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达标测试卷.doc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达标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达标测试卷.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四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2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了,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老花镜 B拿着眼镜看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C.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明亮、比镜片小的光斑的是老花镜 D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比镜片大的光斑的是老花镜3下列图示中光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中,人配戴的
2、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B图乙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图丙中,平面镜成像时进入眼睛的光线是由像发出的 D图丁中,光的色散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4如图是小明春游时在水边看到的美景,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他看到水中“树木”的光路图是()5一束光从空气中入射到上下表面平整且平行的玻璃砖上,最后又射向空气中,光路图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图中各角的关系错误的是() A2等于1 B3小于1 C5等于1 D5小于46如图所示,画中的人出现了错误的判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光路是()A B C D7如图所示,一束光射入一杯水中,在杯底形成光斑,逐渐往杯中加水,杯底的光斑将() A向左
3、移动 B向右移动 C光斑仍在原位 D光斑先向左后向右移动8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某小组测量出物距u和像距v的数据,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f20 cm B当物距u8 cm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利用了这条规律 C当物距u30 cm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利用了这条规律 D物体从距凸透镜30 cm处向距凸透镜15 cm处移动过程中,所成的像会逐渐变小9将一蜡烛放在装有水的烧瓶前,调整蜡烛和烧瓶至如图所示位置,在墙壁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的性质是() A缩小的虚像 B放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实像10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
4、多说法: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海市蜃楼”和“光的色散”原理一样;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皮影”与“倒影”形成原理不一样。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正确的是() A都正确 B正确,错误 C正确,错误 D正确,错误二、填空题:本题共6小题,每空2分,共30分。11如图所示是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12多媒体教室中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的,其一是利用光的_使教室里每位同学都能看到画面;其二是白布能反射_颜色的光,使同学们能看
5、到色彩正常的画面。13小丑鱼颜色艳丽、体型较小,因此水族馆常将它放入球形鱼缸中以便观赏,如图所示。球形鱼缸起到了_的作用,我们看到的小丑鱼是它通过球形鱼缸形成的正立、放大的_(填“实像”或“虚像”)。14一些大厦的外部安装了平板玻璃幕墙,人们可以通过它看到自己的_(填“虚”或“实”)像,成像原理是光的_。人逐渐靠近幕墙时,像的大小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我国已经对玻璃幕墙的安装制定了限制性法规,因为玻璃幕墙会发生_(填“镜面”或“漫”)反射,造成光污染。15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发生了反射和折射,请判断:_是入射光线,反射角是_度,玻璃在_(填“AB面的左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四章达标测试卷 沪科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第四 达标 测试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