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上第一位把望远镜用于科学研究的意大利物理学家是() A牛顿 B开普勒 C伽利略 D哈勃2一元硬币的外观具有银白色的光泽,一些同学认为是铁制的,在探究中,有同学指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吸一下”。“拿磁铁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猜想与假设 B进行实验 C分析论证 D评估3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诗人自
2、己 B空中飞鸟 C岸边青山 D天上云朵4人的肉眼只能分辨0.1 mm以上尺寸的物体,病毒的尺寸很小,无法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 病毒的整体尺寸约为60200() Acm Bmm Cm Dnm5如图所示,在使用刻度尺测量圆球的直径或木块的边长时,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6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雷雨天气中隆隆的雷声,在太空也能听到 B相同力敲击装水的玻璃瓶,水越多瓶子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C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随着“发射”命令的发出,我们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声,发出的轰鸣声属于超声波 D道路两旁设置隔音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7如图所示,下列成语中
3、所涉及的光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8下列仪器中没有应用超声波的是() AB超 B高频清洗仪 C浅层地震仪 D倒车雷达9甲、乙、丙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甲和丙的速度是相等的 B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C甲的速度比乙的大 D经过2分钟,乙和丙相距240 m10如图所示,服装店经常将一面平面镜倾斜放置,照镜子的人走向平面镜时,下列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A镜中像的上半身将变大 B镜中像的下半身将变大 C镜中的像将靠近平面镜 D镜中的像为虚像,像与人的连线与镜面不垂直11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的是
4、() A甲、丁 B乙、丙 C乙、丁 D甲、丙12在物理实验中,往往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减小误差,有的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下列四个实验中,通过多次测量减小误差的是() A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折射角 B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角,测量对应的反射角 C测量物体在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通过该段的路程和所用时间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多次改变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测量对应的像到镜面的距离13小明在用可变焦的光学照相机(一种镜头焦距大小可根据需要发生改变的光学照相机)给小兰拍了一张半身照之后,保持相机和小兰的位置不变,又给小兰拍
5、了一张全身照。关于这个过程对相机的调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焦距变大,像距也变大 B焦距变小,像距也变小 C焦距变大,像距变小 D焦距变小,像距变大14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0.4 s B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为0.75 m/s C小球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CD段平均速度 D小球整个运动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15李明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 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10 cm B20 c
6、m C30 cm D40 cm16有一光电控制液面高度的仪器,它是通过光束在液面上的反射光线反射到光电屏上的光斑位置来判断液面高低的。如图光路中,一束光与液面的夹角为40,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反射角的大小为40 B当液面升高时,入射角会随之减小 C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左移动 D当液面升高时,光电屏上的光斑S将向右移动二、填空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3分。17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如图中a、b、c三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开始运动,则甲图中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相同,比路程,路程长的运动快;乙图中运动最快的是_,其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是:_相同
7、,比时间,时间短的运动快。18小波在湖边游玩时,看到茂密的树下有许多圆形光斑,仔细一看是太阳的“像”,这是光的_而形成的;看到湖水中游动的“鱼”比其实际位置要_(填“深”或“浅”),这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向空气时发生_;湖面上拱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虚像。19一只兔子和一只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兔子的运动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狗的运动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中虚线部分AD所示。由图可知小狗的运动速度为_m/s;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_(填“兔子”“小狗”或“一样”)大。20双休日自驾车外出郊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善于观察的小唐同学看到汽车上
8、有一个显示速度和路程的表盘,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汽车此时行驶的速度为_km/h;该车匀速行驶了一段时间后,表盘示数变为图乙所示,那么汽车通过的路程为_km。通过这段路的时间为_h。 21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 三、作图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2分,共4分。22早晨,旭日东升,阳光照耀在平静的江面上,在江里出现一个清晰的太阳的像,形成江天一色的美妙景观,如图甲所示。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乙中画出摄影师看到太阳在江水中的像的光路图。23凸透镜如图所示,MN为主光轴,O点为光心,F点为焦点,请在图中画
9、出三条光线的折射光线,并作出物点S的像点S(注意保留作图痕迹)。四、简答题:本题共1小题,共4分。24为什么电影幕布的颜色都是白色的?而白色的幕布又非常粗糙?五、实验题:本题共5小题,共30分。25(4 分)在“长度与时间的测量”这一课的学习中,小明完成了如下操作:(1)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圆形物体的直径,读数为_cm;(2)用秒表测物体运动的时间,秒表的读数为_s;(3)小明用另一把刻度尺测某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三个数据为 14.51 dm、14.50 dm、14.53 dm ,则该物体长度测量值应记为_dm ,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26(8分)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实验中,小明同学做
10、了如下操作。(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泡沫小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泡沫小球被_,这说明了_,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2)如图乙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_,由此推理可知:_,此实验用到的实验方法为_(填“控制变量法”或“实验推理法”)。(3)如图丙所示,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并逐渐缩短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发现钢尺振动得越来越快,听到的声音越来越高,这说明了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与声源振动的_有关。27(6分)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
11、,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1)斜面的一端用木块垫起,使它保持较小的坡度,目的是使小车以_(填“较大”或“较小”)的速度从斜面滑下,以便能较准确地测量小车运动的_。(2)某次实验中测得小车在AB段的运动时间是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是_cm/s。(3)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会比实际值偏_(填“大”或“小”)。(4)为了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他的做法是_(填“正确的”或“错误的”),理由是
12、_。28(7分)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明准备了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 (1)实验时,小明应选_(填字母)作为平面镜,这样选择的目的是便于_。镜面与桌面必须_。(2)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小明应选_(填字母)两支蜡烛。(3)实验中小明把光屏放在烛焰成像的位置上,他在光屏上并没有看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4)实验过程中,小明仔细观察,发现蜡烛的像有重影,请你帮小明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5)实验结束后,小明无意间从镜中看到墙上的电子钟的像如图乙所示,这时的时间是_。29(5分)小明为了探究眼睛的成像原理,与老师一起研制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水透镜模拟眼睛,光屏模拟视网
13、膜,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蜡烛、光屏和水透镜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1)实验时,首先要使烛焰、水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上,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心。(2)三者摆放位置如图甲所示,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像未画出),此时水透镜的焦距f的范围为_。(3)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40 cm处,光屏不动,此时应对水透镜_(填“注水”或“抽水”),使其焦距变_(填“长”或“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用水透镜模拟爷爷的老花眼,如图乙所示,若爷爷不戴老花镜时恰好能够看到图中位置上的蜡烛,在图中的虚线框内安装上适当度数的老花镜的镜片,则
14、爷爷将能看清蜡烛位置_(填“左侧”或“右侧”)的物体。六、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17分。30(4分)一列长 300 m 的火车,沿平直轨道匀速行驶,车身经过轨道旁边的信号灯,共用时20 s。求:(1)该火车的行驶速度。(2)该火车以相同速度匀速穿过一条长度为 2.4 km 的平直隧道,求火车完全通过整条隧道的时间。31(6分)我国东海舰队在一次实兵、实弹军演当中,一艘海军登陆舰发射的火箭弹经过2.4 s命中目标,命中目标后经过了7.2 s听到了爆炸声。(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取340 m/s)求:(1)登陆舰距离目标多远。(2)火箭弹发射后到命中目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32(7分)科学家利用激
15、光测距仪发出一束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历了2.54 s接收到反射光(已知光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试问:(1)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2)我国最新研制的超级高铁时速高达600 km/h,如果该超级高铁以最高时速不停地跑,它需要多少小时才能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答案一、1.C2.B3.A4.D5.B6.D7C点拨:一叶障目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坐井观天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杯弓蛇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C符合题意;临川羡鱼,光发生折射,人看到的鱼是鱼的虚像,故D不符合题意。8C 9C点拨:由题图得,甲、乙、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路程为20 m时,甲
16、用的时间是5 s,故甲的速度为v4 m/s。丙的速度为4 m/s,故A正确;三辆小车同时、同地向西运动,甲的速度为4 m/s,从图中看出乙的速度为6 m/s,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故B正确、C错误;经过2分钟,乙运动的路程是s乙v乙t6 m/s260 s720 m,丙运动的路程为s丙v丙t4 m/s260 s480 m,乙和丙相距s720 m480 m240 m,故D正确。10C11.D12.C13.B14.D15.A16.C二、17.时间;a;路程18直线传播; 浅 ; 折射; 反射191;一样20.80;40;0.521.4.4三、22.解:如图所示。23
17、.解:如图所示。 四、24.答:白布能反射各种色光,使人看到彩色画面。粗糙的幕布能发生漫反射,使各处的人都能看到幕布上的图像。五、25.(1)1.20(2)337.5(3)14.51; 1 cm26(1)弹开;发声的物体在振动;转换法(2)越来越小;真空不能传声;实验推理法(3)音调;频率27(1)较小;时间(2)25.0(3)小(4)错误的;所测时间不是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时间28(1)G;确定像的位置;垂直(2)BC(3)虚(4)玻璃的两个表面同时发生反射,两个反射面各成一个像(5) 10:3529(1)同一高度(2)10 cmf20 cm(3)注水;短(4)右侧六、30.解:(1)由题意可得,该火车的行驶速度:v15 m/s。(2)火车完全通过整条隧道的时间为:t180 s。31解:(1)声音传播用时7.2 s,由v得,登陆舰距离目标的距离为s1v1t1340 m/s7.2 s2 448 m。(2)因为距离为2 448 m,火箭弹用时2.4 s,则速度为v21 020 m/s。32解:(1)光从地球到月球所用的时间是t2.54 s1.27 s。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大约是svt3108 m/s1.27 s3.81108 m3.81105 km。(2)高铁跑完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所需的时间是t635 h。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