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强化训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
《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强化训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04讲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强化训练】--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04讲 三国两晋南北朝到五代十国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强化训练】时间:45分钟 满分:70分一单选题(含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创立了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五品以上官员的弟子方能入学,教授书诗易三礼等课程。这表明当时()A国家开始兴办官学B儒学仍是官方正统C儒学影响官员选拔D门阀士族控制政权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记载:“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人编发为辫,状似绳索),北谓南为岛夷(海滨南蛮土著)。”这反映了A南宋和金的政权对峙B南北方政权更迭频繁C民族融合的发展趋
2、势D社会经济的严重倒退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均将实现统一大业作为立国目标。南北朝时期,北朝认为它就是中国,南朝是从自己分裂出去的一部分。南朝也认为自己是中国,北朝应属它所有。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B儒佛道之间交汇融通C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地区D大一统观念深入人心4(2021福建平潭翰英中学高三期中)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健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人口迁徙促
3、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动文化认同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5(2022河南洛阳模拟预测)北魏均田制规定,凡种桑养蚕的地区,男子每人给桑田20亩。北朝晚期的文人颜之推说:“河北妇人锦绣罗绮之工,大优于江东也。”这说明当时()A北方纺织手工业较发达B手工业的发展超越农业C丝织业区域生产专业化D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密切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所示为20世纪末在甘肃嘉峪关(河西走廊中部)考古发现的魏晋时期的黄帝问道图(壁画砖)。该图可用于说明魏晋时期嘉峪关地区A“大一统”思想的强化B道教发展本土化C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D民族认同感增强7(2022吉林市教育学院三模)公元6世纪初期
4、,地处今天河北、山西北部及内蒙地区的人口大量迁到今天的河南、陕西关中的农耕富饶之地。推动这次北方人口较大规模迁移的因素是A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B黄河流域的长期持续分裂C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D少数民族政权的政治改革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吕思勉为晋朝惋惜:“然而大权始终为自北南迁的贵族所把持,使宋武帝(出身贫寒)一类的人物,直到晋末,才得出现于政治舞台上,这也是一笔很大的损失。”材料中的贵族A源自西周的宗法分封制B主要享受特殊的政治权利C主要享受特殊的经济权利D是对当时世家大族的称呼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曹植由于出身高贵,故其少年时创作的诗赋,极富文采地描述了斗鸡走马、饮宴游乐的闲适生
5、活;曹植成年后,曹操偶尔会带着他行军作战,故其青年时期作品中不乏慷慨激昂,渴望力挽狂澜,建功立业之作。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曹植的诗歌创作走向功利化B曹植的社会阅历呈现多样化的态势C曹植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D曹植的诗歌创作受到生活环境影响10(2022广东模拟预测)遥领制度,是指对不入版图之地,设刺史、郡守以辖之,主要集中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东晋政府对于沦陷区域的诸多州郡县,仍然任命官员以遥领,并不在意有无固定人口。这说明A制度创新加强中央集权B冗官泛滥削弱统治力量C分裂时期暗含统一因素D郡县制度符合时代潮流11(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据南史记载,南朝女棋手娄逞“变服诈为丈夫,粗知围棋,解文义
6、,徧游公卿,仕至扬州议曹从事。”唐朝后宫设有寓教棋博士传授棋艺,史书上有安南国向皇后进贡“木钝象骨棋盘一面,象牙棋子一具”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A女性参与围棋活动得到社会认可B围棋传播经历自下而上的过程C政府支持推动女子围棋运动发展D围棋活动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12(2022辽宁三模)根据魏书李宝附承子韶传记载:“高祖将创迁都之计,诏引侍臣访以古事。韶对:洛阳九鼎旧所,七百攸基,地则士中,实均朝贡,惟王建国,莫尚于此。高祖称善。”据此可知北魏迁都洛阳的原因是A削弱鲜卑贵族势力B顺应洛阳士族要求C洛阳地区经济发达D追求政权的正统性1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西汉以来州举秀才、郡察孝廉,照例为本
7、州郡人,无须标明其地。这种情况在东汉后期开始出现例外,而且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异地(户籍不在本州郡)察举、异地求举则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士族垄断政治权力B监察体制强化回避本籍C人口出现大规模的流动D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弱化1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两汉人身依附关系最显著的是奴婢,奴婢地位几乎与物质财产相同。魏晋时期成熟的人身依附关系是“部曲佃客制”,他们为豪强地主种地交租,服劳役杂务,战时为私兵部曲,不单独立户,世代相袭,大批释放后的奴婢多转化成部曲佃客。这反映两汉魏晋A人身依附现象逐步减少B租佃制度日益普遍化C地方豪强地主势力强大D部曲佃客制度较成熟15(2022
8、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北魏在均田制的实施过程中,荫附户问题突出。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冲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应效法古制,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三年无过失者则升一等”。多数农民拥护新制度,“于是海内安之”。据此推断,三长制的推行A推动了鲜卑族封建化的进程B得到北魏各阶层的广泛支持C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D有利于农民摆脱豪强的控制16(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太兴四年(321年),晋元帝任命戴渊为征西将军,祖逖认为自己辛苦收复河南率,却仍不得朝廷信任,心中不快。祖逖又听闻王敦跋扈,担心内乱爆发,北伐难成,以致忧愤成疾。祖逖死后,王敦大喜过望,认为再无人可以在军事上威胁自己,最终决意举兵
9、叛乱。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映A北方政权威胁过大B东晋内部矛盾尖锐C门阀士族垄断官场D上层统治者无意北伐17(2022河南洛阳模拟预测)唐代初期,市场上钱帛兼行,既有多种实物货币,又有单位价值较小的铜钱;唐代中后期,市场流通中的铜钱的私铸现象十分严重。这折射出唐朝中后期()A抑商政策松弛B通货膨胀严重C封建剥削加重D商品经济发展18(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A削弱了藩镇势力B强化了分封体制C凸显了
10、专制集权D动摇了宗法制度19(2022吉林吉林模拟预测)在吐鲁番出土的唐朝墓志中,开元以后的当地墓志开始改变高昌地区传统的书写方式,转而与中原趋同,出现了“大唐启运,泽被西州”等措辞。据旧唐书载,安禄山起兵范阳时,于阗王尉迟胜“自率兵五千赴难(帮助官兵)”。上述现象表明A唐朝政府对外政策的开放和包容B西域地区对唐朝的政治认同加强C中央政府开始对西域实施政治管理D西域与内地的经济文化融合发展20(2022江西赣州模拟预测)如表是中晚唐河北灌镇之一“邢洺镇”的政治变迁状况。这一状况说明()藩镇年份是否割据说明邢洺755-774是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乱平后763年起,为相卫节度使一部775-820
11、否775年田承嗣盗据相卫,邢、磁二州为朝廷掌握821-843是821年起刘悟割据844-881否844年刘稹叛乱被平定882-907是882年起孟方立重新割据A安史之乱导致唐朝覆亡B邢洺镇分裂为多个藩镇C藩镇割据引发农民起义D唐朝中央集权遭到破坏21(2022江西赣州模拟预测)据有关史料记载,唐宪宗时(778-820年),计天下方镇48道,“每岁赋税倚办东南纳赋八道四十九州”。这反映了唐中后期A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定型B江浙一带渐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C南方的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D长江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2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右图为扬州博物馆藏唐代长沙窑出产的瓷器,它是一件西亚椰枣
12、纹装饰风格的青釉褐斑模印贴花壶,椰枣纹图案中心标着一个“张”字,表明是张氏家族作坊的产品。该文物可以用于研究唐代A政府重农抑商的政策B坊市制度与城市发展C民营手工业制瓷工艺D书法绘画与雕版印刷23(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表反映了唐朝玄宗至宪宗时期中央、地方官员数量的变化。据表可知,该时期官员类别历史时期中央官员地方官员唐玄宗时期2620人16185人唐宪宗时期5718人260023人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政府吏治逐渐腐败24(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如图是传为唐朝阎立本的职贡图,反映的是外国使节和我国边远少数民族使臣携带贡品来唐朝进贡的生动情景。该作品
13、A描绘唐朝长途贩运贸易繁荣B侧面反映唐朝盛世的景象C工笔重彩线条简洁越发抽象D体现皇室贵族的胡化生活第II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二、材料分析题25(2022北京延庆一模)孔庙材料一孔子卒后,左传等典籍记载,弟子将其故宅三间改作庙堂,岁时奉祀,为孔庙之始,属“因宅立庙”的家庙。史记记载,汉高祖“过鲁,以太牢祀焉”,开创皇帝到孔庙祭祀先河。汉武帝时,京城太学和地方郡县学开始祭孔,但此时学校中未设孔庙。东汉桓帝时,在孔庙设管理官吏,孔庙开始向“国庙”演变。材料二东晋时复兴儒学,南朝宋书载:东晋孝武帝根据儒生的建议,“选公卿二千石子弟为生,增造庙(孔庙)屋(太学)一百五十五间”。首
14、次在太学里建置孔庙,将“庙”字置于“屋”前,以显其要。其空间布局按照周礼“左祖右社”的思想,建置为“左学右庙”,“庙学合一”的格局已经出现。目前南京的夫子庙即在东晋学宫旧址历经改建而成。材料三魏晋以后,在全国各地州县学里均设立孔庙,孔庙成为祭祀孔子与教育学生的重要场所。北魏从南齐夺得孔子故里后,献文帝立即派四朝元老汉臣高允代表皇帝到孔庙祭祀。孝文帝模仿汉制“立孔子庙于京师(平城)”,并亲赴鲁城(曲阜)孔庙祭祀,曾下诏:严令取消民间“求财求子消灾去病”的孔庙祭祀活动,重续了国家对孔庙的管理制度。(1)阅读材料一、二,指出春秋、汉代与东晋三个时期孔庙的差异,并结合时代背景,说明产生差异的原因。(2
15、)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分析北魏为何重视祭孔和修建孔庙。三、论述题26(2022江苏海门中学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2021年6月16日,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开馆。它运用传统与现代手段展现了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文化、生态和科技面貌,被誉为中国大运河的“百科全书”。展区可分为五个部分“运河沧桑、王朝基业”、“天工慧光、中华勋业”、“融通九州、社稷鸿业”、“泽被天下、万民生业”、“通古达今、千秋伟业”。 摘编自大运河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综合以上材料信息,从中华文明史发展的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试卷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
16、有限公司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参考答案:1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晋武帝创立了旨在培养贵族子弟的国子学,与太学并立,五品以上官员的弟子方能入学,教授书诗易三礼等课程”,创立了国子学,教授的课程仍然是儒家经典,表明儒学仍是官方正统,B项正确;“开始”表述错误,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选官制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门阀士族,排除D项。故选B项。2C【解析】【详解】根据“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可知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双方建立了对峙政权,材料体现的是南北方对于王朝正统的激烈争夺,说明南北之间的民族融合,有了共同的民族认同意识,C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排除A项;BD两项与材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历史精品资料 新高考历史精品专题 统编版高中历史资料 高中历史课件 高中历史学案 高中历史设计 高中历史试卷 高考历史指导 高中历史练习
链接地址:https://www.taowenge.com/p-34639262.html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