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六习作指导方案.doc
《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六习作指导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六习作指导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习作指导方案“这儿真美”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组课文是以“祖国河山”为专题编写的,选编的四篇课文以多样化的体裁、丰富多彩的语言描绘了大自然令人神往的景观。本次习作内容紧紧围绕本单元训练专题,以“这儿真美”为主题,围绕一个意思写一处美景。此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去发现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并且把身边的美景介绍给别人。写的时候,试着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写。在介绍美景时能按照一定顺序,有选择地描写景物,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表达对这个地方的喜爱之情。鼓励学生在习作中尽可能用上这学期新学的词语,写好后自己读一读,改正错别字,并把习作读给同学听,和同学分享你发现的美景。教学目标1
2、能够仔细观察一处景物,运用从课文中习得的方法,围绕一个意思用一段话写下来,并能主动运用平时积累的描写景物的词语。(重点)2能自己改正错别字,并乐于和同伴分享观察到的美景。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观察身边的美景;准备身边美景的照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发情感1播放身边的优美风景图片,请学生谈一谈感受。2过渡: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例如景色怡人的公园,清新淡雅的田野,缓缓流淌的清澈的小河,洋溢着丰收喜悦的果园这节课,我们就向大家介绍自己身边的美景。3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直观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表达欲望。二、围绕要求,确定内容1
3、课件出示习作要求:指名读要求。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想把身边的哪处美景介绍给大家?出示交流提示:(1)可以介绍公园、田野、果园、小河、校园等我们周围美丽的地方。(2)按顺序介绍身边的美景,说一说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3)你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带给你什么感受?(4)小组里的同学可以对成员介绍的美景进行补充或提问。3小组合作,根据交流提示说一说自己喜欢的一处美景。有相关照片的同学可以把照片拿出来请大家欣赏。4指名一边展示图片一边进行介绍,教师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这个地方有什么,是什么样子的,这处美景带给自己什么感受。设计意图:本单元伊始,就开始布置观察美景的任务,让学生逐级完善自
4、己的观察所得。通过此时的相互交流,学生相互了解要介绍的美景,更开阔了习作思路,为下一步落笔行文打下了基础。三、读写结合,指导习作过渡:景物特点和观察方法不同,写作的顺序也会不同。本组课文中的几位作者就以不同的观察视角,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景物的鲜明特色,使人如临其境,如见其景。1“忆”顺序。(1)回顾课文,说说本组中的四篇课文都分别运用了什么写作顺序。预设:古诗三首中分别按小船行进的顺序,按一天中天气变化晴天和雨天的顺序,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进行描述;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按“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海滨小城整篇课文是按“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第36自然段都是按“总分”的顺序进行描述的;美丽的小兴安岭
5、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或“总分总”的顺序进行描述的。(2)小结:习作时安排好表达顺序,可以使内容有条理,联系更紧密。常用的顺序有:方位顺序。以景物的远近、上下、左右、前后等空间方位为序,层次清楚地加以描述。时间顺序。按春、夏、秋、冬,早上、中午、晚上等顺序写景。2抓住景物特点。(1)出示课文海滨小城例段:小城的公园更美。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一棵棵榕树就像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2)说一说这几句话是抓住了榕树的什么特点进行描写的。(榕树的大、枝叶茂盛)(3)小结:只有抓住特点,描写的景物才能活灵活现。3围绕一个意思写。(1)出示课文范例: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习作 指导 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