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doc(3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5)2008中国股市行情及救市政策分析 总主持人的话:金融与证券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市场是实现融资、投资和资源优化配置功能的重要场所。2008年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则充分暴露了现代金融体系与资本市场一旦失灵,给整个社会和投资者所带来的巨大风险和灾难。2008年12月6日,应运而生的中国
2、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从其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观察和研究如何从制度层面、法律层面应对金融危机、防御资本市场系统风险爆发的现实任务。为此,我们组织证券法学研究会的部分专家学者,撰写并推出了“2008资本市场法制盘点”专题,通过六大部分的描述,对风云激荡的2008年资本市场作出描绘、归纳,试图从中给充满了不确定性的2009年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启示和镜鉴。 总主持人:郭锋(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会长。籍贯四川,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 本专题主持人:董安生(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 主持人的话:回顾2008年中国股票市场,大多数投资者
3、的心情可能正如这岁末年初悄然而至的寒冬,中国股市在经历了2006年-2007年末的牛市行情后,步入2008年极具代表性的熊市阶段,其波动可概括为大盘单边疯狂下跌的逐级下降过程。惨重的损失致使股票市场的投资信心大为萎缩,投资者心理预期极度悲观。为稳定股市行情,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救市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2008年我国股市暴跌的深层次原因何在?其暴露了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哪些问题?如何在救市政策的基础上进一步构建和完善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设计,则成为了我们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 一暴跌之果源于何因?回首我国股票市场近年来的发展,从大格局上来看,自2005年6月开始沪市即
4、步入缓慢牛市,经过2006年的小幅攀升,到2007年则进入疯狂上升的大牛市并于2007年10月达到历史最高点。而步入2008年后,沪深两市便开始了绵长的熊市阶段,其间只在管理部门出台了相关救市政策后出现过几次小幅反弹,大多时间则是单边大幅下跌。如果从2007年的最高点算起,至2008年10至11月的局部最低,上证指数与深圳成指的下降幅度均超过70%,如此惨痛的经历,在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中只有1993年3月至1994年8月的熊市可与之比肩。痛定思痛,2008年我国股市暴跌固然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对市场投资心理的严重打击,但是深入分析其原因并揭示我国股票市场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问题方为当务之急。
5、具体来说,我国股票市场2008年暴跌行情的背景原因主要可概括为国内与国际两个方面,从国内方面来说:第一、我国股票市场交易品种单一。与国际上金融市场发达国家相比,缺乏股指期货等重要的证券衍生品,只能做多进行现货交易的格局,导致市场缺乏规避风险和稳定行情的交易工具,投资者只有在大盘上涨时才能赚钱。由于缺乏做空机制和对冲交易来回避市场系统性风险,因此在大盘暴跌时,投资者只能选择割肉离场或者继续套牢,遭受损失也就在所难免。换句话说,没有风险管理工具的股票市场本身便缺乏稳定性,扛风险能力差,其随着国家实体经济和国际金融环境的变化较易出现连涨连跌的市场行情,我国股市2005年至今的行情变化生动地印证了这一
6、点。因此,丰富市场交易品种,推出股指期货等重要衍生品、引入做空机制是稳定股票市场行情、促进股市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第二、大小非解禁。自2005年5月我国进行股改以来,股权分置的速度非常之快,随着股改的基本完成与限售期的临近,大小非的市场流通不断增加。据统计,我国大小非的股本总量约是目前股市流通盘的1.5倍之多,而一般股权分置改革承诺的限售期为两年,这意味着我国经过近20年发展的股票市场需要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迅速消化大小非并将规模扩大至2.5倍以上。显然,这是违背市场经济基本规律的,其导致股票市场资金需求与供给严重脱节。由于大小非的流通在短时间内极大地提高了市场交易品种的数量供给,致使股市产生无
7、法解决的巨大的资金需求,固此时市场只能以下跌应对,2008年股市行情大幅度下跌是解决我国历史积累的全流通风险所必须付出的代价。第三、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泡沫严重存在。上市公司谎报、瞒报、虚报业绩甚至于操纵市场的情况屡见不鲜,市场估值严重虚高。在2006年至2007年冲天牛市繁荣景象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严重脱离的基础性风险,加之大好行情下投资者的盲从跟风,导致了股市行情出现了基础薄弱的空中楼阁状态,而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飓风袭来,这表面华美的空中楼阁必然在短时间内轰然坍塌。因此,针对上市公司完善我国证券市场的信用评级与风险监管机制则无疑成为了值得思考的问题之一。第四、
8、2008年自然灾害的多发也是股市大跌不得不提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股市作为虚拟经济的代表反映着实体经济的走向,而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股市行情,该点毋庸赘言。从国际方面来看,对于2008年中国股市行情影响最大的因素无疑是波及全球的美国金融危机。性质上概括来讲,美国金融危机实际上是由低信用房贷(即次级债)引起,在美国货币政策推波助澜的背景下,经不适当衍生工具炒作放大而爆发的货币泡沫危机,其对当代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环境下的各国实体经济与国际金融市场均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我国证券市场的角度来看,2008年中国股市暴跌与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有着极为密切
9、的联系,具体说来:第一、从近年来国际货币环境上看,美元的持续贬值造成人民币升值压力不断加大,而人民币的升值则直接导致大量境外“热钱”进入中国资本市场。一方面,为了对冲美元贬值造成的损失防止国内出现严重的经济问题,中国政府不得不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在大背景下降低资本市场的货币投入。另一方面,当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内母公司一旦发生资金不足,其属下所有跨国外资企业自然回国救主,其中当然包括在中国的“热钱”。如此则数千亿外资企业留存利润外撤,数千亿美元热钱外逃,大幅度国外资本的撤出必然会引起中国股市的崩盘与楼市崩盘。第二、除上所述,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的重大影响还包括对投资者市场心理预期的重大
10、打击。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联动性,其时已经步入绵长熊市的中国股市投资信心再遭重创,危机爆发后我国股票市场A股趋同性的暴跌生动反应了心理层面上产生的恐慌性下跌。可以说,心理预期上的悲观情绪已经蔓延并成为市场主流。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史较短,不到20年的时间尚远未足以建立起系统完善的证券市场,与美国证券市场高度发展的衍生工具相比,我国股市至今仍没有出台主要类型的证券衍生品。因此,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国股票市场乃至证券市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教训更敲响了警钟,金融市场的发展要靠金融创新,衍生品的发展更要匹配以同步的系统性监管。所以,我国证券市场未来发展过程中,针对证券衍生品如何建立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2008 中国 股市行情 市政 分析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