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绩效管理制度.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集团绩效管理制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团绩效管理制度.doc(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集团绩效管理制度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目的为了促进和完善企业绩效管理的规范化、程序化建设,让绩效管理成为提升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和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的管理手段,进而提高企业整体绩效水平,特制定本制度。第二条 定义绩效管理是依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使各级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通过持续不断的沟通,提供必要的支持、指导和帮助,与员工一起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的管理过程。绩效管理包括绩效计划,绩效沟通,信息收集、文档记录,绩效评估以及绩效评估结果的应用等内容。第三条 特征3.1、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管理。各产业、各子公司、各部门以及各岗位的目标是上级目标的分解,通过持续有效的沟通,使全体员工方
2、向明确、目标一致,构成一个服务于集团战略规划和远景目标实现的绩效管理体系。3.2、绩效管理重在沟通管理。沟通在绩效管理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制定绩效要沟通,帮助员工实现目标要沟通,年终评估要沟通,分析原因寻求进步要沟通,总之,绩效管理的过程就是员工和上司持续不断沟通的过程。离开了沟通,企业绩效管理将流于形式。3.3、绩效管理重视过程管理。绩效管理不仅强调结果,而且重视达成目标的过程。绩效管理是一个循环过程,这个过程中不仅关注结果,更强调目标、辅导、评价和反馈。第四条 适应范围本制度适用于集团所属各单位全体员工。第五条 原则5.1、 目标导向原则。绩效管理的方法和内容必须紧紧服务和围绕集团经营的使
3、命目标。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各部门的绩效计划是集团发展战略和年度经营目标的分解,绩效管理要体现集团的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5.2、 客观公正原则。绩效管理注重过程,绩效考评以纪录的事实为依据,绩效标准的制定通过沟通协商而定。对同一部门、岗位采用统一标准,不同岗位的绩效考核,要根据工作岗位的内容制定贴切的衡量标准。5.3、 (总)经理负全责原则。集团各单位、各部门的(总)经理对所属的单位(部门)的绩效计划、绩效实施、绩效结果负有全部责任。5.4、 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原则。在绩效管理指标的设计上,坚持能量化尽量量化,不能量化尽量细化的原则。各单位总经理、业务部门负责人的绩效管理指标坚持业绩优先,经营
4、业绩指标量化为主,定性管理指标为辅。非经营部门的绩效指标以定性指标为主,突出管理行为的性质,量化指标为辅。第二章 绩效管理的角色分配第六条 各级直线经理在绩效管理中的责任 直线经理是实施绩效管理的主体,上对集团的绩效管理体系负责,下对下属的绩效提升负责。在绩效管理中,各级直线经理扮演以下角色。6.1、合作伙伴。各级直线经理有责任、有义务与下属就工作任务、绩效目标等问题提前进行沟通,在双方充分理解和认同的基础上,对公司/本部门的年度/月度经营目标进行分解,结合下属的工作职责,共同制定下属的年度/月度绩效目标。6.2、辅导员。在下属实现目标的过程中,直线经理应做好辅导员,与下属保持及时、真诚的沟通
5、,持续不断地辅导下属业绩的提升。6.3、记录员。记录有关下属平时绩效表现的细节,并得到下属的确认,形成绩效管理的文档,以作为年终考核的依据,确保绩效考核有理有据,公平公正,没有意外发生。6.4、公正员。在考核期末(年末/月末),根据记录的绩效文档,对照期初(年初/月初)的绩效目标,客观公正地评价下属的绩效表现,完成对下属的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交人力资源部门存档。6.5、诊断专家。直线经理应对考评结果做具体分析,找出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绩效面谈并提出改进的建议。第七条 人力资源部门在绩效管理中的责任7.1、 设计、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向有关直线部门宣传、推广考核制度
6、的意义、方法与要求。 7.2、 督促、帮助各部门贯彻考核制度,并培训实施考核的人员。 7.3、 收集反馈信息,包括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记录和积累有关资料,提出改进措施方案。 7.4、 根据考核结果,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进行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决策。第八条 员工在绩效管理中的责任8.1 与上司沟通制定个人绩效目标及培训开发计划,并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和上司共同研究调整绩效目标。8.2 执行绩效计划,积极和上司交流绩效执行情况,征求意见和建议。8.3、 按期完成绩效目标,并总结过去经验,提升自我绩效管理能力。第三章 绩效计划第九条 绩效计划的制定依据是各单位年度规划、部门工作目标、员工岗位职责,
7、在绩效管理期间初由上下级共同协商制定,用关键指标方式体现,指标要具体明确、量化可控、切实可行有时间限制。第十条 集团总裁办公会议结合发展战略和上年度集团经营管理实际明确年度工作计划,并据此于1月10日前确定各产业公司、集团各职能部门年度绩效目标。各产业公司、集团公司各职能部门须提交本公司、部门的年度绩效实施计划方案,经过集团总裁办公会议批准后报集团人力资源部备案,作为计划实施、控制和考核的标准。第十一条 各产业公司根据本公司年度绩效计划以及所属各子公司、产业公司各职能部门的实际,在1月20日前确定各子公司、产业公司各部门的年度绩效目标计划(年度工作计划),产业人力资源部门要作相应备案,作为评价
8、各职能部门、子公司绩效完成情况的标准。第十二条 各子公司根据本单位的年度目标,结合子公司各部门的职责,于1月25日前研究明确其年度工作推进计划。子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要作相应的备案,作为评价部门绩效完成情况的标准。第十三条 各级部门经理(总监)根据本部门的年度工作目标与下属的岗位职责,双方共同商定工作内容、工作的标准,工作的计划进度、双方的权力和义务,以月/年度工作计划的形式签字确定。第十四条 一般员工的工作安排由直接上司根据部门的月度计划,结合岗位职责确定。第十五条 在公司、部门总体目标任务发生变化或人员变动时,各公司/部门应对绩效计划作相应调整,绩效执行和绩效考核以变更后的结果为准。15.1、
9、 产业公司/集团各职能部门绩效计划的调整,由集团总裁审核决定;15.2、子公司、产业公司职能部门绩效计划的调整,由产业公司总经理审定;15.3、子公司各职能部门提出的绩效计划调整,由子公司总经理审核决定;15.4、 员工向部门经理提出的岗位计划调整的变更,由部门经理审核决定;第四章 绩效控制第十六条 绩效控制的基本原则是以计划管理为手段,以一定质量要求下的“工作量”和“工作进度”为指标。第十七条 根据计划管理中的年/月度计划的时间安排,各单位/部门须向自己的上级提交工作计划,上级在审订后进行实施。在计划期结束后,提交工作计划执行情况报告,上级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估,并形成最终的绩效评估报告。各级
10、人力资源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备案工作。第十八条 人力资源部根据直线经理以及绩效考评小组的指示,组织相关的绩效考评工作,并负责统计、分析本单位月/年绩效评估结果,对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同时,负责接受处理本单位/下级单位被考评者对考评结果存在的异议的申诉。第五章 绩效考评第十九条 考核原则19.1、 “业绩考核”和“素质考核”相结合。业绩是短期行为,业绩考评要“一月事一月毕”,业绩考评结果和利益分配挂钩。素质是长期行为,素质考核以业绩为参照,以年度综合素质考评为依据,考核结果用于人员任用、选拔。19.2、 一致性:考核的标准、内容原则上不能有大变动,考核方法在一年内具有一致性;对于同一岗
11、位的员工使用相同的考核标准。逐级考核:业绩采取逐级考核的方式,上级负责对直接下属进行考核。19.3、 过程原则:业绩考核要求考核者对被考核者要进行过程监控,并对关键信息进行纪录,作为最终考核的重要依据。19.4、 公平性:考核要反映员工的实际业绩,员工有权知道自己的详细结果。19.5、 申诉原则:被考核者认为有失公正的地方,有权要求必要的解释或向上级领导/人力资源部门申诉。上级领导/人力资源部门需在3个工作日内对申诉作出答复。如果申诉成立,必须修改申诉者的绩效考评结果,同时,考评者个人的考评结果要受到影响。第二十条 考核依据绩效考核以绩效期内的绩效计划目标为标准,以(记录的)实际业绩为依据。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集团 绩效 管理制度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