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doc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21《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文言文二则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优秀诗文,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文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本课的两则文言文都是经典之作,伯牙鼓琴运用了叙事、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由面及点地展开叙述,创设了一幅意境深远的“高山流水知音”图。书戴嵩画牛通过牧童对戴嵩的画的评价,揭示道理,文章有理有据,暗含了实践出真知的深刻道理。教学本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增加一些文言文的阅读体验,感受这篇课文特有的语言现象;其次,继续渗透文言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还能用现代语汇去补充;再有,依托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学习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使学生实现文化意象的传承,受到艺术
2、文化的熏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搜集相关资料。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1.播放歌曲高山流水,出示伯牙鼓琴课文插图,激趣导入:同学们,请一边看图,一边听音乐,说说图和音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预设:生1:这位正在聚精会神挑指弹琴的人必是俞伯牙了,而这位身着粗布大衣,正在倾听,满脸沉醉的必是锺子期了。生2:两个人那么醉心地沉醉在音乐中,是多快乐的事啊!2.导入:就这样的一幅图,还有一段故事呢!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走进课文伯牙鼓琴去细细聆听吧!3.学生简介俞伯牙与锺子期的故事。设计意图:开篇音乐、图片引入新课,既可活
3、跃学生的思维,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助图片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从而为下面的学习奠定基础。二、初读感知,检测字词句1.检查预习。(1)写出正确字音。汤()汤乎若流水善哉()巍()巍乎若太山(2)形近字组词。(3)教师指导书写生字“哉、巍、弦”,学生交流书写注意点。2.自读课文。要求: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通句子;三读,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运用划分节奏的方法,降低阅读文言文的难度,为更好地阅读和理解做铺垫。3.指名读课文,划分节奏:请两位同学读课文,分别进行评点,找出较难的句子进行点拨指导。4.教师配乐诵读,学生听后说感受。(放音乐古筝曲高山流水)5.全班齐读。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自
4、主学习生字、词语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文言文关注诵读,引导学生诵读的方法,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1.过渡: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哪些方法可以帮我们疏通文意呢? 注重知识迁移,培养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及自学能力。预设:生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小组研讨。生2:不懂之处在词句旁边画问号,请教小组同学或教师。2.这是学习文言文最重要的方法。其实还有一种方法是阅读文言文值得推崇的,那便是做阅读批注,初步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接下来,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吧!3.教师巡视,相机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4.学生汇报。设计意图:本环节以学定教,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言文二则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21 文言文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