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docx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呼吸与健康生活》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呼吸与健康生活【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2.人体运动量越大,消耗的氧气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地氧气。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加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合理使用实验记录单,并进行数据分析。2.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科学态度目标1.愿意与同学相互交流,能够在合作中完成实验活动。2.耐心、细致地完成测量活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认识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能帮助我们维持生命活动。【教学重点】呼吸的过程是气体交换的过程,使氧气进入血液
2、,同时排出二氧化碳,肺是身体交换的“中转站”【教学难点】依据实验现象、相关信息资料,对呼吸次数加快原因进行分析。【教学过程】1. 新课聚焦在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会发生什么变化?图片展示我们知道,我们静静的坐着的时候呼吸平静,运动后呼吸会变的急促,想要把嘴巴张大一些呼吸。那么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呢?观察图片,激发学生思考通过观察图片里学生运动后的呼吸的变化,提出运动后呼吸为什么会加快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热情。2. 科学探索探索一:阅读资料人体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去的气体有什么不同?播放视频比较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的不同。指导学生对图形分析及总结。图形分析:氮气的含量是不变的,氧气的含量减少了
3、5%,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3. 97% ,其他气体的含量增加了1.03%。总结: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气可以帮助我们正常地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探索二: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实验材料:秒表、记录表实验猜想:在不同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_。(填“相同”或“不同”)实验步骤:(1)4名同学为一组,1名同学负责计时(计时员),1名同学进行活动(实验员),1名同学测量呼吸次数(测量员),1名同学负责记录(记录员)。(2)测量实验员在安静时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测量三次。(3)计时员发出指令,实
4、验员分别进行慢走20步、快走20步和跳动20次的活动,每次活动结束后需要休息5分钟。(4)测量员测量实验员每分钟的的呼吸次数,记录员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实验记录: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活动对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验结论: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与运动有关,运动越剧烈,每分钟的呼吸次数越多。思考,回答:人体呼吸时吸进来的都是氧气,呼出去的都是二氧化碳。观看视频观察柱状图,结合教师介绍从中获取信息。倾听,认识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思考,回答:不同按照实验步骤完成实验内容。学生通过阅读条形图,可以直观的认识到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通过实验真实的感受到呼吸次数的改变,注重实验的结论3. 科学研讨研讨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呼吸与健康生活 小学 科学 教科版 四年级 上册 第二 单元 呼吸 健康 生活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