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四_1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设计.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四_1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设计四_1第2课时《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导学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导学案设计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课型新授课设计说明计算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必不可少的基础。同时,计算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相对于其他知识而言,计算的内容最多,学习时间最长。1.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在教学中,尽量让计算的素材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联系在一起,既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又可以让学生明白计算来源于生活,同时也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计算,在计算的过程中解决与生活相关的问题,从而感悟知识间的内在联系。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学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2、特别是关于0的计算规则,努力为知识迁移做好铺垫。交流算法时,先引导学生交流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再交流一个因数中间有0、另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最后交流竖式的简便写法并总结算法。在交流的过程中,鼓励学生用多种算法进行计算,引导学生把握本课的重点,以笔算学习为主,交流、探究竖式的简便写法,并引导学生比较、选择算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效果检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5分钟)1.情境导学。(1)出示复习题:7135627324(2)屏幕出示例题:1603010630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算式与前两道复习题的区别。2.揭示
3、课题: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板书课题)1.(1)独立完成,与同桌交流算法。(2)思考这两道算式与前两道复习题的区别: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2.读题,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1.口算。40722020409050276085908440050 600300二、运用知识迁移,自主构建新知。(20分钟)1.教学例2(1)。(1)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探究16030的计算方法。(2)组织讨论:写竖式时,如何处理因数末尾有0和无0的数位对齐问题?怎样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3)小结算法。2.教学例2(2)。(1)引导学生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笔算10630。(2)组织小组内交流不同的计算方法,展示简便算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 四年级 数学 上册 导学案 设计 _1 课时 因数 间或 末尾 乘法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