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pptx
《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管理学与财务知识分析.pptx(4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宏 观 经 济 学武 汉 工 业 学 院经贸管理学院 Copyright Copyright 经济学教研究室经济学教研究室走,一起去走,一起去看看看看1教材及参考书目z 教材:y高鸿业 主编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3次印刷z 参考书目:y(美)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第十六版)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y(美)曼昆宏观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y(美)多恩布什、斯塔兹宏观经济学原理(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y邹 薇 宏观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y(美)奥利维尔琼布兰查德 斯坦利费希尔宏观经济学(高级)经济科学
2、出版社,1998年版yRudigerDormbusch,Stanley Fischer,Richard Startz Macroeconomics printed by The McGraw-Hill Book Co.20012 基 本 要 求z 大学提倡的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学会用成本收益衡量自己的学习效果。z 老师的作用在于:带领大家走进宏观经济学的领域、提供该领域的基本内容、基本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及国内外目前的研究动态。z 如果只偶尔听点课:能了解基本的常识,与常人无异;z 如果能坚持听点课:能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z 如果能坚持听点课,又能看点书,能了解较详细的专业知识;z 如果能听点
3、课,又能看点书、资料,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研究,能成为专家;z 考试内容:全本书;z 考试方式:闭卷,如上课点名三次不到者视为不及格者;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5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对经济中众多个体行为的总体结果的研究定义定义: 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现代宏观经济学将整个经济活动视为一个整体, 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通过对经济系统总体行为的分析,研究一国经济研究一国经济 的总体趋势。换言之的总体趋势。换言之,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它研究总量经济现象产生的 原因及其内在关系。如原
4、因及其内在关系。如, 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总产出、总就业水平和 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平均物价水平的决定因素以及国际收支或汇率的 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变化如何影响这些总量。6宏观经济学关注的问题z 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研究对象: 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主要涉及总产量、收入、价格水平、就业状况等。z 关注的问题:关注的问题: 1。每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快、慢不同,为什么?如何度量? 2。一个国家的经济为什么会波动,原因? 3。一个国家的失业问题、通货膨胀原因? 4。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如何实施?效果如何? 5。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 6。为什么
5、一国的经济变动会影响到其它国家? 7四大宏观问题:四大宏观问题:()()总产出()总产出() 长期经济增长问题:长期经济增长问题: 例:例:()经济增长的源泉()经济增长的源泉 ()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宏观经济政策与增长之间的关系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商业周期,即经济短期波动问题 例例 :()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商业周期的形成原因 ()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短期生产暂时下降的原因 ( 3 )( 3 )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政府政策与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 ( 4 )( 4 )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短期总产量水平的决定 (B)失业失业 例例: (1)失业水平的决定有素)失
6、业水平的决定有素 (2)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总产出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3)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关系8(C) 物价水平物价水平例例: (1)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政府赤字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2)通货膨胀的成本)通货膨胀的成本(D)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与汇率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国际收支和汇率的变化怎样影响一国总产出水平、就业 水平和价格水平水平和价格水平9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主要依据 资料资料: 2002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年拉美经济乌云密布
7、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拉美经济今年据联合国拉美经济委员会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拉美经济今年将出现将出现0.8% 的负增长的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人均产值负增长2.4%。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报告称拉美地区的经济前景济前景“令人沮丧令人沮丧”。 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报告指出今年上半年的拉美国内生产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3%。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今年的失业率将超过9%,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上半年的通货膨胀率将达到8%,“从从80年年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代以来还没出现过这样的逆境。”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今年的出口将下降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今年
8、的出口将下降1.5。外来资本。外来资本流入量依然很少,今年是连续第年出现资本流出超过资本流入流入量依然很少,今年是连续第年出现资本流出超过资本流入. 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结论:总产出,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以及国际收支等指标能反映映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一国宏观经济的运行状况。10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 ,学习与学习与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并不是为了设研究宏观经济学问题并不是为了设计和制定政策计和制定政策, ,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而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与了解宏观经济环境识与了解宏观经济环境”11第十二章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一) 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 西方国民
9、收入核算问题 1.核算国民收入的方法 2.相关指标 3.基本恒等式121 1 宏观经济学的演变过程1311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z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一词是由挪威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经济学奖获得者之一R费瑞希(RFrisch)在1933年提出来的。现代宏观经济学一般认为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的出版,被认为是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z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y古典宏观经济学 (17世纪中叶20世纪30年代)y以凯恩斯主义为中心的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建立和形成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y凯恩斯主义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
10、经济学分庭抗礼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今)14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z古典经济理论的特点:y第一,以经济增长为宏观经济,以至整个经济学的研究中心。理论与政策的分析都围绕这一中心展开。y第二,以价值理论为基础。有关价值决定问题的论述是分析所有经济问题的基础。但在有关是劳动决定价值还是生产成本等其他因素决定价值上却有不同的看法。y第三,所用的宏观分析方法是一种总体分析,而不是以后广泛使用的均衡分析方法。151.古典经济学的基本框架z 古典经济学家关于就业与国民收入的一些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y经济总是接近,或者就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之上。这就意味着几乎没有,或者不存在着资源的闲置;y不存在非自愿失业
11、。这就意味着在现行市场工资率水平下,愿意工作的每一个人都有工作。换言之,经济总是接近于劳动力的充分就业;y所生产出来任何产出均有需求。162.古典经济学的主要依据z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具有一种内在的、自我调节的机制。如果允许调整的时间足够长的话,它可以将该经济稳定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这一结论主要基于以下三点:y萨伊法则y利率灵活变动性y工资一价格灵活变动性17(1)萨伊法则z 首先,我们用一个以物易物经济来理解萨伊法则。需求必然等于供给。整个经济都不会出现过度生产(总供给大于需求)或者生产不足(总供给小于总需求)。z 现在一个货币经济中考虑萨伊法则,它还成立吗?卖以后他全部购买吗?他可以储
12、蓄一部分收入。因此,他的供给就有必须可能会大于他的需求。对整个经济也是如此。据此有些西方学者可能会认为,萨伊法则在一个货币经济中不能成立。但是,古典经济学家不同意!他们争辩道:储蓄并不一定代表着消费不足。通过利率可灵活变动的资金市场,所储蓄的每一块钱都可能转化为企业的投资。18(2) 利率灵活变动性 z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利率的灵活变动性(interest rate flexibility,又译利率的伸缩性)可以确保储蓄正好等于投资。在他们看来,储蓄是利率的正函数,而投资则是利率的反函数。如果在某一利率水平上,储蓄大于投资,利率有下降的倾向;储蓄小于投资,利率则有上升的趋势。正是利率的这种上下灵
13、活变动的性质,使得信贷市场(credit market)处于均衡状态,即储蓄量等于投资量,或曰市场出清。19(3)工资价格灵活变动性z 居民户的储蓄比企业意愿投资要多,结果导致总支出减少。z 古典经济学家认为,随着需求下降,竞争性的商品生产者将降低其价格以避免出现生产过剩。如果需求和价格下降,依然有可能销售原来在高需求和高价格水平上销售的同样数量的商品。因此,灵活变动的价格使得商品市场出清。z 劳动力市场在灵活可变的工资率的情况下同样出清。他们还认为,工资下降的比率会恰好等于价格下降比率。201.2现代宏观经济学形成与发展z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凯恩
14、期革命的出现是现代宏观经济学的第一个阶段,标志着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形成。第二阶段是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末,为完整的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完成时期。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之后,非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学大量发展,并与凯恩斯主义分庭抗礼的时期。21一、凯恩斯主义经济学z 20世纪以来许多经济统计学家开始收集并系统地处理总量数据,这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础。z 对商业周期的认识,为进行宏观经济分析作了方法论上的准备。z 20世纪30年代暴发了世界经济大萧条,对宏观经济学的产生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在这种历史背景下,凯恩斯撰写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向古典经济理论的基础发起了猛攻,后人将之称为“凯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宏观经济 管理学 财务 知识 分析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