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三上全册教案.doc





《科学三上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三上全册教案.doc(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 题1.科学是第 节教学内容1.我们都是科学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肥皂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学会归纳、总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做科学的科学志趣。 3、小组合作,运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确定自己小组研究的问题并知道如何去研究。难点: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合作性的研究。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准备“七彩”(吹肥皂泡的器具)、肥皂泡的相关资料、录像(彩虹的形成和各种肥皂泡)学生活动设计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教学导入,激发学生研究肥皂泡的兴趣1、
2、谈话:课间我看到有的同学在玩肥皂泡,同学们兴趣很浓,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它,好吗?2、生回答。(好!)(二)自主学习,研究肥皂泡1、教师:请带了“七彩”的同学吹一吹,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你能提出关于肥皂泡的哪些问题?(1) 学生活动。(2) 学生回答问题。(鼓励学生大胆提问)2、教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提出了很多问题。请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哪几个方面?3、生回答。(颜色、形状、大小、弹性)4、教师:请你选择一下最感兴趣而且是你可以研究的问题来研究。(学生选择问题)请大家按选定的问题自由结组。(学生自由结组)5、教师:每组同学对你们的问题先进行一下讨论,你认为这个问题是
3、怎样的,准备怎样研究?(学生讨论)6、教师:请各组选一位代表,汇报一下你们的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可以给他们提出建议和意见。(生汇报方案)(三)观看录像,改进自己的方案1、教师: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完后,也许对你们的研究有所帮助。2、学生观看录像,改进研究方案。(可与学生先探讨一下)(四)扩展教师:同学们的想法非常好,下课后,请同学们努力搜集有关资料,继续丰富完善你们的研究方案,分工合作,准备研究所需的各种材料,也可以请老师、家长帮忙。作业设计: 回家观察其他的物体,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设计:1.科学是观察肥皂泡的颜色、形状、大小、弹性 课后反思:课 题2做一位小科学家第 节教学内容我们都
4、是科学家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做一位小科学家。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准备学生自备:自带各种玩具。学生活动设计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导课: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爱迪生。(二)自主学习:1讲科学家的故事:(1)同学们相互讲;(2)学生阅读P5的爱迪生发明电灯的故事;(3)老师讲青霉素的发现和滤毒罐的发明故事。2将爱迪生发明电灯的过程与我们吹泡泡的游
5、戏比较,有什么相似的地方?把它记在书后的活动记录上。(1)学生比较并记录;(2)学生相互交流;3玩自己带来的玩具。(1)玩一玩从自己家里带来的玩具,能提出什么问题呢?(2)学生分组研究;(3)汇报交流;(4)得出结论。科学就是这样的。原来科学离我们这么近。我们也能做科学家。4看P6上的一幅图,说一说科学是什么?(1)学生观察研究;(2)师生讲后得出: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作业设计:观察我们周围的事物,每个小科学家提出10个科学的问题,记在书后P74页的表格里,提出后最好能够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 板书设计:2做一位小科学家自然界提出问题观察测量 查问资料思考得出结论 课
6、后反思:课 题1.寻找有生命的物体第 节教学内容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2.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要求。 3.体会到对有生命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学生获得关于生物的亲身感受。难点:讨论这些物体为什么是有生命的。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准备寻找一个合适的地点,准备调查用的工具材料等。学生活动设计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个
7、性化修改一、 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1、 谈话: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校园里寻找有生命的物体。2、室外活动:寻找有生命的物体。 (注)放手让自己去寻找,不要有引导,让学生凭自己已有经验去感知“有生命”。 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周围的世界,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 二、记录有生命的物体。 1、谈话:在刚才的活动中,你寻找到有生命的物体了吗? 2、小组讨论,交流。 3、将发现记录在课本74页的活动记录中。(可以用文字形式,对不认识的也可把它画下来。) 4、全体汇报、交流。(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的记录) 实物投影能够用文字、图表等记录观察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
8、活动的方法与结果。 三、交流讨论“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1、提问:为什么说它们是有生命的? 2、小组讨论。 3、汇报。 4、小结。 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作业设计: 观察身边有生命的物体,看看它们有哪些生活习性。 板书设计:寻找有生命的物体名 称:蚱蜢 蚯蚓 地 点:草丛 泥土 发 现 课后反思:课 题2 校园里的植物第 节教学内容我们眼里的生命世界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能描述一些常见植物的不同特征,能找出不同植物的相似处。2.知道大自然中有种类繁多的植物,认识到植物是各不相同的,知道植物都有相
9、似的形态构造,有共同的需求。3.体验到认识植物的乐趣,感受到植物的美,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意识到植物也是有生命的,应该珍惜,不损伤一草一木。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难点:比较植物的不同与相同。教学方法讲授法、引导法教学准备各种盆栽植物、植物挂图、植物卡。学生活动设计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认识多种多样的植物。 1、出示植物卡(学生常见的植物)。2、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植物吗?3、学生回答。(苹果、小麦、菊花、玉米、西瓜、甘蔗、柳树) 知道大自然中植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描述植物。 1、谈话:你家养花吗?或种有什么植物吗? 2、谈话:你能用图画或语言来
10、描述你家的植物是什么样的吗? 3、 学生在小组中讲述。 4、 集体交流: 常见植物的特征。 三、比较各种植物的不同与相同。 1、出示:桃树与向日葵。 2、提问:你能找出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吗? 3、小组讨论并记录(写下或者画下) 4、交流得出结论: (1) 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 (2) 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5、讲述: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任意选两中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和相同的地方。(发给学生植物卡) 6、学生分组讨论。 7、小组交流。 8、将交流结果记录在课本75页活动记录中。 能找出植物的不同与相同;知道植物都有相似的形态
11、结构,有共同的需求;感受到植物的美,珍惜植物的生命。作业设计:1、任选家中的两种植物,比较它们的不同与相同,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的活动记录上。 2、会对各种各样的植物进行观察比较,找出它们的不同与相同。 板书设计:2 校园里的植物不同的地方:叶子形状不一样、果实不一样相同的地方: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都种在土里、都需要阳光和水 课后反思:课 题校园里的小动物第 节教学内容 校园里的小动物授课时间教学目标1.会观察、比较和描述狗、兔等动物的不同和相同。 2.知道动物的多样性。 3.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概括小动物的特征难点:围绕小动物如何开展探究
12、性活动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各种标本、动物图片学生活动设计分组交流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 认识多种多样的动物。 1、 出示挂图。2、 提问:你见过这些动物吗?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吗?3、 小组讨论,汇报: (蜂鸟、丹顶鹤、牦牛、犀牛、羚羊、蝎子、鸽子、龙虾、熊猫、热带鱼、青蛙)4、 提问:你还认识哪些动物? 5、小组讨论,汇报。 实物投影 多媒体 知道大自然中动物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 二、游戏:猜动物。 1、 讲述: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游戏的规则是这样的:不许直接猜动物的名称,只能问关于动物的特征,而回答只能是“是”或“不是”。 2、 游戏:请一同学上前,其他同学问动物的特征
13、。 例如:(老虎) 问:它长毛吗? 答:是。 问:它是吃肉的动物吗? 答:是。 问:它会生蛋吗? 答:不会。 问:它有四条腿吗? 答:是。 问:它生活在陆地上吗? 答:是。 问: 答: 知道常见动物的特征。 三、 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1、 出示(挂图)。 2、 提问:狗和兔有什么不同,有什么相同? 3、 小组讨论,汇报。 4、 小结:(板书)5、 发给学生动物卡,讲述:在动物卡中另选两种动物,比较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把结果记录在课本76页活动记录中。6、 交流汇报。知道动物的相同之处;会观察、比较动物的不同与相同。 四、给动物分类。 1、 提问:根据我们刚才的观察和比较,你能给你手中的
14、动物卡分类吗?你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2、 小组活动:给动物分类。3、 小组汇报活动结果。 4、 填写活动结果。 学会按不同标准给动物分类;喜欢小动物。五、课后记 作业设计: 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观察并记录它的习性。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小动物怎样出壳、怎样爬行蚂蚁:下雨前,下雨后相同点:能够繁殖、长大、呼吸、吃东西、运动课后反思:课 题3.3家乡的水资源第 节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开展调查,并对各种现象进行解释。(2)初步运用图画、图表、书面报告等形式,交流调查研究活动的方案和结果。(3)能初步运用实验方法,说明水污染的危害。2知识与技能:(
15、1)了解家乡水资源缺乏,及有限的水资源已被污染的情况。(2)知道水污染的危害及主要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鱼在污水中的表现,体验水污染对生命的危害。(2)通过查阅资料,感受水污染对人类生存环境、人体健康所造成有破坏和影响。(3)经历考察家乡水的过程,积极提出保护水源,减少污染的建议。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家乡的水资源状况。难点:集中精力仔细、全面、多角度进行观察。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准备学校附近一些水资源的图片资料。准备一些污水。2学生准备:自带一些洗涤用品。学生活动设计分组交流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课:1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2引入新课。(
16、二)自主学习:1说说周围的水资源情况:(1)在你家或我们学校附近,你观察到的这些水资源,你对他们有什么了解?或者说你对这些水有想说些什么?(2)学生回答。2提出研究性的问题:(1)教师根据回答列出几个小专题:A家乡水资源状况;B污水对动物的影响;C污水给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带来的危害;D水污染的原因。34人小组选择研究课题并制定研究计划:(1)根据以上的几个问题,选择一个,4人小组共同研究。要求先制定研究计划。4外出考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外出考察并完成考察报告。5整理阶段。课后把自己考察的情况,做认真的分析,可以查阅一些书籍等资料,结合自己的研究写出自己的研究性报告。报告中可以包括考察情况分析
17、、各种建议等。6完成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各组将研究报告贴在班级黑板报中。(三)课后延伸: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考察项目,继续查阅有关资料,完善自己的研究报告。六、课后记 作业设计: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课 题3.4地球上的水第 节教学内容 授课时间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知道淡水资源十分有限。2、知道常用的节水措施。知道污染的水对自然界和人类自身有害。3、能做过滤水和咸水变淡水的实验及大部分的水污染是人类造成的。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淡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现象。难点:分析数据,理解地球上缺乏水资源。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教学准备课件,挂件学生活动设计分组交流教 学 过 程个性化修改一、导入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三上全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