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鹏:八识规矩颂讲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唐思鹏:八识规矩颂讲义.doc(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唐思鹏:八识规矩颂讲义【精品文档】第 22 页八识规矩颂讲义 目 录 一、叙论 3 (一)、染分识 3 1、性 3 2、量 4 3、境 5 4、受 6 5、界地 6 6、心所 7 7、作用 7 (二)净分智 8 1、名称 8 2、时间 8 3、作用 9 二、颂释 13 (一)五识颂 13 (二)意识颂 18 (叁)末那识颂 22 (四)阿赖耶识颂 27 附: 八识规矩颂学习辅导 39 八识规矩颂讲义 唐思鹏 一、叙 论 世亲而後讲唯识学的有:德慧、安慧、亲胜、难陀、火辩、净月、护法、智月、胜友、胜子十大论师。此诸论师见解大同小异,玄奘依护法论师的主张,作
2、八识规矩颂以津梁後学,使後之学唯识学者以此为準绳。此八识颂有四部分:(一)五识颂,(二)意识颂,(叁)末那识颂,(四)阿赖耶识颂。每一部分皆从染分识(唯识)和净分智(唯智)两方面加以说明。故学此颂者,必先对此通贯全书的两方面先作一定的瞭解。 1、染分识 此中又依性、量、境、受、界地、心所、作用的七项加以显示。 (1)性:谓有漏识性有善、恶、无记叁种。善性:以道德为体,而有自利利他之用的,是善性;恶性:以非道德为体,而有自害害他之用的,是恶性;无记性:一般心理和作为,既不是善,也不是恶,无有善恶之可记别的,是无记性。此八识中,前六识通善、恶、无记叁性,後二识唯通无记性。 (2)量:量是分别度量义
3、,识对境界的认识,就是对境界的度量。此有叁种:现量:能量的识与所量的境,二俱现前,中无间隔,现现认识,如眼见色、耳闻声等,均属世间现量;在无漏位,无分别智实證真如,言思道断,心行处灭,名为现观,是无漏的现量。比量:谓第六意识用语言文字分别推度一切事理,是为比量;意识缘境,除五俱意识、定中意识有现量外,其馀多属比量。非量:识在认识境界时,没有看清事物的实质,而随迷情错误地加以判断,这种错觉,便是非量;如入暗室,见绳为蛇,似现量而实非现量,是为似现量;如理解极微是最极细微固定不变的物体,而实不尔,是为似比量。似现量与似比量,均为非量。八识之中,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通现量,第六意识通现、比、非叁量,
4、第七末那识唯通非量。 (3)境:境是识所缘的境相。此有叁种:性境:性谓体性,此境有体,即是实境。八识之中,前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阿赖耶识缘种子、根身、器界,均是实物,皆为性境;第六意识中五俱意识与定中意识亦有一分性境。(如上皆为世俗性境所摄)在无漏位,无分别智缘真如法性,此真如法性,亦是性境所摄(胜义性境)。独影境:此境是意识用名言概念推度一切事理,但有影相,而无实体,名独影境。此境有二:A、有质独影:如遊子思念家园,学生在书本上推想原子、电子等形相,虽是独影境,而却有其物,是为有质独影;B、无质独影:如有人言龟毛兔角,言者闻者心裏会有龟毛兔角的影相,但龟本无毛,兔本无角;又如看神话
5、小说,心裏会引起种种神话性的影相,而实无其事。这些都是无质独影。带质境:迷情挟带本质,见似某物,而实非某物的错觉影相。此有二种:A、真带质:如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不用名言,而赖耶见分实有其物,是为真带质;B、似带质:如见桌椅等物,所见的是木质或石质,而并无桌椅等实体,然见者自以为见的是桌椅等实物,实质上他所知的只是桌椅等名想概念而已,此似带质,而实无质为其所带,故名似带质。此似带质,是第六意识上的遍计所执相,真带质是第七末那识上的遍计所执相。凡夫由於有以非量所引生的带质境,故常常都在颠倒梦想的执著相中,不得解脱。八识之中,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所缘纯属性境,第六意识缘性境、独影境、似带质境叁
6、种,第七末那识唯缘真带质境。此叁境与前叁量各有所属,密切关联。就是说:现量缘性境,比量缘独影境,非量缘带质境。 (4)受:领纳名受,也就是识对境界有觉了分别的感受。此有叁种:苦受:缘违逆境时,身心有痛苦感,不适感,故名苦受;缘随顺增时,身心有快乐感,舒适感,是名乐受;缘不逆不顺境时,身心无有显著的苦乐感受,是名捨受。八识之中,前六识通苦、乐、捨叁受。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唯通捨受。 (5)界地:界谓叁界,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地谓九地,即五趣杂居地、离生喜乐地、定生喜乐地、离喜妙乐地、捨念清净地、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想非非想处地,共九地。(前一为欲界地,二、叁、四、五为色界地,後四
7、为无色界地。)八识之中,前五识欲界初地皆有,无色界後四地全无,色界四地唯有眼耳身叁识,无鼻舌二识;意识、末那、阿赖耶叁识,叁界九地皆有(色界无想天无意识)。 (6)心所:八识心王起时,必有相从的助伴,助伴与心王相应,为心王所有,故名心所有法。成唯识论云:此中识言,亦摄心所,定相应故,即道出了有心王起时,必有心所与之相应。心所有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根本烦恼六、小随烦恼十、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不定心所四,共为五十一法。此五十一法,於八识中,意识全有;阿赖耶识只有五遍行心所;末那识有五遍行和别境中慧、八大随烦恼及我癡、我见、我爱、我慢四根本烦恼,共十八种心所;前五识有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
8、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以及贪嗔癡叁根本烦恼,共叁十四心所与之相应。 (7)作用:前五识对於内身外器所有粗显物质现象能遍了知,也就是一切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属物质部分的皆能了知,是为前五识的作用。第六意识能动身发语,造身、口、意叁业,感世间一切苦乐果报;也能修戒、定、慧,造无漏业,引生出世间离繫果报。第七识执第八识为我,又能为根生起第六意识,并能为前六识染净依,也能为第八识生起的根,此四方面皆是末那识的作用。阿赖耶识作用有五:受熏;持种;变起和执受根身;变现器界;为有情生命去後来先的主体。 2、净分智 此分可从转智的名称、时间、作用叁方面加以显示。 (1)名称:修大士行至圆满位,能了别的八识,便
9、转为四智。即前五识转为成所作智,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末那识转为平等性智,第八阿赖耶识转为大圆镜智。此四智各有二十二相应心品,即无漏五遍行、五别境、善十一和随其所应的自净识,共二十二法,与四智相应,总名四智相应心品。 (2)时间:八识转智从时间上讲,各有先後。一般第六、第七二识转智,皆在因信菩萨见道登初地时开始转,至修道位第七远行地後,不动地前,方转圆满。前五识和第八阿赖耶识转智时间皆在修道位满的果位。具体说来 阿赖耶识要在金刚道後,异熟识空,无垢识与大圆镜智现起之时,才能获得清净报身,有报身才有无漏五根,根发无漏五识,这时才有成所作智的圆满转得。惠能大师说: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道理即在
10、於此。 (3)作用:四智相应心品各有作用。 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性相清净,离诸分别,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一切烦恼、所知二障有漏种子悉已远离,一切清净无漏种子悉已圆满,能现能生一切身土智影,无间无断,穷未来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 平等性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观一切法自他有情悉皆平等,大慈大悲恒常相应,随菩萨乐,示现诸佛受用身土影像差别。 妙观察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善观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善观一切有情诸根胜劣,善巧方便,无碍而转,於大众会,自在能边作用差别,雨大法雨,断一切疑,令诸有情,皆获利乐。 成所作智相应心品:谓此心品,能遍一切世界,随应化力,成熟有情,示现种种不可思议佛变化事,成本
11、愿力,常无间断。具体言之:能对地前加行位菩萨现千丈大身,而为说法;对资粮位菩萨、二乘、人、天大众,现丈六金身,善巧摄受,对叁恶道众生现随类化身,慈悲拔济。如是一切,穷未来际,成就诸佛所应作事。 此外,识名虚妄分别,虚妄分别即依它起性,它指因缘。识依因缘生起,一切法皆从缘生,一切法唯是识,故识即是缘生法。识从缘生,缘有四种: 1、因缘: 即是生起各个识的各别自种,各现识从自种生已,又能熏习本识,成为能再生的自种,种与现行互为因缘,再以其种子为主要依据,是其因缘,故又名种子依。 2、等无间缘: 等谓等同,同类引生,故名为等。每一识生必以前聚自类识为开导,使接著他生起的自类识能与其续缘一境,使前後认
12、识相续,有条不紊,是为等无间缘。此缘指一识前後刚灭的前念对刚生的後念,中无间隔,有开导用,故此缘命名开导依。 3、所缘缘: 上缘是认识义,下缘是条件义,识为能分别,必有所分别的物件,有此物件,识才得生,故此条件名所缘缘,亦名境界依。此缘有二:亲所缘缘:即能缘识直接所变、所缘的境界,此境由能缘识变,不离能缘识而有,故古唯识家依此义不立境界依。疏所缘缘:诸识变境必须仗托本质境才能引起识生、自变所缘境相。此本质境是能缘识间接所缘的境界,不由能缘识亲变亲缘,故名疏所缘缘。但是要有本质境才能引起某种识生,别变亲所缘境;如眼见色,耳闻声,必仗第八识所变的境界为本质,才能有眼耳亲变的色声亲境,故据疏所缘义,
13、还是应立境界依。 4、增上缘: 增添力量,助其生长,故名增上缘,亦即助缘。诸识生起的助缘,主要是它所依的根,故此名俱有依。根之外凡能助此识生的力量,亦得名增上缘,故此缘有多。具体说来眼识以自种为因缘,以现行眼识前念开导後念为等无间缘,以色境为所缘缘,以眼根为增上缘,以阿赖耶识为根本依,以末那识为染净依,以意识为分别依,再加空和明,共为九缘;耳识缘境不需光明,故只有八缘;鼻、舌、身叁识缘境,不仅不需光明,而且根境相合,亦不需空间距离,故只具七缘;意识起用亦不需以分别为缘,故只有六缘;末那起时,亦不需以染净依为缘,故只有五缘;阿赖耶识亦不需以根本依为缘,故只需具备最基本的四缘。是为八识生现行时,各
14、各所逐缘的情况。同时也说明了诸识之生在增上缘方面,多少不等,智者当知。 二、颂 释 (一)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叁性 眼耳身叁二地居 此二句中上句说五识所缘之境为性境,所具之量为现量,其性通善恶、无记。性境谓有体性之实境(此依世俗谛说),五识缘色、声、香、味、触五尘,皆各由自种生,有实体性,故名性境,现量是能缘识与所缘境二俱现前,中无障隔,现现觉了,是为现量。五识缘境,不依名取相,唯是现现觉了,故其蕨是性境,量是现量。五识通叁性,虽不极显,而亦可知。一般人与人接触,慈心现时,眉低目眯,气细言知,笑容可掬,是与善性相应的具体表现。若遇怨家仇对,顿时两眉剑竖,两眼圆睁,气粗身暴,或摩拳擦掌,刀杖相加,
15、此等皆是恶性嗔心现持的具体表现时,皆属无记性的具体表现。 下句言五识所通的界地。一般来说,欲界有情五识全有,无色界有情五识全无,色界有情离欲界欲,无有饮食,生初禅天已无鼻舌两识,唯有眼耳鼻身叁识,故言眼耳身叁二地居。二地者:即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嗔癡 此二句言五识相应的心所有遍行、五别境、十一善、中随烦恼二、大随烦恼八、根本烦恼中贪嗔癡,一共叁十四心所与之相应。遍行心所、遍与八识相应,於五识自不例外。大体而言,前五识与意识关係极为密切,意识有五:即五俱、独头、梦中、定中及乱意识。五识与五俱意识同起同灭,凡与五俱意识相应的心所皆得与五识相应,不与五俱意识相应的心所,多
16、不与五识相应。根本烦恼中慢,主要是我执的表现,前五识无我执,故不与五识相应;恶见、疑、恶作、寻、伺,此五心所多是意言境,前五识缘境离名,故无此五心所;眠与梦中意识相应,故非五识所有心所;忿恨等十小随烦恼,皆是贪嗔癡叁根本烦恼现行的随烦恼,故不别立此十心所。 五识同依净色根 九缘八七好相邻 此二句总言五识所逐之缘。眼等前五识同依眼等五根(神经)为增上缘而起,若离诸根,则五识不起。同时也显示了根只能作识生起的增上缘,而不能直接派生诸识。故言五识同依净色根。下句是讲眼识之生必待九缘,耳识之生必待八缘,鼻、舌、身叁识之生各待七缘。具体而言:五识各以其自种为因缘,各以自类前念开导後念为等无间缘,各以其所
17、依之根为主要增上缘,随其所应分别以色、声、香、味、触为所缘缘,均以第八识为根本依,第七识为染净依,第六识为分别依。鼻舌身叁识惟此七缘;耳识缘声必有空间距离,故加一空,即成八缘;眼识缘色既有空间距离,又需光明乃见,故再加一明,即成九缘。故言:九缘八七。五识所依之根同是精微物质的净色根,均在身中,故言:好相临也。 合叁离二观尘世 愚者难分识与根 此中上句言五识的作用。鼻舌身叁识缘境,必须是根与境合,方能起用,故曰:合叁。眼耳二识缘境,必须是根与境有一定的距离,然後起用,故曰:离二。眼等前五识主要是认识观察世间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一切粗大物质尘境的,故曰:观尘世。 下句言根能发识,而实非色根直接起缘色
18、等诸境的作用,因为五识各有由自所熏习的潜能寄存於本识之中,也就是五识各有自种。在色境於眼根相对时,由本质境(疏所缘缘)倒映在眼球视网膜上,刺激眼根,引动本识中眼识潜能腾跃而起,由眼根出,将视网膜上的倒影舒放广大,反映於本质境上。此如电力由灯泡放光照物一样,光虽由灯泡发出,实是电力所发之光,而非灯泡直接发光。眼识於眼根的关係虽极密切,而各有体,例此可知。然一般愚者不知唯识道理,认为眼等五识即是眼等五根直接所起的作用,失之毫釐,差之千里,与此中真实情况完全相反,真是愚不可及。总之,五识的作用主要是观世间色、声、香、味、触五种尘境,因为它只是现量,没有比量;只是性境,没有独影、带质二境。故曰:观尘世
19、。然复当知,此观尘世,实乃五识之用,决非五根之用。 变相观空唯後得 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 叁类分身息苦轮 此四句总显五识的转依相,初句言五识转依为成所作智。其智以後得无分别智为体,後得无分别智慧如实了知一切诸相,皆是心识挟带变现而有,离开心识之法,彻底是空,了不可未按未言:变相观空为後得。五识未转依位,但观色法尘境,不思惟诸事义理;即转依後,其智亦不缘理体真如,故此句言:果中犹自不诠真。 圆明初发成无漏:此言五识转依的时位。圆明即指大圆镜智。成佛时入金刚喻定,断尽赖耶识中有漏名言习气、二取习气及业习气,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及无垢识,由此圆镜智现起无漏有为法的报身,而有漏五净色根,根发无
20、漏五识,成所作智乃有圆足的相应心品而使得生。成所作智者,成佛所应作之事,其事为何?即叁类分身息苦轮。诸大乘人主要是以度化众生为务,在因位必须大用功力以度化众生,在果位无为而无不为,不用功力而随缘化度。对地前加行位菩萨现千丈大身而为说法;对资粮位菩萨、二乘、人、天现丈六金身进行化导;对叁恶道众生现随类化身慈悲拔济。如是叁类分身,即能度无边众生,而使之出离解脱。故曰:叁类分身息苦轮。 (二)意识颂 叁性叁量通叁境 叁界轮时易可知 此中初句显意识的性、量、及所缘境。意识有五,内容较杂,故通善、恶、无记叁性。意识分别能力最强,故通现、比、非叁量。意识活动範围极为广泛,故其所缘通性、独影、带质叁境。次句
21、言意识所通的界趣。意识在欲界、色界、无色界的叁界中全有(色界无想天无意识),第七第八二识俱通叁界,但意识通叁界显明易知,非如第七第八通叁界之隐微难知,故曰易可知。 相应心所五十一 善恶临时别配之 此两句显意识相应的心所。心所共有六位五十一法,即遍行五:触、作意、受、想、思;别境五:欲、胜解、念、定、慧;善十一: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癡、精进、轻安、行捨、不放逸、不害;根本烦恼六:贪、嗔、癡、慢、疑、恶见;随烦恼二十:忿、恨、恼、覆、诳、谄、害、憍、悭(此十为小随烦恼),无惭、无愧(此二为中随烦恼),掉举、昏沈、不信、懈怠、放逸、散乱、失念、不正知(此八为大随烦恼);不定四:恶作(悔)、睡眠
22、、寻、伺。总为五十一种。意识活动範围极为广泛,故五十一心所全与之相应。但是由於心所性别不同,绝非完全同时同境与心俱起。特别是恶性的烦恼现行时,则障蔽善法,而信等心所不起;若善心所现行时,则能制止烦恼而恶心所不起。一定是意识现起时,善法与恶法分别相应,而同时俱起,故曰: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叁恒转易 根随信等总相连 此两句总显善恶无记叁性,欲界色界无色界叁界,苦乐捨叁受以及五十一善心所欲之相应时,则其性是善,烦恼心所相应时,则其性是恶,此二心所不欲之相应时,其性则是无记。意识造善恶不动叁业,以此叁业作增上,自能招感欲色无色的异熟果报。同时有了异熟果报,意识便能领纳顺境生乐、逆境生苦,不顺不逆境
23、而生捨的叁种感受。此性界受叁恒常转易而无定。然与之相应的心所,或根本烦恼,或随烦恼,或信等十一善心所,(等者:等取十一善心所中的其馀十法乃至遍行、别境、不定心所。)此之心所总是与第六意识常相连束而不捨离。 动身发语独为最 引满能招业力牵 此二句上言意识支配身语最极有力,造业独胜。下言由依业力能招後有异熟果,由斯业报辗转相续,而众生由轮迴之苦。业有身、口、意叁种不同,总以思为其体,审决二思属意业,能动身思属身业,能发语思属语业,而总以意业为主,身、口二业皆由意识支配而由,故曰:动身发语独为最。意识所造善恶诸业,在现在世能感部分增上果,若业熏本识,成为业习气,即业种子,在本识中变异成熟,便感当来异
24、熟果。由业种上的引业力能使本识变现某趣的根身(正报)和器界(依报),成为总报,名为异熟;由业种上的满业力,感前六识决定生活享受,有种种不同,即是别报,名异熟生。异熟与异熟生,总名异熟果。 发起初心欢喜地 俱生犹自现缠眠 远行地後纯无漏 观察圆明照大千 此四句总现意识的转依相。意识转依为妙观察智,此智善能观察一切诸法自相共相,善能观察一切有情根性胜劣,雨大法雨,教化众生,善巧微妙,无不自在,故曰:妙观察智。菩萨见道登欢喜地,开始證得此智,故曰:法起初心欢喜地。也就是第六意识心王最初发起转识成智的时位,是在菩萨见道後修道位中的欢喜地。但是初登欢喜地只能破遣分别我法二执,断除分别烦恼所知二障,而俱生
25、我法二执及其所引生的俱生烦恼所知二障犹未除灭,不时现行缠缚身心,使妙观察智不能圆满转得,故曰:俱生犹自现缠眠。菩萨在修道位不断修戒、定、慧及无相无分别智,到达第七远行地後,第八不动地前,破除俱生我法二执,第六意识无障缠缚,纯属无漏,而妙观察智始得圆满,普照十方刹土,故曰:远行地後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叁)末那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 随缘执我量为非 次中上句言末那识得境,和性。末那识所缘是带执境,有於执第八识见分为我,便有迷情,有了执我的迷情,故不能亲见赖耶之实相,而迷情中挟带有第八识见分的本质,故曰:通情本。又由於谬执第八识见分的本质,故曰:通情本。故其行虽居非善非恶的无记,而实有覆,非如
26、第八识无执无著的无覆无记性,因此,末那识当居有覆无记性。总之,此句中的带质是指带质境,有覆是指有覆无记性,通情本是指凡具有带质境、有覆无记性,而又挟带本质执为自我的,皆通於灭日不句迷而不觉有情的第七末那识。故曰:带质有覆通情本。下句言末那识的量居非量。所以然者,因它虽以第八赖耶识为根本依及根而生,但它反过来又随缘谬执阿赖耶识见分为自我,而不见其境的真实相,故从能量的识言,是非量,从所量的境言,是(真)带质境。故曰:随缘执我量为非。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癡我见慢相随 此二句言末那识相应的心所有八大随烦恼、五遍行及别境中慧,还有根本烦恼的贪、癡、慢、见,共十八法。因此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自然会对生爱
27、而有贪,因有我执其心昏昧而有癡,又因有我,则自高举而生慢,错误地执赖耶见分为自我,是为邪见。由於由此以我执为中心的贪、癡、慢、见四根本烦恼,自会常常颠倒昏迷,而生八大随烦恼;因有我见,自必与别境中的慧相应;至於遍行心所,原属遍与八识相应,当然於第七自不例外。 恒审思量我相随 有情日夜镇昏迷 此二句显第七识的作用。由於第七识恒常委细地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生起俱生烦恼障,有恒行不共无明,镇住有情,日夜昏迷,不得解脱生死轮迴之苦,只有依法修行,使第七识不执阿赖耶识为我,才能断除俱生烦恼,成阿罗汉,而得出离;或大乘人在不动地前,末那捨去我执,再进而於金刚道空去业果相续得异熟识,才能成大牟尼,而得阿耨多
28、罗叁藐叁菩提。若不依法修行出离生死,有情永远为俱生我执所覆蔽,而长夜沈沦,绝无出期。这就是此中上二句所说第七识所起的作用。 四惑八大相应起 六转呼为染净依 此二句亦显第七识的作用。由於第七识长与我贪、我癡、我慢、我见四根本烦恼及掉举、昏沈等八大随烦恼相应,制约著前六转识,恒常染污,不得净化,而一定要第七识清净,前六转识才有清净的可能,故末那识是前六转识生起的一分增上缘,而称之为染净依。这就是此中所说第七识的又一作用。此外,末那识除此上面所说的作用外,还有两种:就是它外为第六意识生起的根,而共有四种作用。 极喜初心平等性 无功用行我恒摧 如来现起他受用 十地菩萨所被机 此四句总显第七识的转依相。
29、第七识转依为平等性智,此识在有漏位恒常执阿赖耶识见分为我,故於人有自他之别,於法有染净之分。既得转依,破除我执,即於人有自他平等,於法染净平等,故名平等性智此智在什麽时位最初转得?当知大乘菩萨末那心王最初转智是在见道登初地,也就是极喜地时,即开始转得平等性智,故曰:极喜初心平等性。此智在什麽时候才能圆满转得?当知菩萨在远行地後,不动地前,既得纯无相智,又修无功用行,以无为之为,无用之用,恒常以隐约微细的正行势力,能使俱生我执消灭於无形,此时此位平等性智即圆满转得,故曰:无功用行我恒摧。此智的妙用怎样?即如来以此平等性智现他受用身土,为十地菩萨对机说法,故曰: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如来
30、的报身名自受用,受用自己所应有的广大法乐,对十地菩萨示现种种与自受用身近似的身土,是地上菩萨亦得受用与佛近似的特殊法乐,故名他受用。 什麽是十地?菩萨见道登初地时,已破分别我法二执,已断分别烦恼所知二障,得部分妙观察、平等性二智,受用殊胜法乐又有堪能广化有情,心生极大欢喜,故初名极喜地。次修净戒,令戒行圆满,叁业清净,远离犯戒尘垢,故二名离垢地。次修种种禅定,令定学圆满,能发出种种殊胜智光,故叁名发光地。次修菩提分法,智慧火焰猛烈焚烧种种烦恼,故四名焰慧地。次修出世离欲,同时又悲济有情,不捨世间,能使世出世道并行不悖,实属难能可贵,故五名极难胜地。次修种种缘起,深达法性能令殊胜的无相般若现前,
31、故六名现前地。次於一切诸法平等观照,勤用功力,使殊胜的无相智圆满,用功修行到最後边,故七名远行地。次修无功用行,随缘任运,故法化众,心常不动,故八名不动地。次修法无爱解、义无爱解、训词无爱解辩说、无爱解的四种智慧,说法利生,方便善巧,故九名善慧地。最後功行圆满,大法智云蕴含无量叁摩地门、陀罗尼门,具无边慧、无边功德,如大云层蕴含无量微细水珠一样,故十名法云地。如是十地一地比一地胜进,一地比一地广大,层层深入,终至觉行圆满。在此长期过程中皆由如来现起种种相应妙身土,说种种相应的微妙正法,领导地地菩萨依次前进,至佛果位。如是一切皆平等性智的妙用。 (四)阿赖耶识颂 性惟无覆五遍行 界地随它业力生
32、此中上句言阿赖耶识的性是无覆无记,相应的心所是五遍行。阿赖耶识无有我法执著,体常显露,而无覆蔽,同时又不造善恶业,故其性是无覆无记。由此无覆无记性就附带显示它的量是现量,境是性境,故颂中不别显它的量与境。阿赖耶识只有自性分别,不造善恶业,故不与善心所及别境心所和不定心所相应。因此,它的心所只有五遍行。 下句言赖耶识的界地。赖耶识於叁界皆有,不仅全通叁界,而且叁界九地皆是它随有情善恶业力之所变现。有情造业有善恶两类,皆能熏习成种;恶业与善业皆有上、中、下叁品,恶业下品感傍生;中品感地狱;上品感天趣。故欲界六道所有所有的根身器界皆是有情修世间离欲道所有定业熏习成种,阿赖耶识随定业力的高低胜劣不同,
33、而变现出种种差异的界地。颂中所言:界地随它业力生,就是显阿赖耶识通於叁界,而且世间所有界地皆是阿赖耶识随有情业力之所变现,无阿赖耶识则无界地可言。 二乘不了因迷执 因此能兴论主诤 二乘谓声闻独觉二乘。前者闻佛声教才能成道證果,是为下根;後者在成道生中无是自悟,證离繫果,是为中根。此二但求一己解脱,无大悲利济群生的愿行,故通称小乘。佛陀对此二乘但讲我空,不谈法空,只讲前六识,不讲第八阿赖耶识。故阿毗达摩大乘经云: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此中胜者指殊胜的大乘人。大乘人能通达世出世间深妙的缘起正理,能圆證我法二空的诸法实相,故佛陀必须向後开示一切法所依的阿赖耶识。小乘人不尔,
34、不能接受此殊胜妙法,若向後开讲赖耶缘起,则不唯无益,而反有害。以故解深密经云: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暴流,我於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一般人只有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的俱生我执,并无第六意识执第八识见分为我的分别我执,若向大惑不解的凡夫和但求自了的二乘愚者说阿赖耶识,则彼等将会在意识上用名言分别,执赖耶为我,从而增添其我执,助长其无明,故佛陀於小乘法中不谈阿赖耶识,而於大乘法中处处宣说此识。因之,大乘讲阿赖耶识,小乘人便起而反对,认为大乘非佛说;大乘人为了破邪显正,不得已而与之进行强烈的诤辩。如摄大乘论、成唯识论等皆多有破小乘反对阿赖耶识之文。故此颂文中有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35、之说。 浩浩叁藏不可穷 渊深七浪境为风 此二句言阿赖耶识具能藏诸法种子、诸法种子为其所藏、第七识执藏识为我的叁藏义而得名,并显此识浩瀚无涯,藏种无量,如大海水因风击动而万波俱作,不可穷极。楞伽经云:如海遇风缘,起种种波浪,现前作用转,无有间断时,藏识海亦然,境等风所击,恒起诸识浪,现前作用转。正是此中浩浩叁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之义。七浪者:为七转识及彼心所的种子,因境等刺激而起现行。现行复熏成种,如海波降而为水;由诸识种子遇缘复起现行,如海水又因风击而复起波。由是种现熏生,辗转往复,犹如海水与波辗转往复而无有停息一样。此正是阿赖耶识集起名心的具体概况。 受熏持种根身器 去後来先做主公 此两
36、句言阿赖耶识的作用。此识作用有五: 1、受熏:阿赖耶识具有坚住性、无记性、可熏性、与能熏共和合性的四个特点,故是所熏。同时前七转识亦具有有生灭、有胜用、有增减、与所熏共和合性的四个特点,故是能熏。能熏所熏结合,而後熏习方成。 所熏四个特点,唯识称为所熏四义。 坚住性:谓阿赖耶识始终一类相似相续,无有间断而转,与前七转识有生灭间断、不是长时相似相续者不同,故能持习气。 无记性:谓阿赖耶识其性不善不恶,故善法恶法皆能受熏,与前六识性有善恶者不同,故能容习气。 可熏性:谓阿赖耶识无我法执著,体常显露不同六七二识常有执著遮蔽故能受习气。 与能熏共和合性:谓阿赖耶识必与转识同时、同处、密切配合,不是他身
37、刹那前後可以与之相熏的,故称所熏。 能熏四个特点,亦称能熏四义。 有生灭:谓前七转识,无常生灭,非恒坚住,故有作用,能生长习气。无为法前後不变,无有生长,故非能熏,此指有为法才可作能熏。 有胜用:转识既有生灭,则必须势力增胜,作用强大,才能引发习气。而异熟心及心所,势力羸劣,故非能熏。 有增减:转识既有胜用,则可增可减,方能摄植习气。而佛果位上,善法圆满,无增无减,故非能熏。 与所熏共和合性:谓七转识必与所熏的本识,同时、同处,密切配合,不是他身刹那前後可以相熏的,故称能熏。 此能熏所熏各具四义,成唯识论卷二第十五页中皆有详述,读者可以对参。 2、持种:转识与本识结合,便有种子熏习摄持於赖耶识
38、中,犹如宝库,能藏宝物,又如种库,能藏谷麦等种。 种子又名习气、随眠、功能差别等。从能生现行法的因缘言,故名种子;由熏习的气氛而得,故名习气;随逐有情,眠伏赖耶识之中,故名随眠;有生各各自果的功能,故名功能差别。 阿赖耶识中所持种子略分叁类:即名言习气、二取习气及业习气。心、心所、色的种子,是名言习气;依附在名言习气上的我执法执种子,名二取习气;能取所取,故名二取。识生现行,造作而得的种子,名业习气。 另外阿赖耶识中所藏种子,必具六个特点,唯识称为种子六义: 刹那灭:种子是能量,常常在阿赖耶识中生灭转化,运动不停,不同常法,无有生灭。要有生灭,才能引果。 果具有:种子生现行是因果同时,并非因已
39、灭果才生,果已生因才灭。而一定是:如称两头,低昂时等的。 恒随转:谓此种子恒随赖耶转易不停,不同前七转识有间断故,与种子法不定相应。 性决定:谓此种子善恶染净各自成流,性必混淆,不同外道执善能生恶,恶亦能生善故。 待众缘:此显种子必由众缘和合方能成就;不同外道,执自然因,勿需待缘,能顿生果。 引自果:谓此种子,由各各色心诸果所引生;不同外道,执一因生一切果,或执色心等互为因缘。 3、内变根身:阿赖耶识以内四大种为因缘,以引业力为增上缘,因缘结合,便能变现起有情的根身相。具体说来,人趣有情除内因缘外,变根身时,还要以父母精卵为外缘,内因外缘同时现行,根身方生。何以故?如人投胎,一方面必以润生的烦
40、恼(贪爱)来滋养鼓荡业习气,业习气又协助促使四大潜能生起现行;而另一方面投胎者也同样属於人业的种子现行,内外相同的业力互相吸引,辗转引发增上,然後才会形成有六道轮迴中属於人形的根身生起。一般从入胎到出胎,中间的变化发展,佛典说有八个过程:羯逻蓝位:谓阿赖耶识中的四大种与父母精卵外四大物质聚集融合,有凝结内稀相。遏部昙位:谓其胎相,凝结如酪。闭屍位:胎质甚柔,略似肉形。键南位:胎质坚厚堪触。钵罗赊佉位:肉博增长,肢分相现。发毛爪位:胎儿毛髮爪生。色根位:即眼等诸根生起。形相位:即粗大的筋骨皮肉扶根尘生,身已成形。胎成之後,复经十日,即出母胎。详言此中情景,瑜伽卷二以及俱舍卷八、大毗婆沙论卷一百二
41、十中,皆有细述。 4、外变器界:阿赖耶识中物质性的地水火风外四大潜能,十变现器界的因缘,赖耶识中引业习气属共业部份的,识表现器界的增上缘。不过阿赖耶识在变器界时,必须要丈与业力所感的同类器界为本质境,为疏所缘缘,然後才能别变一与彼同时、同处、同一相状的依报器界为自己根身所依住,所受用。而有情变现器界,是在入胎与父母精卵相结合变现根身的刹那间形成的。因为变现器界的因与缘,不入母胎,佛典称之为非爱生相,故不同於变现具足的根身相,是经过比较长的时间,慢慢形成的。 5、去後来先作主公:一切有情的根身全由阿赖耶识随业力执受摄持,故尔不坏;若离赖耶执持,根身便会朽坏,甚至不复存在。故有情随善恶业流转六道,
42、全由阿赖耶识去後来先作生命的主体。所谓去後来先者:有情命终时,转识先离身,而阿赖耶识最後离身,故曰:去後。阿赖耶识离身时可象徵未来感果的好醜。若赖耶离身时,冷触从上而下,足心後冷,是下堕地狱趣的徵兆;膝部、大腿部後冷,是下堕饿鬼趣的徵兆;小腹部後冷,是下堕傍生趣的徵兆。若赖耶离身时,冷触从下而上,上腹部後冷,是生阿修罗趣的徵兆;胸部心窝後冷,是生人趣的徵兆;头顶部後冷,是生天趣的徵兆。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疏云:修净行者,以善心死,善心死故,当来感得上地异熟;以上升故,阿赖耶识临死捨身,先捨下分,随识捨处,冷触便起,至心而没。不净行者,不善心死,当堕叁塗,识捨上分,至心而没。故现於冷触,而知升沈。
43、瑜伽卷一第十六页中亦云:又将终时,作恶业者,识於所依,从上分捨;即从上分,冷触随起。如此渐捨,乃至心处。造善业者,识於所依,从下分捨;即从下分,冷触随起。如此渐捨,乃至心处。如是一切,皆是阿赖耶识於有情命终最後离身(去後)得情景。 阿赖耶识离身时,前六识不起现行,全由潜能住於赖耶识中。第七末那於内执我,与业报无直接关係,唯有阿赖耶识现行相续,随业引果,先来受生,故曰:来先。阿赖耶识在离身之後,未生之前的中间阶段,随业力所现身形,名中有身,或中阴身。此身犹如人在梦中所现身形,一般者不能见,惟自己可见,或具天眼通者可见。中有身寿量以七日为期,大善大恶招感天趣或地狱趣者,必於初七日内往生。因为天趣及
44、地狱趣纯是化生,故不同於胎、卵、湿者,必具外缘方得受生。入胎生人趣者,设若最初七日不得父母缘,当现以七日为寿期的第二中有身;若仍不得缘者,再现第叁、第四乃至第七个寿期的中有身。中有身位有时亦随其意识起善恶念,或善恶愿,其身形也会随先後善恶念的不同而有改转。中有身得生趣缘时,该处有香气,随即引往趣入。若薄福之人或多福之人,彼於尔时见种种相各有差别。前者能闻种种纷乱之声,乃自妄见入於荆棘丛林之中;後者能闻寂静美妙之声,乃自妄见升入宫殿楼室之内。并能各见父母共行淫欲,所出精卵,而起颠倒。起颠倒者:谓觉自己与彼行淫。如为女,自觉与父男性共行;为男,自觉与母女性共行。异性吸引,同性排除。渐渐不见父母身形
45、,唯见生殖根门,尔时贪欲至极,随即中阴身灭,顿入母腹。如是一切,皆是阿赖耶识於有情最初入胎(来先)的情景。生死道理,当知亦尔。瑜伽卷一第十八、十九两页中,述之甚详,读者可以参究。 不动地前才捨藏 金刚道後异熟空 大圆无垢同时发 普照十方尘刹中 此四句总显第八识的转依相。菩萨在第八不动地前,修无功用行,摧伏俱生我执,第七识不执藏识为我,故曰:捨藏。初成佛唯住金刚喻定,顿断第八识中一切最微细的烦恼所知二障习气、及续生习气,永除世间有漏生死苦果,故曰:异熟空。由斯第八识染分赖耶全部消除,而净分执持无漏菩提种性的无垢识与大圆镜智同时现起,由大圆镜智證得清净法身,现起至极莊严得报身及土。同时此大圆镜智妙用无边,普於十方尘刹,协助平等性智现它受用身土,协助成所作智现无量化身土,教化无量有情。故曰: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附录 八识规矩颂学习辅导 一、学习目的 唯识法相学的典籍,浩繁广博,其义理更是幽邃精深,仅瑜伽师地论一部,就有整整百卷。成唯识论、杂集论、显扬圣教论等,同样文繁义幽。而一般初学者,每多望而生畏,不敢研修。玄奘法师有鉴於此,特依护法论师的观点,对博大精深的唯识学,归纳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