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传统.doc
《中国文学传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学传统.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一.抒情的智慧1.与西方诗歌的根本区别:抒情诗传统与史诗传统的不同2.源头:西方是由荷马史诗开始,中国是由诗经开始,3.内容:西方是注重表现英雄,神,妖怪即超凡越俗的世界;而中国是以日常生活为素材,原则上不表现英雄,唯一的例外是后稷这一农业英雄。4.原因:1)哲学观不同。西方哲学,世界被分成现象世界和本体世界这两个部分,同时认为本体世界高于现象世界,是有价值的。而中国哲学没有区分,并且现实世界的问题是其主流。5.中国抒情诗告诉我们空想是建立在现实经验之上时,现实中也有美好的世界。6.中国抒情诗特点:1)由偶然的事件激起,表现个人经验,通过叙写个别事例而广泛地提出社会问题而非像西方史诗把握客体
2、的全部。但是同时也有着普遍性的意义,蕴含于个人经验的表象之中,具体的共相。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2)形式短小。因为中国人往往注重选取最有感发意义的瞬间,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面面俱到,像汉大赋一样 3)含蓄。力求引起言外之意,暗示文外曲致。 4)1)的原因:时空意识的导入 含蓄的写法,模糊了人物,地点语言特征,不指名人物和主语,没有时态变化。二.意象的智慧1.中国诗歌的形象性和具体性;原因:中国诗人具有通过感觉把握事物的倾向。2.单一意象与复合意象。 单一意象运用较多,是一个字或一个词。3.意象的凝练性。直接表现事物的中心。重准确的描写,突出事物中心。柳色黄金嫩。4.意象的丰富性。
3、不是指铺陈细节而是指若干意向的巧妙组合。5.意象的并置叠加。楼船夜雪瓜州渡。不需要语法联系,直接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可以直接接触到事物本身,留下鲜明的感觉。6.常见地名人名的意象。通过语言唤起某种视觉效果。7.象征:在意象的运用中,常赋予其象征意义。8。人格象征意义:各种植物的象征。三.时间观的智慧1.只有既有生命又有思想的人类,才能既处于变化的过程当中,又能意识到这种变化的过程,从而产生时间意识。2.时间意识乃是人类独有的东西3.时间是客观的,因为万物和人的变化过程是客观存在的4.时间也是主观的,当人们意识到自己也处于从过去经现在到未来的时间过程当中,应经进入了主观性时间意识当中。5.从客观
4、性时间到主观性时间的变化在中西方是不同的中国:在形象的诗歌领域中进行的西方:在抽象的思辨领域中进行并完成的6.1)时间是一种会迅速带来死亡的东西(不断流逝性,一去不复返性),对时间强烈的流逝之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担心时间的不断流失还会使理想和抱负化为泡影。 2)及时意识的产生,珍惜时间,珍惜青春,珍惜年华(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3)时间是一种会突如其来带走幸福带来不幸的东西 相聚与别离(昔为鸳与鸯,今为参与辰);成功与失败;过去的友谊恩爱今天的背弃;过去的走红与现在的冷落 4)因为时间会突然带来不幸,因此常常对未来带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对未来的不安意识(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
5、复谁在) 5)对未来的不详,使得现在也蒙上了一层阴影。(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但使得当下痛苦的同时,也会使得当下的快乐更加珍贵 6)时间也会带来幸福,对时间抱着希望与信任,处于不幸之中,遥想今后的幸福。(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四.季节观的智慧1.这一特色,大抵来源于中国的风土影响,因为中国的季风气候,使得四季分明。2.也与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与人生意识特别发达有关。从季节的变迁中,看到了时间的推移与生命的流逝。3.春天。1)是过渡,变化的季节。中国诗人往往感动于春天的变化,感动于时间的流逝,感动于人生的流逝(开到荼縻花事了,丝丝天棘出莓墙)2
6、)春天象征着新的一年的开始,也象征着人生新的流逝的开始(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3)对春天失去的惋惜(惜春)(人生几何春已夏)4.秋天1)秋天向下的变化也能使诗人感到时间的流逝。2)悲秋(满地芦花和我老)5.四季与人生的变化是平行的又是对照的。 季节循环不已,而人生一去不复返(日出入安穷,时世不与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冬非我冬)六.人生观的智慧1.遵循世间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规律。人类遵循着他,也意识到了这条规律。2.人类作为整体,和世间万物一样,也是生生不息,循环不已的。3.但是作为个体的生命确实短促的,有限的。这种个体意识产生了对死亡的恐惧。这种意识的产生和
7、时间意识的确立是同步的4.死亡的解脱之道1)追求荣名,精神财富较物质财富更容易流传下去。追求文化上的延续性,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使精神生命超过肉体生命的局限。(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对于中国诗人来说,立言的诱惑更大。,文章乃不朽之盛事。 但是中国诗人仍抱有怀疑精神。对不朽的名声感到了怀疑。因为这条解脱之道是在精神生命方面完成的,对于肉体生命的局限没有什么功效。荣名正是因为死亡而失去意义的。2)服食求神仙,追求肉体上的长生不老。 魏晋时,皇帝与民间老百姓一起寻求长生不老之药和羽化登仙之术,出现了很多描写对于神仙长生的渴望的作品。(步出夏门行) 但也出现了对此的怀疑。,中国诗人也是不敢相信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文学 传统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