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设计6《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6狼牙山五壮士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崔峦老师说过:“在阅读教学中,要从语言文字入手,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而得意。更要关注语言形式、表达方法而得言。”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先教后学,以教导学”的设计思路,运用“读文勾画描写人物的词句品读人物品质朗读总结表达方法”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品悟语言的同时,习得阅读方法。在感受五壮士英雄气概的同时,领悟写人记事的写作方法,提高了表情达意的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狼牙山五壮士影视片段课件;搜集狼牙山相关图片。2.搜集抗日背景资料、抗日英雄故事。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自学生字词。2.搜集狼牙山五壮士资料,读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
2、程第一课时一、背景导入,激发情感1.多媒体出示狼牙山风光图片。(板书:狼牙山)2.教师深情介绍:狼牙山在河北省易县,这里峰峦叠翠,奇峰林立。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在这里写下了壮丽的诗篇,他们就是狼牙山五壮士。(出示狼牙山五壮士的图片,同时补全课文题目)3.学生齐读课题。4.引导思考:题目中哪个字应重读?(“壮”字重读,读出豪迈之情。)5.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教师相机补充。1941年秋,日军集中兵力进犯晋察冀根据地的狼牙山地区,由于我军主力部队转移到敌后打击敌人去了,只留下一个连的兵力防守狼牙山,这个连就是七连。七连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给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但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我军决定转
3、移,由这个连的六班担任掩护任务。狼牙山五壮士这个可歌可泣、传诵至今的英雄故事就是在完成这次掩护任务的过程中发生的。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激情导入和背景简介,激发学生对五壮士的敬爱,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其内心的情感,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情境。通过解读课文题目,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豪迈之情。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1)自由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填一填:接受任务()()()跳下悬崖(2)在小组内自学生字,交流会写字的读音、字形、字义。(3)小组内提出不理解的词语,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的方法进行理解,学做必要的笔记。(4)阅读重点段落,把不理解的语句标出来,与同桌讨论。2.学生按要求自主
4、学习。3.汇报交流自学成果。(1)读准字音。(投影生字、新词卡片)文中带音节的词语:绷得紧紧的(bn)崎岖(q q)叽里呱啦(u) 嗖的一声(su)会写字中的关键字:日寇(ku)一副(f)手榴(li)弹(dn)抡(ln)一圈全神贯(un)注坚强不屈(q) (2)认清字形。区分:“副”与“幅”,“寇”与“冠”,“抡”与“伦”。(3)课件出示词语:居高临下斩钉截铁全神贯注热血沸腾惊天动地气壮山河昂首挺胸大举进犯坠落山涧粉身碎骨叽里呱啦纷纷滚落以接龙的形式读词语。联系课文语境或查词典,理解这些词语。观察这些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归类理解词语,感受词语的感情色彩。(前7个词语都是描写五壮士的词语
5、,使我们感受到了五壮士的英雄气概;后5个词语是描写日寇的,表达了作者对侵略者的愤恨与不满。)齐读词语。引导学生在头脑中想象当时激烈的战斗场面。设计意图:让学生采用自学与合作相结合的方式学习字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合作能力,为学生创建自主、和谐、平等的学习平台。分类出示词语,让学生读出不同感受,既是词语积累的需要,也是深刻感悟文字、培养语感的好方法。三、梳理脉络,概括小标题1.教师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字音读得是否准确,句子读得是否通顺。(相机点拨评价学生的朗读)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转移,和敌人英勇作战,把敌人引上
6、绝路,最后英勇跳崖的故事。)3.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详细,哪些段落叙述得比较简略?(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生、经过、结果的顺序记叙的。经过部分详细,发生和结果部分简略。)4.指导学生根据课文记叙的顺序试着概括小标题。导学:(1)一段围绕一个意思。(2)段中一般会有概括这段意思的关键句或关键词。(3)确定小标题。 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画出关键语句归纳概括小标题的方法。例: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小标题: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学生小组交流,概括小标题:接受任务(诱敌上山,痛击敌人)(引上绝路)(顶峰歼敌)跳下悬
7、崖。(板书小标题)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读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概括小标题的规律,有效突破难点,准确概括小标题,同时培养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四、整理课文,布置作业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画出令自己感动的内容,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搜集、摘抄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看谁写得多。设计意图:回顾、整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提升学生思想感悟;搜集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的积累,为下节课的学习奠定基础。第二课时一、交流词语,激情导入1.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词语。(课件出示以下词语,引导学生品读。)奋不顾身顶天立地昂首挺胸赴汤蹈火面不改色骁勇善战镇定
8、自若慷慨就义无所畏惧气壮山河气宇轩昂正气凛然2. 导学:(课件呈现课题及五壮士顶峰歼敌的画面。)你能运用积累的成语,说说画面上的人物吗?预设:班长马宝玉正气凛然地站在狼牙山上,他昂首挺胸,无所畏惧。3.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再次走进那场激烈残酷的战斗。(板书课题) 过渡:课文题目可不可以改成“狼牙山五战士”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课文。 引导学生带着“壮士”是否可以改成“战士”的问题走进文本。设计意图:通过交流搜集的词语为本节课写话做铺垫。通过“壮士”与“战士”两词的留疑,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进而深刻感悟文字,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感悟到五位战士的精神
9、品质。二、研读课文,感悟精神(一)自主学习第1自然段接受任务。1.指名读第1自然段,设疑:五位壮士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引导学生抓住词语“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来谈。2.教师出示资料帮助学生体会五位壮士在危难之时,主动请命的壮士情怀。课件出示:9月25日,三四千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从四面八方向狼牙山进犯。整个狼牙山地区顿时烈火熊熊,浓烟滚滚。当时被包围在狼牙山上的群众达三四万人。3.师生交流当时的危急情况,进一步体会五壮士临危受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挽救连队,挽救群众。(二)合作学习第2自然段诱敌上山、痛歼敌人。过渡:在五壮士诱敌上山、痛歼敌人的过程中有许多精彩的场面描写,让我们细细地研读课
10、文,去体会那种痛快淋漓和热血沸腾。1.阅读要求:(1)默读课文,画出描写五壮士痛歼敌人时的表情、动作的词句。(2)自主品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做出批注。2.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教师点拨。(1)出示填空练习,并体会所填词语分别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_。(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_。(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_,好使出浑身的力气。(把胳膊抡一个圈)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_地瞄准敌人射击。(全神贯注)(2)汇报交流:满腔怒火(心理描写)、把胳膊抡一个圈(动作描写)、全神贯注(神态描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狼牙山五壮士 六年级 语文 上册 教案设计 狼牙山五 壮士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