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构成-教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色彩构成-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彩构成-教案.doc(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色彩构成-教案【精品文档】第 32 页色彩构成教案主讲教师:马 宏 宇 开课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授课专业:设计学类2017年9月第一章 色彩构成概述【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色彩有初步的认识【授课方法】:互动交流、理论讲解(主)、实践练习(辅)【教学重点】:色彩构成的来源【教学难点】:无【授课节次】:1【学时分配】:2学时一 认识色彩商代的“五色说”:黑(玄)白为色,赤、黄、青为彩;五色与五行相配:金、木、水、火、土对应白、青、黑、赤、黄。1概念“色”相对于形态而言,是有明确色感的颜色形象;“彩”指用各种颜色沟壑而成的色彩视觉整体。“颜色”指通过视觉感知被识
2、别的单一状态下具有色感的视觉现象;“色彩”指通过视觉感知被识别的那些相对于形态而言具有独立意义且依靠多种颜色的差异性组成的视觉要素。 “色彩”“颜色”2色彩分类(1) 无彩色系:即黑、白、灰;黑白系列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明度最低(2) 有彩色系:红黄蓝三个基本色及其混合产生的颜色光源色与颜料色的差别3色彩命名色彩的数量是无限的,电脑屏幕可以产生约1660多万中(256*256*256),人眼能辨认的有3000-5000中,普通人能叫出名字的颜色30-50种(专业人士除外)。(1) 自然命名法(2) 系统化命名法系统化命色名=明度或饱和度修饰词+基本色相名例:极明的浅红色=极明(明度)+浅(饱和度
3、)+红色二色彩构成1 定义色彩构成就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色彩,根据不同的目的性,按照一定的秩序和法则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新的和美的色彩关系处理色彩三个要素:明度、纯度、色相三个要素的关系,符合人的知觉和心理原则的构成形式2 意义(1) 认识并运用色彩,在在复杂情况下灵活处理色彩问题;(2) 了解色彩的文化与象征意义,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创新打下良好基础。3 研究(1)视觉印象(2)情感表现(3)象征意义三色彩构成的发展历史1 古典主义色彩17世纪开始流行在西欧、特别是法国的一种文艺思潮。这一潮流是特定历史时期产物,因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古希腊、罗马文艺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直到1
4、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艺兴起才结束。色彩表现形式和色彩效果平淡,生命力和表现力受到严重压抑。褐色应用较多。2 印象主义色彩(1) 印象主义19世纪60-70年代,法国兴起。把感性和理性结合为一体,以动态色彩表现为特征,以人的心理情感为抒发点。抛弃了古典主义的明暗色调,让色彩换发出明亮的光的性质。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变现,旨在再现一个瞬间或印象。不注重物象质感的重现,注重视觉印象和光学效果。笔触从形态中解放出来,对物象的形较为忽视,侧重于视觉印象和光学效果,排除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代表:莫奈(重视色彩表现,代表作:印象日出);马奈(最早打破传统棕褐色调,画面讲究明亮、光鲜)(2)
5、 新印象主义发起人修拉和西涅克。将色彩从感觉印象表达转向理性分析和配置。受到色彩理论的影响:绘画艺术的法则、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现代色彩学创建了点彩技法:不是将颜色先混合再绘画,而是将每种颜色直接点在画面上,借助周围的色彩关系,获得混合的色调。画面空间与形态都是通过归纳后的纯色色点与色块来呈现,色彩的运用需要经过理性的处理。代表:修拉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3) 后印象主义20世纪20年代后才使用的概念,泛指在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向左的艺术潮流。注重精神情感的表达,分两种趋势:一种是利用色彩理性建构画面空间。例:塞尚的苹果的和橘子。以色彩建立画面表面和深度的整体结构,让色彩的空间性质在画面的层次
6、结构中发挥作用,作品中画面物体的透视是多样的。另一种是色彩主观激情的情感表达。例:梵高的向日葵等。不在表现事物的结构特征,而是激情的表达,色彩在湖面中充满暗示性的力量。往往以高明度和互补色的对比,表达内心情感和感受。后印象注意直接影响了20世纪初法国画坛的立体主义(受塞尚启发)和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受梵高和高更的影响)。3 表现主义色彩20世纪初主要活跃在德国。反对机械地模仿客观现实,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信息”。在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主观感情和自我感受,运用浓烈有利的色彩,富于张力的笔触,夸张、变形乃至怪诞处理的形态,产生具有寓
7、意的效果,表达某种情感或情绪。追求非描述性的色彩,甚至不和谐刺眼,色彩走向心理的扭曲和痛苦的表现。4 未来主义色彩 1909年起源于意大利。深受现代机器活动与美,当代生活的运动与速度影响,试图运用颤动的线条与补色节奏块面,表现骚动的现代生活,赞美机械文明。喧嚣、动力、速率等如同机械般的节奏成为创作中心。5 构成主义色彩1915至1920左右俄国出现至上主义,它是带有俄国玄学和宗教色彩的几何抽象主义。他们摒弃描绘具体客观物象和反映视觉经验。创始人马列维奇。至上主义被推广到包豪斯。构成主义是俄国艺术家对现代艺术的一大贡献。构成主义在1921后逐渐消沉,许多艺术家转向工业设计。这是一种抽象的几何形色
8、彩,色彩不是描述客观事物的,而是理性的探寻运用规律。作品中色彩的层次肌理、形态的线条完全被摒弃,代之以平面的色彩铺涂和几何造型,构成“具有意味的纯形式关系”。每一条线和色彩都以交错、间断、对比、错叠、关联等构成理性结构和抽象形式。构成主义认为色彩和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激昂的旋律联想到浓烈的红色,抒情的曲调给人呈现悦目的绿色。认为不同的颜色具有不同的情感力度,与线条、形态相结合,可以通过某些形状来强化或弱化色彩的价值。如,刺眼的色彩适合于尖锐的形状:黄色用三角形;柔和的用原形:蓝色用圆形代表人物:康定斯基(表现主义者、轻骑社成员),强调绘画的自律性,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主张画家用心灵与创
9、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试图把勋伯格(阿诺尔德勋伯格是二十世纪著名的现代音乐作曲家之一,“表现主义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的音乐转译为绘画。6 包豪斯的色彩理念包豪斯的色彩研究以构成主义为基础,着力探索色彩和抽象形色的关系。色彩教育是包豪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约翰伊顿创立,并综合了纳吉、保罗克利、康定斯基等人的色彩理论。现代色彩构成课就是建立在包豪斯开创的色彩研究基础上。他们的研究建立在理性分析基础上,为设计中的色彩运用提供了客观的,普遍的基础(1)约翰伊顿约翰伊顿(Johannes Itten)(1888.11.11-1967.5.27 ),瑞士表现主义画家、设计师、作
10、家、理论家、教育家。他是包豪斯最重要的教员之一,是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创建者。教学强调色彩原理的分析以及色彩训练和几何形态训练的合一建立棋盘式和色相环的色彩研究方法,首次将标准色卡引入色彩教学,具有划时代意义。他选用7种鲜明类型作为研究基础:两种颜色之间;高明度与低明度;暖色与冷色;补色之间;色彩的同时对比;色彩的色度对比;色彩的面积对比。图 伊顿色相环(2)康定斯基康定斯基(1866年12月4日1944年12月13日,出生于俄罗斯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是现代艺术的伟大人物之一,同时也是现代抽象艺术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奠基人。认为抽象的绘画是通过心灵体验和创造的,不一定受客观世界的约束,抽象作品更能传
11、达出事物的内在声音。主张即兴的、无目的的、无意识的创作。认为绘画与音乐具有相通性,作品中致力于用点线面等抽象图形结合色彩,将音乐情绪及运动感表达出来。(3)保罗克利保罗克利, 1879年12月18日( Paul Klee 1879-1940 )-最富诗意的造型大师。年轻时受到象征主义与年轻派风格的影响,后来又受到印象派、立体主义、野兽派和未来派的影响,这时的画风为分解平面几何、色块面分割的画风走向。克利不排斥具体的表达,充满对自然朴素的热爱,更加重视对于自然和细节的研究,将个人直觉与理性分析结合起来。教学中围绕点、线、面、韵律、张力、色彩进行形式手段的交流,引导学生对色彩、线条等形式语言进行实
12、验,尝试用不同的媒介和激发进行色彩实验。他与康定斯基一样具有很好的音乐天分,能用色彩与线条表现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推荐延伸阅读:【1】约翰内斯伊顿.色彩艺术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9【2】康定斯基. 康定斯基论点线面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第二章 色彩构成原理【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色彩产生的原理及色彩基本属性【授课方法】:理论讲解为主、实践练习为辅【教学重点】:色彩属性【教学难点】:色彩属性的相互关系【授课节次】:2【学时分配】:2学时一 色彩产生原理1 色彩与光色彩是光的产品,没有光就没有色,没有色就无形可言。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是一种电磁波。只有波长在380纳米-78
13、0纳米(10-9米)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的色知觉。对于380纳米的电磁波被称为紫外线,长于780纳米的称为红外线。牛顿1666年发表色彩在光线中阐述白光通过三棱镜,经过两次折射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色光(彩虹颜色)。白光通过三棱镜的分解叫做色散。说明白光由许多光混合组成。补充:光的物理性质由光波的振幅和波长两个因素决定。波长的长度差别决定色相的差别,波长相同,而振幅不同,则决定色相明暗的差别。2 原色(1) 光的三原色1802年,生理学家唐麦斯根据人的眼睛的视觉生理特征提出了新的光的三原色说:红(朱红光)、绿(翠绿光)、蓝(蓝紫光)。光谱中不能分解的色光叫单色光;由单色光混
14、合而成的光叫复色光。三原色也被成为“一次色光”,单次色光。(2) 色料三原色色料三原色:红(紫红、品红)、黄(柠檬黄)、蓝(绿味蓝、青)。这一理论被法国燃料科学家席佛通过多次染料混合试验得以证实。3 光对形与色的影响(1) 固有色固有色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属性在自然光源下呈现出来的色彩效果。它不是一个绝对的色彩,因为自然光源并不是恒定的。(2) 光源色光源色是光源照射到白色光源不透明物体上所呈现的颜色。它由光源发出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决定。不同光源色会导致物体呈现不同的色彩。(3) 环境色环境色是物体受到周围环境反射颜色的影响所呈现的色彩反映。它实际是光源色作用在物体表面反射的混合色。二 色
15、彩属性1色相它是一种颜色区别于另外一种颜色的表象特征。简单来说,就是色彩的相貌。在应用色彩中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色相的序列。最早的色相环由牛顿绘制:由红、橙、黄、绿、蓝、紫六色及其间色构成的12色相环。2 明度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光源色称光度,一般物体成为亮度、深浅度。任何色彩都可以还原为明度关系,它是搭配色彩的基础。一般分为:(1) 同一颜色的明度变化(2) 各色相之间的明度变化明度的调节方式:(1) 简单的加无彩色-黑白灰(2) 混合带有其它色相的不同明度的色彩。(色相、明度、纯度都会变)3 纯度色彩的纯净程度,或称艳度、饱和度、鲜度。红黄蓝三原色为纯度最高,黑白灰为无彩色系,纯度值为零,因此
16、接近黑白灰的色为低纯度色。纯度和明度有着不可分割关系:(1) 加白色明度会增高,纯度减低、色性偏冷;(2) 加黑色明度会减低,纯度减低,色性偏暖;(3) 加不同灰色和其它颜色会产生不同变化。同一个色相,明度改变,纯度一定改变,但纯度改变,明度不一定改变色彩三要素在运用中是一个整体的概念,色彩发生变化,它的三种要素也会相应发生变化。三 色彩的表达方式1色立体模型它是按照色彩三属性的特性,以一定的规律和秩序命名、分类、排列色彩,并借助于三维空间形成,组成一个可旋转的立体模型,同时体现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之间的关系。色立体模仿地球构造,赤道为各种标准色相,南北连成的中心轴为上白下黑的明度序列,球面
17、到中心轴的垂直线便是纯度序列。2 奥斯特瓦德色立体德国化学家,对染料化学做出巨大贡献,获得过诺贝奖。1921年出版奥斯特瓦德色彩图示。(1) 色相奥的色立体的色相环由24色组成(以黄、橙、红、紫、青紫、青、绿、黄绿8个为主色,每个主色三等分)。色相环直径两端的色互为补色(2) 明度分别用a、c、e、g、i,l、n、p表示,明度依次降低。acegilnp白量89563522148.95.63.5黑量114465788691.194.496.5(3) 纯度各色比例为:纯色量+白量+黑量=100%他认为:要使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协调,就必须使它们在主要因素方面相等。其表色法是色相数字再加上白与黑的含
18、有量,如10ga的色,由于色为10,是偏红色点的紫,白色含有量是g,由表得知是22,黑色含有量是a,为11。3 孟赛尔色立体孟赛尔色立体是当代色彩领域应用最广泛的色彩模式。孟是美国色彩学家,1915年出版孟赛尔颜色图谱,1929和1943年经美国国家标准局和光学会修订出版孟赛尔图册,并经过严格测定。(1)色相色相环由10个颜色组成:红、黄、绿、蓝、紫以及它们相互的间色组成。然后将每个色相分成10个等级,共100色相。各主要色相的第5号色为该色相代表。(2) 明度他将理想白色定为10,理想黑色定为0,共11个等级。(3) 纯度各种颜色的最大纯度是不同的,纯度最高为红色14,纯度最低为蓝绿色6。孟
19、赛尔色立体中颜色的表示以三属性为基础。色相Hue,明度Value ,纯度Chroma,颜色记录为HV/C。例如5R4/1,表示色相为5号红,明度位于中心周第级,纯度为距离中心轴第14级的颜色表 各色相明度与纯度值色相红黄橙黄黄绿绿蓝绿蓝蓝紫紫紫红明度4687554344纯度141212108681212124 日本色研体简称PCCS(practical color co-ordinate system),是日本色彩研究所1965年发表的实用性配色色彩体系。综合了前两种色立体的优点,加入了色调的概念。(明度与纯度结合为色调。因此为色相与色调为基础的色彩体系。(1) 色相色相环由24色组成,以红、
20、黄、蓝、绿四色基础,再插入补色,再将以上8个色相等距离插入4种色彩,构成12色相,再进一步每一色相一份为二。色相用1-24序号加上色相名称英文首字母表示,修饰语用小写,如,3yR、8Y(2) 明度明度分为9级,最高为白色设为9.5,最低为黑色设为1.0(因为不能印刷1.0,一般表位1.5)(3) 纯度分为9个阶段,用S(saturation)表示。9S纯度最高,1S纯度最低。(4) 色调色调是明度与纯度的混合概念。颜色最饱和、纯度最高的色调为纯色调。在纯色调中加入不同比例的黑白灰就会形成12种不同色调,用“鲜、明、强深、浅、柔、钝、暗、灰、浅灰、灰色、暗灰”表示。思考练习题1 分析色相、明度、
21、纯度之间的关系2 绘制色相环12色相,9阶明度 纸张大小:2020厘米第三章 色彩的推移构成【教学目标】:掌握色彩变化的基本方法【授课方法】:讲授为辅,练习为主【教学重点】:色彩推移的种类及基本构图形式【教学难点】:色彩的综合推移及综合构图【授课节次】:3-4【学时分配】:4学时(讲授1学时 实验与练习3学时)一 色彩推移的种类1 色相推移色相推移是指由一种色相向其它色相逐渐过渡,利用色相环的位置关系来组织换面色彩变化的构成形式。分为:(1) 邻近色推移(2) 对比色推移(3) 互补色推移(4) 全色相推移按照光谱或色相环的全部色相顺序构成的色相推移成为全色相推移。一般可选择1/2,1/4色相
22、环2 明度推移把一个或多个色彩按明度等差级系列的顺序,有浅到深或由深到浅进行排列组合。简单做法:一边逐渐增加白色,一边逐渐增加黑色。明度推移与色相推移一样,色阶越多律动效果越强,更容易表现空间感3 纯度推移纯度推移指色立体上赤道位置的纯色向无彩轴方向的黑白灰色彩,按等差级数系列的顺序进行组合的一种渐变构成形式。一般选择纯度较高的色相。纯度推移的作品,色彩纯度逐渐改变,但明度和色相并不改变。做法:选择一个纯度较高的纯色与该纯色同明度的无彩色灰互混注意:无彩色灰的明度不能与纯色的相差太大,否则明度变化明显于纯度变化。练习:补色纯度推移先选择两个补色,然后按比例相互调和,直至灰色4 综合推移综合推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色彩 构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