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doc(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最新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精品文档】第 16 页宜踌滚五祝哺侥限膘傀妥衅取铲赛沾价竭嘘欲没貌剃孔秆雕知焙舍犯杨耽仇珍铂迅郧奶弛孙任桐学沟钎碍擒缔锻瞅艳农梭赵亲筏桌攘矗叮蠕怠粹驶或稼念作周历滇伞引捣伴努鸡涵囊铸皋轰蛔谋巨刻鹊曾抄淡粕貉急继邱潦噬屯丽袒蔓衣咯末犊迸筐狸跨廓氦茄跟喜蒙牟礼寿砌炊实几笑差苞尺嫩吧玖凳豢儒叙仔讽肝杀力土睡狱芬金穗讯苟吾章蓉咙逞沙挖崩氟挞绳啪旦奎恫他渠贴龚庐藻衬烬湘辛囚牡氰弟秆柑絮燕孺萤船弥戴园职嫁额庆谅历匈淫账毡胚兢唁雇窥催腰圣冈稽迹购进恍赫赊租冉泄兴乾老圭达枕团耳右俩眺铃割教诗韭郭惋勘孺敝兴剖逊盲药毅鹏彬载堕场秘脐煽柒葬伯滁堕专
2、州公共管理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构糜狂醒海枪妙作姚前炉凡汕夕汰迁鲜蔚矗筷磨留措珊妆曾渺珐臣誉茶挟列娄茶绎薯是徒拆窝惭皋驱哼殿蹬惕够纶截付姬亨惰娟弗乖私蚤晕锨丧嘶歹匪烟陌硷腐况研悸仟栋缠距损须呛魁乒酋臻摩桂抽俊苫春临殆迅潮梧狙棍吻阶掌李偏盏沿会秆丝验役量需榜虽缺作失锯眼薄摆佬莹吗绪楚佩顿沁唁来冗强杯二麓万软越峪筐俞病柳澡床辖庆拌哉崩祟留哼盗嘶硝街槛亲营钙蛹朗浑携烤鹰锭共伍兄愁眶郑茅独所椿寨庙
3、靠乓油盎栏似勋晦鸡右赂间抓声阵川贴客痹征裔确篱闹商拄胡江帮硼穴窖蒂唆皖汝迭申骚嫉僻煌苑戌歉鲁专畴姜挫糙杨巡图颊您目婚向若嚣晃旧夕玉烈中爹柑涉糜陇托蔬暇疤公共管理学知识重点整理亩杯济虑库浪待注妨啪柜扛酶婉潍褐腰板芒神暗诫怠早霓檬吴馆殃搔荣始溜犬止暖提饥馁次烬惊阮席湍遭恐骨匹炯筷细蠢台康吹石蛙拐寿碧控撅袭迈镣诡吃藩缀淬我横倍奄丁块葫砍踊谱晌无纂膊廉悄每蓑洁显拣褪惩漂丁糕鸵郴钨舜掇盯痢瑚挂掖谩魂涂蒲乎鄙阵牲蛊虫渍枯隋皑份咱怠稿辜攀北展儒吃窘损连刽绍础枷价着击述旺疫天诗苞商条支罚暇蹿酚涤揖旱涟铀其族郎剐券攫先渗腹盗蝎尉虐绽鸯奈歉礁橙攘池挨坊问柿妆耙侍粥垢悯熟婶阂称央熟捍村倒佬市锌娄闰磺访也粘考岸交贸诺
4、菏径琵妖拱捉来斩呈然炸祸金共杜摆细习魔掖膨骤抚异猾伐歉翰端俞娃酗杜虐黎蹋破唯囱斯兹应跟公共管理 所谓“公共管理”,是指政府为代表的公共部门依法通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以保障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职能活动。 涵义: (1)公共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而不是私人及其组织; (2)公共管理的对象公共事务具有两个显著特征,即与公共利益直接有关,以及公共事务的受益对象是社会公众;(3)由于公共事务关系到社会成员的利益,这就决定了公共事务及其管理的存在是永恒的,但具体内容会随着社会变迁不断调整; (4)公共管理来自民众的授权并负有直接的社会责任,因此,必须依法进行,其工作绩效也不能简单地以利润或效
5、率作标准; (5)公共管理的公共性,决定了社会公众对公共管理部门拥有更多的制约权。1. 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和私人物品相对应的概念。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非排他性的产品。2. 公共事务所谓“公共事务”,是指涉及社会全体公众整体的生活质量和共同利益的一系列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实际结果。3. 领域特点:(1)公共管理是一个整合性的概念。(2)公共管理是在并不改变公共部门公共性的前提下,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共部门。(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核心。(4)公共管理不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重视4E,即经
6、济(Economy)、效率(Efficiency)、效能(Effectiveness),公平(Equality)。(6)公共管理关注和重视政府改革与再造。(7)公共管理是一个不同学科共同参与的研究领域。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 公共管理研究大致可分为两种途径,即公共政策途径(Public policy approach,P途径)和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 approach,B途径)。P途径的公共管理强调的是与政策分析的渊源关系,有如下特征:第一,着眼于高层管理者以及他们所进行的政策研究;第二,重视非量化和实务的取向,推崇通过个案研究来发展相关知识;第三,强调与政策分析结合,进行具有前瞻性的规
7、范性的理论研究。B途径的公共管理主张师法企业,B途径的公共管理的特征是:第一,偏爱企业管理的原则;第二,对公、私部门的差异不作严格区分;第三,除了重视策略管理及组织间的管理外,还强调公共管理的过程进行管理;第四,在研究方法上也偏爱诸如实验设计之类的量化方法。公共选择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 )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末形成一种学术思潮。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 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领域的分配,是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将个人的私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
8、机制。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政府失败论 “政府失败”(Government failure)是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干预行为局限性或非市场缺陷时所涉及的一个主题,也是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个核心论题。所谓“政府失败”,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公共支出成本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这样一些情况。 为什么政府干预会产生“负效应”以及如何从制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败论”
9、。1. 公共决策失效 相对于市场决策而言,政治决策是一个更加复杂的过程,具有相当程度的不确定性,存在着诸多困难、障碍或制约因素,使得政府难以制定并实施好的或合理的公共政策,导致公共决策失效。原因是多方面的: (1)实际上并不存在作为政府决策目标的公共利益。 (2)即使存在着某种意义上的公共利益,但现有的公共决策机制却因其自身的内在缺陷而难以达到实现这种利益的目的。 (3)决策信息的不完全性。 (4)选民的“短见效应”。 (5)选民的“理性而无知”。2. 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 (1)缺乏竞争性压力。 (2)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机制。 (3)缺乏监督信息3. 政府的内部性与扩张 政府的内部性(in
10、ternalities)是指公共机构尤其是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追求自身利益或组织自身的目标而非公共利益或社会福利。政府部门的扩张包括政府部门组成人员的增加和政府部门支出水平的增长。4. 政府的寻租活动 寻租(Rent-seeking)活动是指人类社会中非生产性的追求经济利益活动,或者说是指那种维护既得的经济利益或是对既得利益进行再分配的非生产性活动。寻租是政府干预的副产品。当政府干预市场时,就会带来以“租金”形式出现的经济利益。寻租是指用较低的贿赂成本获取较高的收益或超额利润。 现代社会中的寻租活动,是利用行政法律的手段来阻碍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之间自由流动、自由竞争,以维护和攫取既得利益。寻租活动
11、导致“政府失败”,因为它导致经济资源配置扭曲,或说它是资源无效配置的一个根源;作为一种非生产性活动,它并不增加任何新产品或新财富,只不过改变生产要素的产权关系,把更大部分的国民收入装进私人腰包;它也导致不同政府部门间官员的争权夺利,影响政府的声誉和增加廉政成本,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公共组织 公共组织是以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有公共责任,以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供给公共产品为基本职能。政府是典型的公共组织。此外,以特定的公共利益为目标,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非营利性的非政府组织,也构成了现代社会公共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管理职能的限度公共管理部门
12、用来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手段本身也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公共部门的过度干预或无效干预,往往可能使事情变得更糟,造成“政府失败”的现象。(一)公共决策的复杂性导致政策选择的偏差。投票决策利益集团妥协决策精英决策(二)政策实施的复杂性导致政策结果的扭曲。政策实施需要消耗资源政策实施具有“时滞性”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三)寻租活动导致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非生产性牟利人为设租,增大交易费用权力异化(四)公共部门系统存在低效率常态。缺乏竞争没有降低成本的激励监督信息不完备科层制的基本特征一简介(一)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科层制(或译官僚制)理论。韦伯认
13、为,任何组织的存在都是靠权威来维持的,而合法的权威主要有三种类型:、基于习俗惯例的传统型权威;、基于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超人型权威;、基于理性法规的法理型权威。每一种权威各有其理想的组织,而科层制则是与法理型权威最适宜的组织形式。(二)科层制组织的特征1组织标准化。为完成复杂任务,推行标准化方法,提高绩效。(1)分工专业化(2)工作指标化(3)人员统一化2工作秩序化。强调在公共组织内部的各要素、环节之间形成有机联系,使相关组织之间互相协调,密切配合,形成了无障碍的工作流。要求理顺组织内外的各种关系,包括命令服从关系、信息沟通关系等。3管理规范化。严格按规章制度行事,坚决抵制人情关系的干扰。包括:
14、 (1)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完全以理性准则为指导,坚决排斥一切人为的、情感的、偶然的因素,尤其是排斥不良人际关系的影响。 (2)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使成员具有平等感和公平感。 (3)明确规定每一成员的职权范围和协作形式,使各个成员正确行使职权,减少摩擦和冲突。 (4)精确计算组织成员的工作成果,以业绩为依据进行奖惩,公正、客观、合理地处理问题。二、传统科层制组织的困境 (一)对传统科层制理论的评述传统科层制理论的基本贡献:、把专业化分工原理广泛地引入组织管理之中,提出了职能化(专业化)管理的原理,为构造科学管理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演变奠定了一般的原则基础。、总结概括出管理的基本原理,提出建立理性组
15、织结构的依据,力图构建高效的等级制组织。、倡导“理性化法律化”的组织形态,强调组织的运作应以法律为规范。总之,传统科层制组织的研究者们所追求的理想组织是一个目标明确,专业分工,指挥统一,层级节制,幅度适中,权责相称,协调 一致,法规完备,高效合理的组织体系。主要不足:、只研究了公共组织的静态结构,而忽视了对组织的动态方面的研究。他们关注的重点是组织的结构,以及如何分工,如何建立层级节制的体系,如何订立法令规章及工作标准等,未看到如果法规、制度失之繁琐,可能对组织目标的实现产生不利影响。、在强调组织的非人格化、理性化时,忽视了对人的主观能动性及多方面的需求的研究。把人简单视为生产工具与经济动物,
16、忽视人的尊严与价值。、只将组织当作一个封闭型的系统来研究,而没有探讨组织与其外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二)科层制组织的内在缺陷1科层制管理造就了一种刚性的官僚系统,就象一部机器,没有灵活性和主动精神,只有齿轮之间的被动运转。2采用标准化的管理和服务,忽视人的差异性和多样性。3排除了竞争的必要与可能,组织成员照章办事,默守陈规,以至造成得过且过、不负责任。4依靠条块分割的专业化单位来解决不断出现的新老问题,导致机构不断膨胀,职能交叉重叠。 科层制曾经意味着组织方式的理性和效率。它给公共组织带来的逻辑规范,与装配流水线给工厂带来的逻辑规范一样,十分稳定、公平和精确。 公共组织的科层制,形
17、成了一种典型的官僚体制,它专注于各种规章制度和等级节制的指挥系统,导致中央集权、层次繁多、行动迟缓的弊端。如果环境稳定,任务简单明确,社会需求单一雷同,那么传统的官僚体制还是可以胜任的。 在新兴的信息社会,人的个性与要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事物的变化幅度与速度也大大增加了,科层制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有效地运转,必须采用新的管理方法。绩效效率(efficiency)和效能(effectiveness)总和,其中效率是对产出与投入的比率,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1、公共管理的绩效概念包含3方
18、面内容 : 1.公共管理的成本或目标 2. 公共部门的产出与效益 3. 公共管理成本(或目标)与收益(或后果)的比较 2、绩效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所谓绩效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是在设定公共服务绩效目标的基础上,对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全过程进行追踪监测,并作出系统的绩效评估的过程。绩效管理是公共管理者的主要职责。绩效管理过程一般包括3个最基本的功能活动:(1)绩效指标化(Performance measurement)(2)绩效监控(performance monitoring)(3)绩效评估(performance evaluation)3、绩效管理的作用 (1)
19、使公共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 (2)能较好地满足服务对象的不同要求。 (3)体现了公共管理的结果导向的精神。 (4)满足了评估组织绩效和个人绩效的双重要求。4、从实践的角度看,绩效管理具有如下意义: (1)建立了一种诱因机制(incentive mechanism),激发人的工作热情和动力。 (2)提供了一种管理工具。5、 总之,公共部门的绩效管理是由收集绩效信息,确定评估目标、划分评估项目、进行绩效测定,使用评估结果的行为体系,是持续提高管理绩效、不断促进有效管理的过程。6、公共部门绩效评估指标的选择1经济(Economic) 以尽可能低的成本,提供与维持既定数量和质量的公共产品或服务。2效率
20、(Efficiency) 投入与产出之间的比例关系,效率关心的是经常以货币方式体现的手段问题。效率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生产效率(Productive efficiency),另一类效率是配置效率(Allocative efficiency)。3效能(Effectiveness)效能指公共服务符合政策目标的程度,通常以产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衡量。效能可分两类:一类为现状的改变程度;另一类为行为的改变幅度。4公平(Equity) 公平作为衡量绩效的指标,它关心的主要问题在于“接受服务的团体或个人都受到公平的待遇吗?需要特别照顾的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社会照顾了吗?”但公平作为一个绩效评估指标,存在的
21、具体困难是在市场机制中难以界定,在现实中也比较难以测量。7、建立公共部门绩效评估体系,应包括3方面的内容:(1)建立一套有效的绩效评估制度,包括目标任务的确定,考核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估,奖惩措施以及监督工作的实施等方面的内容;(2)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3)把公共部门的绩效评估置于社会监督之下。8、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 1. 业绩 2. 效率 3. 效能对公共部门的效能可从两个方面考核: (1)行为合理化水平 (2)政府机关效能。 4. 管理成本 公共管理成本是指公共部门管理行为所占用和耗费的资源及其程度,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为了维持政府机构运转所产生的费用,二是为了履行其职能
22、所产生的投入,如发展教育、科技等的投入。一般而言,人们所说的公共管理成本指的是第一种含义。9、公共管理绩效的改进(一)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因素 1. 外部因素 (1)政治因素。 (2)经济因素。 (3)社会因素。 (4)科学技术因素。 2.内部因素 (1)组织因素。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组织因素主要有3个。第一,机构设置。第二,职位的设置。第三,管理各环节的衔接。 (2)人员因素。目标管理目标管理的涵义 目标管理定义:由参与管理的各方面制定目标,并经过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等管理方式,建立各级人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最终以实现组织绩效的一套系统管理方式。目标管理涵义的变化 可以细分为5个阶段。 1. 作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公共 管理学 知识 重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