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章 【教案二】6.4 来自地球的力.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章 【教案二】6.4 来自地球的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章 【教案二】6.4 来自地球的力.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4来自地球的力课题来自地球的力授课人时间2015年12月5日课时安排1课标要求本节课主要是想通过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们展开想象的翅膀,通过列举事例、动手实验、讨论交流等方式来了解重力,让学生主动地吸取知识,大胆提问、大胆猜想。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有大数量关于力的“前概念”和常识,生活中也有大量重力相关的词语,前几节从学生的经验出发学习了里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描述以及力的测量,本节学习来自地球的力重力,对于重力学生并不陌生学生能说出物体受到重力,但对于用力的三要素来描述重力,学生原来不曾这样描述,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有兴趣,也比较容易接受。结
2、合重力的计算,信息窗的知识。学生会较好的达成课标要求。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3、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道理的兴趣,提高学生辩证的分析物理知识的意识。教学重点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直观演示法和讲解法。 学习方 法指引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法指导是当前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节课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主动去观察思考、动手实验,初步掌握研究常见力的方法。通过实例分析,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
3、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资源及媒体1. 弹簧秤、钩码、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钩码。2.课件、多媒体设备。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预设复习引入 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工具,为学习本节新课做好必要的知识准备。然后利用媒体展示图片,引入新课知道水从高处向低处流、苹果或衣服上的水滴降落地面是由于地球的吸引,即重力的作用。所以利用这几幅插图引入新课很自然。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新课教学一、什么是重力学生阅读课本P111第一自然段和“信息窗”的内容,然后回答教师的提问。问:通过阅读,你知到了什么?课件展示:
4、重力是地球附近一切物体都要受到的力。 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力叫做重力。 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教师:刚才我们看见的粉笔落到地面,就是受到了重力的作用。那么,静止的物体也受到重力的作用吗?二. 重力的大小教师:日常生活经验告诉我们,重力是有大有小的,想一想有两个金属球,一个大一个小,它们哪个所受到的重力大?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简称物重。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测量1个、2个钩码的重力。 猜想:物重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提示:用大的金属球和小的金属球进行比较,物重的大小和这个物体含金属的多少有关。实验探究:探究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根据课本P112的实验内容和要求
5、完成学生实验(测质量为50g、100g和150g的钩码的重力):实验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实验情况,实验结束后请同学说出自己测出的三次重力值和物体的重力与它的质量的比值,将学生测得的值展示在屏幕上。由于弹簧秤不十分精确以及测量中不可避免的误差,计算出的比值不会正好等于9.8Nkg。应要求学生实事求是的说出自己的测量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值不准确的原因。质量m/kg重力G/N学生分析实验记录表中的数据,后讨论“物重和物体质量的关系”。课件展示:物体所受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其比列举生活中有关重力的例子 同学试着拿起书桌上现有的不同物体,感受不同物体重力的大小并交流感受,发表观点。提出猜想,分
6、组讨论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器材。 根据构想分组动手实验探究,设计表格,记录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整理、分析、概括,向同学汇报自己的成果使学生了解重力现象学生能小结质量的属性值是定值,约等于9.8N/kg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N/kg,那么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如下表达式 。 或 Gmg问:g9.8N/kg读作什么?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学生回答。课件展示:g9.8N/kg读作“9.8牛每千克”,它的物理意义是“质量是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例题1:课本P113。先让学生阅读,然后指出:一道题目中有两个质量,两个重力,应用角标以示区别,如m1、m2,G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案二 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6章 【教案二】6.4 来自地球的力 沪科版八 年级 上册 物理 教案 6.4 来自 地球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