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下册.doc
《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科学实验教案下册.doc(2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科学实验教案1实验名称放大镜实验分析观察放大镜,周围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作放大镜,对比用放大镜和肉眼观察有什么不同实验目标了解放大镜的结构特点,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实验器材放大镜,烧杯,烧瓶,滴管,广口瓶,保鲜袋,玻璃片,平面镜片注意事项不要摔坏放大镜,注意使用安全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老师分发材料,讲清放大镜的构造,作用及用途,边巡视边指导2、请你观察一下周围的材料,哪些可以用做放大镜,或怎样使物体能够放大?2、通过实验探讨问题:(1)、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2)、放大镜下有什么新发现1、认真观察放大镜构造,并思考问题,动手操作验证问题。2、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
2、,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分组实验、交流实验结果,提出质疑。3、比较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4、用不同信数的放大镜观察物体。实验结论放大镜不仅使物体的图像放大了,还能观察到很多细节。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2实验名称放大镜下的晶体-制作晶体实验分析观察糖糖、盐、味精的形状并绘制图形;制作一个较大的晶体实验目标了解晶体的形成过程实验器材烧杯、盐、棉线、滤网注意事项放大镜及烧杯的使用要注意安全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分发材料,指导观察糖、盐、味精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并引导绘制图形。2、介绍晶体是怎么形成的?3、晶体制作方法的讲解及注意事项的说明。1、 放大镜观察糖、盐、分别是什么形状的。将
3、放大镜下的颗粒形状画在科学记录本上。2、 按照制作方法小组交流合作制作晶体。3、 实验总结实验结论食盐和白糖都是立方体状的颗粒,味精是柱状的颗粒。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3实验名称做一个简易显微镜实验分析指导学生经历前人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制作显微镜,并尝试观察实验目标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简易显微镜并用来观察物体实验器材两个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青苔标本,花粉标本,纸筒,胶带,壁纸刀,手电筒,镜子注意事项放大镜的倍数要不同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猜想怎样把物体放得更大2、教师先出示实验材料及自制的显微镜,讲解制作步骤,实验要求,注意事项
4、,用两个放大镜组合制作一个简易是显微镜;用来观察物体。1、学生分组实验2、学生一边观察,一边制作,做好后观察物体。3、记录实验结果,班内交流得出结论实验结论两个凸透镜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的更大。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4实验名称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分析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实验目标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兴趣实验器材洋葱、清水,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磺酒、吸水纸、滴管、培养皿注意事项不要伤手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老师分发材料,讲清切片制作方法,及操作步骤,边巡视边指导1、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到有什么不同?2、介绍显微镜3、用显微镜观察的洋葱表皮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5、?用小刀将洋葱表成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制作洋葱切片,将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查好焦距观察,并画出细胞形状图填好实验记录单,得出结论。实验结论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表皮内由一个个比较规划的多边形组成。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5实验名称观察生物细胞实验分析通过观察,生物细胞,使学生看到生物细胞形态多种多样。实验目标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并画图记录下来。了解生物是有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实验器材叶表皮细胞装片,人血细胞装片,口腔黏膜细胞装片,显微镜。注意事项不要损坏器材,认真记录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明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出示生
6、物细胞图片。2、边巡视,边指导。1、各组制定计划2、学生观察几种植物,动物及人体的细胞,画图记录显微镜下的生物细胞,阅读资料了解细胞对生物的作用。3、张贴所画细胞,交流发现结论。实验结论生命体有细胞组成的,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6实验名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实验分析指导学生观察微生物实验目标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生物,用图文方式记录形态,行为特征.实验器材显微镜,鱼缸里的水,吸水纸,干草,滴管,载玻片,盖玻片,脱脂棉,图片或课件注意事项要认真观察.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教师先出示,水中微生物的图片,明确任务,2、制作装片的说明,搜索观察显微镜下的微生物.3、边巡视边
7、指导。1、制定实验计划,猜想显微镜下的微生物的形态2、学生按要求一边观察,一边操作,观察微生物时,边观察画图记录.对照资料识别微生物的种类.实验结论在水中生活着许多肉眼看不到的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7实验名称混合沙和豆子实验分析通过观察物质的变化,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原则。实验目标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验器材筛网、沙、豆、两个杯子、一根筷子注意事项用力不要太大,否则沙和豆子会跑到筛网外。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边巡视,边指导。1、猜想沙子和豆子混合后有什么变化2、引导推导:变化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怎么证实3
8、、混合实验4、分离实验分离出的和先前没混合的形态有没有变化学生先观察混合前沙和豆子的特点并记录,预测混合后会怎样,沙和豆混合,搅拌,再观察描述并做记录,用筛网分离混合物,观察比较是否发生了变化。实验结论混合前后沙和豆的形状,大小,颜色等没有变化,即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样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7实验名称观察白糖的变化实验分析通过观察白糖的变化,知道什么是物理变化,什么是化学变化。实验目标会用蜡烛给白糖加热。一些物质在变化时即发生物理变化又发生化学变化。实验器材不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注意事项不要烫手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2、白糖加
9、热发生了什么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3、边巡视,边指导。学生先观察白糖特点,记录在表格中,再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记录,最后从实验盒中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交流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结论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既发生了化学变化,又发生了物理变化。(物质)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8实验名称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实验分析探索米饭甜味的原因。实验目标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实验器材米饭、淀粉、碘酒、滴管注意事项滴管不能打碎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阅读课本30页资料。认可淀
10、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4、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5、思考:蓝色的物质还 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1、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米饭的味道。2、阅读资料3、根据要求分组实验,并归纳验证资料的结果4、尝试总结实验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实验结论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回顾与反思 科学实验教案8实验名称寻找淀粉的踪迹实验分析利用淀粉遇碘酒会变成蓝紫色这一特点,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目标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实验器材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注意事项滴管不能打碎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生活经验
11、导入2、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边巡视,边指导。3、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结论学生拿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和其他食物上,观察,说明了什么?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是米饭和淀粉吗?是新物质吗?实验结论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8实验名称制作神秘信件实验分析淀粉遇碘酒变蓝实验目标利用所学的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原理制作信件实验器材淀粉、水、碘酒、纸注意事项碘酒不要使用过多,注意不要弄到身上。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要求:用毛笔蘸淀粉调制的液体,在白纸上写下几个字,晾干后送给
12、同学,让同学想办法让白纸上的字显示出来。2、边巡视边指导3、操作步骤:先往脸盆中滴碘酒,能使水的颜色变成碘酒的颜色就可以了,颜色可以浓一些。最后再把白纸放进去,过一会儿就可以看到字了。1、学生制作信件2、收到信的同学想办法看到写的字,小组讨论方法3、运用的原理汇报。实验结论利用了淀粉遇碘酒变蓝的原理回顾与反思科学实验教案9实验名称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实验分析CO2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实验目标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注意事项实验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观察白醋和小苏打2、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老师分发实验材料,讲解实验要求及注意事项。3、猜想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科学实验 教案 下册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