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隧道施工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难点隧道施工方案.doc(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重难点隧道施工方案1.1.工程概况本标段的4.5座隧道均为重难点,分别为老房子隧道(0.5座2281m)、应山岩隧道(6861m)、天蓬隧道(8463m)、埂上隧道(5461m)、玉京山隧道(6306.208m)。1)老房子隧道(0.5座2281m)隧道位于某省兴文县、云南省威信县境内,本标段隧道起讫里程D4K252+465D4K254+746,长度为2281m。隧道以IV级、III级围岩为主。预测隧道平常期涌水量为9884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17766m3/d。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岩爆和围岩变形、瓦斯、断层破碎带及顺层,为高瓦斯隧道。主要风险为塌方、瓦斯爆炸、突泥涌水,隧道初始风险等级
2、评定为“高度”。2)应山岩隧道(6861m)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4K254+362D2K261+223,全场6861m。隧道以IV级、III级围岩为主。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特殊岩土为盐溶角砾岩和硬石膏,预测隧道平常期涌水量为50015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100030m3/d。隧道风险评估初始风险等级为“极高”。3)天蓬隧道(8463m)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2K262+595D1K271+058,全长8463m。隧道以IV级、III级围岩为主。预测隧道平常期涌水量为29698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57342m3/d。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软岩及岩爆、天
3、然气及瓦斯,为高瓦斯隧道。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评定为“高度”。4)埂上隧道(5461m)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1K271+576D3K277+037,全长5460m。隧道以IV级、III级围岩为主。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顺层、煤层及瓦斯。预测隧道平常期涌水量为19383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37486m3/d,为高瓦斯隧道。隧道初始风险等级评定为“高度”。5)玉京山隧道(6306.208m)隧道位于云南省威信县境内,起讫里程为D3K277+860D1K284+164,全长6306.208m。隧道以IV级、III级围岩为主。预测隧道平常期涌水量为41625m3/d,雨期最大涌水量为
4、82520m3/d。不良地质主要有岩溶、煤层瓦斯、断层破碎带、高地应力及高地温等,为高瓦斯隧道。隧道风险评估初始风险等级为“极高”。1.2.施工方案1)老房子隧道(0.5座2281m)老房子隧道分进口、斜井、出口横洞三个工区施工,本标段负责斜井、出口横洞两个工区。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1)斜井设置于D4K252+800处线路右侧,与隧道大里程方向平面夹角60,斜井平距683m,最大坡度12%,承担D4K252+465D4K253+585段正洞施工4142m,斜井工区为高瓦斯工区,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斜井工区为反坡排水,斜井施工期间加强反坡排水段排水管理。(2
5、)横洞设置于隧道出口段D4K254+715处线路左侧,与隧道小里程方向夹角50,长77m,承担D4K253+585D4K254+746段正洞施工1161m,横洞工区为非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横洞工区为反坡排水,期间加强反坡排水段排水管理。2)应山岩隧道(6861m)应山岩隧道分进口、出口两个工区施工,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1)进口工区承担D2K254+362D2K258+500段正洞施工4138m,为非瓦斯工区,在隧道进口端线路前进方向左侧设置平导一座,长2164m,平导1#横通道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进口工
6、区为顺坡排水。(2)出口工区承担D2K258+500D2K261+223段正洞施工2723m,为非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出口工区为顺坡排水。3)天蓬隧道(8463m)天蓬隧道采用进口、1#横洞、2#出口横洞三个工区施工,在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1)进口工区承担D2K262+595D2K266+150段正洞施工3555m,为非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2)1#横洞设置于D2K266+150线路右侧,与正洞夹角90,长400m,承担D2K266+150D2K268+593段正洞施工2443m,为高瓦斯工区,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于D2K2
7、66+660D2K268+010线路右侧35m设置有轨单车道平导一座,长1350m, 1#横洞与竖井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于D2K266+665线路右侧设一深45m通风竖井,直径1.8m。(3)2#横洞设置于出口段D2K270+950处线路右侧,与正洞夹角90,长88m,承担D2K268+593D1K271+058段正洞施工2465m,为低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4)埂上隧道(5461m)埂上隧道采用进口、出口两个工区施工,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1)进口工区承担D1K271+576D3K274+350段正洞施工2774m,为高瓦斯
8、工区,采用有轨运输、压入式通风。(2)出口工区承担D1K274+350D3K277+037段正洞施工2687m,为高瓦斯工区,在PD3K274+690PD3K277+010线路前进方向左侧30m设置平导一座,长2320m,采用有轨运输,平导1#横通道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5)玉京山隧道(6306.208m)玉京山隧道采用进口、横洞、出口三个工区施工,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开挖,整体式模板台车衬砌。(1)进口工区承担D3K277+860D3K280+415段正洞施工2555m,为高瓦斯工区,在PD3K277+730PD3K280+395线路前进方向右侧35m设置平导一座,长26
9、65m,采用有轨双车道运输,平导1#横通道贯通前采用压入式通风,贯通后采用巷道式通风。(2)横洞设置于D3K280+700线路左侧,与正洞小里程方向夹角66,长1460m,承担D3K280+415D3K282+625段正洞施工2210m,为低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双车道运输、采用压入式通风。(3)出口工区承担D3K282+625D1K284+164段正洞施工1541.208m,为非瓦斯工区,采用无轨单车道运输、压入式通风。1.3.临时设施安排本标段的4.5座隧道均为重难点,进行临时设施安排时在现场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地区特征及工程特点,本着“满足生产、方便施工、因地制宜、节约用地”的原则,对施工现场
10、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置以保证工程需要。1.3.1.施工驻地驻地均建在隧道各工区洞口,根据施工场地情况,新建办公和生活房屋采用彩板房,施工现场新建生产用房采用钢结构厂房。1.3.2.拌和站见“1.3.4.2.拌和站的布置”。1.3.3.钢结构加工厂在隧道各工区工点就近布设钢结构加工厂,进行结构物钢筋、型钢等的批量生产。钢结构加工厂均采用混凝土地面、砖木或钢结构,彩钢瓦屋顶,四周做好独立完整的排水系统。1.3.4.施工便道隧道毗邻进出口、斜井口、横洞口附近均有乡村公路相连,但交通不利,需改建既有道路作为汽车运输主干道,再新建便道至各洞口。1.3.5.施工供水隧道各施工点施工临时供水考虑打井取水或就
11、近从河中取水,施工前经水质分析符合要求方可使用。在各洞口附近的山上修建高位水池,高位水池与最高施工点高差满足施工要求,架设上、下水管道,由泵站抽水至高压水池,再进行洞内施工供水。设DN100mm上水管路,洞内供水干管采用150mm钢管,当掘进长度超过1000m时,在洞内1000m处设增压泵以保证工作面水压满足施工要求。生活用水采用打井取水或接引自来水。1.3.6.施工供电在隧道各施工点设1000KVA变压器1台,当隧道掘进长度超过800米后,洞内采用10KV高压进洞方式供电,每个工作面设500KVA可移动变压器一台,并与掌子面始终保持一定距离(最大800米)。施工现场供电线路均采用三相四线制供
12、电线路,为确保安全,隧道内照明用电及设备用电采用两套供电线路。施工地段照明用电采用36V低压供电线路。为预防当地电力供应系统不能满足施工需要及临时停电,拟自备12台400KW内燃发电机组供电,以满足全天24小时的施工生产及生活用电。1.3.7.施工高压供风方案各隧道施工工区高压风均采用电动空压机组成压风站集中供风方式,供洞内钻眼、喷射混凝土及断面清理等施工用风。各工区均采用长管路独头压入式通风,由洞外取风经长风管将新鲜风送至工作面,高压风管直径采用200mm钢管,进洞后采用托架固定在侧边墙上,高压风管引入隧道内至开挖面约30m处,开挖面附近用高压胶管连接各风动机具。1.3.8.通讯联络现场指挥
13、人员、测量人员配备对讲机(对讲机频率报有关部门批准后使用),用于内部联系,其他主要管理人员以手机或座机方式联络。洞内掌子面和地面值班室采用有线对讲电话联系。1.3.9.弃碴场隧道弃碴采用自卸汽车运至设计指定的弃碴场。弃碴场严格按照环保要求采取防护措施,修筑永久排水系统,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弃方工艺要求施做,施工完毕后,及时恢复绿化。1.4.作业架子队安排及任务划分见“1.3.3.3.作业架子队安排”。1.5.机械设备配置正洞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构筑法支护,湿喷工艺喷砼,无轨装运设备(部分为无轨运输),模板台车衬砌。辅助导坑采用有轨单车道+错车道运输。每工作面设备配套方案如下。每工作面设备配套方案
14、表钻爆作业线装运作业线喷锚作业线衬砌作业线辅助作业线V级:人持风镐配合2台挖掘机开挖,必要时弱爆破;级:2台多功能台架配20把风钻钻爆;级:1台三臂凿岩台车。2台侧卸式装载机及1台220挖掘机装碴,配48台15t以上自卸式汽车运碴。3台TK500湿喷机,2台8m3砼搅拌运输车运送砼。1台12m长模板台车、1台输送泵、24套仰拱栈桥、2台多功能台架、3台爬焊机洞外46台20m3空压机供风,距离大于1200m时高压进洞,反坡配35台大功率抽水机。1.6.主要施工工艺及方法1.6.1.正洞施工隧道正洞级围岩采用台阶法施工,、级围岩均采用三台阶法施工,断层及物探显示极破碎、极软弱地段可采用三台阶加临时
15、仰拱法施工,必要时设临时横撑。级围岩个别拱部180采用四肢格栅支护,级围岩段采用拱墙四肢格栅或I18型钢钢架和超前小导管加强支护,级围岩段采用全环I20b型钢钢架及拱部超前管棚或小导管加强支护,以确保安全。应山岩隧道进口D2K254+362+377段15m为级围岩,D2K254+362+397、D2K254+429+461两段采用交叉中隔壁(CRD)法开挖。具体施工工艺、方法详见“2.4.4.3.隧道施工工艺、方法”。1.6.2.辅助导坑施工为了加快施工进度,老房子隧道设1座斜井、1座横洞,应山岩隧道设1座平导,天蓬隧道设2座横洞,埂上隧道设1座平导,玉京山隧道设座1座斜井、1座横洞。辅助坑道
16、均采用相应围岩级别的模筑衬砌。辅助导坑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光面爆破,级围岩地段全面断开挖,、级围岩地段台阶法开挖,级围岩段采用拱墙I12、I16型钢钢架及拱部超前小导管。具体施工工艺、方法参照“2.4.4.3.隧道施工工艺、方法”。1.6.3.断层破碎带施工本标段断层破碎带采取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手段,提前掌握断层走向、影响带宽度、富水情况,拟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加临时横撑施工。1)施工原则断层破碎带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
17、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3)施工方法(1)开挖: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必要时加临时横撑或双侧壁导坑法。开挖采用风镐或弱爆破,掘进循环进尺控制在0.51.0m。(2)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喷、钢架支护,初喷, 及时复喷,厚度符合设计要求。(3)辅助施工措施: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注浆、超前全断面注浆、钢架、网喷混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及时支护、及早封闭成环。根据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软弱破碎地段,当围岩变形量测趋于稳定时, 仰拱填充超前,衬砌适度紧跟,施工缝、沉降缝作特殊处理。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才
18、能拆模。断层破碎带施工严格按照规定综合超前预报手段进行地质预报,发现充填性或水较大的岩溶,进行超前注浆施工,以改善加固地层及堵水,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加强监测。1.6.4.防止涌水、突泥施工必须坚持“早预报、先治水、强支护、快封闭,早衬砌”的施工原则组织施工。施工前严格执行超前地质预报工作,通过超前地质预报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岩溶或断层破碎带延伸、规模、方向与类型,采取全断面超前预注浆结合局部注浆方法,经注浆止水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为防止突水突泥对人员及设备造成危害,隧道施工时,通过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手段探明掌子面前方地质条件,以便采取有效的施工措施,避免施工突发灾害的发生。遇溶隙、
19、裂隙水可以以堵为主;遇到暗河或管道流,必须以疏、排为主。注浆结束后,进行注浆效果检查。当地层含水量不大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70%以上,地层富含水丰富时,浆液填充率须达到80%以上。按总注浆孔的510%设置检查孔,检查孔的布设应在均布的原则下,结合注浆资料的分析做重点检查。检查孔应无涌泥、涌砂,不塌孔,渗水量应小于0.2L/minm。不取芯钻孔时,应记录钻进速度、钻进压力、排渣成份等,进行认真分析。注浆效果达到要求后,方可组织开挖施工。1.6.5.隧道坍方预防措施1)围岩坍方预报(1)加强地质预测预报和监控量测工作做好地质测绘、地质预报和监控量测信息化施工工作,对可能出现坍方的地段要采取一切措施
20、防患于未然。尤其是施工开挖接近设计探明的富水及断层破碎带时,要认真及时地分析和观察开挖工作面地质情况的变化,根据地质情况及时采取最恰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2)围岩坍方前兆特殊地质和不良地质,如断层破碎带、涌水等稳定性差的围岩的变形破坏、坍方失稳,有以下征兆:A)水文地质条件的变化,如干燥的围岩突然出水、地下水突然增多、水质由清变浊等都是即将发生坍方的前兆。B)拱顶不断掉下小石块,甚至较大的石块相继掉落,预示着围岩即将发生坍方。C)围岩节理裂隙面裂缝逐步扩大。D)支护状态变形(拱架接头挤扁或压劈、喷射混凝土出现大量的明显裂缝、裂纹或剥落等)、敲击发声清脆有力、甚至发出声响。E)根据监控量测结
21、果,围岩或初期支护拱脚附近的水平收敛率大于0.2mmd,拱顶下沉量大于0.1mmd,并继续增大时,说明围岩仍在发生变形,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可能出现坍方失稳。2)隧道坍方预防措施(1)加强围岩的监控量测工作。通过对量测数据分析处理,按照时间位移曲线规律,及时调整和加强初期支护参数,同时根据量测数据分析结果确定二次衬砌的施作时间。(2)严格控制爆破装药量,尽量减少对软弱破碎围岩的扰动。(3)保证施工质量,超前预注浆固结止水、钢架制作、初期支护和混凝土衬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和验标要求。(4)严格控制开挖工序,尤其是一次开挖进尺,杜绝各种违章施工。(5)施工期间,洞口常备一定数量的坍方抢险材料,如方木
22、、型钢钢架等,以备急用。1.6.6.预防高地应力引起隧道变形的措施1)高应力大变形防治原则高应力地段软岩的主要地质灾害是大变形。变形量级很大而且延续时间很长,使变形向围岩深部发展,围岩塑性区逐渐增大,造成洞室大规模坍塌,要求支护及时施做和及时封闭,支护具有一定的强度和刚度,能允许变形,甚至较大的变形,防治时考虑预留变形量:级大变形预留15cm;级大变形预留1525cm;级大变形预留2545cm。2)高应力大变形地段一般支护措施(1)锚喷网或锚杆钢纤维喷混凝土联合支护。(2)格栅钢架或型钢钢架支护。(3)超前支护措施:超前锚杆、超前小导管注浆、长管棚预加固。3)特殊支护措施。当变形过大时可采用以
23、下措施。(1)喷层间隙喷射为了使喷混凝土具有更大的吸收变形能力,采用间隙喷射方法,沿隧道轴向(纵向)预留一定宽度的间隙,一般间隙宽度510cm,间距12m。这些间隙可允许隧道变形。(2)U型可缩钢架在钢架中预留20cm的伸缩缝,一般采用摩擦型或弹簧型构件,当钢架受力到一定范围时(一般为2/3设计强度),钢架可随之变形,这样钢架可以做到既有较大强度同时具用一定的变形能力。(3)可缩式锚杆一般锚杆为不可缩的刚性锚杆,若大变形条件则不能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可缩式锚杆即在锚杆中部设置一个可缩段,一般1520cm可缩510cm,当杆体达到2/3设计强度时,锚杆可自动变形。其收缩部件多采用摩擦型或弹簧型。
24、2.2.2.6.7.隧道穿越煤系地层施工如何有效地控制瓦斯含量并顺利地渡过该段施工将是本标段的难点工程。施工前利用TSP203地质探测仪进行超前预报,同时使用108超前水平钻孔对物探成果进行验证并探明,加强通风与瓦斯监测管理,在保证洞内瓦斯含量不大于0.3%。2.2.2.6.7.1.超前预报隧道施工前均开展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利用TSP203地质探测仪等综合物探手段,探明前方地质情况及节理裂隙密集带瓦斯赋存情况。除采用综合物探外,尚需采用108超前水平钻孔加深炮眼的方法对物探成果进行验证并探明,水平钻孔每个断面设置2孔(取岩芯),每孔30m,每25m设一循环,搭接长度为5m;并在超前探孔处设
25、置检测点,以检测是否有有害气体涌出或煤层。水平钻孔布置见下图。超前水平钻孔断面示意图若探测到有害气体或煤层,应根据记录初步确定有害气体的涌出位置,并在距煤层或出气点垂距10m处施作75探测孔,详细确定煤层位置或瓦斯的涌出量;并在距煤层或出气点垂距5m处施作一组瓦斯预测孔(每组不少于3孔),按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根据瓦斯含量大小、压力、涌出速度三个指标,进行低、中、高瓦斯隧道的分级,以确定采取不同的技术措施或修正设计。2.2.2.6.7.2.加强通风通过煤系地层的施工,通风的重要性尤为突出,要作专题研究。加强通风主要是合理选择风机的功率大小及通风方式,加强通风管理,保
26、证有足够的风量及风速,以便稀释及加速瓦斯的排出,使洞内瓦斯含量不大于0.3%。2.2.2.6.7.3.瓦斯监测1)瓦斯监测作业流程图瓦斯监测作业流程图2)建立完善的瓦斯监测检查制度采用瓦斯自动报警仪与人工检查相结合,配专职的瓦检员,每班两人,对隧道进行全天候交叉巡回检测,由洞外向洞内,对机电设备集中地点、各个作业面。有可能瓦斯聚集处进行检测。对爆破作业,实行“一炮三检制”,即装药前、放炮前和放炮后对爆破工作面检测。3)瓦斯检测的要求瓦斯检测的地点及范围应符合下列要求:开挖工作面风流、回风流中,爆破地点附近20m内的风流中及局部塌方冒顶处。坑道总回风的风流中。局扇及电气开关前后10m的风流中。各
27、种作业台车和机械附近20m内的风流中。电动机及其开关附近20m内的风流中。隧道洞室中,如变电所、水泵站、水仓等瓦斯易于积聚处。接近地质破碎带、节理裂隙密集带处。每个检测地点应设置明显的瓦斯记录牌。每次检测结果,应及时填写在瓦斯记录本和记录牌上,并逐级上报。瓦斯检测人员必须执行瓦斯巡回检查制度。4)瓦斯等有害气体排放在瓦斯等有害气体涌出孔附近施作排放孔,排放钻孔直径108,排放孔设置根据瓦斯涌出部位、涌出量、涌出压力等确定。实施排放后,必须进行排放效果检验。2.2.2.6.7.4.揭煤工艺揭煤工艺主要指超前钻探、突出危险性预测、爆破设计、开挖支护、防突措施等。1)超前钻探隧道开挖进入煤系地层后,
28、在距煤层40m50m处,于掌子面施做一组(二孔)超前钻孔孔深不少于30m,详细记录岩芯资料,查明煤层位置,并测瓦斯压力浓度。每掘进15m,继续打地质超前钻孔,以防煤层位置发生变化误穿煤层。2)超前探测掘进工作面距煤层垂距10m处,打三个穿透煤层全厚,并进入前方岩层不小于0.5m的探测钻孔,以探明煤层赋存情况,确定煤层走向、层位、倾角、厚度、煤质,详细记录岩蕊资料。3)预测钻孔掘进工作面距煤层5m时钻三个测压孔,见煤层改用煤电钻打穿煤层,每打1m煤孔,收集钻屑,测瓦斯压力,按煤与瓦斯突出细则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预测。如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应及时提出,以修正和调整施工方案,可采用钻孔排放,抽放
29、瓦斯,强力通风,水力冲孔、钢架支护等技术措施,将突出危险性降至安全指标内。若在揭煤前预测该煤层有突出危险,则认为正洞揭穿煤层时,也有突出危险,不必再进行预测;若预测该煤层无突出危险,则在正洞揭煤前无突出危险。4)揭煤施工首先作好爆破设计,采用电雷管起爆,毫秒电雷管总延期不超过130毫秒,使用煤矿安全炸药,电缆线作导线。放炮时,要三员(领工员与工班长、瓦检员、放炮员)并实行“一炮三检制”。炮眼堵塞用水炮泥,必须用水风钻打眼,不得打浅眼(60cm)。揭煤层前后加强瓦斯监测和通风。主风机正常运转,备用主风机及二路电路保持正常状态。2.2.2.6.8.断层破碎带施工断层破碎带采取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手
30、段,提前掌握断层走向、影响带宽度、富水情况,拟采用CRD或中隔壁法法施工。1)施工原则断层破碎带严格按“早预报、先治水、前支护、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步步为营,稳步前进”的原则组织施工。2)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开挖面地质素描、TSP203地震反射法、HSP水平声波反射法、地质雷达、红外探水和超前钻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3)施工方法(1)开挖:采用CRD法开挖,台阶长度58m。开挖采用风镐或弱爆破,掘进循环进尺控制在0.51.0m。(2)初期支护:采用喷锚网喷、钢架支护,初喷, 及时复喷,厚度符合设计要求。(3)辅助施工措施:采用超前小导管注浆、管棚注浆、超前全断面注浆、钢架、网喷混
31、凝土等多种支护手段,构成强支护体系。及时支护、及早封闭成环。根据位移量测结果,评价支护的可靠性和围岩的稳定状态,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安全。软弱破碎地段,当围岩变形量测趋于稳定时, 仰拱填充超前,衬砌适度紧跟,施工缝、沉降缝作特殊处理。当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断层破碎带施工严格按照规定综合超前预报手段进行地质预报,发现充填性或水较大的岩溶,进行超前注浆施工,以改善加固地层及堵水,施工过程严格按照要求加强监测。2.2.2.6.9.岩爆地段施工隧道洞身埋深大于400m的硬质岩地段,施工中可能发生岩爆现象,采取如下措施防止岩爆发生。1)提高光面爆破效果,以达到开挖轮廓线圆顺,减小
32、应力集中。选用与硬岩相匹配的高猛度、高威力的水胶炸药。周边眼间距较无岩爆地段适当加密,周边眼采用20小药卷不耦合装药,以尽可能减少爆破对围岩的影响。2)可选用预先释放部分能量的方法。如超前钻孔释放能量应力或喷射高压水冲洗法,先期将岩层的原始应力释放一些,以减少岩爆的发生。3)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施工,支护的方法是在爆破后立即向拱部及侧壁进行喷射混凝土,再加设锚杆及钢筋网进行初期支护。尽可能减少岩层暴露时间,减少岩爆发生和确保人身安全。2.2.2.6.10.岩溶隧道施工的技术措施施工区域岩溶较为发育,部分隧道可能发育溶洞、溶腔。因此,施工中应引起特别重视,制定相应的预防处理措施。1)施工中如出现干
33、小溶洞时的处理措施:(1)一般采用堵的办法,选用浆砌片石将溶洞堵塞,外层再行加强衬砌将洞口封死。衬砌预留孔,进行压浆,彻底清除病害。(2)封闭前,溶洞内的水和杂物要清理干净。(3)若溶洞偏小,无法进入溶洞进行浆砌片石堵塞作业时,采取封口压浆法封堵溶洞。(4)当出现特殊干小溶洞,难以确定延伸情况时,应立即请监理、设计单位有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研究处理。(5)溶洞处理无论大小,都应制定处理方案,要报告监理工程师审批,做好详细的处理纪录,绘制处理图,处理结果经监理工程师签证确认。2)施工中,当发现较大的溶洞时,要立即停止掘进施工,迅速报告监理、设计,到现场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处理方案一经确定,严格按研究
34、确定的方案进行施工处理。 1.7.施工注意事项1)初期支护和围岩为暗挖隧道主要受力结构,施工时应严格按设计办理,尽量保护围岩并确保初期支护的施工质量,并加强施工地质工作,若发现设计与现场情况不符,及时提出,避免盲目施工,以确保安全。2)开工前应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技术培训,认真研讨每道工序的施工工艺、质量检测方法和作业细则,确保各工序的施工质量。3)初期支护参数和采用的施工工法密切相关,施工中应加强超前地质预报和监控测量工作,根据超前预测预报结果,并及时分析整理监控测量结果,反馈支护及围岩状态信息,以指导现场施工,并优化调整支护参数,确保施工及结果安全。4)施工前应先做好洞口的防排水设施及洞口加
35、固工程后,再进行洞口开挖,并及时做好洞口边仰坡防护,尽早修建洞门及洞口段衬砌,以确保施工安全。5)隧道洞口明挖段不宜在雨季施工。6)施工中应逐段核实围岩级别,取样化验地下水,并加强监测,若与设计不符,应及时提出,以便处理。7)仰拱施工应超前二次衬砌施作,并分段整体灌注,严禁半幅施工,确保仰拱及底部施工质量。8)隧道通过地段地表分布有居民居住区时,施工前应对沿线隧道两侧各村居民的取水点进行详细调查并做记录,对隧道开挖影响段范围内泉点进行观测,必要时应采取堵水等措施,避免由于隧道开挖造成地下水流失,影响到地表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水。9)施工中可能揭示溶洞、溶槽,应查明其性质、形态及其与隧道的关系,不得随意回填并加强安全防护,以策安全,同时应及时提出,以便处理。10)浅埋段应采用“短进尺,弱爆破,快支护,早封闭”的原则进行施工,仰拱紧跟二衬及时施作。11)隧道进口紧邻桥台,施工中加强组织协调,合理安排工序,并加强施工防护措施,尽量减小施工干扰,以确保施工及工程结构安全。12)隧道按耐久性设计,施工时严格按照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等相关要求执行。13)为了更好地指导现场施工,在施工中应加强监控测量工作。14)隧道施工前,应收集与隧道相关的其他设计资料或技术要求,避免盲目施工,造成与站后工程接口出现的遗漏或错误。
限制150内