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下册.doc(3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 小记者行动【教学内容】小记者行动【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学校大队部下设的宣传机构,包括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板报宣传栏等。2、 使学生学会设计一次宣传活动的采访计划,实施计划并填写采访记录。3、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录像播放器材,以及几次采访纪实的录像带。2、 学生以组为单位设计采访计划,在实施计划的过程中填写采访记录。【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教师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他们对记者采访工作知道多少,以便教师为学生安排活动的内容。二、 了解采访的基本程序。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一些记者采访的纪实录像,了解采访的基本程序以及
2、采访中使用的礼貌用语。然后介绍有关记者的来历、工作性质,再请学生说一说自己对记者工作的认识,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记者、了解记者的工作。三、 亲身体验。 在学生对记者对记者工作有所了解之后,问一问他们是否想当一名小记者,通过参加小记者行动,完成一次有意义的采访活动,以此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这次采访的专题是“我最敬佩的一个人”,采访结果可以通过“星星火炬”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红领巾报”等多种宣传媒体向全校学生进行宣传。四、 设计采访计划。 1、 学生以组为单位,先根据采访专题,确定采访的对象,再选择采访形式,然后想一想采访对象的哪一方面值得敬佩,从哪一角度去采访他更为合适,更
3、能符合自己采访的专题,这些问题在组内达成一致的意见之后,就可以让学生着手制定采访计划了。 2、在开展采访工作时要讲究文明礼貌,发扬小组合作及团结互助的精神,给被采访者留下良好的影响。五、汇报展示。二、 当家学理财【教学内容】当家学理财【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家庭的收支情况,懂得节约开支、合理进行开支预算的好处和意义。2、 使学生学会有计划地安排开支、学习理财。3、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家庭的小主人,体验到自己在家庭中的责任。【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家庭一个月开支调查表,同时为自己做出一个月的开支预算。【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每一个孩子都是家庭的小主人,你知道父母是怎样当家庭理财的
4、吗?二、 调查。给每个学生发一份家庭一个月开支调查表,要求学生按照每周消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并统计出每周的消费金额。还要请学生为自己一个月的开支做一个预算。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预算表,也可以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合理的预算表格。三、 汇报调查结果。 先从家庭开支方面开始汇报,然后让学生根据大家的汇报情况,提出家庭开支存在的问题,进行相互交流, 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学生在汇报自己一个月的开支情况后,可以组织他们说一说自己的各项开支中,哪些应该缩减,哪些应该删除,具体原因是什么。四、 制定家庭一周合理开支的预算计划。1、一般家庭的收入是固定的。学生在了解了家庭收入的情况后,讨论如何使家庭开支情况
5、更为合理,同时还能有节余。 2、小组交流。3、得出结论。五、评价。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评价,要从学生自我评价、家长评价、同学评价和教师评价几个角度去做,使学生不仅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的小主人,同时也体验到自己在家庭生活中的价值与责任。三、 商店的选择【教学内容】商店的选择。【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商店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知道商店有哪些类型及各种类型商店所具有的特点。2、 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依据购买物品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商店。3、 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步懂得科学消费,做一个有经济头脑的人。【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学习附近超市的购物指南和商店促销广告,各种商店门脸的照片
6、,以及录像器材。2、 学生到学校或居家附近不同类型的商店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填写调查表。【教学过程】一、 了解各种商店的特点。1、无论你想购买生活用品,还是学习用品、文体用品,都要去商店。商店有哪些类型?各种类型的商店有哪些特点?怎样选择合适的商店?2、小组交流讨论。通过各种形式的汇报、交流,使学生对各种商店的特点有所了解。二、 调查了解。让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商店进行调查,写出调查结果和恰当的购物方案。然后在课上进行交流汇报。汇报的内容尽可能广泛,如:商店的名称、地点,商品货物种类、价格、交通条件、购物环境等。通过这样的交流,使学生再了解一些自己没有去过的商店的情况,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三、 汇
7、报交流。 1、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指定几款商品,请学生自己考虑购物时选择什么样的商品,说一说为什么。使学生进一步懂得购物要选择适当的商品,并且可以选择其他同学的调查报告中提到的一些相关问题来进行考虑。 2、向全班同学介绍购物方案。四、自我评价。1、你的购物方案被家长采纳,原因是什么?2、你的购物方案没被家长采纳,原因是什么?3、今后你在选择商品和购物时注意什么?四、315的故事【教学内容】:315的故事【教学目标】1、 使学生知道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危害,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确定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 使学生认识到消费者协会是维护消费者利益的部门,如果购买了假冒伪劣商品,应当求助消费者协会
8、,请他们帮助解决处理问题。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消费权益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电化教学设备。2、 学生课前进行调查,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填写调查表。【教学过程】一、 课前调查。1、 活动前请学生做一次调查,收集关于为何制定国际消费者的权益日。以及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内容。以小组为单位,对同学购买假冒伪劣商品的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其购买的商品名称、经济损失、处理方法等。2、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身边的人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了解程度,及其对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消费权益的认识。二、 围绕“如何保护消费者权益”展开讨论。1、 先让学生汇报自己调查的结果,然后请学生说一说为
9、什么会买到一些假冒伪劣商品,讨论买到假冒伪劣商品应当这样做,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2、 出示连环画。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依据连环画所描述的内容,自编故事的结尾,然后表演给大家看。使学生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引导学生学会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 故事给我的启示。针对故事的结尾进行评论,使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用简单的一句话说一说315的故事给自己的启示。五、天安门【教学内容】:天安门【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天安门的建筑历史,以及周边的环境和著名的建筑。知道在天安门曾经发生过的重大事件。2、 知道学生学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资料的收集和整理任务。3、
10、 教育学生要热爱天安门、热爱北京、热爱祖国。【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相关的书籍、报刊、图书、录像带、DVD等资料。2、 学生根据小组选题内容,分头收集资料,并进行汇总、整理。【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 欣赏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说一说听了以后想到了什么,然后提出问题:天安门坐落在哪里?你对天安门有多少了解?周围有哪些著名的建筑?为下一步开展研究活动,设定选题做准备。二、 通过资料了解天安门。1、 资料展示,特别是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博物馆、人民英雄纪念碑、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然后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还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从而引导学生确定小组内的研究内容,既选题。三、 收集资料
11、,填写资料收集表。1、 选题确定之后,建议学生以组为单位,通过实地考察,或通过图书、报刊、杂志、录像、上网、看电视等多种渠道开展资料的收集工作。并且认真填写资料收集表。2、 将资料分类整理,同时进行资料的筛选,保留必要的资料。然后先在组内进行总结,大家意见统一之后,就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汇报的形式要新颖,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尽可能突出本组的特征。其他小组的同学还可以随时提出问题,请汇报小组做解释。四、 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的作用。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六、我为家乡做“名片”【教学内容】:我为家乡做“名片”【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自己的
12、家乡,认识一些家乡的名胜古迹、典型建筑、名人名校、名花名树、秀丽山河、著名物产等。2、 使学生在活动中了解名片的结构,学会为家乡设计和制作“名片”。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1、 教师在活动前要了解学生家乡的大概情况,重大收集学生比较集中的几个地方的相关资料、照片、明信片和录像带。2、 学生收集图片、录像、文章等资料,包括内容:家乡的名胜古迹、典型建筑、名人名校、名花名草、秀丽山河、著名物产等。【教学过程】一、 调查。1、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都应该热爱家乡,热爱家乡首先要了解家乡,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多少呢?2、 建议学生自愿结合调查小组,对自己家乡最具
13、代表性的方面进行详细调查。调查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请教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可以从书籍、杂志中去查阅,还可以上网查询。资料的收集可以是图片、文章、音响资料或实物。二、 交流、讨论。1、 学生先在小组中相互介绍自己的家乡,选出介绍得最详细,并且能够抓住家乡最具代表性特点的小组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调查结果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教师可以展示一些体现本班学生家乡特色的图片供学生参考。2、 教师展示一些有代表性的名片,供学生们观察,然后让学生弄清名片正面上有什么内容、背面有什么内容。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名片,名片是干什么的,思考怎样为家乡设计名片的问题。三、 设计制作。1、 学生确定自己的设计主题,
14、然后开始自己的设计制作。制作形式不限,可以是手工绘画、图片粘贴、电脑设计等。同时要用优美的语言简洁地介绍自己的家乡。四、 展示作品。1、 组织学生在全班展示自己为家乡制作的名片或明信片,并且进行介绍,评选出最佳设计者进行鼓励。七、我国的民间艺术【教学内容】:我们的民间艺术【教学目标】 1、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间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历史悠久。2、 使学生知道剪纸、年画、荷包、泥塑、布玩具、瓷画等。是我国著名的民间工艺品。3、 通过了解民间艺术的发展历史,教育学生要热爱祖国的民间艺术。【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民间艺术的录像带、图片等资料及电化教学设备。2、 学生课前进行资料收集,包括民间
15、艺术品的实物,图片、文章、DVD等。【教学过程】一、 了解民间艺术。1、 让学生课前广泛收集关于民间艺术方面的资料,了解民间艺术的现状和发展史,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热爱。2、 收集的内容包括:实物、图片、文章、DVD等。3、 通过资料的收集和调查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民间艺术,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民间艺术,准备进行更为具体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二、 展示收集的资料。1、 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条件,使学生通过各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向大家进行汇报。汇报的内容包括:实物的展示、图片、录像的欣赏、文章的宣读、收集的渠道等。三、 小组交流。1、 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自己收集到的资料中选择一种民间艺术进行
16、合作研究。2、 在研究过程中要认真填写研究成果表,准备再次与同学进行交流。四、 汇报展示。1、 和小组的同学合作研究一种你们最喜欢的民间艺术。将研究的结果填在表格中,与全部同学交流。2、 收集和制作民间艺术品,每件艺术品都配上研究表格,举办一次民间艺术展,邀请爸爸、妈妈或其他同学来参观。3、 让学生制作一件简单的民间工艺品。八、平衡【教学内容】:平衡【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一些平衡的现象,掌握一些调节平衡的方法。2、 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实验操作、动手制作等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杠杆尺、钩码、记录表、细长木棍、白卡纸
17、、截好的细铁丝以及利用平衡原理制成的演示玩具。2、 学生准备长尺子、剪刀、胶水、橡皮泥、水彩笔。【教学过程】一、 导入活动。1、 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平衡与不平衡现象导入活动。教师展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比较两种现象的区别,然后请学生 们说一说他们还了解了哪些平衡与不平衡的现象,从而加深学生对平衡现象的认识。二、 研究平衡的规律。1、 教师可以在杠杆一端的任意位置挂上一个钩码,让学生们用挂钩码的方法使杠杆尺恢复平衡,看哪个组快。2、 实验完成后进行总结。接着教师在杠杆的一端任意位置挂两个钩码,再让他们调节平衡,比比谁最快。3、 总结调整平衡的方法。两边距离相等,挂得一样重,杠杆平衡。三、 研究调
18、节平衡的方法。1、 让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让杠杆尺平衡。比一比哪个组想出来的方法最多。调动学生探索的欲望:为什么钩码不一样多杠杆尺也能平衡?为什么另一边的钩码挂在不同的店位置杠杆也能平衡?2、 出示木棍。要求学生能够让他在两根手指上保持平衡。四、 制作活动。1、 制作活动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图中介绍了蝴蝶的做法。学生可以设计其他的图案,制作的关键是降低重心。五、 评价。1、 活动评价要全面,以鼓励为主。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同时也发现别人的长处与短处,在今后的活动中取出补短。九、火和我们【教学内容】:火和我们【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火给人类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危害。2、 使学生知道火的运
19、用范围,知道遇到火灾时的处理办法。3、 教育学生不随便玩火,提高防火意识。【教学准备】1、 准备使用火的图片、以及电化教学设备。2、 准备实验用的火柴、烧杯、蜡烛、酒精灯、铁架台、铁片、木炭、纸、木棍等。【教学过程】一、 了解火与人类的关系。1、 通过资料的收集与交流,使学生了解古代人是怎样用火的。引导学生研究火在什么情况下对人类有好处,在什么情况下对人类有害处。2、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得到火。遇到火灾时可以采用哪些灭火措施,哪些场所需要远离火源?进而提高学生的消防意识。二、 信息资料的收集。1、 思考:假如在夏令营中没有火柴、打火机这些引火工具的情况下,如何解决用火的问题。2、 建议学生观察
20、我们生活的周围,了解地方用到了火,火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带来了什么危害?并且填写资料收集表。3、 请学生把收集和调查的内容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以此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三、 专项讨论。1、 火是怎样燃烧起来的?要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交流,并且通过小组实验进行验证。2、 如何有效的灭火?确定灭火的条件进行实验研究,并且通过录像等手段引导学生观察不同火灾的灭火方法和基本的消防常识,懂得根据不同火源选择相应的灭火措施。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活动。五、 在班中组织一次题为“发生火灾怎么办”的主题班会。十、钩的妙用【教学内容】:钩的妙用【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身边物体上
21、的小钩和小钩在生产、生活中所具有的作用。2、 锻炼学生利用身边简单器材制作所需用的各种小钩的能力。3、 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巧妙地运用身边不起眼的小钩,使其为自己服务。【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各种形状不同、用途各异的小钩,以及电化教学设备。2、 学生在活动前通过观察收集各种小钩,了解其使用方法,并进行资料整理。【教学过程】一、 收集资料,填写资料表。1、 先请学生收集带有小钩的物品,了解小钩的作用,并且详细填写信息资料收集表,填写内容主要包括小钩的样式、用途、材质、发现地点。通过资料的收集使学生初步了解小钩的作用。2、 组织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向大家做汇报,主要包括看到过的小钩,把他们的样式
22、、用途材质、一一进行介绍,也可以出示各种带钩的物品,让大家观察,同时还要讲出各种小钩的特点。二、 展开讨论。1、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2、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做钩的意图,确认安装小钩能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方便以后,再进行样式的设计,保证小钩的耐用性,同时还要考虑所使用的工具。三、 制作小钩。1、 利用身边简单的工具制作小钩,学生可能会遇到工具使用方面的困难,教师要对需要使用的工具的操作方法进行使用前的培训。四、 评价。1、 组织学生先进行自我评价,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自己找出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小组评价,听听他人对自己作品的看法,从中吸取好的做法,进而改
23、进自己的作品,使之更加完美。2、 组织学生讨论:你还知道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钩,生产上哪些地方用到钩?借以扩展他们的视野,增长知识。十一、漂行的火柴【教学内容】:漂行的火柴【教学目标】1、 使学生发现火柴能漂行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2、 使学生认识,当遇到困难时,要积极想办法进行探索或用实验进行验证,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3、 在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态度以及完整有序的表述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在活动前准备实验器材,如火柴、肥皂头、水槽、洗衣粉、清水等等。并且通过反复实验,总结实验的结果,做到心中有数。2、 学生收集能在水上漂行的物体和漂行的方法。【教学过程】一、 谈话引入
24、。1、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发现了哪些可以在水中漂的物体,它们是怎样在水中漂行的。如;树叶在水中漂行,小船能在水面上漂行,皮球能在水面上漂行,等等。2、建议教师在实物投影下进行实验,便于学生观察。把火柴的尾部劈开,使火柴形成一个人字形,并且在劈开处加一小块肥皂,轻轻放在水面上。观察火柴会怎样?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说一说自己发现了什么。二、尝试实践。1、以组为单位进行相同的实验,记录实验结果,然后各组进行实验的结果汇报。了解实验结果的差异,进而探索出出现各种差异的原因。发现问题后,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要耐心地寻找失败的原因,继续开始新的实验,争取成功。2、继续进行研究,寻找一些可以使火柴在水
25、面上漂行的材料进行实验,让学生利用各种材料进行大胆的实验,使学生找到能让火柴在水上漂行的材料以及影响火柴在水中漂行的原因。使学生能在实验中体会到水的表面有一种力量叫张力,肥皂、洗衣粉、盐、糖等能够改变水表面的张力,使火柴前后受到力量大小产生差异,从而使火柴在水面上漂行。三、设计实验方案。 1、引导学生以“让其他轻小物体在水面上动起来”为研究内容,每组设计一种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的目的、材料的准备、方法、步骤和实验结果等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实验研究,进一步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四、展示实验过程。 1、让学生分组在全班进行表演,展示本组的实验过程,接受大家的评价。 十二、蚂蚁习性的研究【教学内容】:蚂蚁习
26、性的研究【教学目标】1、 通过本次活动内容的研究,使学生了解蚂蚁的种类和生活习性。2、 使学生认识到蚂蚁对人类的益处和害处,懂得如何利用蚂蚁的益处,减轻蚂蚁带来的危害。3、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性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要在活动前为学生准备挂图、电化教学设备、光盘,以及每组学生的实验器材。2、 学生在活动前对蚂蚁进行观察并写出记录,收集有关蚂蚁的资料。【教学过程】一、 收集资料,研究蚂蚁的习性。1、 活动前请学生收集蚂蚁的资料,可以是图片、文章、光盘、录像等等。重点收集有关蚂蚁的种类和习性的内容。2、 引导学生围绕蚂蚁的生活习性展开研究。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蚂蚁的
27、种类、蚂蚁对气味的反应、蚂蚁爱吃的食物、蚂蚁的生活环境、蚂蚁的益处和害处。二、汇报。 1、先让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观察到的现象向全班同学进行汇报,汇报的形式可以是口述,也可以是放录像,或者看图片,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材料,已达到共享的目的。 2、学生有了一定的感谢认识之后,再组织学生以当地最常见的蚂蚁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设计,引导他们通过实验,讨论来验证蚂蚁不喜欢的气味有哪几种,爱吃的食物是什么。三、实验。 1、教师要在实验前,提醒学生把蚂蚁放在实验槽内。同时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材料,反复多次进行实验,认真观察每次在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使自己具有较充分的认识。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8、为下一个环节的相互交流做准备。 2、引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表。 3、总结实验结果。四、学生汇报交流。 1、适当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可供参考的书籍、杂志、图片、光盘等等,便于学生在课余时间里开展研究。五、讨论。 1、根据学生的观察,引发学生对蚂蚁的益处和害处进行积极辩论,说明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2、课余探究“蚂蚁还有哪些生活习性需要我们研究”十三、错觉【教学内容】:错觉【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什么是错觉。2、 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观察和实验,体会错觉现象产生的原因。3、 培养学生用科学严谨的态度总结研究实验过程,以及完整有序的表述能力。【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实验材料,如:热水、冷水、
29、温水各一盘;各种可感受错觉的观察图片。2、 学生收集关于生活中出现的错觉现象的资料,也可以是课下做的实验记录。【教学过程】一、 交流收集到的资料。1、 学生在课前收集一些生活中的错觉现象,并且进行记录,准备活动时进行交流。2、 请学生分组进行汇报、交流,说一说自己发现了哪些错觉现象,可以在组内通过实验向大家汇报,让大家在实验中获得和自己一样的感受。二、 开展实验交流。1、 先让学生进行观察、猜测、把自己的预测结果记录下来,然后再请学生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实验和测量,再次记录结果,然后以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把两次结果进行对比,得出真实的结论后,讨论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使学生理解什么是错觉。2、 引
30、导学生利用身边真实的物体再去实验,让学生通过多种实践,观察的机会去体会错觉,感受错觉,由此发现它的奇妙之处。激发学生对错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三、 总结。1、 引导学生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以小组为单位,汇报通过各种实验方式发现的错觉实例。比一比谁想得最多,发现得最多,谈一谈自己通过实验学到的新知识。并且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再去找一找身边利用错觉的事例,进一步体会错觉形成的原因。四、 评价。1、 采用组内互评的方式,教师评价建议以鼓励为主。十四、“1”的思考【教学内容】:“1”的思考【教学目标】1、 使学生体会到微不足道的数字“1”与我们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2、 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使学生懂得平
31、时节约一粒米、一分钱、一度电、积少成多,它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3、 教育学生从小要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和方法。【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天平、大米、笔、纸等实验用品,并且制作出调查表格。2、 学生在课前对现实生活中“1”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并且认真做好调查记录。【教学过程】一、 活动。1、 请学生计算一些与本次活动有关的数值,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初步感受数字“1”与我们生活的关系,为学习本课做好心理准备。2、 引导学生通过各个方面的事例来加以体会。比如:全国13亿人口,每人每天节省一粒米,一年可以节省多少粒米?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而且培养了学生处理较复杂问题的能力。二、 展开讨
32、论。1、 学生进行讨论,找到最佳处理方案之后进行实验,并认真填写实验记录表。2、 引导学生继续思考问题,让学生算一算建一所希望小学需要20万元,全国13亿人每人节约1分钱,能建多少所希望小学?通过这样的计算必定会看到这个不起眼的数字“1”背后的巨大作用。3、 建议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数字“1”,通过调查、计算、体会积少成多以后的巨大作用。三、 整理交流。1、 要求学生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在组内进行交流。2、 通过交流再次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让学生在课下对生活中的“1”的使用情况再做进一步的调查,并设想将他们积少成多之后的巨大用途。四、 填写调查表。1、 将自己所做的调查内容填写在调查表内,
33、并且通过演讲的形式向大家进行汇报。十五、体验残疾人的世界【教学内容】:体验残疾人的世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残疾人及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2、 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感受残疾人的艰辛,了解残疾人为了生存是怎样克服困难的。3、 教育学生要尊重身边的残疾人。知道世界残疾日是5月12日。【教学准备】1、 教师为学生准备有关世界残疾日活动的录像、图片、文字资料。2、 学生对周围的残疾人进行采访,并写出采访记录。【教学过程】一、 课前准备。1、 请学生们课前采访一位残疾人,了解他的生活状况,了解他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将采访内容做详细记录,同时向他表示敬意,为他做一件好事。二、 交流整理。1、 组织学生
34、把采访内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选代表在全班发言。教师要注意对残疾人的称呼有无不妥之处,及时纠正。培养他们尊重残疾人的良好品质。2、 请学生根据本组采访记录进行资料整理,使学生了解身边都有哪些残疾人,他们在生活中有哪些困难。三、 亲身体验。1、 让学生去体验各类残疾人的不同生活。如体验腿部残疾、上肢残疾、双目失明、耳聋等残疾人的行动方式。2、 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残疾类型,设计一份体验计划,然后进行一次体验,把自己的体验记录下来。四、 汇报体验结果。1、 学生汇报自己的亲身体验,说一说你感到不方便的地方,在你不方便时,想得到什么样的帮助。2、 讨论能为身边的残疾人做些什么,把自己的想法写下了。3、
35、 组织学生开展助残活动,引导学生懂得残疾人是我们大家庭中的一部分,要尊重他们,不能歧视他们,在他们有困难时应该主动帮助他们。十六、叶轮【教学内容】:叶轮【教学目标】1、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叶轮包括水轮和风轮。水流能使水流转动起来,风能使风轮转动起来。2、 了解水轮和风轮的相同点及不同点,并选取其中一项内容进行研究制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3、 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之间学会合作,取出补短来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叶轮作品、剪刀、胶棒、纸、课件等。2、 学生准备剪刀、胶棒、纸、吸管、牙签等。【教学过程】一、 认识叶轮。1、 欣赏叶轮作品,了解叶轮包括风轮和水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36、趣。2、 认一认。你都认识他们吗?二、 说一说。1、 风轮和叶轮都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2、 学生讨论交流,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3、 把你们的发现写下了吧。三、 选择制作。1、 学生选取一项进行制作,通过选择制作的内容,先说一说制作的思路,让其他学生提出修改的意见,在进行制作,最后进行评价小结。2、 取长补短来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四、 玩一玩。1、 让学生试一试哪些方法可以使风轮或水流转动得更快,2、 流动的水冲水流能使水流转动,水流越大,水流转动越快,水位越高,水轮转动越快,也就是水力越大,水轮转动越快。五、 评价。1、 自我评价。2、 小组评价。十七、多民族大家庭-青海【教学内容】:多民
37、族大家庭-青海【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青海是个多民族大家庭,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历史和民族风情,各民族人民和睦共处、共同发展。2、 利用评价引导学生感受如何选题、怎样进行前期准备,如何呈现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学会调查的方法。3、 感受各民族的风情,激发学生热爱青海、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书籍、图片、录像等资料。2、 学生根据小组选题内容,合作开展实践活动,展示调查结果展现本组同学的特长。【教学过程】一、 欣赏展现少数民族风情的录像。1、 让学生感受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提出问题“你们了解青海有哪些少数民族吗?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吗?”2、 有哪些民族在青海居住和生活?二、 收集资料。1、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分工,以最大限度提高小组合作的效率,同时让学生体会合作的方法。2、 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回顾在研究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小组的同学是如何克服的?在分享经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 评价。1、 提高小组间的评价,引导学生把关注的重点放在选题、前期准备、解决策略和小组特色等方面,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四、 拓展。1、 根据自己的调查结论,选择最熟悉的一个少数民族,为他们设计一款有民族特色的邮票。(转载分享)30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