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周周清(二).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周周清(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周周清(二).doc(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三单元周周清(二)测试范围:第三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1. 根据拼音写字词,或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7分)(1)散文之美,是一种洒脱的美,qng yu( )的美,净化着心灵,寄寓(A. yB. y)着情怀,to y( )着情操,是三峡的x( )月,是溪流中的chn ln( ),是属(A. sh B. zh)引凄异的猿鸣,是互相轩mio( )的山峦,是积水中的藻、荇(A. xngB. hng)交横,是山间的素湍(A. tunB. dun)绿潭。(2)唐诗之美,是一种理性的美,沉淀着shn su(),积蓄(A. xB. ch)着厚重,凝结着辽远,负载着png b( ),是大
2、漠里的g yn( ),是客船上的渔火,是芳草萋萋(A. qB. q)的小洲,是松间清雅的明月,是海角天涯的对接,是天长地久的汇聚。2. 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徙倚欲何依(徘徊) 晓雾将歇(消散)B. 清荣峻茂(茂盛) 盖竹柏影也(大概是)C. 夕日欲颓(坠落) 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D. 泉水激石(冲击,撞击) 晴川历历汉阳树(河流)3. 下面加点词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 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A.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
3、萋/鹦鹉洲。B.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C.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D.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5. 下列文学常识及相关解说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三峡郦道元水经注校证写景动静结合,富有情趣B. 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齐文学家写景、抒情融为一体C.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被贬黄州期间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D.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山中宰相”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实是欲界之仙都。 (3)念无与为乐者。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4、反。7. 默写填空。(5分)(1)_,_;好鸟相鸣,嘤嘤成韵。(2)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_,_;_,_”。(3)日暮乡关何处是?_。(4)乱花渐欲迷人眼,_。(5)野望中描写萧瑟静谧的山野景色的诗句是“_,_”。8. 根据你的理解,填写句子。(9分)(1)与朱元思书中勾画富春江整体风貌的句子是:_,_。写江上泛舟的自由情态的句子是:_,_。概括地赞叹富春江景色的句子是:_,_。(6分)(2)_,终岁常端正。(1分)(3)渡荆门送别中的“乡土情结”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_,_”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土、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2分)9. (名著题)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练习。(5分
5、)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在一九三五年最后从湖南苏区撤出时,据说有步枪四万多支。这支红军在去西北的长征路上所经受的艰难困苦,较之江西红军主力甚至更大。在雪山上死去的有成千上万,又有成千上万的饿死或被南京方面炸死。但是由于贺龙的个人感召力和他在中国农村的影响力,据说,他的许多部下宁可和他一起在路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开,在长征路上有成千上万的穷人参加,填补缺额。最后他率众约两万人大多数赤着脚,处于半饥饿和筋疲力尽的状态到达西藏东部,与朱德会师。 (有改动)(1)这段文字选自美国记者_写的_,文段主要写了_。(3分)(2)该语段写的主要人物是谁?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精神品质?(2分)10. (综合性学习)(8分
6、)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礼仪板报我设计】(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们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3分)_【礼貌用语我知晓】(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3分)学校委派你去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学校举办一次讲座。你见到梁教授时会说:“梁教授,_(久违、久仰)大名!”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莅临、来临)指导!”临别时,梁教授送了你一本他的著作,你会说:“您的大作我们一定会认真_(审读、拜读)!”【礼节风俗我评说】(
7、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2分)(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4分)钱塘湖春行白 居 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 用“替换品读法”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中用词的精妙。如果将颔联中的“几处”换成“处处”,“谁家”换成“家家”好不好?为什么?(2分)12. 诗歌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一联结尾,这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0分)【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8、。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乙】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
9、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选自郦道元河水龙门)【注释】经始:开始。广:开阔。崇深:高深。捍:捍卫。悸:恐惧。寻:八尺或七尺为一寻。赑(b):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鼓:振动、摇动。慎子:慎到,战国时人,著有慎子,说:“河下龙门,其流,驶如竹箭,驷马追之不及。”13.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沿溯阻绝 ( )(2)哀转久绝 ( )(3)河中漱广 ( )(4)窥深悸魄 ( )1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水流交冲,素气云浮。15. 侧面描写是两文共有的写作手法,请从两文中各找一句,并说说其作用。(3分)16. 【甲】【乙】两文都写了水
10、,试比较两文中水的特点的异同。(3分) (三)直击中考阅读题。(10分)【2020金华改编】文言文阅读。(5分)辨白檀树五代王仁裕剑门之左峭岩间有大树,生于石缝之中,大可数围,枝干纯白,皆传曰白檀树。其下常有巨虺,蟠而护之,民不敢采伐。又西岩之半,有志公和尚影,路人过者,皆西向擎拳顶礼,若亲面其如来。王仁裕癸未岁入蜀,至其岩下,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时值晴朗,溪谷洗然,遂勒辔移时望之。其白檀,乃一白栝树也。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又西瞻志公影,盖岩间有圆柏一株,即其笠首也;两面有上下石缝,限之为身形;斜其缝者,即袈裟之文也,上有苔藓斑驳,即山水之毳文也。方审其非白檀,志公不留影
11、于此,明矣。乃知人之误传者何限哉!(选自玉堂闲话)【注释】虺(hu):一种毒蛇。移时:一段时间。限:限制,限定。文末的“限”指界限、边界。毳(cu)文:像鸟兽细毛一样的花纹。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1分)A. 大可数围 果得于数里外B. 又西岩之半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C. 路人过者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D. 溪谷洗然 吴广以为然18. 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断两处)(1分)夹路溪谷之间此类甚多安有檀香蛇绕之事19. 阅读第三段文字,完成下表。(2分)志公影真相志公戴着斗笠的头_志公身体的形状圆柏两边上下走向的石缝_斜向的石缝、斑驳的苔藓20. 下列句中的加
12、点词,不能直接照应文题中的“辨”的一项是()(1分)A. 注目观之,以质向来传说 B. 遂勒辔移时望之C. 又西瞻志公影 D. 志公不留影于此【2019南京改编】古诗文阅读。(5分)梦赏心亭南宋刘克庄梦与诸贤会赏心,恍然佳日共登临。酒边多说乌衣事,曲里犹残玉树音。江水淮山明历历,孙陵晋庙冷沉沉。晓钟呼觉俱忘却,独记千门柳色深。注赏心亭:南京名胜之一,在今水西门外。陆游、辛弃疾等大诗人曾登临赋诗。千门:众多宫门。赏心亭记南宋萧山赏心亭,佳丽地之瑰观可赏。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抚慨千数百年之消息,兴怀四十余帝之盛衰,客心悲未央,伤心长春草。其心耳,骚人赏,自高如虚。
13、何实而胜?莫若王谢高。宴饮新亭,赏也,“勠力王室,克复神州”实之;放情丘壑,赏也,“棋墅指授,破贼淮淝”实之。用实心办实功,两公实高之赏欤。以调玉烛之明,为时和赏;以补金瓯之缺,为国寿赏。此之谓大赏,高哉!亭前为张丽华墓,一赏有一戒存。(选自景定健康志,有删改)注几希:很少。未央:未尽。春草:指离愁。王谢:指东晋名臣王导和谢安。在新亭酒宴上,诸臣为西晋灭亡而流泪,王导劝勉大家“勠力王室,克复神州”;谢安指点谢玄等在淝水打败前秦军队,捷报传来时,谢安在家墅下棋。玉烛之明:指政治清明。金瓯:指国土。张丽华:昏君陈后主的宠妃,陈亡时被斩。21. 小明查找资料,为诗中“玉树”一词做了四个注解。你告诉他
14、()是正确的。(1分)A. 指玉树后庭花一曲,为南朝陈后主作。这里暗含对昏君误国的感叹。B. 即芝兰玉树,指优秀人才。这里表达了对王谢的仰慕和与之同游时的喜悦之情。C. 常指男性美好的姿态。这里指诗人梦见自己和王谢诸贤一样,风姿俊逸。D. 地名,在今青海省。这里借远地边声,表达诗人欲收失地而难成的惆怅。22. 小明读古文时画出了不理解的句子,请你将它翻译成现代汉语。(1分)古今游宦几何,人目以玩赏,口以吟赏,而真赏以心者几希。23. 研读“赏”字,小明提了两个问题,你一一回答了他。(3分)小明:读赏心亭记,我明白了,观看风景,只是普通的欣赏;登高怀古,感物伤怀,是“骚人赏”。“赏”还有其他类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周周清二 部编版八 年级 上册 语文 第三 单元 周周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