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生物氧化习题.pdf





《第6章--生物氧化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6章--生物氧化习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六章 生物氧化习题一、名词解释1生物氧化:有机物质在生物体活细胞内氧化分解,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2 氧化磷酸化:指底物脱下的 2H 经过电子传递链传递到分子氧形成水的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与 ADP 磷酸化生成 ATP 的过程相偶联生成 ATP 的方式。3 底物水平磷酸化:某些底物分子中含有高能磷酸键,可转移至ADP 生成 ATP 的过程 。4 呼吸链:代谢物上的氢原子被脱氢酶激活脱落后,经过一系列的传递体,最后传递给被激活的氧分子而生成水的全部体系称呼吸链。5 高能化合物: 在生物体内随水解反应或基团转移反应可放出大量自由能的化合物成为高能化合物。6 磷氧比:指每消耗 1mol 氧原子所产生的
2、ATP 的物质的量。7 电子传递抑制剂:能够阻断电子传递链中某一部位电子传递的物质称为电子传递抑制剂。8 解偶联剂:具有解偶联作用的化合物称为解偶联剂。9 氧化磷酸化抑制剂:是指直接作用于线粒体 F0F1-ATP 酶复合体中的 F1组分而抑制 ATP 合成的一类化合物。10 F0F1-ATP 合酶:位于线粒体内膜基质一边,由 F0 和 F1 构成的复合体。是一种 ATP 驱动的质子运输体, 当质子顺电化学梯度流动时催化ATP 的合成; 当没有氢离子梯度通过质子通道 F0 时,F1 的作用是催化 ATP 的水解。二、选择题1生物氧化的底物是: D A、无机离子 B、蛋白质 C、核酸 D、小分子有
3、机物2除了哪一种化合物外,以下化合物都含有高能键? D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磷酸肌酸 C、ADP D、G-6-P E、1,3-二磷酸甘油酸3以下哪一种氧化复原体系的氧化复原电位最大? C A、延胡羧酸丙酮酸 B、CoQ(氧化型) CoQ(复原型) C、Cyta Fe Cyta Fe2+3+D、Cytb Fe Cytb Fe3+2+ E、NAD NADH+4呼吸链的电子传递体中,不是蛋白质而是脂质的组分是: D A、NAD+ B、FMN C、FE、S D、CoQ E、Cyt5 2,4二硝基苯酚抑制细胞的功能,可能是由于阻断以下哪一种生化作用而引起? E A、NADH 脱氢酶的作用 B、电子
4、传递过程 C、氧化磷酸化D、三羧酸循环 E、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的偶联过程6能使线粒体电了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解偶联的试剂是: A A、2,4-二硝基苯酚 B、寡霉素 C、一氧化碳 D、氰化物7呼吸链的各细胞色素在电子传递中的排列顺序是: D A、c1bcaa3O2 B、cc1baa3O2 C、c1cbaa3O2 D、bc1caa3O28 在呼吸链中, 将复合物 I、 复合物 II 与细胞色素系统连接起来的物质是什么? C A、FMN B、FeS蛋白 C、CoQ D、Cytb9下述那种物质专一的抑制F0因子? C A、鱼藤酮 B、抗霉素 A C、寡霉素 D、氰化物10下述分子哪种不属于高能磷酸化合
5、物: C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乙酰 COA D、磷酸肌酸11细胞色素 c 是: C A、一种小分子的有机色素分子 B、是一种无机色素分子 C、是一种结合蛋白质 D、是一种多肽链12以下哪种物质抑制呼吸链的电子由NADH 向辅酶 Q 的传递: B A、抗霉素 A B、鱼藤酮 C、一氧化碳 D、硫化氢13以下哪个部位不是偶联部位: B A、FMNCoQ B、NADHFMN C、bc D、a1a3O214ATP 的合成部位是: B A、OSCP B、F1因子 C、F0因子 D、任意部位15目前公认的氧化磷酸化理论是: CA、化学偶联假说 B、构象偶联假说 C、化学渗透假说 D、中间产物
6、学说16以下代谢物中氧化时脱下的电子进入FADH2电子传递链的是: D A、丙酮酸 B、苹果酸 C、异柠檬酸 D、琥珀酸17以下呼吸链组分中氧化复原电位最高的是: C A、FMN B、Cytb C、Cytc D、Cytc118ATP 含有几个高能键: B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19在使用解偶联剂时,线粒体内膜: B A、膜电势升高 B、膜电势降低 C、膜电势不变 D、两侧 pH 升高20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各组分: CA、均存在于酶复合体中 B、只能进行电子传递C、氧化复原电势一定存在差异 D、即能进行电子传递,也能进行氢的传递二、填空题1生物氧化是 有机分子 在细胞中 氧
7、化分解 ,同时产生 可利用的能量 的过程。002反应的自由能变化用 G 来表示,标准自由能变化用 G G 。3高能磷酸化合物通常是指水解时的化合物,其中重要的是 ATP ,被称为能量代谢的 流通货币 。4 真核细胞生物氧化的主要场所是 线粒体 , 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偶联因子都定位于 线粒体内膜 。5由 NADHO2的电子传递中,释放的能量足以偶联 ATP 合成的 3 个部位是 NADH-CoQ 、Cytb-Cytc 和 Cyta-a3-O2。6鱼藤酮、抗霉素A 和 CN 、N3、CO 的抑制部位分别是 复合体 I 、复合体III 和 复合体IV 。7 解释电子传递氧化磷酸化机制有三种假说, 其
8、中 化学渗透偶联学说得到多数人的支持。8生物体内 ATP 的生成方式为 氧化磷酸化 和 底物水平磷酸化 。9人们常见的解偶联剂是 2,4二硝基苯酚 ,其作用机理是 破坏 H 电化学梯度。10NADH 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个 ATP,琥珀酸可产生个 ATP。11 当电子从 NADH 经 呼吸链 传递给氧时, 呼吸链的复合体可将 3 对 H 从 内膜内侧 泵到内膜外侧,从而形 成 H 的 电化学梯度,当一 对 H 经 F1-F0复合体回到线粒体时,可产生 1 个 ATP。12F1-F0复合体由 2 部分组成,其F1的功能是 合成 ATP ,F0的功能是 H 通道和整个复合体的基底 ,连接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物 氧化 习题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