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复习重点.pdf





《2015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复习重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复习重点.pdf(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期末复习相关问题的说明一、期末复习相关问题的说明一有关考试形式:半开卷1操作方式:一张 A4 纸,手写上你考试需要的内容。不能复印,不能打印。进入考场只能带上这张自己整理好需要内容的 A4 纸。2这种考核形式要到达的目的:1使同学们能自己学会整理所学内容,下面的期末复习指导是在做引领。自考学生的启示。2引导同学们制作这张 A4 纸学习卡片。在读以后书籍的过程中,能把主要内容摘录下来。3请老师不要做标准答案这是对学生学习和思考权利的剥夺,同学们应该自己动手。假设发现某考点的答卷雷同,学校将以作弊论。二期末复习指导的解读:1试卷设计依据:教学大纲、考试说明、教材。囿于考试形式的限制,一门学科要
2、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时难以全部设置在试题中。 人类成长与社会环境课程期末考试以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为主线,适度考核学生对该学科知识和理论的应用能力。试题由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统一命题,期末考试形式为半开卷,卷面 100 分,以 70%记入总成绩。希望同学们认真、全面复习。2题型如下:单项选择题:10 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多项选择题:5 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辨析题:5 题,每题 4 分,共 20 分;论述题:2 题,每题 16 分,共 32 分;案例分析题:1 题,共 18 分。3针对性应试策略及答题方法解析:基本解读是,通过容易得高分难。好在练习题都在网上了,如果平时认
3、真学习,期末考核不会陌生。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题:主要考核基础知识。网络课程的每章后面,都有练习题及答案,可以帮助同学们解决这类问题。需要特别提醒的是,需要特别提醒的是,考试时看题目考试时看题目要仔细,练习题中出现的题目,在试卷上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比方备选答案要仔细,练习题中出现的题目,在试卷上可能会做出一些调整,比方备选答案ABCDABCD的顺序可能会换一下。的顺序可能会换一下。辨析题辨析题:考核的是同学们的综合能力。基本思路是先判断正确与否,然后说明理由。基本上每套试卷从判断这一个环节,以错误居多,每套试卷中也都有正确的。无论正确错误,都要说明理由。由于采用的是半开卷,
4、没有专门设置名词解释题, 而任何课程的基本名词都应该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因此此题型设计时考虑到把一些基本名词置于其中; 能够进入这类题型中的问题还有对本门课程的基本理念、基本思路。比方:1成功的死亡就是寿终正寝。考核的就是基本名词判断:2 分说明理由: 成功的死亡意味着我们应该像对待生一样对待死,应该将更多人为的、社会的干预介入到死亡之中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全人的尊严。2分2人到中年,女性会进入更年期,而男性没有更年期。基本思路判断:2 分说明理由:人到中年,男性和女性一样都会进入更年期,只不过表现有所差异。2 分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基本理念判断: 2 分说明理由:人类行
5、为能对社会环境产生影响,同样地,社会环境也能够影响人类行为。2 分论述题论述题: 重点掌握的论述题用*表示 论述题答题要求要把原理解释透彻,并且要联系实际分析这一原理。见考试说明1联系实际分析,中年期家庭调适的主要内容。中年期是一个很特殊的时期。 对于中年人自身而言,他们有一个完整的家庭需要维护,同时又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事业需要去奋斗。1 分与此同时,中年期正好处于一个夹缝之中,上面有老人,下面有子女,因此中年期的家庭调适就同时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是对老年父母;其二是对成年子女;其三是夫妇双方自身的调适。3 分第一,对老年父母的调适第一,对老年父母的调适人到中年, 除了年龄的增长之外, 在心理和
6、社会适应等方面也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值得关注的是,中年人与老年父母之间并不总是亲密无间的,一些中年人与自己的父母因为种种原因甚至处于非常紧张的关系之中。 作为家庭中坚的中年人需要及时调适,尽赡养和慰籍的义务。3 分第二,对成年子女的调适第二,对成年子女的调适中年期,子女渐渐长大,父母不再像对待婴幼儿那样寸步不离、呵护备至。但这并不意味着父母的责任有所减轻。当成年子女结婚或搬出家门后,中年父母心理上出现了深深的空缺, 生活中仿佛失去了寄托和支撑, 整个生活顿时乱了套,这是一种特殊的危机。3 分第三,中年夫妇双方的调适第三,中年夫妇双方的调适中年期对于中年期夫妇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种危机,这
7、种双重性同样也表现在中年夫妇的婚姻生活之中。作为机遇,中年期的变化可能促使中年夫妇重新唤醒他们长期被冷落的感情生活;作为危机,中年期的变化则可能导致中年夫妇婚姻生活出现裂缝。这种裂缝如果得不到及时的修补,很有可能会摧毁中年夫妇苦心经营的婚姻生活。3 分能够结合实际对家庭调适的三个方面进行更深入分析和思考的,可酌情加分。分析充分的,最高可加 3 分。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 重点掌握的案例分析题所涉及到的基本原理用#表示案例都在网络课程上有显示。本学期增加了一道案例分析题,详见第十四章。答题要求 1以所学基本原理为思考问题的基本思路;2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给出的案例。 需要注意的是,这类题目考核的是学
8、生的联系实际的应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基本理论只是答题的基本思路;用自己的理解分析解释案例是考核的重点。3有效答题字数要在 400 字以上。请见考试说明例如,针对“丽鹃的烦恼”这一案例,需要做的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所给的案例材料,运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婆媳关系及其主要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6 分2婆媳关系问题的原因有:心理原因,婆媳双方对家庭权力的争夺,婆婆和媳妇之间的相互关系,生理和心理问题等。4 分并提出自己对产生问题原因的分析。4 分3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分别给出丽鹃、婆婆、亚平建议。2 分4符合答题要求的字数不少于 400 字。2 分这套试卷的基本分如何拿到?给出应对考试
9、的建议,大家可以心中有数。三本课程的基本架构:三大块,可以看录像课程第一章。二、各章节习题二、各章节习题第一章练习题第一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成长2人的本质3社会环境二、简答1人的成长有什么特征?2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哪些因素?三、论述1结合实际,论述人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第二章练习题第二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弗洛伊德2赋权理论3优势视角4镜中自我5首属群体二、简答题1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行为主义的主要内容有哪些?3人本主义的内容有哪些?三、论述题1*结合实例,阐述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主要内容。2结合案例,分析赋权理论在社会工作中的应用。第三章练习题第三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10、1社会角色2性别歧视3性别社会化4父权制5后现代主义的女权主义二、简答题1性别差异是什么,主要包括那几方面内容2#性别社会化的影响因素3女性性别歧视的表现主要有哪些4简述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三、论述题1性别的理论基础有哪些及其主要观点2性别歧视的理论误区及其主要内容第四章练习题第四章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家庭2家庭生命周期理论3核心家庭4平权家庭5养育家庭二、简答题1家庭的社会特征2要构成一个真正的家庭需具备哪些条件3#家庭关系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婆媳关系问题产生的原因。4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三、论述题1详述家庭会产生哪些问题并如何克服2*家庭具备哪些功能并详述各功能是如何发挥调节作用的第五章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5 人类 成长 社会环境 复习 重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