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社会-知识归纳提纲(全).doc





《八上社会-知识归纳提纲(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社会-知识归纳提纲(全).doc(2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八上社会-知识归纳提纲(全)【精品文档】第 29 页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复习资料 “文明的起源”主要知识点1、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国家的产生和文字的发明。2、 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况及空间分布(落实在图中)文明古国 地理位置 发源河流 建国时间统一时间及人物古代埃及非洲东北部尼罗河流域BC 3500年公元前3000年古巴比伦(两河流域居民)西亚两 河 流 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BC3500年公元前18世纪汉穆拉比古代印度南亚 印度河、恒河流域 BC2500年公元前6世纪逐步统一公元前3世纪基本统一 阿育王古代中国东亚 黄 河、长江流域BC2070年
2、公元前2070年禹3、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及原因探究四大文明古国的共同点: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哺育。原因:(1)大河流域水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有利于农作物培植、生长,有利于人类的生存与生活。(2)说明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比较强。4、早期国家的主要特点及区别典型城市王权神圣社会等级军队、刑法古埃及孟斐斯法老(太阳神之子)王室、僧侣和贵族为统治阶级,工匠和农民是自由民,受贵族剥削,处于社会底层的是奴隶。建立了常备军,军事将领具有较高的地位。古巴比伦乌尔城国王(汉穆拉比世界四方之王)汉穆拉比法典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文法典。古印度摩亨佐.达罗国王(阿育王
3、)种性制度,将社会成员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古中国二里头国王(禹划九州、铸九鼎)在商朝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官员和部落首领构成贵族,社会的主体是平民。夏朝建立军队,商朝军制较完备,已经有步兵、车兵和弓箭部队,出现战车。妇好是中国第一为出现在文字记载中的女将军。5、制定汉穆拉比法典的目的、地位、实质和与现代法律精神的区别。目的:为了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秩序地位: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成文法典实质:是一部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法律。与现代法律精神的区别:汉穆拉比法典比较残酷、不公平,只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而现代法律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人道主义,比较人性化。6、印度种姓制度概
4、况。等级名称组成人员权利与义务第一等级婆罗门僧侣掌握祭祀大权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掌握军政大权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供养前两个种姓第四等级首陀罗征服者、破产无土地的人没有任何权利7、文字产生的原因、过程及意义。原因:为了记忆和交流的需要。过程:刻画的符号或标记(文字的雏形)图画文字象形文字。真正的文字就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起来的。意义:标志着人类告别了野蛮,进入了文明时代。7、比较三种古老文字的异同。文字名称发明者书写材料共同特点备注象形文字古埃及人纸草1、都图画文字发展而来2、都是各地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3、都是现代文字的起源。1、最早的象形文字是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多年
5、创造的,距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2、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楔形文字西亚的苏美尔人泥版甲骨文中国商朝人龟甲与兽骨思考:世界上真正的文字都是从象形文字发展而来的,最早的文字是非洲的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西亚的巴比伦人发明的象形文字被称为 楔形文字;我国商朝的象形文字被称为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商超从开始。8、 四大文明古国的主要文化成就。类别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建筑金字塔(胡夫的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空中花园(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毁)摩亨佐.达罗工艺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思考:司母戊大方鼎
6、:时代:商朝;历史地位: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用途:祭祀;鼎在我国古代的象征意义:象征着权力和地位;与鼎有关的成语:一言九鼎、大名鼎鼎、问鼎中原、三足鼎立、鼎力相助10、蓝田人的今昔变化及变化原因、启示?蓝田人的今昔主要变化:昔气候温暖湿润,水源丰富、植被茂密,森林覆盖面广,动物种类繁多。今森林减少,植被破坏,河床淤塞,河流断流,有些动物濒临灭绝。变化的主要原因:人口的增长与统治者的大兴土木,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与利用,破坏了生态平衡。蓝田人的今昔变化的启示:(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可持续发展;(2)依法制裁破
7、坏环境的行为;(3)植树造林,保护水土,保护环境。第三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上)第一课 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1、欧洲文明、希腊文明与爱琴文明的关系。欧洲文明起源于:希腊文明;而希腊文明起源于:爱琴文明。爱琴文明的两个中心:克里特岛和迈锡尼。(克里特岛的文明起源于公元前2000年,米诺斯王宫是其文明的代表)2、古希腊的地理范围:希腊半岛,爱琴海和小亚细亚西海岸。(落实在图中)3、古希腊城邦时代的两个重要的国家雅典、斯巴达雅典、斯巴达的社会特点及产生差异的原因社会特点(经济、政治)产生差异的原因雅典经济:以工商业为主,航运业、商业贸易繁荣。政治:实行民主制度;尚文。位于沿海,海上交通便利,对外交
8、流广斯巴达经济:以农业为主政治:实行专制;尚武,整个斯巴达像座大兵营。位于内陆 ,相对闭塞。(注:从公元前8世纪开始中国的春秋时期,古希腊进入城邦时代)4、说说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内容、如何看待雅典的民主制度?(积极作用、局限性) 雅典的民主制度的内容:1)公民大会: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决定国家的内政、外交等大事。2)“500人议事会”:在休会期间,负责处理城邦的日常事务。 3)陪审法庭:雅典的最高司法机构,审理各种重大案件。4)陶片放逐法:为了防止权力过大,破坏民主制度而采用的办法5)各级官员的产生方法:抽签。对雅典民主制度的正确评价:(1)积极作用:使雅典公民主动积极地参政议政。(2)局限性:
9、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任何政治权利。5、5、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从共和国到大帝国的主要大事 地理位置:地中海北岸的意大利半岛。从共和国到大帝国的主要大事:1)公元前509年,建立共和国。2)公元前27年,屋大维称“元首”,帝国建立。3)2世纪,罗马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戏称为“罗马人的小澡盆”。4)395年,罗马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5)476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亡。6、古罗马能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的原因是什么?尚武,靠军事征服。罗马人勇敢、善战,罗马军队战术高超,拥有强大的战斗力。7、西方文化之根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古希腊
10、和古罗马文明是西方文化之根。表现在:1)哲学:现代西方人使用的哲学一词,来源于古希腊。 2)自然科学: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创造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思想成为西方近代科学的源头。3)法律:罗马法对欧美各国的法律影响很大,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基础。4)建筑:现代体育场馆和欧美建筑都留有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建筑特点。5)人文学科:戏剧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历史学古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文学古希腊的荷马史诗是欧洲最早的史诗。6)政治制度:欧洲民主制起源于雅典的民主制度。7)体育: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希腊的奥林匹亚竞技会。8、古希腊、古罗马主要文化成就类别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苏格拉底
11、、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自然科学阿基米德:螺旋提水器、浮力原理、杠杆定理等。人文学科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乡。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被称为西方历史之父。法律十二表法罗马法中的第一部成文法典,也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建筑帕特农神庙(雅典卫城)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等第二课 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1、中世纪的概念、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最大特点 中世纪:古希腊、古罗马文明衰落后,欧洲进入封建社会到16世纪之间的历史时期。中世纪欧洲社会的最大特点: 政治上:建立了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不平等 经济上:以自给自足的封建庄园为主。不开放 思想文化上:基督教统治思想,教会垄断文化教育不科学
12、 因此,欧洲的中世纪也称“黑暗时代”。2、法兰克王国发展为查理曼帝国:时间:800年 标志:罗马教皇为查理加冕3、西欧主要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由来。 1)法国、德国、意大利的由来:凡尔登条约 843年(9世纪中期)查理曼帝国分裂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国家2)英国的由来: 由形成于9世纪早期的英吉利王国发展而来。4、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一:封建农奴制 原因:战争破产、依附两个对立的阶级:封建主农奴欧洲封建制度的特点之二:封建等级制度5、怎样理解“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产生怎样的影响?“我”:封君;“附庸”:封臣。 封君只有权管理自己的封臣,而无权管理自己封臣的封臣。后果
13、或影响:使中世纪欧洲的封建主之间关系变得复杂与混乱,相互之间不断发生战争。6、基督教的产生、基督教在中世纪欧洲的地位。(1)产生:(时间、地点、人物、经典)时间:1世纪 地点: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 背景: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犹太人民长期遭受苦难,渴望“救世主”到来。创始人:传说的耶稣 主张: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经典:圣经。(2)地位或影响:基督教成为中世纪欧洲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基督教会还垄断文化教育。第三课 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1、伊斯兰教的产生(背景、时间、地点、人物、经典、教义)背景:6世纪末,阿拉伯半岛内部矛盾重重,战争频繁,人们渴望
14、统一时间:7世纪初 (610年) 创始人:穆罕默德 地点:麦加 经典:古兰经。 教义:信奉“真主”安拉是宇宙间唯一的神。节日:开斋节和宰牲节2、伊斯兰教发展历史上的两件大事:(1)610年,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宗教,开始传教(2)622年,穆罕默德被迫出走麦地那,这一年成为伊斯兰教教历纪年的元年3、穆罕默德的主要贡献:创建了伊斯兰教;号召穆斯林战士进行“圣战”,基本统一了阿拉伯半岛。4、阿拉伯帝国产生时间:8世纪中叶,成为跨欧、亚、非三洲的封建大帝。首都在巴格达。5、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成就、特点、影响、原因?(一)主要成就:(保存、传播、创造)(1)阿拉伯人改造和传播了印度人发明的十个数字的
15、符号; (2)阿拉伯人把希腊、罗马、印度的古典著作翻译成阿拉伯文,再传播到世界各地。(3)清真寺的建筑风格对世界各地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阿拉伯人发明的机械;伊德里斯绘制的世界地图;在数学、天文学、化学和医学等科技方面,在当时世界上居领先水平。(5)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为什么阿拉伯人被称为是:“古代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二)特点: 具有包容性、融合性、创新性、领先性(三)影响: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了文化交流的桥梁,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四)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灿烂辉煌的原因 (1)地跨三大洲,阿拉伯人经常来往于亚欧非之间,为各
16、地区之间交流提供了条件(2)阿拉伯人重视教育与知识。(3)利用宗教进行扩张,阿拉伯帝国的形成,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通过宗教传播形式带动世界文化交流,推动不同地区文化的融合综合探究三 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样性1、世界三大宗教创立时间创立地点创始人经典主要信仰区域佛教公元前6世纪印度乔达摩.悉达多亚洲基督教1世纪罗马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耶稣圣经欧美伊斯兰教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穆罕默德古兰经亚非 2、宗教文化景观:宗教是一种文化,各种与宗教有关的寺庙、雕刻、石窟造像、碑、塔、墙、壁画等,都属于宗教景观。3、不同的宗教文化景观告诉我们什么?世界文化具有多样性。 具体表现在:1)不同的宗教有不同的建筑风
17、格。例:天主教堂的建筑高耸入云,显示上帝高高在上的威严;佛教寺庙类似王宫的建筑,来表现它的地位;清真寺上面的穹顶建筑,是为了召唤信徒。2)同一宗教在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3)宗教建筑布局上由于受自然条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出现不同的差异。4、如何正确对待宗教建筑的差异?要理解尊重、珍惜保护、求同存异、交流发展第四单元 农耕文明时代(下)-绵延不绝中华文化第一课 从封邦建国到一统天下1、 主要朝代及概况。朝代建国时间p建立者都城重点内容西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镐京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礼乐制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表现)东周(春秋、战国)公元前77
18、0年(BC770-BC476-BC221)周平王洛阳铁农具和牛耕出现、春秋五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诸子百家及其主要思想。秦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秦始皇)咸阳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 西周统治者为了巩固统治采取: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说说它们的内涵、关系作用?(1) 分封制分封制:周王将王都以外地区的土地、人口等封赐给亲属、功臣等,建立诸侯国。作用:确立了周王的权威,扩大了周朝控制的区域。(2) 宗法制宗法制:根据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来决定继承权力的制度。 核心:嫡长子继承 实质:等级制 作用:密切了王室与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维护社
19、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 (3) 礼乐制(周公制定)目的:用来规范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别。 作用(意义):1)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2)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4)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礼乐制是宗法等级制的具体表现(5) 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共同作用:维持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6) 如何评价礼乐制?好处:1)维护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2)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了根基。 害处:压抑了人的个性和创造性练习:“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反映西周的分封制度;“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
20、”,实行分封 制度;为中华文明的长期延续打下基础的是西周的封建制度。3、春秋时期推动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是:出现铁农具,使用牛耕,促进了生产的发展。4、春秋五霸一说为: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四公一王) 另一说为: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二公三王)5、齐桓公最先称霸的原因有哪些?(1)自然条件优越:背山面海,资源丰富;(2)齐桓公为人:胸襟开阔,任用贤能(3)治国方略正确:任用管仲,对内:改革军制、内政,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对外:“尊王攘夷”,树立威信;葵丘会盟,确立霸主。6、战国七雄为: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央。)7、战国时期的主要变法
21、:魏国:李悝变法; 楚国:吴起变法; 秦国:商鞅变法。8、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作用。主要内容:1)废除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农耕 3)奖励军功;4)建立县制。作用:(1)使秦国强盛起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2)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孔子1、孔子:春秋战国时期人;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 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言论收集在论语 中。孔子学说的影响:儒家学说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1、 当今322所孔子学院已分布在世界各国,并深受欢迎,这说明了什么?孔子不仅对中华民族影响深远,而且对亚洲及对世界都有重大影响,3、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哪些?它对当今社会有着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社会 知识 归纳 提纲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