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doc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精品文档】第 14 页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导学案七_年级_ _班 语文学科导学案 执笔:刘树坤 审核: 狄光翠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松鼠 课型:预习课、展示课 课时:2【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思路,学习其合理的说明顺序。2.学习本文细致观察事物的特征,抓住事物特征介绍事物的方法。3.体味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提高表达能力。【重难点预测】1.对事物特征的观察。 2.形象生动的说明。【学习流程】:目标导入展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做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1.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驯
2、( )良 矫( )健 帽缨( ) 翘( )起来 蜇 ( ) 伏 橡栗( ) 苔藓( ) 惹 ( )恼 乖( )巧2.你对作者了解多少,请写下来以便和大家交流。3.说说你对说明文这种文体的了解。4.整体感知课文,根据课文结构与取材特点,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5.把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惑或新发现写下来。(2-3个)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问题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有层次)认真阅读课文,分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第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段的三个词语能不能颠倒位置?为什么?2.第二段介绍松鼠几个形体的特点呢?3.作者是如何描写松鼠的外貌的?用了哪些生动的词语?这些词又好在什么地方?4.作者又是如何写松鼠尾
3、巴的呢?5.第三段作者主要写了松鼠的什么特点呢? 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的?6.从文章的结果层次安排上,你能知道作者采用什么样的说明顺序吗?拓展提升当堂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1.回答:第段总括松鼠的三个特点是什么?答: 2.作者总括这三个特点的目的是什么?答: 3.第段中
4、作者从四个方面描述了松鼠漂亮的形态,分别是哪四个方面?4.在文中画出突出它们形态漂亮的词语。5.文中画线部分运用的修辞方法是什么?6.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自主反思】:(学生课堂自我小结)七_年级_ _班_ 语文 _学科导学案 执笔: 刘树坤 审核: 狄光翠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松鼠 课型:展示课、反馈课 课时:2【学习目标】1.把握文中对松鼠特点的具体说明。2.学习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重难点预测】1.学习本文形象生动的说明。【学习流程】:目标导入展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做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1.文中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试着找出来,写在下面。2.
5、把自己在读课文时的疑惑或新发现写下来。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问题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有层次)朗读课文第四五两段,分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这两段主要写了松鼠的什么特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描写的呢?2.本文的语言运用的生动形象,试着举例来说说。3.课文把松鼠写得如此生动,作者除了运用准确的语言,还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加以形象生动的说明。那你能否从文中找出这样形象生动的例子呢?4.除了文中介绍的松鼠的特点外,你认为松鼠还具有哪些特点?(小组交流)拓展提升松鼠是这样的可爱,作者也非常喜欢它。 可我们读读文章的最后两句“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
6、皮衣。”你又有什么感受? 当堂训练(布置当堂作业或当堂训练案)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松鼠不敢下水。有人说,松鼠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_(蛰伏、潜伏)不动。它们是十分_(警觉、警惕)的,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松鼠跑跳_(轻盈、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跳。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要是被人家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不高兴的恨恨声。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
7、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_(错乱、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既宽广又坚实,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上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可以使雨水向四周流去,不落在窝里。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它们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自己的毛,弄得身上光溜溜的,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坏气味。松鼠也是一种有用的小动物。它们的肉可以吃,尾毛可以制成画笔,皮可以制成皮衣。1.给文中空缺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2.“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
8、净又暖和。”中“通常”二字能否删去,为什么?3.用简明的语言概括第段的内容及其作用。4.文中写松鼠的搭窝过程,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找出语言标志。(二)作者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文章生动形象体现了科学小品文语言的生动性。咱们同学能不能也来试一试,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来描写你熟悉的动物。(300字左右 注:可以可以课后完成)【自主反思】:(学生课堂自我小结)七_年级_ _班_ 语文 _学科导学案 执笔: 刘树坤 审核: 狄光翠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松树金龟子 课型:展示课、反馈课 课时:1【学习目标】1.了解松树金龟子2.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
9、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重难点预测】学习观察动物的特点,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学习准确、生动的说明。【学习流程】:目标导入展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做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生字。锹 炫耀 无动于衷 打扰 鞘翅 2.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 无动于衷 :抑 郁:仪表堂堂 :3.在这篇课文里,法布尔把自己对松树金龟子的一些发现告诉了大家。你认为法布尔有哪些主要发现?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4.说明文是一种知识性较强的文体,其目的是让人“知”,因此这种文体在语言上最主要的特点是准确。你能举一些例子
10、来说明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吗?另外,读了本文后,你觉得本文在语言上还有什么特点?(生动) 请你结合全文并找了出一些句子,来简要分析一下。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问题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有层次)1.你认为法布尔有哪些主要发现?它为什么会有这些发现? 2.松鼠金龟子的特征是什么?试着概括说明。3.课文主要说明松树金龟子的哪些方面的内容?具体说说。4.本文的语言运用的准确生动,试着举例来说说。5.本文好多地方运用了说明方法,试举例说明。6.让学生谈一谈学习了此文后的收获。(引导学生从基础知识与情感等多方面进行总结)拓展提升当堂训练(布置当堂作业或当堂训练案)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虽然我们掌握了金龟
11、子发音的原理,它为什么而歌唱却仍是个谜。是为了求偶而歌唱?这有可能。然而,尽管我特别注意,在深夜里,也从未听到过金龟子的歌声。就是近在咫尺的铁丝网里,我也听不到它们的歌声。 要金龟子唱也不难,只要抓在手里,摸摸捏捏,它就会唱起来。一直唱到你不再去冒犯它。那声音听起来不像是唱歌,倒更像是抱怨声,对命运的抗议声。真是奇怪,在金龟子的世界里,歌声是用来表达痛苦的,而沉默则是欢乐的标志。 其他靠胸部或腹部摩擦来发出声音的昆虫也差不多。正躲在洞穴内产卵的蟋蟀妈妈,受到突然的惊吓会发出悲鸣;被抓获的天牛会竭力鸣叫。危险过去了,它们就不再大叫。 也有的昆虫为了自娱、求偶、庆祝欢乐。庆祝明媚的阳光而歌唱。这些
12、昆虫中大部分在遇到危险时就默不做声。 稍有异常,纺织娘就不再歌唱。与之相反,知了一旦被捉就拼命大叫,比平时要响得多。螽斯的唱歌既能表达悲哀,也能表达欢乐,以至于难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鸣,还是在欢唱。 昆虫默不做声是否表示它很愉快?它高声大叫是不是为了吓退敌人?如果金龟子和知了面对危险大喊大叫,那为什么纺织娘面对危险却要停止叫喊? 总而言之,昆虫究竟为什么要叫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 1.在这几段文字中,作者探讨了哪两个问题?按文章顺序回答。 _ 2.对这两个问题作者有没有得到圆满的解释?为什么? _ 3.文中哪些昆虫会为欢乐而歌唱? _ 4.作者探讨问题的过程反映了作者什么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
13、自主反思】:(学生课堂自我小结)七_年级_ _班_ 语文 _学科导学案 执笔: 刘树坤 审核: 狄光翠 授课人: 授课时间: 班级: 课题:国宝熊猫 课型:反馈课 课时:1【学习目标】1.自主学习,了解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2.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3.明确保护动物的意义,提高动物保护的意识。【重难点预测】1.大熊猫的特点和习性及其成为国宝的原因。2.准确、形象生动的说明。【学习流程】:目标导入展示明确目标。自主学习(教师做自学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完成预习案)朗读课文,然后完成下列问题。 1.读准下列生字。嬉( )戏 憨( )态可掬( ) 濒( )危 璀璨( )邛崃( ) 浩
14、瀚( ) 栖( )息 孤僻( )分娩( ) 翌( )日 繁衍( )2.整体感知,研读课文:你能筛选有效信息,选择感兴趣的话题,介绍“我(大熊猫)”吗?(1)我的家族史(2)我的“家”(3)我的明星路(4)我的名字由来(5)我的外貌(6)我的饮食习惯(7)我的生儿育女(8)我的价值(提示:尽量运用课文中生动的词句)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的问题必须是重难点,问题有层次)1.画出有代表性的能表现大熊猫特点的词语和句子。2.编写结构提纲,理清思路,了解大意。3.请你谈一谈大熊猫的生存现状?4.讨论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并举例说明。 (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引用说明、举例子等。)5
15、.文章语言准确生动,试根据自己的理解,找出1-2句并加以分析。如:(1)一头成年的大熊猫每昼夜最少要吃1520公斤竹子。(2)上林赋中列举了当时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3)绝大部分山岭都是悬崖绝壁。6.重点研讨课文第12自然段。(1)学生读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下列题目:大熊猫为什么弃荤食素?用原文话回答。指出本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大熊猫有时也显露食肉的本性”中的“有时”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概括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7.辩论会:(1)是否可以通过克隆技术拯救大熊猫这一物种。(2)是否继续把大熊猫作为“和平大使”赠送出国。拓展提升当堂训练(布置当堂作业或当堂训练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语文 下册 第四 单元 导学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