。“三分写,七分看”就是这个意思。四、借助游戏,巩固识字将“手、足、口、耳、目”几个字的金文、小篆、楷书制成卡片,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口耳目 一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耳目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