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5《玲玲的画》教案设计.doc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5《玲玲的画》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5《玲玲的画》教案设计.doc(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5玲玲的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解放孩子的头脑,使孩子敢想;解放孩子的双手,使孩子能干;解放孩子的眼睛,使孩子学会观察;解放孩子的嘴巴,使孩子多说”玲玲的画是一篇让人颇受启发的小故事,我们更应该本着“解放学生”的理念,以玲玲的情感变化为主要线索,以爸爸说的最后两句话中蕴含的道理为突破口,揭示课文主题。因此,本设计让学生随着课文内容不断深入理解,自悟课文内容。同时,通过课件的帮助和教师的语言渲染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并在感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朗读、个性化朗读和分角色朗读。最后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重点理解爸爸说的话,从中受到启发,懂得“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的道
2、理,同时加深学生对重点词语的意思的理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生字词卡片;将课文中爸爸说的话做成相关的课件;准备三幅与课文前后内容相符的画。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至少读三遍课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识字导入,认识人物1导入:学校要举行书画大赛了,有一位小姑娘要去参加,她的名字叫“玲玲”。(板书“玲玲”)谁来亲切地叫她一声?2识字:“玲”是形声字,右边“命令”的“令”表示字音,要读准后鼻音。左边是王字旁,表示字义。王字旁用来表示非常珍贵的、美好的东西。“玲玲”用来形容玉器碰击的时候发出的清脆的声音,这里指人的名字。3揭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玲玲有关,(补全课题)一起来读课题。4过
3、渡:玲玲的画怎么了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玲玲的画,在文中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形声字形旁表义,用形声字构字特点学习“玲”的字形,理解“玲”的意思,让学生记忆深刻,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拉近了学生和故事的主人公玲玲的距离。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还要读通句子。2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1)同桌合作学习带拼音的生字,互读、互听、互纠。(2)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并准备全班交流。3教师课件出示生字,检查读文识字的效果。(1)小组派代表汇报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其他学生适时补充。明确“幅”的读音是f。(2)引导学生归纳,可以采用形声字识字
4、法识记的生字有:玲、详、幅、评、催、啪、脏、懒、糟。注意组词区分“催崔”“幅副”。“并”和“肯”可以用口诀记忆:并“倒八开”;肯“上止下月”。(3)开火车给生字口头组词。(4)开火车读字。设计意图:语文教学应该逐步培养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自学能力,因此,教师在明确任务后,让学生初读课文,训练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读准字音,认准字形,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再读要求:把课文读流利,不唱读,不指读。2学生试读。3出示难读的句子,指名读,齐读,分男女同学读,读准生字的读音。 (1)玲玲得意地端详着自己画的我家的一角。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
5、评奖了。(2)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啪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地哭了起来。 要注意指导学生重读“得意地”“端详”“就要”“啪”“掉”“伤心地”,突出玲玲情感的变化。4小组成员互相交流: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5汇报交流结果:引导学生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概括课文内容。 引导学生明确这是写事类文章总结内容的好方法。6推荐组员在全班朗读课文,纠正读音。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因此,从初读读准、读通到再读读顺,教师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历难度逐渐提高的过程,在看似简单的教学流程中,真正落实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这样有助于学生
6、识记生字,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完成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知,为进一步分析课文、懂得道理打下良好的基础。四、指导观察,分类识记1出示生字:画、幅、评、奖、纸、报、另、及、拿、并。(1)学生齐读生字并组词。(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和笔画,以及各部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引导学生根据这些生字的结构分类观察和识记:上下结构的字:奖、另、拿、并。左右结构的字:幅、评、纸、报。半包围结构的字:画。独体字:及。2教师范写,边范写边指导。(1)“奖”笔画较多,书写时把上下两个部分都写得扁一些,“大”字出头部分要稍短。 (2)写“纸”要注意,左窄右宽,结构要紧凑。 (3)“画”是半包围结
7、构的字,先写上面的长横,然后写中间的“田”字,最后用“”围住。3学生练习描红,再临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找出有特点的学生准备进行展示评价。4评价书写,找出优缺点,二次练写,强调书写姿势。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要求是: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本环节的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通过认真观看教师的范写过程,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美蕴含在每一笔、每一画中。五、趣味游戏,巩固识字1游戏“大转盘”。(转盘上写着生字,教师转动转盘,学生开火车读字,并能口头组词。)2学生在游戏中巩固生字。设计意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本课,给学生带来了愉快的学习体验,为长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玲玲的画 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玲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