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最新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docx(9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AD+SCCM桌面标准化解决方案Professional Wang目录0.序言31.使用AD域进行企业IT集中管控41.1为什么企业要用域41.1.1 传统分散式网络模型缺点51.2什么是域51.2.1域的优势61.3什么是AD71.4如何选择适合您企业的域架构模型81.4.1单林单域单站点81.4.2单
2、林单域多站点91.4.3单林单域树父子域91.4.4单林多域树101.4.5多林架构111.5什么是活动目录数据库111.6域的可靠性与容错性121.6.1 域的可靠性121.6.2 域的容错性131.7如何创建一个域141.8AD集中管理用户资源演示151.9组织单元与组策略211.10AD集中管理域客户端策略演示231.11使用AD域带来的好处261.11.1帮助企业构建统一身份验证平台261.11.2帮助企业构建统一资源发布平台261.11.3帮助企业构建集中的策略管理平台262.使用SCCM提高企业IT生产力272.1什么是SCCM272.2SCCM 软件分发272.3SCCM 操作系
3、统分发292.4SCCM 病毒防护 补丁更新302.5SCCM 符合性基线322.6SCCM 资产收集322.7SCCM 远程协助342.8SCCM 其它功能352.9使用SCCM带来的好处373.总结380. 序言中国现在正全面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各大企业也纷纷加入到了开展企业信息化的行列,在开展企业信息化的过程中,不同地方,不同企业的信息化进展都不一样,在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比如说,在信息化开展的初期,企业可能没有一种很好的IT集中化管理方式,导致企业内部的计算机与服务器都很分散,没有办法去集中的进行控制,一旦计算机与服务器出现故障,或者企业桌面需要安装软件,更新操作
4、系统,补丁更新等操作的的时候,IT管理员就需要充当消防员的角色,赶赴到各个终端的现场,去进行很多重复性的安装、更新、修复工作,这样就不是一种很高效的IT运作方式,时间久了,不光是IT管理员难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对于用户与企业来说,如果真的很多台计算机都出现了故障,如果要进行一次大批量的软件更新,系统安装,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交付完成,而且分散管理模型中,如果真的大规模出现了故障,往往也很难找到故障所在,没办法很快速的修复解决问题。针对于这些挑战,我们推荐采用微软的AD+SCCM解决方案, 来帮助企业进行IT的集中管控,通过AD+SCCM的技术,帮助企业高效灵活的进行集中身份验证,集中网络资源发
5、布,集中策略设置,软件安装,软件更新,操作系统安装,资产统计,远程协助,计算机安全评估等操作,IT管理员只需要坐在AD和SCCM服务器跟前,就能自动化,大批量,标准化的为企业进行桌面管理,使管理员从重复性的IT工作中解放出来,可以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帮助企业优化IT业务系统。同时也帮助企业IT信息化进入一个更高的层次。1. 使用AD域进行企业IT集中管控1.1 为什么企业要用域 自1981年,IBM与微软联合,推出了第一款个人PC之后,个人PC渐渐的走进了我们的生活,让普通用户也可以对计算机触手可及,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个人PC也越来越便宜,操作系统也越来越易用,如今,个人PC已经几乎遍布了每家
6、企业,每个人的家里。 有了个人PC之后,企业开始想,我们都可以用计算机来做什么,这时候计算机网络就渐渐映入了人们的眼帘,企业可以在一个网络中,让网络中的计算机进行互连,通讯,资源共享,以及交互娱乐,电子商务,信息管理,生产管理,等高级网络应用。 其中,对于企业来说,首要的就是互连与资源共享,互连,指的就是通过网络设备将分布在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同一个网络,让同一个网络内的计算机,可以共同遵循某种协议,来进行互相访问,简单来讲,互连就是让不同的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可以进行互访通讯了。 将企业中的计算机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一个计算机网络后,下一步就是通过资源共享,来让不同的计算机,
7、访问我们共享的资源,来进行基本的协同工作。在传统的分散式网络管理模型,也就是我们常见的工作组模型中,每一台计算机,都是独立的计算机,独立的身份验证数据库,独立的管理,在这种工作组模型中,好处就是每台计算机都独立平等的,每台计算机都是一个独立的安全边界,可以快速方便的建立起一个工作组,将多台计算机加入到一个工作组,在一个工作组里面进行资源共享。但是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这种工作组网络模型,并不是最理想的一种网络模型,它还是有一定的缺点的。1.1.1 传统分散式网络模型缺点n 网络集中管理不方便因为每台工作组计算机都是独立的安全边界,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为企业所有的计算机统一设置一套账户安全策略,密码策
8、略,计算机安全策略,就需要去每台计算机上,都设置一遍相同的策略,而不能只设置一次,让所有计算机一起应用,这种情况,针对于企业内客户端的统一管理,就变得很不集中,很不方便。n 身份验证不集中,网络资源共享配置繁琐因为每台工作组都存储着独立的身份验证数据库, 所以如果我们在一台工作组中的计算机上,想要共享资源出来让大家访问,首先我们需要在这台计算机上建立需要运行访问共享资源的用户,比如说a用户,然后其它用户通过UNC或者网上邻居的方式,来访问共享资源,就需要输入a用户的账户密码,输入之后,可以通过资源共享计算机的身份验证后,则允许访问共享资源。那么如果说有10台计算机都共享了资源呢?我们就需要在1
9、0台计算机上,都建立一遍这个用户,100台计算机,就需要建立100遍整个用户,不光管理员会累死,用户也要记住他在这100台计算机上的用户密码,可见,在这种工作组模型的网络中,一旦共享资源多了起来,就会变得很不方便,而且工作组网络模型中,配置资源共享的步骤也很繁琐,其中还涉及到来宾Guset用户,本地策略,防火墙的设置,一旦设置不对,就会导致资源共享失败。 那么,能不能有没有一种网络管理模型,可以集中的对网络进行身份验证,集中的进行资源共享,集中的进行客户端的管理策略设置呢?于是域管理模型应运而生。1.2 什么是域 域即一种逻辑层面的集中网络管理模型,域管理模型不同于工作组管理模型,在一个域网络
10、内,所有计算机的地位不再是平等的,而是会有一台服务器,来扮演控制器的角色,负责管理环境内所有的域客户端,这台控制器,我们就叫它 ”域控制器“,在一个域模型网络中, 存储着活动目录数据库的服务器就是域服务器,域控制器负责执行域环境内所有管理操作,新建用户,发布网络资源,客户端策略设置,都是在域控制器集中进行。 (同时域控制器也支持远程管理工具方式,可以在普通客户端上安装AD域的远程管理工具来管理服务器) 在同一个域内,可以有多台域控制器,域内所有域控制器使用一份几乎完全相同的活动目录数据库,域控制器与域控制器之间会不断的进行复制,以达到数据同步。 域也是一个整体的安全边界,没有域用户账号,就不能
11、访问域模型中的网络资源,每一台域控制器都存储着域内独一无二的域活动目录数据库分区, 不同域之间的域活动目录数据库分区不同。域是微软在NT4.0时引进的目录服务管理平台,微软AD域是业界公认的最佳目录服务管理平台,具备一定的稳定性与实用性,目前世界五百强很多企业,都纷纷部署了AD域来进行企业的IT管理1.2.1 域的优势n 集中身份验证:使用域架构,管理员只需要在域控制器上,新建一个用户,并且为用户分配它在整个域网络内的权利,那么只要这个用户具备相应的访问权限,这个用户就可以在域内任何一台终端上面,通过一个域用户,来访问企业内任何网络资源,解决管理员需要在不同服务器上分别创建用户的困扰n 集中管
12、理网络资源:使用域架构,管理员只要在域控制器上,就可以管理发布整个域网络内的共享文件夹,网络打印机等资源, 用户再也不需要记住每一个共享服务器或者共享打印机的名字,使用了域之后,用户只需要在域网络中进行搜索,就可以搜索到网络内所有可用的网络资源。n 集中策略设置:使用域架构,如果管理员希望让域内客户端统一应用一个策略,那么管理员只需要在域控制器中,设置一个组策略,就可以让域内所有的客户端,或者部分指定的客户端 应用策略,通过组策略,管理员可以集中控制域客户端的桌面,IE设置,系统设置,账户策略设置,密码策略设置,注册表,服务,软件策略,首选项,文件系统等等, 通过组策略,我们几乎可以按照自己的
13、想法,任意的控制域环境内客户端的设置,比较典型的应用,是通过组策略,限制环境内所有客户端的USB访问接入,限制环境内客户端随意安装软件,通过组策略,将所有用户的用户配置和文件夹,重定向到服务器上进行集中管理。1.3 什么是ADAD ( Active Directory),即 活动目录,什么是目录,对照现实生活来说,我们的在电话本中写入了很多个人的电话信息,然后我们通过电话本,可以快速的查找到我们需要的用户,这就是一种目录服务,还有,我们的电子图书馆,图书馆内有很多的书籍,我们把这些书籍录入到电子图书馆系统,然后学生就可以在电子图书馆系统界面去查询和浏览图书,这也是一种目录服务,总结来说,可以针
14、对于已有的存储数据,进行有序的编录,形成一份规范的目录,让用户可以简单便捷的在目录中查询资料,这样的一个功能,我们就叫它目录服务。在域中,我们创建了很多用户和组,发布了很多共享资源,那么怎么去查询和访问这些资源, 我们就可以使用域中的活动目录服务,活动目录服务通过Ldap(L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协议,可以更加有序的组织管理域中的活动目录数据库,将域内所有的用户、组、共享资源、都纳入到目录服务中去,让用户和管理员,通过网络邻居中查询搜索的方式, 去访问域中的资源, 而之所以叫做活动目录,是因为 Active Directory 并不是固定大小的目录,Ac
15、tive Directory可以视企业域中数据的大小,来活动的扩展目录大小,相当于一个 无限页数的 “电话本”1.4 如何选择适合您企业的域架构模型默认情况下,当企业环境没有域的情况下,我们去安装配置一台域控制器,来新建一个域,当新建企业内第一台域控制器的时候,同时也新建了企业内第一个林,第一个域树,第一个域,在一个域网络的逻辑概念中,林是最大的一个概念,一个林中可以包含多个域树,一个域树中又可以包含多个域。在一个企业的单个域树中, 域与域之间的名称空间是连续的,单个域树内中的每个域之间都是相互信任的。多个域树之间的名称空间不同,但可以将多个域树组成一个林,林中的所有域树,域,都可以互相访问资
16、源。在一个域网络内,不光有逻辑的林、树、域概念,也有相对的物理概念,比如说,站点,如果企业内的域分布在不同地域 ,域控制器与域控制器之间如果要进行数据库复制,就可以将与域控制器划分为不同的站点,在站点与站点之间进行复制同步的时候,可以结合企业内部网络实际情况,来进行合理的规划控制,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复制计划,让站点间的复制只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还可以通过 开销,来设置域控制器之间复制的时候,优先采取那条网络路径。1.4.1 单林单域单站点 如果企业之前采用的是工作组管理模型,现在想转到域模型,那么单林单域单站点,是您的首选推荐,选择单林单域单站点也是一个很好的过度,在单林单域单站点的域模型中,
17、管理员只需要维护一个域就可以了, 管理起来相对也并不复杂,也并不涉及到域树、信任、林,站点管理等概念, 后期如果希望进行负载均衡,容错的话,还可以在一个域内添加多台域控制器进行扩展,以支持更多的访问,如果企业人数在50-100人左右,初期希望通过域来进行统一身份验证, 集中管理, 那么这种单林单域单站点,可以很好的帮您过度到域管理阶段。 1.4.2 单林单域多站点 如果您的企业相对来说比较大,在不同城市都有分公司,-我们推荐您采取这种单林单域单多站点的架构,企业内部只有一个域,但是我在一个域内,可以部署多台域控制器,将不同的域控制器,放在不同的地域,比如说,contoso公司,在北京设立总部,
18、在上海设立分部,在没有多站点的情况 上海域用户登录,也许就要去北京的域控制器上,来进行身份验证,如果上海与北京的网络出现故障,或者网络连接不稳定,就会导致上海的用户没办法登陆。 但如果采用了多站点,就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我们可以分别在北京和上海,部署两台域控制器,结合站点的设置,就可以让上海的用户,登陆到域就通过上海本地的域控制器来做身份验证,北京的用户登录到域,就可以通过北京的域控制器来做身份验证。这样就解决了不同地域用户登录到域的问题,如果您的企业是这种跨地域的公司,那么我们强烈建议您,采用单林单域多站点的架构。1.4.3 单林单域树父子域 这种单林单域树父子域的架构,适用于”分散式安全管理
19、“ 与 “站点网络链接慢速“的应用场景,如果企业已经创建了一个父域,当前父域在北京总部建立,随着业务扩展,公司在上海建立了一个分部,公司希望上海和北京的域进行分开的管理,即上海的IT管理员在上海分公司创建的用户、组策略,不会被应用到北京,北京总部只可以创建总部的用户与组策略,不能将在总部创建分部的域用户,从而实现安全边界的“分散式安全管理” 。 在单林单域树父子域环境中,也可以将父域和子域部署在不同的地域,从而实现AD站点的架构,在父子域架构的多站点钟,父站点与子站点之间进行数据同步的时候,不需要同步很多数据,只需要同步整个林中统一的架构和配置信息,而不需要将父站点的所有数据库内容都同步到子站
20、点,从而降低多站点同步时网络带宽的要求,如果企业分支机构与总部之间网络连接并不快,可以采用父子域架构的多站点方式。 1.4.4 单林多域树单林多域树的架构,适用于更加大型的AD拓扑结构,可以将不同地域,不同部门,划分成为一个单独的域树,来加入到林中的根域,域树中可以包含父域,父域中可以包含子域,多域树架构的典型应用场景就是企业兼并,例如A公司收购了B公司,但是B公司名称在市场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A公司希望B公司还保留它原来的公司名称,这种情况就可以在A公司建立一个林根域树,然后将B公司的现有域树加入到A公司中,这样B公司逻辑上被A公司管理,但依然保留B公司自己的公司名称。在多域树的架构中,
21、也可以将不同的域树分别部署在不同的站点,但是AD发展到今天来看,在企业中,网络可能已经不再是瓶颈,所以如果不是特定的需求,微软建议尽量采用单林单域多站点的架构,越简单越好,能使用多站点解决的问题,就不采用父子域,能用父子域解决的问题就不采用多域树,总之,企业的AD域模型,只要能满足需求,拓扑架构越简单越好,管理起来方便,出现错误也容易排错。1.4.5 多林架构 多林架构即在企业内部署多个林,来实现一种多林的大型架构,这种架构并不常见,除非公司AD架构要求规范的很大,或者要求分散管理,否则一般不会应用多林架构,多林架构的典型应用,一个是跨公司的,两家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希望能够员工能够在自己的公
22、司就可以访问其它公司的资源,那么就可以建立多林架构,组成林信任。另外一种应用场景就是,新旧更替,比如企业在2003年,建立了一套AD架构,同时采用了exchange2003作为企业的邮件系统,但是到2010年,企业又引进了一批2008R2的服务器,上面装了Exchange2010,希望将旧的运行在2003上面的数据迁移过来。那么也可以在这种多林架构下进行跨林的迁移1.5 什么是活动目录数据库 之前介绍域的时候,我们提到过,域中的 老大 “域控制器“,上面会存放一个 活动目录数据库,那么这个活动目录数据库中,到底存储了什么?可以说,我们整个域内的所有数据,都存放在这个活动目录数据库中,同时,当用
23、户登录到域客户端,访问资源的时候,就会经过活动目录数据库的身份验证,如果用户登录信息和数据库内信息一致,则允许用户登录,如果用户登录信息与数据库信息不一致,则用户无法登陆。 活动目录数据库包括四个分区 架构分区:架构分区中存储着整个林中,所有的对象,对象属性定义,架构分区是林中全林复制的,林中所有域树、域、子域,都应用相同的架构分区,除了administrators组,只有林中的Schema admins组,有权限修改林中的架构分区。 配置分区:配置分区存储着整个林中 域树,域,站点,服务,信任关系的信息,配置分区也是林中全林复制的,林中所有域树、域、子域,都应用相同的配置分区。 域分区:域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最新 AD SCCM 桌面 标准化 解决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