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doc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doc(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精品文档】第 20 页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研究文献综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宋瑞玲一、哲学中的自主和主体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有非常深入的研究,论述了人的自由和自主。袁贵仁在其专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中这一点进行了具体的阐述。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包括三个方面,除了类本质的发展和社会本质的发展外,还包括个性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是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人的能力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发展都是与人的个性发展分不开的。人的个性发展包括人的独特性的发展和人的自主性的发展。人的个性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人的自主性的发展,或者换句话说只有自主
2、的人才可能是真正的有个性的人。马克思把人的个性叫做“自由个性”就意味着:只有独立才能自主,只有自主才能自由,只有自由才有“个性”。在阶级社会中,个人的政治自由只是对那些统治阶级范围内的个人来说才是存在的,广大的劳动者阶级则丧失了自主性,很难形成和展示自己的个性。马克思说,人的发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有个性的个人”逐步代替“偶然的个人”。所谓“有个性的个人”,就是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与个人相适应,个人对社会关系有自主性;所谓“偶然的个人”,就是社会关系、交往条件与个人不相适应,个人对社会关系没有自主性,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人的自主性也表现在对自己活动能力的调控上,“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控制。”马克思
3、和恩格斯提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自由个性”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才能实现。(袁贵仁著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版)主体性问题在哲学界是随着“人学”研究的发展而提出来的。在教育界,从80年代后期提出了主体性问题。他首先是发端于如何看待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人提出学生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主体。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特别是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了对主体性的研究与思考,这是人们提出要培养有主体性的人,把主体性作为教育的目标和任务。同时,更有一些学者思考教育活动和教育部门的主体性,提出了教育的主体性和
4、教育主体哲学。钟祖荣在其基础教育引论中认为,主体性也就是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特性,或者说人在同客体、对象的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性、能动性、创造性等特点。主体性的概念还含有一种量化的、程度的涵义,即主体性是有高低强弱等不同的程度的。主体性所包含的特点,其说不一,但一般包含有自觉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四点。所谓自主性或独立性,是指人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指独立、自觉、自由、自尊、自强的能力。学生的主体性就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自觉性、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钟祖荣,基础教育哲学引论,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年9月第一版)王策三先生在其主编的教学认识论里也谈到了主体问题。,他
5、认为哲学认识的研究给教学认识的研究以极大的启示。一般来说,从理论上承认学生具主体地位,或学生是教学认识的主体,尽管还有争论,却基本上可以取得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一到教学实际工作中去,情况就大不相同。在教学工作中,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与教师相比,毕竟还是幼稚的、无知的,给人一种只能被动地受教育、受教管的印象。特别对于小学教师来说,承认学生为主体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与此同时,许多人虽然承认学生为主体,也承认学生有主观能动性,但却把这种主观能动性局限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积极性这一方面,似乎学生只要有学习积极性,就成为主体了。王先生认为这是一种不全面的看法,会阻碍深入分析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多
6、种表现以及它所依存的主体结构。其结果,谁也不能解决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问题。王先生认为,首先应当承认学生在教学认识中居于主体地位,必须看到,无论是启蒙式的小学阶段,还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大学阶段,学生都是教学认识的主体。“主体”作为认识论的概念,使相对客体而言的,表现为人与客观世界的对象化关系,因此,凡是从事认识活动的正常人,不管其年龄如何,都是认识的主体。当然,王先生也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纵观教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心理水平总是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发展,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在小学阶段,学生认识能力很低,几乎不能独立地去认识客体、掌握知识。表现为其认识动机很不稳定,对客体的
7、选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他们对客体的加工能力也很弱,例如,不善于独立组织自己的思维过程,不善于对自己的思维过程作自我检查,他们对事物的感知也易受到成人的影响。此外,他们的价值判断也多依赖于成年人的意见。特别应当提到的是,在小学低年级,由于学生连最基本的文字工具都为掌握好,因此,若没有教师的指导,他们几乎无法独立地认识教学认识的客体。可见,小学生虽然具备了初步的认识能力,在教学认识中居主体地位,但他们的依赖性很强,必须依赖教师的指导,才能去认识客体、掌握知识,并进而提高自身的认识能力。(王策三主编教学认识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张天宝认为,人是主体性教育的出发点,自由自觉的
8、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主体性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把人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张天宝,试论主体性教育的基本理念,教育研究,2000年第8期)从哲学层面看出,以人为本。要想使学生得到真实的发展,就必须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确立自主概念。 二、自主学习的心理学基础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解释“自主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尼尔、米勒等人发现的一种学习方式。指借助于斯金纳的强化技术,给动物或人建立控制内脏活动的条件反射的过程。 (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10月第1版) 当前关于自主学习,国外的操作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信息加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意志理论、言语自我
9、指导学派、认知建构主义理论都有论述,一致认为,学习不时发生在学生身上,而是由学生发生的。尤其是当今的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里表征的过程。皮亚杰认为儿童建构着自己的理解,是积极的思考者和学习者。剑桥大学霍姆顿学院的戴维怀特布雷德(David Whitebread)认为所有的研究均说明儿童的思维的推理能力是极强的,在很多方面能够与成年人相媲美。他引证维果斯基的观点,儿童的心理只有他们自己尝试解决问题并在成人的指导下才能取得最佳发展。教师及父母都了解,有的孩子似乎不能独立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或是记诵什么,可是如果有成年人帮助,他们就能比较顺利地学习。为了表述成功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
10、职责从成年人向儿童转移的过程,维果斯基认为,每个学习者拥有“最近发展区”,而“转移”正是在最近发展区内完成的。剑桥大学霍姆顿学院的伊泽贝尔厄克特(Lsobel Urquhart)认为,指导和解释的重要性在于教师的指导和解释方法称为学生自我指导、自我解释的思路,从而帮助儿童从被动学习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教师要通过最近发展区带领儿童达到学校教育规定的理解与技能得更高自主性水平。(David Whitebread 主编,赵萍、王薇 译小学教学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陈琦认为,无论从内容上或策略上看,学生们实际的认知结构与教师认为他们应该有的认知结构
11、不相同,造成教学工作中达不到理想的结果。每个学生带着他原有的认知结构来听课,而未能同化新的信息,或者说新的信息未能与长时记忆中的原有的信息成功的建立联系,从而达到意义的理解。(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4月第1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博士庞维国认为,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至三年级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无论从注意、记忆、自我意识还是意志发展水平看,都比较薄弱,还不能很好地计划、调控自己的学习活动。四至六年级为第二阶段。这一阶段学生学习的有意性、自控性明显增强,进行初步的自主学习已经成为可能。小学生认知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告诉我们,为了帮助
12、小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让他们学会学习,必须在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他们有效的引导。(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这些心理学理论充分证明了自主学习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三、教育学中对自主学习的研究国外对自主学习的研究,有的注重教师教与学的艺术,要求教师发掘孩子自主学习的潜能,如日本的石川勒;有的深入探讨了如何形成自主的课堂,如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教授Dale Scott Ridley。自主课堂指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自主的学习者,也就是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并养成终身爱好学习的学习者。本书作者结合理论与实践,认为要形成自主课堂,造就自主学习者就必须创建积极
13、的课堂环境。从强调满足学生的基本情感、动机需求出发,并结合一个美国的个案研究美国拉克玛(La Cima)中学实施纪律自主的责任方案,这本书比较详尽地说明了积极课堂的涵义、创建积极课堂的策略、实现学生自我约束的方法(如班会),以及达到目标或实施书中各策略、方法所面临的重重障碍。作者指出,培养学生的自主和自律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管理人员、家长和社会共同的责任。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自主权、选择权的前提,就是要为教师创造同样宽松的环境,给予教师应有的权利和机会。(Dale Scott Ridley & Bill Walther著,沈湘秦译,张厚粲审校,自主课堂积极的课堂环境的作用(Creating
14、 Responsible LearnersThe Pole of Positive Classroom Environment,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朱小蔓在与乌克兰教科院副院长萨夫琴科的对话中也谈到了自主学习,朱小蔓说,我们不能只是笼统地说“教会孩子学会学习”,而应该是“教会孩子学会自己学习”。(朱小蔓、张男星跟进知识社会:现代教学理论中的几个基础性问题,教育学报2005年第1期)一直致力于主体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裴娣娜教授认为,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能动的有选择的学习活动。自主学习能力则是指学生个体对自
15、我意识和学习行为的主动把握的能力。自主学习是一个与“自学能力”有联系但又相区别的一个概念。“自主学习”概念是对自学能力的一个深化发展,且与世界各国教育改革有所共识的一个术语。自主学习的基本特点有三点。第一,学习的自主性。其特定内涵是:学生个体自觉地确定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我调控学习进程,自我评价反思学习结果,从而保证学习目的的实现。第二,自主学习更强调强的学习动机、发展性基础学力及合理的学习方式和方法。第三,自主学习重在认识自己的反思意识以及自我调控能力的养成上。(裴娣娜,现代学习观及学习指导,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专题研究文集第一集学习与方案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
16、究所,2002年5月)华东师大的庞维国博士主张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来定义自主学习。从横向角度是指从学习的各个方面或维度来综合界定自主学习。认为如果学生本人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其学习就是充分自主的。从纵向角度界定自主学习是指从学习的整个过程来阐释自主学习的实质。认为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自主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能动性、独立性、有效性、相对性。影响自主学习的有内部和外部众多因素,自主学习能力的获得离不开系统的教学指导,学校教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语文 自主 学习 研究 文献 综述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