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doc(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教育知识与能力-人物汇总【精品文档】第 15 页一、罗杰斯观点: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倡导“非指导教学”模式;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创立来访者中心疗法(倡导为来访者创造无条件支持与鼓励的氛围)。二、裴斯泰洛齐著作:林哈德与葛笃德观点:主张教育遵循自然,使儿童自然发展;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个人本位论代表人(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形式教育论代表人(认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智力)。三、克伯屈观点:活动中心课
2、程论(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创设设计教学法。四、桑代克著作:教育心理学观点:教育心理学之父;尝试错误说代表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 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迁移的共同要素说代表人(认为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另一种学习,即才会产生学习的迁移)。五、维果斯基观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提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区分了低级与高级两种心理机能;提出心理发展观;倡导内化学说;提出最近发展区这一重要概念;倡导支架式教学。六、布鲁姆观点:提出掌握学习理论体系;把教学目标分为三大领域:认知领域
3、、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七、班杜拉观点:提出德育社会模仿模式;观察学习。将其具体过程分为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再现过程动机过程;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认为成败经验是影响个人自我效能感最重要的因素。以上是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人物总结,最后,希望大家在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中都能出色发挥,取得理想的成绩!1.1903、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2.1924、廖世承我国编写第一本教育心理学3.劳伦兹印刻现象关键期的发现4.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四阶段:感觉动作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5.韦克斯勒韦氏量表离差智商6.布卢姆掌握学习7.桑代克试误学习论饿猫的实验8.巴甫
4、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狗分泌唾液的实验9.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白鼠按压杠杆实验10.奥苏伯尔将学习动机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11.行为主义学习论强化论1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3.维纳动机的归因理论14.阿特金森成就动机理论15、奥苏伯尔认知结构迁移论16、艾宾浩斯遗忘曲线17、加里培林心智技能形成阶段论,这是对心智技能最早进行的系统研究。18、安德森心智技能形成的三段论:认知阶段、联结阶段、自动化阶段。19、福勒和布朗将教师成长划分为三阶段:关注生存阶段、关注情境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0、波斯纳教师成长=经验+反思。21.班杜拉自我效能理论22、桑代克、伍德沃斯共同要素说23、
5、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0岁以前是他律道德,10岁以后是自律道德。24、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论三水平六阶段。25、班杜拉榜样示范26.斯金纳程序性教学27.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28.苛勒完形顿悟说黑猩猩吃香蕉的实验29.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30、贾德经验类化说31、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化说32、耶克斯、多德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形曲线)33、艾里斯理性情绪疗法(ABC理论)34.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先行组织者35.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36.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8个阶段37.加涅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38.比纳、西蒙比纳-西蒙智力量表(法国)39.推孟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商40、雅各布松全身
6、松弛训练41、沃尔朴系统脱敏法42、布卢姆掌握学习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43、戴尔经验锥形图44、罗森塔尔“皮革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反应”。教师资格证超全102个教育学心理学人物考点归纳(全)2017-11-07 19:09 好过教育一、中国萌芽时期1、孔子(1)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 教育作用,社会功能和个体功能(3) 教育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4) 教育过程:学思行相结合。(5) 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春秋;偏重社会人事,文事,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6) 教学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学思行结合。2、孟子(
7、1) 性善论(2) 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3) 个人本位论(教育目的)。(4) 思孟学派教育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5) 教育目的:明人伦3、荀子(1) 性恶论(2) 外铄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3) 社会本位论(教育目的)。(4) 教育目标:基本层次:贤能之士;理想层次:圣人。俗人、俗儒、雅儒、大儒。(5) 学习过程:闻见思行(6) 强调尊师;闻见知行(7) 教育的作用:化性起伪4、墨子,墨翟 兼爱非攻(1) 教育作用:人性素丝说(2) 教育内容:政治道德教育、科技教育、文史教育、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重视实用技术。突破了儒家六艺的范畴。(3) 论强力而行
8、,重视道德行为的锻炼,刻苦磨练精神。(4) 知识的来源:亲知、闻知、说知(依靠类推与明故的方法来获得知识)。5、道家 “绝学、愚民”(1) 遵循自然,一切任其自然发展。(2) 教育目的:培养上士,隐君子。(3) 教学原则:“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的原则。6、学记中的教育思想(1) 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教育学专著,成文于战国时期。(2) 教育的功能,社会功能&个体功能(3) 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4) 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二、西方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1、苏格拉底(1) 问答法,雄辩著名(2) 知识即美德(3) 产婆术(精神助产术)苏格拉底讽刺
9、、定义、助产术2、柏拉图 理想国(1) 提出教育培养“哲学王”(2) 教育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3) 内发论(个体身心发展的诱因)。3、亚里士多德 政治学(1) 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提倡对儿童进行和谐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思想渊源。(2) 百科全书式人物4、昆体良雄辩术原理 “古罗马教学法大师“(1) 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第一本教育学论著。(2) 班级授课制思想的萌芽。三、17世纪以后,实验科学鼻祖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他的归纳法为教育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这一时期主要的著作:1、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教育,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的阐述2、洛克教育漫话3、卢梭爱弥儿4、
10、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6、福禄贝尔人的教育7、斯宾塞教育论8、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9、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四、规范教育学的建立1、赫尔巴特 现代教育学之父 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1) 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现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 教育理论体系 伦理学与心理学(两基础)(3) 教育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4) 教育性教学原则。(5) 教学过程4阶段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标志着班级授课制的基本定型。他的学生席勒发展为5阶段论:预备、提示、联系、总结和应用。(6) 实质教育论。(7) 社会本位论。(8) 传统三中心:教师,书本,课堂。社会本位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 知识 能力 人物 汇总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