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社工师考试内容汇总2011(综合能力).doc
《助理社工师考试内容汇总2011(综合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社工师考试内容汇总2011(综合能力).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助理社工师考试内容汇总2011(综合能力)【精品文档】第 29 页第一章 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领域社会工作的特点:1专业性助人活动2注重专业价值3强调专业方法4注重实践5双方合作6多方协同社会工作的目标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1)解救危难(2)缓解困难(3)促进发展社会层面的目标(1) 解决社会问题(2)促进社会公正社会工作的功能: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1)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2)促进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1)维持社会秩序(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工作的要素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助人活动,它的基本要素包括服务对象、社会工作者、价值观念
2、、工作方法和社会互动等。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康复服务,社会救助,就业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服务,医疗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矫治服务,城乡社区发展,军队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1、 社会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2、 社会工作者间接服务的角色: 管理者,资源争取者,政策影响人,研究者第二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价值观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社会工作价值观的作用大体上可以从理论作用和实践作用两个理论作用:是指社会工作价值观对于社会工作专业建设和学术研究的正面影响实践作用是指:首先,社会工作价值观
3、是社会工作者的实践动力。其次,社会工作价值观在专业文件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伦理守则。第三,社会工作价值观是促使社会工作者个人成长的有效力量。第四,社会工作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1) 服务大众(2)践行社会公正(3)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4)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5)待人真诚和守信(6)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操作原则(1) 对服务对象的接纳(2)对服务对象的尊重与包容(3)注重个别化原则(4)自我决定与知情同意(5)强调为服务对象保密(6)不批判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1、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看法一个与自己
4、有平等价值的人;有潜力改变且有能动性的个体;自身具有优势;合作伙伴2、社会工作者对专业实践的看法提高专业服务的质量,不断学习;提高效率,改善效果;强化专业服务的标准促进专业的发展;坚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3、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看法维护服务机构的政策、立场和管理规则;尽量避免在外部对服务机构进行批评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不断提高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4、社会工作者对公共福利发展的看法增进总的社会福利水平;注重公平正义原则;最大限度地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发展与社会进步的看法有理想:乐观的态度,美好的未来;懂现实:会有各种曲折和困难去奋斗:愿意付出,不懈地追求和奋斗
5、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1)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2)对同事的伦理责任(3)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4)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5)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6)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社会工作者面临的主要伦理困境(难题)保密问题人情与法制及规定的冲突问题(情理法问题)价值介入与客观性的矛盾(价值中立还是价值介入)社工的个人利益与满足职业的社会责任之间的冲突自我决定原则和家长制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内容坚持了三方面的基本原则(处理)(1)以服务对象的利益为重(2)坚持专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3)坚持专业伦理的权威性社会工作专业伦理守则的内容(专业守则)综观各国社会工作专业人员守则主要包含以下
6、内容:(1)尊重服务对象的权益;(2)严守服务对象的秘密;(3)公平服务大众;(4)重视同僚工作;(5)恪守公私界限;(6)维护社会正义;(7)信守机构政策;(8)充实社会工作知识和能力;(9)促进专业发展;(10)约束不当行为;(11)增进公共福利;(12)共同执行守则。第三章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一)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需要的层次与类型:马斯洛提出人类需求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为如下几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ERG理论是阿尔德弗(C.P.Alderfer)于1969年提出的一种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但有些不
7、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三类,即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莫瑞把需要分为两大类:第一需要,也称生理性需要;第二需要,又称心因性需要。人类需要的类型: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需要的起源来划分)生物性需要主要关系到人类生命的维续和种族的繁衍。生命的维续包括吃、喝、睡等方面的需要,种族的繁衍则包括性的需要。但这些需要常常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社会性需要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需要,具体包括交往、成就、权力等需要。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从需要的对象来划分)间接需要和直接需要(按人们对需要的迫切程度来划分)人类行为的特点:(1)适应性(2)多样性(3)动态性(4)指向性(5)可控性(6)发展性2人类环境的
8、构成要素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1、家庭 2、朋辈群体3、学校4、工作单位5、社区6、文化 7、大众传媒家庭教养模式:(1)娇纵型(2)支配型(3)专制型(4)放任型(5)冲突型(6)民主型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1、人类行为要适应社会环境 2、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3、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4、人类行为能够改变社会环境5、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是相互影响的(二) 人生发展阶段 人生各阶段的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发展特征,面临的主要问题婴幼儿阶段:出生到3周岁,主要特征有:大脑发育迅速、行为上开始目标取向、语言能力发展、形成依恋等。婴幼儿生理发展婴幼儿期也是动作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在此
9、期间逐步掌握了独立行走以及用手操作物体的能力。婴幼儿心理发展该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孩子学习、记忆、语言理解能力快速发展。到2岁左右口语词汇迅猛发展,对语言产生明显兴趣,并学会了大量用来命名物体的单词。婴幼儿社会性发展形成依恋的重要阶段。依恋产生于婴幼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然选择的结果婴幼儿面临问题:行为偏差:拒食、允吸手指、咬指甲和心理自闭等学龄前阶段:学龄前阶段从36岁学龄前生理发展:到67岁时儿童的脑重量接近于成年人的水平,这为儿童智能的迅速增长以及接受教育奠定了基础。36岁时,儿童的肌肉技能已有
10、良好发展,之后动作的熟练程度与协调能力日益增长。学龄前心理发展: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相互促进。从以表达机能为中心向以思维机能为中心的转换。正确掌握全部本土语言。学龄前社会发展:开始了道德发展: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发展。社会交往的范围从以家庭为主扩大到整个社会生活,父母、同伴、老师。学龄前面临问题:口吃、攻击以及沉迷于电视等问题。学龄期阶段:学龄生理发展:掌握了完整的动作,并且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协调程度日益提高学龄心理发展: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内部语言:不出声地思考问题。具体运算思维阶段学龄社会发展: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性逐渐增强,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意识,能够以他人的立场来考虑问题,
11、实事求是地评价他人。学龄面临问题:心理障碍:因面对新环境而引起的心理紧张。交往障碍:与他人相处时出现的适应困难。学习困难:因学习能力落后而导致成绩低下。青少年阶段:1218岁。成长期、混沌期、危险期青少年生理发展:身体机能逐步增强。生殖系统和第二性征已经基本发育成熟具备生育能力。青少年心理发展:情绪发展比较丰富和强烈,出现两极性发展特征。经常出现反抗情绪,需要加强情绪的自我调节。性意识的发展。青少年社会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的核心任务是自我意识、道德观和社会交往的进一步发展。青少年面临问题:行为偏差,如早恋、犯罪和适应不良。学业上的失败会导致多重的负面影响。青年阶段:1835岁,青春后期青年生理发
12、展:生理发展成熟并呈现出稳定的状态。2235岁的青年人正处于生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青年心理发展:达到成熟水平青年社会发展:人生观,友谊和爱情,心理适应青年面临问题:(1)角色转换与冲突(2)在工作上遭遇到的歧视问题(3)婚姻家庭的调试问题中年阶段:3560岁。生活结构体系最复杂的时期。中年生理发展:更年期:情绪波动、性格改变、烦躁易怒、消沉抑郁等一系列行为问题。中年心理发展:错综复杂中年社会发展:开始真正承担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中年面临问题:如何很好地度过更年期。适应婚姻关系的变化。老年阶段:60岁至死亡老年生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各项生理功能和认知能力功能较大退化。毛发脱落、脊椎弯曲、骨质疏
13、松、记忆力下降,各类老年疾病开始出现,身体逐渐依赖他人。老年心理发展:进入老年期后,人们的思维内容偏重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及对角色转变和发挥余热的认知。怀旧是老年人将意义赋予生活过程的一部分,在向下一代讲述过去生活的时候,怀旧同时也充当了一种社会化的工具。老年社会发展:老人会经历退休、儿女离家、丧偶、丧亲等重大人生事件,虽然退休使得闲暇时间增加,但是,多数人对此有失落感,心理上抗拒退休,他们的社会参与减少并越来越封闭,从而导致社会地位下降。老年面临问题:这一阶段的主要问题有:退出就业领域可能产生无用感,经济收入减少会发生生活上的困难,退出社会生活的主要领域会使人际关系淡化,进而产生孤独感;各类疾
14、病增加,受到疾病的折磨。作为应对,政府要进一步完善各项老人社会保障政策,确保其基本生活和健康,维护其各项合法权利与生活尊严,推动其积极的社会参与,并适时对条例加以修订,保证老人能同步享受社会发展的成果。第四章 个案工作方法个案工作的主要模式一、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及特点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内容1. 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1)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人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涉及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个人的成长和发展。2)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的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压力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早期形成的问题;二是社会环境压力过大;
15、三是心理适应能力不足。这三方面的相互作用最终使服务对象出现心理方面的困扰和人际交往的冲突。3)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它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4)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即使是暂时面临困扰的服务对象,也具有自身有待开发的潜能。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1. 注重从人际交往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2. 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1) 心理动态诊断评估服务对象人格的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意识和无意识的关系2) 缘由诊断分析服务对象困扰产生、变化的过程3) 分类诊断对服务对象问题的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作出判断3. 采用多层
16、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1) 减轻服务对象的不安2) 减轻服务对象系统功能的失调3) 增强服务对象的适应能力4) 开发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5) 改善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一、 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及特点危机介入模式的内容1. 危机介入理论危机介入模式是一种具体的工作方法,没有完成系统的理论基础2. 危机的定义1) 危机是指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受到意外危险事件的破坏而产生的身心混乱的状态,这样的状态不利于服务对象有效面对和处理危机带来的挑战。2) 危机的分类: 成长危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需要面对不同的任务而产生的危机 情境危机:因生活情景的突然改变而引发的危机3. 危机的发展阶段1) 危机发生2) 危
17、机应对3) 解决危机4) 恢复期4. 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1) 及时处理2) 限定目标3) 输入希望4) 提供支持5) 恢复自尊6) 培养自主能力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1. 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2. 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3. 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个案工作各阶段通用过程模式的工作重点一接案接案或转介结案的一部分1. 了解求助者的求助愿望2. 促使有需要的求助者成为服务对象3. 明确服务对象的要求4. 初步评估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二收集资料预估1收集与服务对象问题有关的材料2对服务对象的问题进行评估三制定计划计划四签订协议无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服务对象改变的动力基
18、本内容: 服务目标 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 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 服务双方签字五开展服务介入社会工作者需要扮演以下角色 使能者:发挥服务对象的潜在能力 联系人:联络资源 教育者:指导服务对象学习处理问题的新知识、新方法 倡导者:动员服务对象一起争取一些合理的资源和服务(自相矛盾本书第22页:“倡导是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提倡某种行为即向服务对象倡导某种合理行为,并指导他们以使其成功。”)(补充:倡导advocate,在法律用语中意思为“辩护”。在社会工作学中,就可以把“倡导”理解为“为服务对象辩护”。) 治疗者:消除或者减轻服务对象的困扰六结案结案可以结案的五种
19、情况 社工和服务对象都认为工作目标已经达到 虽然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但服务对象已经具备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工与服务对象的专业关系不和谐,希望结束服务 服务对象出现了一些新的要求和问题,需要转介其他社工或机构例:我曾经有位服务对象因为被起诉而结束了专业关系 因为一些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结束服务结束阶段的四项工作 预先告知服务对象 巩固已有的改变和进步 为服务对象结案之后独立面对问题做好准备 鼓励服务对象表达结案时的情绪,探讨结案后的跟进服务结案常用的三种形式 直接告诉服务对象 延长服务间隔的时间,如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 变化联系方式,如直接面谈 电话或者网络交流七评估评估评估是指对个案工作的
20、服务效果和效率进行评定评估主要涉及的三个方面 服务对象的改变状况 工作目标的实现程度 服务介入工作的人力、物力和其他资源的投入评估的常用方法 由服务对象评估对服务工作的满意程度 由社工同行评估服务工作的开展状况 由服务机构评估社会工作者的服务工作开展状况八追踪无追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任务 安排一些结案之后的练习 调动服务对象的周围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 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个案工作的常用技巧会谈:支持性技巧,引领性技巧,影响性技巧建立关系:感同身受;建立有利于服务对象积极表达的关系模式;制造气氛积极主动收集资料:会谈;调查表;观察;现有资料的运用方案策划:目标清晰而且现实;服务对象的范围
21、明确;策略合理评估:正确运用评估类型;合理运用评估的方法;服务对象的积极参与坦诚保密第五章 小组工作方法小组工作的四个要素:方法,过程,互动,目标小组工作的类型教育小组:帮助组员学习新知识、新方法成长小组:帮助组员了解、认识和探索自己支持小组:通过组员彼此支持,到达解决某一问题和成员改变的效果治疗小组:治疗组员的心理和社会行为问题小组工作的模式互动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一) 理论基础(非大纲内容)基本假设:个人与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小组为个人的社会功能发挥提供了有效情景,成员的互动有助于发掘自身潜能,增加社会交往的信心、知识和技巧,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来(二)特点1、互动模式的小
22、组目标是使组员在社会归属和相互依存中得到满足。采集2、互动模式要求组员在团体中有平等互惠的动机和能力。3、其中,社会工作者在小组工作中是中介者、使能者。引领积极互动、自主发展.(三)实施原则小组工作者扮演协调者角色。1、组织小组,说明小组的作用和自己承担的角色。大2、启发组员主动面对问题,澄清组员的需要期待,寻找所有组员的共同需求,挖掘小组的正向动力,动员组员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强化发展目标。3、提供信息,协调关系,调动社会资源为小组目标服务。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实施原则(一)理论基础。以人的发展为核心,关注人的社会功能性的提升,包括:恢复个人的社会功能,预防个人社会功能的失调,发展个人的社会功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助理 社工 考试内容 汇总 2011 综合 能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