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
《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doc(1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市政道路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第一节 测量方案一、测量控制方法施工测量控制工作有其特别的系统严密性、连续性。在操作过程中,成立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的专业测量组,认真钻研图纸,从每个点、每条线开始,扎实控制好局部的标准精度,再进而组织好全局的施测工作,提高施测精度和施测效率。测量放样前,认真作好内业准备工作,校正仪器设备,拟定施测方案。现场精心操作,对不符合精度的测量成果必须复测。利用设计勘测部门的导线点为控制点,沿道路主线走向布设附合导线。工程开工前,对由监理工程师负责提供的工程范围区内有关三角网点、水准网点和中级控制桩点等基本数据的测量资料做好交接手续,在收到基本测量资料后应对其提供的控制桩进行复
2、测,并将复测结果向监理工程师进行汇报。当所复测的平面控制桩、高程点满足规范及施工要求时,以复测后的平面导线控制桩作为总体控制的首级控制,然后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布设施工测量控制网。控制网点的坐标值必须与所交平面控制导线点的坐标一致,所做的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网点均保证稳固可靠,保留至工程结束。主要采用的仪器设置及工具为:水准仪和全站仪、钢尺等。1、平面测量控制(1)复核所移交控制点是否有误。(2)利用控制点放出道路中心线上的施工控制点,直线部分50米一点,曲线部分除圆点、圆缓点外每20米一点。道口中心,交汇处等特殊点插入。(3)各施工控制点护桩。护桩测定后,用砼固定,以备道路施工、管线施工时使用。
3、曲线施工时按切距法放点。(4)管线及井位的测定:利用上述平面控制网,确定管线的中心线。对于曲线段以5米为间距,测设中心线控制桩。井位根据相应里程桩,在中心点上打出横断面线,在井位两侧定好方向桩。由纵向中心线与横断面方向线即可交出井位中心点。有了若干个井位标准点,附近上下游的井位还可用在中线上测距确定井位。(5)路面控制:一般每10m在铺筑基层的平面四角钉高程桩,中间拉线控制。高程标志桩设在施工不易破坏的位置即可。2、高程测量控制按道路走向布设附合水准线路,按照三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施测。施工时设立的临时水准点,其高程偏差不得超过10L(mm)。测量精度均按照国家现行标准规定的要求办理。基准点的放
4、样需里程桩号与坐标双控,以坐标为主。3、放样测量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放样测量,具体实施过程为根据线路要素点的坐标值,计算出所需放样的桩位坐标,然后在平面控制点上支设全站仪,后视另一控制点,将测站点,后视点,放样点的坐标数据输入全站仪,利用全站仪的坐标放样功能放样所需桩位。4、测量管理工作开工前反复熟悉图纸,复核施工图中的里程桩号、曲线要素及相关结构的平面尺寸、高程数据。施工现场必须坚持数据对算,施测点位必须复测。项目部放样点位必须上报监理工程师,经监理测量工程师复核合格可投入使用。平面控制网坚持每两个月复测一次,进行坐标平差。高程控制点每月进行一次复测。放线:根据初设批复文件中有关路线中心线的规定
5、施放,落实规划桩位与路线中心线关系及引用的水准点,对城市建设管理部门所提供的水准点进行封闭校核,检查无误后方可引测。补测和加固桩志: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路线中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水准基点桩等及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如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不符合要求时要自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在施工时还需补充所需要的路线中心桩,测定结构物中心线和基础桩位置,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高程,及其它施工测量。绘制桩志总图:主要控制标志,均要测定其坐标,编号绘制于桩志总图上,注明各有关桩志坐标。强化质量意识,精心施工,坚持测量复核制度,是加强测量管理及技术工艺管理,严格控制测
6、量施工中的偏差的重要保证。二、测量技术保证措施1、全站仪工作状态应满足竖盘垂直、水平度盘水平;目镜上下转动时,视准轴形成的视准面必须是一个竖直平面。2、水准仪工作状态应满足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3、用钢尺工作应进行钢尺鉴定误差、温度测定误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线误差、钢尺倾斜误差、拉力不均匀误差、钢尺对准误差、读数误差等,采取多次往返测量。4、所有测量计算值均应立表,并应有计算人、复核人签字。5、使用全站仪应进行加常数、乘常数、温差修改值的修正。6、在仪器操作上,测站与后视方向应用控制网点,避免转站而造成积累误差。所有仪器操作均要进行换手复测。7、在定点测量时应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8、对易产生位
7、移的控制点,使用前应进行校核。9、每个月必须对控制点校核一次,避免因季节变化而引起的误差。每次下雨后要及时对地面的控制点进行校核。10、严格控制操作规程进行现场的测量定位和放样。第二节 道路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一、土石方开挖施工方法1、开挖方式本项目道路工程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推土机清底的施工方式。2、施工准备(1)主要机具:挖掘机、推土机、平地机、装载机、自卸汽车、压路机等。(2)作业条件土方开挖前,应根据施工方案的要求,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下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建筑物的位置和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开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预检手续。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
8、显的安全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3、施工工艺流程图(框图如下)土方开挖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测量场地清理土方开挖划分挖方段落确定开挖工作面确定运输路线开挖运土排水、防护边坡整型路基整修交工验收4、施工方法(1)路基开挖前做好排水设施。(2)土方开挖至上而下,不得乱挖,严禁掏洞取土。(3)采用机械开挖,挖至基底标高以上300mm时停止机械挖土,改用人工捡底。挖方路基施工标高,应考虑因压实后的下沉量,其值应由试验确定。(4)挖方施工完成后,对路基表层土进行土工试验。030cm压实度达到设计
9、图纸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向下超挖12层,对底层碾压密实后,再分层回填压实。(5)采用推土机、平地机整平,根据试验段得到的数据用压路机碾压至达到压实度要求。5、成品保护(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3)施工中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方可继续施工。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部门设置的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10、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6、土方开挖技术措施(1)基底超挖:土方开挖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的同意,不得私自处理。(2)基底保护:基底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采、扰动,如遇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cm土层不挖,待施工时再挖。二、土方填筑施工方法1、填筑方式严格按照四区段八流程分层施工。四区段分为填土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和检验区段。八流程为施工准备、填料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土整平,振动碾压、检验签认、路基成型、边坡修整,实行分段
11、流水作业。土方填筑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即按设计断面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每填一层,需经压实符合规定后,再填上一层。采用机械进行土方填筑和夯实,在机械无法操作或不能使用机械填筑的部位采用人工填筑和夯实。2、施工准备(1)利用开挖土方,但不得含有有机杂质。使用前应过筛,其粒径不大于50mm ,含水率符合有关规定。(2)主要机具:装载机、自卸汽车、翻斗车、振动压路机、胶轮压路机等。3、作业条件(1)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2)填土前应对填方基底和已完工程进行检查和中间验收,合格后要做好隐蔽检查和验收
12、手续。(3)施工前,应做好水平高程标志布置。填筑场地上每隔一定距离钉上水平桩。(4)确定好土方机械、车辆的行走路线,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进行加固加宽等准备工作,同时要编好施工方案。4、施工工艺流程制作填筑方案及施工技术准备测量放样排水疏干试验段施工分层检测密实度、填土边线、中线高程分层填筑、压实路堤基底清理与掘除原地面碾压检查路基整修检查中线边坡高度继续填至设计标高结束含水量调整填料土鉴定土方填筑施工工艺流程图5、施工方法(1)场地清理:在路基填筑前,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杂草等不适用材料清除,并排除地面积水。(2)填前碾压:场地清理与拆除完成后,进行填前碾压,使基底达到
13、规定的压实度标准。原路面横坡坡度陡于1:5时,原路面应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在于2m,阶面应内倾2%。(3)填料运输与运土不同性质的土分别填筑,不得混填,强度小的土填在下层,优良土应填在上层。采用自卸汽车运土至作业面上,由专人指挥卸车,根据自卸车装量及土的松铺厚度确定卸车间距。松铺厚度由试验段确定,最大厚度不应超过300m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小于80mm。(4)推平与翻拌晾晒用推机将土大致推平,松铺厚度经检测合格后,进行含水量检测。若含水量不足时,采用洒水车再用拌合设备拌合均匀。若含水量过大,采用机械进行翻拌晾晒。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佳含水量的2范围内由推土机进行初平,然后用平地机刮
14、平。(5)碾压路基压实度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压实度填方段080cm为93%;80cm150cm为93%;挖方段030cm压实度为93%。碾压时第一遍采用静压,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压路机最大行驶速度不宜超过4km/h,碾压时直线段先压两边再压中间,曲线段由内侧向外侧,纵向进退式进行。碾压时轮迹重叠0.3m,横向接头时振动压路机重叠0.40.5m。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确保碾压均匀。静压一遍后,再用平地机刮一遍,然后根据试验段得到的压实工序和碾压遍数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直至达到密实度要求。振动压路机碾压后表层比较疏松,为了清除这种缺陷,振动碾压完成后还应慢速度静压一遍。(6)填方宽度应大于路基
15、设计宽度,以保证路基边缘的压实度。当遇有地下管线沟槽回填时,应分层填筑,使填土夯实,保证管线不受损害。初期一般薄层(15cm左右)轻击,至管顶填高60cm后方可压实,沟槽的回填不得在积水情况下进行。(7)雨期施工雨期施工的填方工程,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工作面不宜过大,应分层分段进行,重要或特殊的土方填筑,应尽量在雨期前完成。制定雨期施工防雨措施或方案,要防止地面水流入,基土遭到破坏。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未按要求测定土的干密度:填筑土料每层应测定土的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铺上层。试验报告要注明土料种类、试验日期、试验结果及试验人员签字。达到设计要求的部位,应有处理方法和复验结果。(2)路
16、基土下沉:因虚铺土超过规定厚度或冬期施工时有较大的冻土块,或夯实不够遍数,甚至漏夯,基底有机物或树根、落土等杂物清理不彻底等原因,造成回填土下沉。为此,应在施工中认真执行规范的有关规定,并要严格检查,发现问题及纠正。(3)填方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如设计无要求时,可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密实要求和地基情况等,与建设单位共同确定(沉降量一般不超过填方高度的3)。(4)路基填土压实度达不到标准:检测土的含水量,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碾压;填筑分层虚铺厚度不应超过300mm,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度厚度不应小于80mm。通过试验确定压实机具和碾压遍数。(5)路基软弹: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
17、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两个百分点的土作为路基填料。填土在压实时,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的两个百分点之内。填上层土时,对下层填土的压实度和含水量进行检查,待合格后方能填筑上层土。7、路基质量控制措施(1)施工前复核图纸,充分了解设计意图,作好逐级技术交底。(2)中桩复测:核准水准标高、中桩、横断面及地面线后,才能开始施工。(3)高填地段,填土速度不能超出规范要求,并作好沉降观测。(4)路基填筑选料除尽量选用透水材料外,其填料的强度及粒径大小应符合规定。(5)填筑路堤尽量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次逐层向上填筑。(6)填筑层厚不宜大于30cm,最表层最小压实厚度
18、不应小于10cm。(7)填方采用几个作业阶段时,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三、换填石方施工方法1、施工顺序换填顺序应自路堤中部开始,然后逐次向两旁展开,使淤泥向两侧挤出。当石料摊铺完成后,用重锤夯实或用压路机等机械碾压密实。 2、施工工艺流程:地面测量场地准备石料运输卸至指定部位摊平碾压验收3、施工方法提前准备好石料,并实测好地面和高程。摊铺前,测量人员测放出路基第一层的回填边线。卸料时设专人指挥,防止卸料超界,摊铺时挖掘机配合推土机铺设,重型压路机碾压。 5、质量控制措施(1)材料要求:选用的石料粒径20cm60cm,小于30cm粒径含量不大于20%。(2)开工前,进行施工测
19、量,准确确定线路中桩、边桩的位置和高程。对于各类测量仪器,如水准仪等,按规定做好计量检定工作,在使用过程中要随时发现掌握出现的偏差,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3)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工人做好技术交底工作。(4)定期组织职工进行质量安全学习,使其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学习相关的工程质量措施,使其认识到工程质量的重要性。(5)施工过程中保证石料的宽度,碾压到位。四、砂砾石反滤层施工方法、准备下承层a、在已完成的路基上按规范规定检查验收的方法和频度进行高程、宽度、横坡度、平整度的检查。b、采用压路机或等效压实机具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表层松散,适
20、当洒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c、在槽式断面的路段、两侧路肩上每隔米交错开挖泄水沟。、施工放样a、在下承层上恢复中线10米设一桩,并在两侧路肩边缘外0.5米设指示桩。b、进行水平测量,在两测指示桩上用明显标记标出底基层边缘的设计高。、计算材量用量。a、根据施工路段垫层的宽度、厚度及预定的干压实密度并按确定的需要数量,并计算每车料的填筑距离。b、施工时应洒水加湿,控制好含水量。、运输和摊铺运输和摊铺a、集料装车时,必须控制每车料的数量基本相等。b、在同一料场供料的路段内,由远到近将料按计算的距离卸置于下承层上,严格掌握卸料距离避免料不够或过多。
21、c、料堆每隔一定距离留一卸口。d、集料在下承层的堆置时间不宜过长,运头集料较摊铺料只宜提前二天。e、通过试验确定松铺系数。f、用装载机将料均匀地摊铺在预定的宽度上,检查含水量补充洒水,使含水量达到最佳值,表面力求平整,并具有规定的路拱,同时摊铺路肩用料。、稳压整型a、用装载机或压路机在已初平的路段上快速碾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整。b、再用人工整平和整型。、碾压a、整型后,当集料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立即用此以上的三轮压路机或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直线段,由外侧向路中心碾压;有超高路段,由内侧路肩进行碾压,碾压时后轮应重叠1/2轮宽;后轮必须超过两段的接缝处。碾压一直进行到要求的密实度
22、为止。碾压速度头两遍采用1.51.7km/h,以后用22.5km/h。b、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c、严禁压路机在已完成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横缝处理两作业段的衔接处,应搭接,第一段摊铺后,留5m不进行碾压第二段施工时,前段留下来压部分与第二段一起整平后进行碾压。五、水泥稳定碎石基础施工方法1、施工准备基层采用稳定土拌和设备集中拌和。清理下承层顶面的浮土、松散层及杂物,应尽量露出硬面。质检部门组织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宽度、厚度、横坡,并进行交接。上层开铺前应对下承层进行洒水润湿,以增强上下层的结合。技术内容:项目管理部和技术人员进场后开始技术前期准备,包括现场踏查、施
23、工调查、便道设置、场区规划、图纸会审等。制定具体的技术管理,认真学习有关规范、规程、设计文件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在试验段开工前14天向监理工程师提出施工方案,测定水泥稳定碎石的最佳含水量、最大干密度等,监理工程师批准后进行试验段铺筑。2、测量放样放出道路中线、下承层边线,选定测断面及观测点位置。本工程采用基准钢丝法调平,因此必须设置支撑杆,纵向直线处20米设置一道,曲线处每10米处设置一道。钢丝拉紧力不小于150kg。松铺系数初步定为(水泥稳定碎石1.251.3)。3、水泥稳定碎石的拌和根据设计图要求本工程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含量为6%,拌制水泥稳定碎石时,须严格按设计要求的水泥用量来拌制。每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市政道路 施工 方案 技术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